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與朱元思書說課稿5篇 才華閃耀:與朱元思書談教學藝術

其他文案 閱讀(2.23W)

本文主題爲“與朱元思書說課稿”。朱元思是當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通俗易懂,意蘊深遠,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在本文中,我們將針對朱元思的某一篇作品進行解析,探討其中的文學技巧和寓意,希望能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啓發。

與朱元思書說課稿5篇 才華閃耀:與朱元思書談教學藝術

第1篇

?與朱元思書》,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本單元是文言文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其中《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描寫山水景物的精品,不僅讓我們體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時還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美的享受。新教材入選次文,意在繼續學習名家描繪山水景物的名篇,繼續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繼續欣賞山水遊記的優美意境,繼續提高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

根據新課標指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閱讀文言文的要求,以及結合本課的內容和地位、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以下幾點:

1、瞭解吳均的作家作品常識,能正確有感情朗讀、誦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體會文中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的特點和駢散結合的寫法。

4、品味優美的寫景語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大好河山的熱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需重點介紹多層次、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入微的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熟讀成誦感受文中優美的意境確立爲教學重點)。

由於本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對九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上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確立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爲教學難點,同時也是教學重點。

爲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以及學生以有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朗讀、誦讀教學法、資料收集信息整合法、師生立體交流討論法、啓發式教學法。

又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理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質疑,自主合作,發揮想象,養成自主勾畫圈點批註的學習習慣。

藉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彌補傳統教學設備的不足,達到快速信息整合。

伴隨着一曲〈高山流水〉,以多媒體展示一幅杭州富春江//一組充滿大自然魅力的山間圖片,讓學生就圖片談感受,初步審美之後設計如下導語進入:富春江的美景堪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南朝吳均早有鑑賞,下面就讓我們一同閱覽吳均寫給朱元思的信。

首先,教師範讀指導。然後學生反覆朗讀,達成誦讀的效果之後,再讓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自主參照註釋和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互相監督補充。然後歸結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交到課堂,師生再共同討論解決。這一設計實現師生平等對話。

我提出二道問題讓學生思考:(1)文章的結構美在哪?(2)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個字來寫水和山的?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作以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理解,只要理由切近就加以肯定,重在讓學生掌握作者是如何通過動靜結合、聲色融合、詳略得當、遠近互補來寫景的。進而解決了教學重點。

我設計這樣的問題:作者寫給朱元思信的目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辨疑,說出自己的體驗,這既訓練學生對課前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又需要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深入挖掘賞析,經過討論,教師點撥,最終達成學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志趣之美(主旨),得到了情感教育,突破了難點。

5、課堂隨機問答檢測可以是詞句釋義,也可以是背誦課文。

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作引導: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內容和掌握了哪些知識?

重在讓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總結,,以反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然後再教師強調重點。

以“給朱元思的一封信”爲題,用現代書信的格式完成一篇習作。

讓學生在文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觀設計一段導遊詞

(這樣的設計意在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雙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欣賞山水寫景的特點,一舉多得。)

與朱元思書說課稿5篇 才華閃耀:與朱元思書談教學藝術 第2張

第2篇

?與朱元思書》是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共選了九篇古代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寫景、或狀物、或詠史、或抒寫人生志趣、或表現親朋情誼,無不滲透着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爲本單元第一篇選文,可見其在本單元及本冊的地位。

?與朱元思書》是作者寫給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富陽至桐廬一百餘里秀麗的山水景物。文章從行船遊江的實見實感出發,着重寫了奇山和異水兩個方面,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厭惡世俗官場的清高思想。文章駢散相間,清新雋永,歷歷如繪,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文言文,要能夠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根據單元學習要求和課後練習安排。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看註釋後積累課下文言詞語,重點掌握以下詞語的含義和用法:縹、湍、軒、邈、柯、泠、嚶、鳶、窺。

2、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覆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3、誦讀課文後,談談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養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文學的情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4、探究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的特點後,做口語複述練習。

教學難點是:把握課文的主旨。談談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懷。

我任教的對象是鄉鎮中學的學生,學生厭學,缺少學習熱情,尤其是對語文科,而對於難讀難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興趣。同時,班級人數多,且學生語文素養參差不齊,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大部分學生則習慣在課堂上保持沉默,甚至思維休眠,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尤爲重要。

本文教學我採用誦讀法、質疑法、辯論法、複述法及練習法。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教學千法,朗讀爲本。葉聖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爲重要。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纔能有所創新。對字詞的疏通,採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在突破教學的難點上,採用辯論法,對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引導學生開展辯論,訓練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能力。進行拓展訓練時,採用練習法,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國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並能背誦,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爲此,我設計的學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採取師生互動的方式,走進范仲淹的生活,理解作者的豪情壯志和社會責任感。

?與朱元思書》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以疏通文字,感知教材爲主。第二課時以討論理解,拓展訓練爲主。教學過程分六步完成。

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嗎?(展示三峽風景掛圖,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爲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

因爲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設計的導語既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又激發了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我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記。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寫一寫。這是讀順、讀懂、讀熟文言文的必然步驟,尤其是我們鄉鎮中學的大多數學生。

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奏鮮明,速度稍緩。

b、對搞不懂的問題,通過師生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

這一步是完成學習重點,我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自學爲主,實現和諧的生生、師生互動。

通過以上學習,學生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接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做進一步的探究。首先讓學生背誦課文,然後拋出問題:同學們喜歡這篇小品文嗎?能說出你的理由嗎?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說出自己的感悟。我適當引導學生從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等方面去理解課文,去欣賞課文的美。

1、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寫景順序和詳略上有何特點?(結構美)

2、山水到底奇在哪裏,異在哪裏?你從泉聲、鳥聲、蟬聲、猿聲中聽到了什麼?(意境美)

3、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志趣美)

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拋出問題:同學們,假如我們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導遊,我們應該怎樣向遊客介紹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的山水風物呢?提示:

2、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採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於生機。

這一環節,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內化課文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學會複述,是學會寫作的一箇中間環節。

我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鼓勵學生放開談,隨意談。

這一環節,學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強求。我略加點撥,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溫故知新,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本板書反映的是本文的結構內容和主旨,力求體現板書設計的簡潔性、直觀性原則,旨在更好的落實教學的重點、難點。

我的教學設計體現了:認認真真地讀,深深入入地想(討論),紮紮實實地練的閱讀教學規律。力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想(討論)、練,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3篇

與朱元思書是人教版八年紀下冊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寫景,或狀物或詠史,或書寫人生志趣,或表現親朋情意,無不浸透着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與朱元思書是作者吳均寫的一篇書信,作者描繪了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裏富春江上雄奇壯麗的景緻,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事退隱的高潔志趣。

過程方法目標: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深入領會關鍵詞語。

情感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寄情奇山異水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積累許文言詞語,欣賞文中之景。細心品味感悟文中之情。理解文中之情。

教法,科學合理的教法能夠使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的.統一,基於此,我將採用的教法是朗讀法,點撥法,情景教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 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力求讓教師和學生在平等的過程中進行教學活動。

學法,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實到實處,我採取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爲了完成我的教學目標,解決重點難點,課堂教學我將採取以下五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藉助多媒體顯示富陽江沿岸美麗的風景,讓學生形成對富陽江美麗風光的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首先請學生藉助4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積累文言詞語,發揮語文工具性的作用。其次學生自讀並翻譯課文,然後請同學朗讀翻譯課文,教師予以指導糾正。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3、合作探究,精讀品味。學生分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4、拓展延伸。三峽也同爲寫景的文章,將三峽和與朱元思書相同點和不同點。瞭解寫景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4篇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與朱元思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這麼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與朱元思書》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該單元所選文章均爲寫景抒情的散文,感受我國山水之美,激發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本文是作者寫給好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文章既描寫了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名逐利之輩的藐視之情,蘊含了對好友的規勸。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八年級的學生處於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他們好奇心重,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慾望。在文言文的閱讀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基於此,按照新課標對教學目標的三大維度的倡導,我結合本文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點,設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達到誦讀成誦。感知、理解課文內容、並將重點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積累文言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精讀文章寫景部分,深入領會關鍵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理解作者避世退隱的理想,感受與好友的友情。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精讀文章精彩的寫景部分,學會文章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難點則是感受自然山水之美,體會作者退隱避世、寄情山水的理想。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無論是教還是學,方法得當,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我秉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育理念,具體採用朗讀法、討論法、啓發法進行教學。

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讓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樂學”、“善學”。

首先,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疏文意,解決文章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能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並背誦。

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文中山水之美,理解作者避世退隱、寄情山水之情,啓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首先是導入環節。這一環節我將採用圖片導入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組祖國山水圖片,讓學生欣賞感受祖國山水的美好。再播放富春江上的美景,以此引入課文,“歷史變遷,那麼一千多年前的富春江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跟着吳均一起遊覽富。春江之美吧”,導入本文,並解題“與”是“書”,朱元思是作者的好友,書是寫信的意思。並藉此讓學生將課前蒐集的作者、作品的相關資料進行分享和交流,全班合作瞭解作者生平、課文寫作背景,爲後面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打下基礎。新課標指出,應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本環節通過圖片形象直觀的展示祖國山河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嚮往之情,讓學生儘快的進入到課堂學習氛圍。

首先,我會檢查課前預習情況,重點解決文章的生字詞,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彙。然後,讓學生集體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在朗讀時注意語速、停頓、重音、節奏。在學生朗讀以後,播放朗讀示範音,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之後,再次朗讀課文,體驗效果,教師鼓勵學生,作必要的點評。

其次,由於課前我已經讓學生自疏文意,但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有些疑難問題難以解決。此時,我讓學生前後桌合作討論,解決疑難。小組討論後讓學生逐段翻譯,採用生生互評、教師點撥的方式將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掉。如“風煙俱淨”的“淨”不是乾淨,而是消散。乘此讓學生積累相關的文言詞彙。教師對一些文言現象進行重點指導,如通假字反——返。古今異義詞——評,詞類活用——東西等。新課標指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足”。基於此,我設計了以上環節,並且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此環節佔用時間不多。

本文一共三個段落,首先我會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段落大意(板書—第一段,總寫),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並重點研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讓學生精讀第二段,找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運用哪些方法?學生基本都能找到文章描寫了水清流急的特點,對描寫方法的歸納卻不一定到位,教師可適當點撥,讓學生理解動靜結合的寫法。

精讀第三段,找出作者描寫奇山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受,這裏是本節課的難點。我會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結合前面對作者本人的瞭解,使學生體會作者避世退隱,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理解作者勸友歸隱的用心。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專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基於此,我設計了以上環節。

新課標提出,“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這個環節我會將以前所學的《三峽》與本文進行比較閱讀,請學生找出兩篇文章共同點和不同點。《三峽》也是一篇寫山水的散文,但其側重於四季的水的特點,主要是爲了介紹三峽的地理位置。

再次朗讀課文,並對教學知識要點進行回顧,強化學生記憶。

佈置作業,設計了兩道作業。一是必做,背誦課文。二是加入你是導遊,你要向你的遊客介紹宮壽江的景色,你會怎麼介紹?第一個作業要求學生背誦,以加強豐富積累,增強體驗。第二個作業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第5篇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選吳均自的《與朱元思書》,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與朱元思書》這篇文章,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該單元是以(天人對話)爲主題展開,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富陽至桐廬一百餘里秀麗的山水景物。文章從行船遊江的實見實感出發,着重寫了“奇山”和“異水”兩個方面,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厭惡世俗官場的清高思想。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心理、學生智力發展水平以及新課標有關要求,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3、養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文學的情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之所以把它定爲難點是因爲它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才能得出結論,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合作啓發式教學法、點撥法。

針對學情及本課的重難點,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是:朗讀發、討論法和圈點勾畫法,目的是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我設計的導入語是: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嗎?(展示三峽風景掛圖,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爲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

此設計的目的是:因爲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設計的導語既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又激發了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學習有目標,學習效率會更高,所以上課前先讓學生把目標寫在黑板上,上課時老師對目標進行解讀。

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檢查,能加強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助於老師瞭解學生對教材的熟悉情況,更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課前預習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作者、背景。先指名說,然後老師對重點常識再進行強調。

其次是字詞。老師題寫,學生在下面默寫,然後同位互相批改,對自己出錯的字詞,在練習本上再規範的寫上兩遍。

第三,朗讀課文。先指名朗讀,讓生作出評價,然後老師對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

1、先是同位一對一討論,再小組討論2、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有小組代表寫在黑板上3、組內再次討論寫在黑板上的'問題4、小組代表發言,老師適時點撥引導5、小組推薦代表逐句翻譯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不恰當的地方準備點評。

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加深對字詞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讓他們在閱讀、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去感受作品所展示出的生活真諦。

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行爲出發點,所以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自己整理,然後小組內分享他們的自學成果,最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字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積累了文言詞彙,解決了教學重點。

(2)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1、先讓學生在朗讀中圈點勾畫;2、小組長帶領全組成員,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3、各小組派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學在導學案上整理;4、生做點評,老師適當加以引導點播。這樣設計,是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先讓學生自己做,然後展示答案,生對照答案自己評分,出錯較多的問題,老師講解。

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作者情感、文章寫法、學後感受等方面來總結。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難點,引領學生的思維。本節課的板書我想這樣設計:

總(天下獨絕) 分:(美 熱愛自然 厭惡官場 山奇志趣)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