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3篇 高效科學教學必備:精選教案模板集錦

其他文案 閱讀(2.91W)

本文爲科學教師提供了多種教案模板,包括聚焦問題、任務驅動、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形式,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科學課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3篇 高效科學教學必備:精選教案模板集錦

第1篇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鳥對人來的益處是什麼,引導幼兒懂得保護鳥類。

2、引導幼兒知道鳥爲什麼會飛,瞭解探究鳥兒的飛行原理。

3、引導幼兒逐養成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引出話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鳥嗎?鳥是什麼樣子的呢?

3、教師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瞭解鳥的特徵,請幼兒說一說鳥的身體特點。

(3)請模仿一下鳥飛的情境,感受鳥是怎麼飛的。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請幼兒想一想,由蘇很麼發明是藉助鳥的飛行原理創造的?

首先幼兒知道鳥是一種非常小巧可愛的'小動物,幼兒表達出自己很喜歡小鳥的情感。掌握鳥的外形特徵,鳥的翅膀完全展開時呈扇形,便於扇動空氣,增加飛行的升力。而飛機就是利用這一點,現在成爲我們出行旅遊的交通工具了。

其次鳥的骨骼是中空的,質量較輕,提醒呈流線型的,體表有羽毛,提供充足的氧氣。而鳥的身體內部有氣囊,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氣,關鍵是鳥的食量大,根本不會擔心在飛行的時候因爲肚子餓就會被迫掉下來。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3篇 高效科學教學必備:精選教案模板集錦 第2張

第2篇

1、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2、學會做一個電路檢測器,並學會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方法。

3、讓學生經歷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的原因的活動過程,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學生經歷分析電路故障原因和檢測電路故障原因的過程中,培養他們注重實是,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每組準備一個帶有故障的串聯電路(1個壞的小燈泡、1根沒有剝絕緣皮的電線,1節廢電池),製作電路檢測器的材料(電線若干根、電池盒1個、小燈泡1個、燈座1個)。

有1個小燈泡的無故障的串聯電路,1個電路檢測器。

1、在展示臺下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的串聯電路:

提問:大家請看,這是一個以前我們連接過的能使兩隻小燈泡同時發光的電路,誰能說說電流在這個電路里是怎樣流動的.?

講解:電從電池的一端流出,通過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環路,燈泡就會亮起來。這個由電池、電線、燈泡組成的,有電流通過的環路就叫做電路。

談話:老師爲各組也準備了一個這樣的電路,請你們把斷開的電線連上。

提問:小燈泡亮了嗎?小燈泡沒亮說明什麼?(學生回答後板書課題:電路出故障了)

請大家分組討論、分析,電路中的哪一部分可能出故障了?把討論結果記錄在“表一”中。

你們認爲,可能有哪些原因導致電路出故障了?(板書學生分析的結果)

請大家根據剛纔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的記錄補充完整。

(展臺展示“電路檢測器”) 請大家仔細觀察老師做的電路檢測器,然後自己也試着動手做一個。

② 要注意安全,不準用它來檢測人的身體或220v的電路。

教師演示檢測一根電線;用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和一根電線的兩端相連接,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根電線沒有故障;如果結果相反,則說明這根電線有故障。

下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制定出一個檢測計劃(也就是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現在,請同學們按照自己訂的計劃,用電路檢測器故障原因。

① 邊查故障,邊記錄(可以把結果記錄在“表三”中);

(1)你們組檢測到了哪些故障?請你上臺來和大家說說你們組是怎樣檢測的?

故障已經找到了,你能排除這些故障,使這些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嗎?請動手試試看。

今天我們遇到的電路故障有:電池沒電了、電線的外皮沒有剝掉、小燈泡壞了。如果今後遇到了其它故障,你會怎麼辦?

請大家注意,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裏檢測簡單的電路,絕不能用來檢測家用220v電器電路,否則會出危險。

第3篇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沉和浮》的第三課。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深入研究造成馬鈴薯在水中沉浮的條件和變量,從改變液體成分達到改變物體沉浮的目的。在本課中,教師要着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培養學生的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

學生對一些浮力現象已有所認知,知道木頭、塑料、船等能浮在水上;鐵、石頭等會沉入水中;知道物體的體積、大小、重量決定了它的沉浮關係。但對於馬鈴薯能否在水中浮起,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可能會發生爭論,當然學生可能會在課外知道雞蛋能在鹽水裏浮起來,物體在海水裏受到的浮力要比一般的水大。因此,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定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思考,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目標是可行的。

科學課從走進教室就深受學生的喜愛,究其原因,因爲在科學課中可以動手做自己想做的有趣的實驗,自己設計實驗的方法去尋求問題的解決,科學課中的活動性、探究性、主動性深深誘發着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在這堂課中教師有意設計一些似是而非的實驗現象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後由學生商討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並在交流中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計劃。鑑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可能猜測出是鹽水溶液使馬鈴薯浮起來,應該說本課的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並不會成爲學生的學習障礙,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着重考慮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意識”,並把這種意識落實到探究過程中去,從而,使學生對浮力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知,使我們的科學課能爲學生今後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意義。

2、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細緻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的“意識”。

1、教師:兩個200毫升的燒杯,定爲1號和2號(分別盛有100、150毫升的純淨水,其中一杯150毫升的爲飽和鹽溶液);兩個大小不一的馬鈴薯;一幅天平(備用)。

2、四人小組:一隻盛有150毫升純淨水的燒杯,一個馬鈴薯,一根筷子;實驗袋(一支蠟燭,兩個不鏽鋼調羹,一包火柴,一把藥匙);記錄紙。

1、教師提問:你知道有哪些物體能浮在水上,哪些不能?

(學生羅列出許多能浮在水上的和不能浮在水上的物體。)

2、師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馬鈴薯,叫學生判斷是沉還是浮。

師:(疑惑)這兩個馬鈴薯的沉浮究竟會怎樣,我們怎麼來驗證你們的觀點?

師:好辦法。我們只要將馬鈴薯放進水裏就能看出來?

生:對呀,應該用一樣大的東西盛。(其他的學生此時也議論紛紛)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實驗的時候還應該有一些條件,這些條件應該公平,對嗎?還應該有哪些公平的條件呢,各小組討論。

生:可以先在水裏放進馬鈴薯,再加鹽,看它會不會浮起來。

師:如果老師給你們一杯150毫升的純淨水,一個藥匙和一個馬鈴薯,你們認爲在這個實驗中可以研究哪些項目?

(各小組制訂計劃並展開討論應有哪些實驗項目,如何操作;教師巡迴指導。然後選擇較有代表性的實驗計劃進行交流,博採衆長;重點講講自己的計劃中哪部分實驗成功的關鍵。)

生:要等前一勺鹽沒有了才能在放第二勺,要不就不準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