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10篇 經典名著之心靈之旅

其他文案 閱讀(1.15W)

本文將以“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爲主題,爲讀者們帶來一系列精彩的閱讀體驗。通過深入剖析經典名著,我們將分享其中的感悟和思考。無論是激盪人心的情節,還是深藏其中的哲理啓示,將在這裏得到細緻且全面的解讀。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世界,感受太多經典名著帶給我們的無盡思考和感動。

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10篇 經典名著之心靈之旅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悲慘世界》。裏面的主人公是冉阿讓。

本書的主人公受到很多苦,過苦役生活。後來他出獄後改名爲馬德,並被選爲市長,在廠裏有一個女工叫芳汀,生下珂賽特,把她寄養在外地。珂賽特在那裏生活的非常不好。經常被打罵,連狗都比她生活的好。所以她非常孤單。芳汀死後,冉阿讓收養了珂賽特,卻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冉阿讓救了沙威。但沙威後來又想不開,就跳河自殺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很多:生活的路並不好走,有時會很坎坷,但不要放棄,因爲成功就在眼前。

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10篇 經典名著之心靈之旅 第2張

第2篇

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原著是明代的吳承恩。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戰勝千難萬險最後取得真經修煉成佛的故事。

孫悟空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機靈活潑、永不服輸的性格主要從《三打白骨精》中體現。孫悟空辨認出給他們師徒四人送飯的妖精,於是二話不說把她打死了,唐僧認爲他草菅人命就念緊箍咒懲罰他。第二次妖精變成老婆婆想繼續害唐僧,再次被孫悟空認出,又一棒把她打死了,唐僧把緊箍咒唸了二十遍,告訴悟空萬萬不能行兇了。第三次妖精又變成老公公,孫悟空知道唐僧不相信他,但爲了保護師傅他三思後仍然把老公公打死了,最後孫悟空被唐僧逐出師門。讓我感動的是孫悟空這種認定真相,絕不妥協,永不服輸的精神。

書中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要不畏艱難,永遠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第3篇

最近讀了《中外教育名著導讀》,在這短暫的幾周裏,我們讀到了很多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幾周裏,我感覺成長很快。眼睛裏開始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爲理想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沒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麗的鏡中花。而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們常把學習形容爲在書山上攀登,在學海中遨遊。事實上,知識的積累是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我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給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於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這對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註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纔是真正讀書的人。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爲,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爲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裏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這麼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讀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純潔。可以說:“是讀書是我開始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開始讓我明白了一個教師的偉大,明白了教育人的樂趣。相信在以後幾年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讀書,用讀書來充實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第4篇

當香港迴歸時,人們的心在沸騰!當讀完《最後一分鐘》時,我感到了香港迴歸的不易與人們期盼祖國的熱情。

香港,祖國七個兒子之一,它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可惡的外國人卻搶走了這片珍貴的土地,香港是我們中國的,爲什麼搶走它?偷盜的事不是人的東西才幹的!如果我們搶走你們的領地,你們會怎麼想?做了就要擔起來,中國人是不忘國恥的!別指望再改教科書,別指望再搶走財寶!別指望抹去中國人心中的陰影,別指望再和好如初!

就如文中說的,“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國的兒女擁有着強大的尊嚴,放心吧!我們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我們要用行動來證實:我們纔是大的!我們要用一句真誠的話語告訴你們:我們不記仇,但記辱!我們要用顆火熱的愛國之心表明:我們是一定要把我國領土要回的!我們要用眼神表示:我們是有尊嚴的!我們不能容忍你們的行爲!一箇中國人,他們愛自己的祖國,一位外國人,也愛自己的祖國,各國都有各國的領土,爲什麼去搶?不要用刀槍撕裂土地,不要用鮮血染紅清泉!別連累了可憐的百姓啊!

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是展開的……

第5篇

書,是一個好東西。有了它,可以睿智,可以舒心,可以解惑,可以隨英雄人物出生入死,是一大令人如意之物。《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一百零八將,個個武藝過人,重情義,團結,上上下下都充滿着英雄氣概。說不盡宋江與柴進的仗義疏財,也說不盡武松醉拳之厲害,更說不盡吳用的足智多謀······他們愛打抱不平,遇見壞人壞事,立刻上前解救別人。但是在古代,在那官場的黑暗之處,只要有錢,一切問題官府都可以替你解決。於是,他們便處處受壓迫,受虐待。於是,一小部分英雄開始走向梁山。他們在梁山聚集糧草,操練兵馬,不斷的說服英雄上梁山。終於,一百零八將聚集齊了,他們要向官府進攻,去結束這個黑暗的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很有啓發,我應該向他們一樣,無所畏懼,敢於同壞人壞事抗爭,這樣纔能有所作爲。

第6篇

?呼嘯山莊》作爲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溫文爾雅的貴族氣派,瀰漫着浪漫溫馨的莊園氣息,帶着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着俊男靚女的談清說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着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感情原則。象奧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麼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說,它不僅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日,評論家也將它作爲蘊藏着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一樣於十九世紀初的大衆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活力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爲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感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以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着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爲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說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於男主人公克厲夫的主角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後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後,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後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爲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

第7篇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地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做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提高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

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蘊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地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地成長。

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至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已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只有更好。

再說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溫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第8篇

?城堡》是卡夫卡的遺作,全書也沒有寫完,說實話,自問沒有讀懂,以下爲本人的愚見。

全書以城堡下的一個村子爲舞臺,描寫了一個荒誕的世界。村裏面的人生活在城堡的無形的控制之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城堡影響,但是卻難以接觸它,彷彿它根本就不存在。村民在它的管制之下變的懦弱、怕事、猜疑,新來的外鄉人也會在它強大的力量之下被同化。小說中人物的行爲和語言怪異,邏輯奇怪,但是卻深刻的體現了他們的可憐,以及活該得此下場的可悲。

全書描寫的主體城堡,在全書中是一個神祕的存在,它不可捉摸,難以接觸,卻又無處不在,用看不見的力量控制一切,影響着所有人的所作所爲。

從窄的方面上看,它是由坐落在村子後面的山崗之上,由山崗上的建築羣組成,又或者是山崗上的幾棟建築組成。它籠罩在雲霧之下,時隱時現。從寬的方面來講,村子也是城堡的一部分。

村民與城堡的老爺之間聯繫是間接的。生活在村子裏面的人可以隨時通過電話、信件跟城堡進行聯繫,但是卻無法到城堡進行拜訪,或者直接與城堡的老爺,進行面對面的會談。主人公k能夠在半夜的時候通過電話與城堡聯繫,但是表達了希望拜訪的意願之後,卻被知會永遠也不要過來。城堡的官員到訪村子所走的路、時間、次數是不確定的。村民無法不瞭解任何一個老爺的樣貌,老爺們的樣貌甚至在不同的場合會有很大的出入。

沒有城堡的允許,外鄉人無法在村子找到容身的地方,甚至於是旅館都不會接待。巴納巴斯一家因爲好像得罪了一個老爺,就從富有變的一片如洗,成員由健康變的病弱。甚至連酒吧女的任免都由城堡控制。

全書的主線是主人公k被應聘成爲了土地測量員,但是他的身份卻不被承認,於是他就試圖通過各種途徑與城堡進行聯繫,希望城堡確認自己的身份。書中描述了圍繞在這個過程中,他與村子裏面各式各樣的人發生的接觸,與村民產生的各種衝突。

書中描寫的村民受城堡的影響,他們守舊、循規蹈矩、膽小怕事、猜疑以及缺乏行動力。生病的馬車伕害怕k呆在自己的家門口,冒着天寒地凍免費將k送回了旅館,但卻拒接將k送到城堡。橋頭旅館的老闆娘覺得k試圖與城堡進行聯繫的行爲是大膽、任性或者說是天真的。她害怕k的行爲,堅持要趕k離開旅館。對於村民們猜疑以及缺乏行動力的描寫,可稱爲經典。尤其是k與巴納巴斯姐姐奧爾珈以及與酒吧間替班小姐佩瑟的對話,完美的描寫了兩個人的可憐以及可悲。奧爾珈和佩瑟在與k的談話當中,反覆的陳述自己的願望,強調自己的不幸,以及自己爲實現願望而做的努力,但是他們在面對自己的願望,所採取的行動總是不敢直接去爭取,而是退而求其次,乃至於最後,他們都都花了巨大的精力在自己看來基本都不會有作用的努力上。不過他們還一味的自我安慰,說自己的努力是有作用的,只是效果還沒有呈現而已。

主人公k對於村民來說,是革新的力量。他初到村子,收到城堡的影響還小,所以他敢於做出許多在村民眼中是大膽和天真的舉動,但是隨着劇情的發展,他逐漸的受城堡的影響,書沒有寫到最後,但是我們已經能看到他被村民同化的跡象。我們可以從他的行動可以看出,他最開始希望自己走去城堡,直接與城堡溝通,然後他退而求其次,寄希望於直接與克拉姆聯繫於是他去堵克拉姆的馬車,而後是希望信使傳遞信息給克拉姆,最後則是寄希望於克拉姆的一個祕書。

城堡的官員,他們看上去非常強大,有權勢,但從全本書中看,他們限制在自己的牢籠之中,對於k主動的進攻只能被動的躲避,他們的力量只能在懦弱的人身上發揮作用。他們的行動模式,是荒誕和無用的。特別是在貴賓旅館之中,他們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間之中,爲了廢紙般無用的卷宗,像小孩般吵鬧、爭鬥的描寫,更是凸顯了他們的可笑和滑稽。

第9篇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就應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好處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內含教育的好處。”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先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纔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爲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爲中心,認爲不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能夠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狀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此刻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此刻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先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啓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就應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我,使自我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纔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爲祖國,爲民族的教育事業,爲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我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第10篇

?西遊記》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爲一個恭敬的猴子,爲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並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藉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從小到大,我在電視上看過無數次《西遊記》,小時候看《西遊記》純粹是爲了它曲折有趣的情節。光陰飛逝我慢慢長大,但西遊記並不會因爲我的年齡增長而被我厭倦,我還是那麼的愛看。當然,長大後,我就對書中的各個人物的性格與行爲就有了一些看法。

我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與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因爲我曾經認爲,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與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鑽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絃,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

?西遊記》是經久不衰的大作,能讓衆多讀者百讀不厭,它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神話小說的巔峯,不愧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