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5篇

教師文案 閱讀(1.3W)

不管是誰在寫教案的時候,都要注意邏輯思路是清晰的,教案在老師的教學中有着相輔相成的作用,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5篇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篇1

教材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冊《解簡易方程》及練習二十六1~5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係,掌握了求未知數_的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爲今後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學習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

天平一隻,算式卡片若干張,茶葉筒一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本課以遊戲導入,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以激趣爲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平衡,自主體驗,積累數學材料,爲更好地引入新課,理解概念作鋪墊。並且無論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現象,還是天平稱東西的實際狀態,都無不放射出科學的光芒,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興趣的激發,知識的體驗,更有潛在的科學態度和求真求實的精神。

二、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列式觀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較,逐次分類,討論舉例等一系列活動去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把知識探究和能力培養溶爲一體,鍛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投入。同時層層深入的設疑和引導也滲透了教師對學生科學思維的鼓勵和培養,使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親歷求知的過程,如剝繭抽絲般汲取知識的養分。

三、自學思考,獲取新知

在教學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時,通過出示兩道自學思考題

(1)什麼叫方程的解?請舉例說明。

(2)什麼叫解方程?請舉例說明。”改變了以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着問題通過自學課本,將枯燥乏味的理論概念轉化爲具體的例子加以闡明,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國小生思維依賴於直觀這一矛盾。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在教學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和檢驗方法時,也採用了讓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檢驗的方法及規範書寫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評價

要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不失爲一條有效途徑。新的教學理念使合作學習的意義更加廣泛,有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於相互驗證、集思廣益。師生合作體現在“師導”,尤其在學生思維受阻,關鍵知識點的領會上,在本課中,有多處讓同桌互說互評互查的過程,合作的力量必將促使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更好的有利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徵;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

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引發思維。

2、組織討論,深化思維。

3、加強練習,發展思維。

預習作業:

1、欣賞p1的圖片,你發現了這些圖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同桌互相說說什麼樣的圖形叫作軸對稱圖形?

3、仔細觀察例1中的圖形,你發現了什麼?你知道怎麼畫對稱圖形嗎?

4、試着在例2的格子圖片上畫一畫

5、你能用預習到的知識用紙來折、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二、例題1

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三、交流

教師:“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作對稱圖形。

四、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 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2、 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五、練習

1、欣賞下面的圖形,並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用尺子,量一量,數一數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1)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3、課內練習一 -----第1、2題。

4、課外作業: 通過豐富的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實例,讓學生欣賞並體會軸對稱,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更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5、《新課程標準》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有效的數

學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體會活動的樂趣,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並學會且應用新知。

板書設計:

軸 對 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篇3

教學重點 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用具 投影儀和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模型,如教材第37頁的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填空:①長方體體積= ;②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 、 ;③正方體體積= 。

師:你知道每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探索研究

1.小組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1個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模型教具。

提問:①當正方體的棱長是1分米時,它的體積是多少?②當正方體的棱長是10釐米時,它的體積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釐米?1立方分米等於多少立方厘米?

小組合作填表:

正方體 棱長 1分米 = 10釐米

體積 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

小組彙報結論: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結:

從上面可以看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 。

(2).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加以比較(投影顯示第38頁的表)

先讓學生填後並比較這三類單位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3)學習體積單位名數的改寫。

先思考:

(1)怎樣把高一級的體積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一級的體積單位的名數?

(2)怎樣把低一級的體積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一級的體積單位的名數?

出示例3,並寫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出示例4,並寫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顯示)

放手讓學生獨立審題並解答,再針對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 1.5米=15分米 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課堂實踐

將練習八的第1、2題填在書上,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後訂正。

四、課堂小結。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五、課後作業

練習八的3、4、5題。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篇4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質數、合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1、什麼叫因數?

2、自然數分幾類? (奇數和偶數)

教師:自然數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來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1 ~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

點四位學生上黑板寫,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教學質數和合數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麼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什麼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據因數的個數來判斷)

質數:17 29 37

合數:22 35 87 93 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製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彙報:

①根據質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國小五年級下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確定等量關係,正確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利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複習,使學生弄請已知量與未知量的聯繫,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

教學難點:

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p107)

1.找出下列應用題的等量關係.

①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

②梨樹比蘋果樹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兒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兩根同樣的鐵絲分別圍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 學生回答後教師點評小結)

我們今天就複習運用題目中的等量關係解題.(板書: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新授內容

1、教學例3、

(1)、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①.讀題,學生試做.

②.學生彙報(可能情況)

(90+75)×4

提問:90+75求得是什麼問題?再乘4求的是什麼?

90×4+75×4

提問:90×4與75×4分別表示的是什麼問題?

(由學生計算出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2)、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多少小時相遇?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 設經過x小時相遇,

(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係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3)、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係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讓學生比較上面三道應用題,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比較用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有什麼不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有什麼聯繫?有什麼區別?

三、鞏固反饋.(p109---1題)

1.根據題意把方程補充完整.

(1)張華借來一本116頁的科幻小說,他每天看x 頁,看了7天后,還剩53頁沒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媽媽買來3米花布,每米9.6元,又買來x千克毛線,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電工班架設一條全長x 米長的輸電線路,上午3小時架設了全長的21%,下午用同樣的工效工作1小時,架設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題)解應用題.

東鄉農業機械廠有39噸煤,已經燒了16天,平均每天燒煤1.2噸.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燒1.1噸,還可以燒多少天?

小結:根據同學們的不同方法,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哪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

3.思考題.

甲乙兩個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時一艘貨船從甲港開往乙港,下午2時一艘客船從乙港開往甲港.客船開出12小時後與貨船相遇.如果貨船每小時行15千米.客船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作業.

(p110---5題)不抄題,只寫題號。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等量關係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3:一列火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