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5篇

教師文案 閱讀(6.44K)

通過一份出色的教案,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案的編寫過程可以促使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中班數學《圖形》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5篇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並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遊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裏。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裏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遊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遊戲重複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裏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並列出圖表。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由於本班幼兒愛好玩機器人,結合幼兒發展年齡特徵,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學過的圖形特徵的理解。

2.在圖形搭拼中引導幼兒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3.使幼兒能夠在活動中動手動腦,激發幼兒的愛好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鞏固幼兒對各種圖形特徵的理解。

2.利用各種圖形搭拼出各種可愛有趣的圖形。

活動準備

若干小棒,圖形卡片,由圖形組成的機器人,圓.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半圓形.橢圓

活動過程

1.玩遊戲“看誰拿得有快又準” 。通過遊戲使幼兒進一步熟悉各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夠正確區分它們。

(1)教師任意說出一張圖形的名稱,幼兒迅速拿出該圖形卡片舉起來。

(2)教師任意拿出一張圖形卡片,幼兒迅速說出它的名稱。

2.教師拿出機器人辨認,進一步加深對圖形特徵的理解 。

(1)請幼兒說出自己看到了些什麼。

(2)引導幼兒仔細辨認,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不同圖形搭拼在一起,可以變化出那些東西。

3.操作活動:“拼一拼”。引導幼兒在圖形搭拼中鞏固對圖形特徵的理解和掌握,體驗圖形搭拼的樂趣。

(1)教師拿出若干小棒拼成小屋子給幼兒看。

(2)教師用圓,橢圓.長方形拼出一枝花給又看。

(3)幼兒自己拿出圖形卡片自由搭拼,看看能拼出個什麼東西來。

(4)教師觀察指導和交流。

教學反思

1. 通過這次圖形的搭拼,大部分幼兒對這次活動很感興趣,但不能 又快又好的搭拼出各種可愛有趣的圖形,以後將繼續多開展這樣得活動,激發幼兒動腦的思維能力,提供大量的圖形卡片供幼兒進行各種搭拼活動。

2.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和形容物體的.外形。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篇3

設計意圖:

經過對六種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半圓形)的初步學習,幼兒基本對這六種圖形有所認識,而計算課比較枯燥無味,有什麼方法讓幼兒上一堂有趣的複習課呢?某一天,我做了一個拼圖給孩子們玩,沒想到他們都很喜歡,因此,我便突發其想,不如把圖形變成拼圖,讓孩子們把圖形拼好,從中複習所學的圖形,並結合六月份的環保主題愛護環境,把課題融入其中。

教學目的:

1、複習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

2、學習在拼版上做原形填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團體合作精神。

3、從圖片中觀察其中的含義,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知道要保護環境,從國小起。

教學準備:

1、大圖形拼圖方塊六塊;

2、各種小圖形方塊,上貼有環保圖畫;

3、各種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圖形頭飾;

4、錄音機及磁帶。

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場,導入課題。

1、(音樂:學習解放軍)圖形軍隊進場。

師:“譁!我們的圖形軍隊可真神氣。快向我這個總司令報告一下,你們是哪些圖形士兵。”(請個別幼兒作自我介紹,要求句型:報告司令,我是ⅹⅹ形!)

2、請幼兒給在座的客人老師勇敢地介紹自己,比比誰最威風。

3、表揚幼兒,並請他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複習所學過的圖形。

1、出示大的拼圖版。

師:“請勇敢的小圖形士兵回答我,這是什麼圖形?”(如此類推出示六塊拼版)“爲什麼它們身上有這麼多的小圖形洞洞呢?來,讓我們來看看它們都是些什麼圖形?”(請幼兒一一說出答案。)

三、請幼兒以組爲單位,和小夥伴們一起合作把空出的圖形填上去,並討論其中圖上所畫的內容講了些什麼。(老師巡迴指導)

四、請幼兒把拼好的拼版拿出來,逐一貼到黑板上,並向同伴們介紹它所表達的意思。

1、減少廢氣污染;

2、垃圾分類擺放,有效利用資源;

3、砍樹對環境有害;

4、努力建設綠色家園,讓地球更美麗;

5、地球先生請我們要愛護地球,從小做起。

五、師總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大家一起珍惜它、保護它,從國小好本領,學習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地球更乾淨、更漂亮。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徵進行活動,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 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

3 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4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物質準備:

每人一個分類盒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按圖形的特徵分類》《科學·圖形組合》。

活動過程:

1 出示奇妙的口袋、複習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師:這是一個漆面的口袋、裏面藏着許多東西,請大家猜猜藏的是什麼。教師一邊念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邊請個別幼兒分別摸出正方形、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圖形讓大家辨認並說出名稱。

2 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師:請小朋友拿出分類盒,把一樣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操作完畢後,請幼兒將所以圖形按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籃子裏,並互相檢查分類是否錯誤。

3 完成操作材料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按圖形的特徵分類》《圖形組合》,看看上面的圖案分別由哪些圖形組成,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有幾,並分類作記錄。

教學反思:

?按圖形的特徵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徵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爲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在組織形式上,我採用集體活動、遊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中班數學《圖形》教案篇5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單個基本的圖形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如何幫助幼兒利用這些圖形組合成一些神奇的圖案,讓幼兒能在遊戲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繫的。根據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思維特徵,本次活動將通過教師的示範講解,聯繫生活中觀察的物體,啓發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培養幼兒創作能力,感受圖形組合創新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圖形是能變化的。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感受圖形組合創新的樂趣。

3、樂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知道圖形能變化;能將圖形組合創新。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若干個。

2、固體膠,美術紙、勾線筆、小籃子。

3、不同圖形組合成的圖案(花、小豬)。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神祕的魔術袋,小朋友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幼:想!)

2、出示魔術袋:神祕袋子東西多,請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麼?(請一個幼兒上臺摸出各種基本的圖形,其他幼兒回答。)

3、師小結:哇,原來魔術袋裏面裝了我們熟悉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橢圓形和半圓形寶寶。

4、師:今天我們要和這些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看看誰是最會變的魔術師。

二、引導幼兒發現圖形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1、師:"這些圖形寶寶個個都會變魔術呢!你們想看看嗎?"(分發各種圖形給每個幼兒)

2、出示正方形寶寶,引導幼兒發散思維,讓它變成其他圖形。

師:"我是一個正方形,可是我可以變成長方形,不信你們看!"(邊說邊做)"如果我想變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辦法嗎?","我能變成小正方形嗎?怎麼變?"(請幼兒動手試試看)

3、出示圓形寶寶:"我是圓形,我可以變成什麼圖形呢?"

4、師:中班小朋友真會變,辦法真多!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圖形寶寶變的魔術作品,你們想看看嗎?(幼:想!)

三、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對圖形進行組合:

1、師:"這些圖形寶寶都很可愛,而且它們都是相親相愛的好朋友,它們可喜歡在一起玩《手拉手》的遊戲了,瞧,《手拉手》遊戲開始啦!"

(1)師出示組合圖案:花,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朵花漂亮嗎?它是由幾個什麼圖形變成的?(幼兒觀察後回答)

(2)師出示組合圖案:小豬,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隻小豬可愛嗎?它是由幾個什麼圖形變成的?(幼兒觀察後回答)

2、師:"你們也想和圖形寶寶變魔術吧!在變魔術之前,老師要告訴小朋友們遊戲規則。"

(1)一人一張美術紙、固體膠、勾線筆。先想好你要變的圖案,在籃子裏找出你們需要的圖形寶寶,把它們試拼在紙張上。等找到想要擺放的位置後,再把圖形固定在紙張上。圖形拼擺完成後,可以利用水彩筆添畫上簡單的線條,讓圖形寶寶更加好看。

(2)在美術紙的後面寫上號數,並保持畫面乾淨。

(3)組合的圖案與老師示範圖不一樣,可以是我們生活中觀察到的物體。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師幼共同欣賞與經驗分享。

1、展示幼兒作品進行欣賞。

(1)請幼兒上臺給大家介紹自己的魔術作品是什麼,由哪些圖形變成的。

(2)你最喜歡哪一張?爲什麼呢?

2、師小結:哇,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們都很厲害,都是小魔術師,變出這麼多神奇的作品,來給我們自己棒一棒!

五、活動延伸。

師:用圖形寶寶可以變出神奇又漂亮的圖案,那小樹葉可以變出更多漂亮的圖案嗎?小朋友們週末和爸爸媽媽去收集很多不同大小的樹葉來變一變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爲活動是基本成功的,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展。活動中,師生互動方面較好,能爲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