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模板三篇

教師文案 閱讀(7.63K)

慢慢的地變成,這是一個親愛的老師對我們的愛,我是雲朵,因爲老師你是鳥兒。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設計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模板三篇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

3、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進行道德實踐對人的一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幾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學習第13課(師指課題:生齊讀課題)。上節課,從課文中我們瞭解到整個故事是圍繞着一條魚(板書:魚)來展開,大家自己讀讀下面的詞語,看能不能用上它們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複習詞語:得意地欣賞,大聲地爭辯,乞求的目光,依依不捨地放回,終生的啓示。

2.學生用詞說話,師相機補充。

二.講讀課文

1.同學們,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生:月光如水)這麼美的夜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來。

2.抽生彙報,並示配圖與句子。

①如此美好的月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齊讀句子)。這一圈圈彩色的漣漪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這句詩,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或詩句呢?(皎潔,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②讓我們再次和着音樂融進這醉人的月色中吧(配樂讀句子)。

3.這美好的夜晚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故事發生的時間恰好是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引導生齊答)圍繞着這條魚(指板書)發生的事,給我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

4.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5.抽生回答,師相機板書:留/放。

6.圍繞着“留和放”,我和父親展開了一場爭辯,請你找出來,讀一讀。(生自由讀)

7.(示爭辯句子)師生分角色讀爭辯部分。

8.你看,兒子覺得應該“留下”,而父親卻覺得應該“放了魚”,是留下還是放了,咱們先找找理由,你再細細地讀讀課文,看看我把魚留下的理由是什麼?

▲第3自然段:(時間長、好不容易釣到魚——通過動作描寫表現、魚兒非常漂亮)

▲第4自然段:離開放捕撈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第7自然段:四下無人。

9.是啊,這魚兒太誘人了,捧着這條大鱸魚,我真想()。(學生補充)

10.既然這麼想留下這條魚,我們再試試用上關聯詞,把理由向向爸爸說清楚吧。(師每一生說都講: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裏去。)

11.可是,面對着兒子的苦苦哀求,父親只是說:“(引讀)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裏去。”

12.咦,這難道父親一點兒不喜歡這條魚嗎?

▲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

▲盯着鱸魚看了一會兒。

此時,父親盯着鱸魚,他在想:()。(雖然大,但還有兩個小時纔到捕撈時間;儘管無人知道,但這是個人人知曉的道德公約。)

13.(師生引讀,讀出爭辯的語氣)想到這,父親把目光轉向了我:“()”我急切地問道:“()”。

14.是的,儘管心裏有多麼的不捨,心裏有多麼的不忍,父親還是要求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裏去。

▲從哪個詞看出父親的堅決?

▲這句話中的“得”可以換成什麼詞?

▲文中同樣表達這種堅決的詞還有哪些?(不容爭辯、沒有商量的餘地)

▲父親爲什麼這麼堅決?

15.創設情景,反覆朗讀:

▲雖然自己和兒子一樣喜歡這條魚,但父親還是不容爭辯地說:“()”

▲雖然兒子在乞求留下這條魚,但父親依然不容爭辯地說:“()”

▲儘管離開放捕撈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但父親還是沒有商量的餘地地說:“()”

▲儘管此時無人知曉,但父親最終還是態度堅決地說:“()”

16.這有大又漂亮的魚兒又走了,帶着我的不捨,帶着我因它而產生的夢想又走了,所以說(再出示最後一段)引導讀。

17.年少的我不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直到成年後,我才真正讀懂了父親——(師配樂讀啓示段)

18.成年後,我才知道父親堅決要我放魚是爲了告誡我:“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卻很難。”

19.引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卻很難。”並理解。

▲就放魚這件事來說,留下魚是(不對的),而放了魚是(正確的),(邊說邊說邊完善板書)。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坐起來卻很難,你說難在哪?(難以判斷對錯,做事不夠冷靜,不想後果。克服佔有慾,自我約束)

▲是啊,真難。看來道德二字(板書:道德)不僅僅是是與非的判斷,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你看這“德”字,中間的這一橫就像一把丈量自我的尺子,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這尺子始終要放在心上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描紅一橫)

20.這尺子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發揮了作用,也碰到了許多誘惑人的“魚”,這魚是什麼?(金錢、榮譽、利益)

▲當我面對“金錢”這條魚時,我想起了父親說:“()”

▲當我面對“權利”這條魚時,我想起了父親說:“()”

21.那麼今天,我們同樣會面臨很多誘惑人的“魚”。

▲面對家中開放的電腦,我()。

▲在沒有老師在場的課上,我()。

▲我在什麼情況下你會怎樣才能抵制誘惑人的魚?

22.是的,當我們每一次遇到誘惑人的魚的時候,我總會告誡自己:“道德只是個簡單勇氣和力量。”

三、拓展昇華

1.三十四年後,還是那如水的月色,我和父親又來到了這湖來釣魚,父子之間又產生了一段有意思的對話,請你展開想象,寫下來。

2.是啊,從同學們的回答了讓大家懂得了:““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卻很難。”所以說:““三十四年前和終生的啓示。”

四、作業

1.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用心感悟,你便會有所收穫。生活中發生的哪件事使你得到啓示呢?到生活中去發現吧,然後把它寫下來,這樣你的體會會更深刻。

2.課外閱讀語文書第x頁《剝豆》一文。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會讀“鱸、餌、縱”等11個生字,會寫“撈、餌、濺”等14個生字,理解“漣漪、翕動、抉擇、告誡”等詞語的意思。

(2)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 理清文章體條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1) 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學習生字詞。

(2)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3)通過想象朗讀、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法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在一個如水的夜晚,一個剛滿十一歲的小男孩和他的父親去附近的小島上釣魚。就是那一次釣魚,給小男孩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身的啓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釣魚的啓示。)

2、 齊讀課題。

3、 釋題。

師:“啓示”就是通過一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 自讀課文

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拿起書,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二)檢查生字詞

(小黑板出示):魚餌 魚鉤 魚鰓 捕撈 操縱

抉擇 告誡 實踐 皎潔 沮喪 誘惑

濺起漣漪 小心翼翼 輕輕翕動 不容爭辯

1、自由讀、開火車讀。

2、解釋詞語。

a、漣漪(細小的波紋。)

翕動(一張一合地動,多指嘴巴。)

b、找近義詞。

抉擇(選擇)

告誡(勸誡)

師:(拿出兩隻顏色不同的粉筆)我想從中選一隻,能不能說“抉擇”?(不能,“抉擇”指很難的選擇,可能是影響一生的選擇。)

“告誡”什麼時候能用呢? (多用於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警告、勸誡)

(三)概括課文。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誰能用簡單的話講一講。

(課文講了作者回憶小時候隨父親去釣魚,在父親的要求下,嚴格遵守時間上的規定,將已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水中。)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

1、師: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捨不得放,但父親堅持要我把魚放回水中 。

板書: 我————不放

爸爸————放

2、師:請同學們默讀3—9自然段,找找“我”不放鱸魚的理由,並劃出關鍵詞語。

(生默讀)

3、交流理由

師:誰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理由。

(釣魚之不容易 魚大 無人知曉 只差兩個小時)

a、釣魚之不易

1)、師:多好的鱸魚,多大的鱸魚,十一歲的“我”捨不得放走它,因爲釣起這條魚是多麼不易。大家找到“我”釣魚的段落讀一讀 ,看看哪些詞語給你的印象很深刻。

生說:過了好長時間 小心翼翼 一收一放 等 迅速 拉

2)、朗讀感受

3)、說話訓練

師:小男孩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難道這僅僅是一收一放嗎,當時的情景可能是怎樣的呢?

生自由說

4)、感情朗讀

b、釣上魚之後的興奮:“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得意地欣賞着”

通過反覆讀,體會“我”釣到大魚後得意的心情。

4、師:魚放回去之後就很難再——————釣到這麼大的了。指導朗讀。

師:當時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了,而且當時並沒有人看見我們,也不知道這魚是什麼時候釣的。我有這麼多的理由不放,那爲什麼最終又放了呢,父親當時又說了什麼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

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想象說話

1)、師:從你的朗讀和表情中,我感受到當時父親說這話時非常平靜。(停頓,環視大家)可是父親內心真的像他表現的那樣平靜嗎?(學生思考)

聯繫上下文說說: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他心理在想——————,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2)、無論我怎樣——無論我怎樣——-,都得————,因爲時間未到。

5、朗讀第10自然段。

師:最終“我”把鱸魚放回了湖裏。指名讀。

我感受到小男孩是非常得依依不捨。再次朗讀。

四、教師小結,留下懸念

師: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兩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了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影響我的成長嗎?這些內容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

釣魚的啓示

我:不放 ———— ———— 爸爸:放

釣魚不易 時間未到

只差兩個小時

無人知曉

(非) (是)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讀思畫結合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我”從鱸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直入啓示,初步感知。

1、配樂朗讀:那是一個月光明媚,四周靜悄悄的夜晚,離釣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樣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我偏巧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我太喜歡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親堅決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兒子最後依然遵照爸爸的話,放了那條來之不易的大鱸魚,兒子當時才11歲,當然也就充滿了對父親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過去了,那個捕撈鱸魚的夜晚卻讓作者終生難忘。他就是現在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詹姆斯,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設計意圖】:以口述的方式把整個故事融入課題導入,直入啓示環節,使學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對作者有一個簡單的瞭解的同時,更對這個釣魚的啓示充滿無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二)圍繞啓示,品味感悟。

1、細品課題,課文的那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啓示?

2、學習第11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讀並且體會。

4、滲透寫作方法。

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探究學習。

6、資料引入:鱸魚體長(可達60多釐米),口大,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又小黑斑,以魚蝦爲食,生長快,肉嫩鮮美,棲息於近海,早春在鹹淡水交界的地方產卵,爲了保證鱸魚的繁衍,美國政府規定,在開放日之前不允許捕撈捕撈正在產卵和生長中的鱸魚。這是每一個漁民都應該遵守的規則。

【設計意圖】:此環節抓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夜晚,來滲透“側面烘托”的描寫方法,同時以第一課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釣魚的啓示”來揭示學生思考的點,同時還通過適當的資料引入,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探究啓示,深入感悟。

1、體會作者經歷釣魚時的情感變化?

2、出示課件: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十分地( ),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後,我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啓示,我對父親充滿了( )

3、指名讀3至10自然段。

4、學生填空: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十分地( 得意 ),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我感到十分地( 委屈 )和(沮喪 ),三十四年後,我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啓示,我對父親充滿了( 感激 )

5、滲透課文表達特點。

6、深入學習父子對話內容。

7、師生合作讀書感悟。

8、指導讀書。

【設計意圖】這一訓練,既有利於啓發學生深入地思考父親的心理活動,發展思維能力,又有利於鍛鍊學生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的能力。語文味就在這品詞品句中升騰、飄蕩。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適時地針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進行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讀,讓學生真切地從內心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爲,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9、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3至9自然段。

思考:我不願意將魚放回湖裏的理由?

(1)理由一: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

(2)理由二:這條魚又大又美“我”捨不得放掉。

(3)理由三:當他釣到魚的時候沒有人看見。

10、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具有整合教學內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學生的角色表演中自然引用文中語言,從而達到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語言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四)強化啓示,明理做人。

1、學習第9自然段的內容

2、感悟啓示。

3、學習第10自然段內容。

4、教師小結。

5、讀句子,體會“魚”和“漁”

出示句子1:那晚以後,我再也沒有釣到過那樣的魚。

出示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6、聯繫實際,指導行爲

【設計意圖】:聯繫實際,進一步體會父親告誡“我”的話,並從中進一步瞭解“我”的父親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嚴格的,通過對比,進一步體會。從而使學生懂得做一個自覺遵守規則、誠實守信的好公民。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這是父親送給我人生中最爲珍貴的禮物: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2、這就是釣魚給我帶來的啓示: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童心是最美,老師把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首先是想在文章的結尾分析完後,給學生一個強化主題的思想意識,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昇華,讓學生心中牢記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後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題,做好積累。

(六)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2、推薦文章:讀一讀同步閱讀中的《位置》和《挫折中的教育》兩篇文章,相信你會得到更多的啓示。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正處於從書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階段,老師通過學習典型的文章,然後適當做到拓展延伸,既爲學生很好的提供了讀書的素材又讓學生讀後所獲,真正的讓語文課做到活學活用,老師的受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思想就完全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