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2020年高三語文作文素材

教師文案 閱讀(2.74W)
  2020年高三語文作文素材

2020年高三語文作文素材

1美句積累

1、她憂傷而美麗的面容,是我一輩子都讀不厭倦的詩

2、愛是一種牽掛,無論步跡到哪裏,心卻系在那披肩秀髮的髮梢。

3、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瀝地,獨自的雨夜。這樣的雨夜裏,天有淚,燭有淚。天淚有聲,燭淚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點點無聲無形的熱淚。

4、雲一樣的思緒,飄過來又飄過去,最終還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絢麗如霓霞,哀怨如晨霧。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們在同一地平線,做着不同的夢,我的夢白如花朵,你的夢紅如晚霞。

5、童年的那一個個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雲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6、曾在陽光下幻想着雲遊四海,浪跡天涯。

7、別讓別人徘徊的腳步踩碎你明天美好的夢想,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許這人間真的只有朦朦朧朧纔是真。

8、思念,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是一種甜蜜的惆悵,是一種溫馨的痛苦。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沉澱和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也正是因爲有了思念,纔有了久別重逢的歡暢,纔有了意外邂逅的驚喜,纔有了親友相聚時的舉杯慶祝。

9、我常常以爲,記憶是最容易模糊的東西,在時間的流逝裏,它會一團團的淡去。而中學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轉,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麼幾個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記憶裏。

10、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會像初冬從樹上飄落下來的最後一片枯葉,在西風殘照中孤零零地漫無目的地飄舞。

2名言分類--集體

1、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毛澤東

2、正如樹枝和樹幹連接在一起那樣,脫離樹幹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奧涅格(個人發展離不開他人.集體)

3、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雷鋒(個人發展了不能忘了集體)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強調人團結的重要)

5、人心齊,泰山移。(集體團結得力量)

3哲理詞語

1、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的目標,主客觀相脫離。

2、鄭人買履;按圖索驥;邯鄣學步;對牛彈琴;生吞活剝;削足適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條,不從實際出發,不顧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3、抱薪救火;揚湯止沸;飲鴆止渴--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對待,必然事與願違。

4、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5、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7、杞人憂天--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片面地看問題。

8、刻舟求劍--否認物質的絕對運動,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認事物的相對穩定和靜止。

10、人變一世,天變一時--事物既是運動發展的,又具有相對穩定性。

4時評素材

1、悲情普吉島,旅行安全是我們的心願

這幾天一直在關注普吉島的消息,隨着細節報道的不斷披露,幾番黯然落淚。三千公里之遙的這座泰國島嶼,瞬間由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變成悲情之島。它奪走了數十名中國遊客的生命,也敲響了海外遊的警鐘。

天有不測風雲,普吉島翻船事故看似因爲天氣突變,風浪驟起,難以及時預判。但從整個事件過程來看,以及事後一些現場報道的細節,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值得反思之處。也許天災難以避免,但如果安全防範措施到位,事故過程中船上工作人員應變得力,或可盡最大可能避免人員傷亡。

比如預警問題。事發當天氣象部門是否發出預警,目前各方說法不一。當地警方稱,警告過多次旅行社不要離開港口。而據新華社報道,多名遇救同胞表示,船隻出海前並沒有人告訴他們會有大風浪。還有一個明顯證據是,當天普吉島查龍碼頭上掛的旗幟爲綠色,也就是表示氣候條件良好,可以出海。這說明即便有預警,也有可能沒通知到位,或者是船隻無視警告,繼續出海。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預警措施沒有落實到位,沒有起到應有的防範作用。

船上的救援設施與應急措施也存在問題。這次遇險的有兩艘船,分別是鳳凰號和愛莎公主號,其中愛莎公主號船上人員全部獲救,遭受重大傷亡的是鳳凰號。這或許與愛莎公主號船隻較小、船上人員少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根據相關通報,愛莎公主號的求救相對及時,自救措施也頗爲得力。而遊客遇難集中發生在鳳凰號,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遊客沒有救生衣,許多遊客落水後得救則是依賴於其他漂浮物。這是非常嚴重的過錯。

據新華社報道,即便在風浪來襲之際,鳳凰號上還有導遊說:“我都沒穿救生衣,你們怕什麼?”這爲悲劇發生埋下了巨大隱患。事實上,當時在那片海域還有一艘遊船天秤號,就行駛在鳳凰號後面。當風暴到來之時,這艘船採取的措施,一是趕緊讓遊客穿好救生衣,二是船長立即調整方向,從附近的蜜月島繞行,在島後的無風區等候了約10分鐘左右,等風力減小了纔再度起航,最終逃過一劫。由此可見,鳳凰號在應對突發惡劣氣候時,採取的應急措施有失當之處。

近年來,赴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與日俱增,泰國等周邊國家成爲一大熱門旅遊目的地,普吉島更是去年中國遊客出行最多的海島。然而,像普吉島等海島遊勝地,風光無限的背後也潛藏着巨大風險隱患。比如天氣多變,就是當地的一大特色,其備受歡迎的潛水項目,其實也是一種高風險遊樂項目。此外,旅行社組團旅遊過程中,在投保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規範之處,而這些細節問題經常爲遊客所忽視。

痛定思痛。這起悲劇也提醒了我們,到海外旅遊應當做足安全功課,不僅要事先了解當地旅遊環境、風俗文化,還應重點關注當地的旅遊風險,提前做好安全防範措施。

2、生逢大時代做一個擔得起自己和時代的人

大時代的青年,或許會一時沉迷於小時代、小情調,但更該左衝右突,任其活潑潑地揮灑青春,並在更爲廣闊也更爲兇險的社會穹頂之下奮發有爲。

一篇來自北京大學中文系2018年畢業典禮的致辭迅速爆紅。

在致辭中,教師代表戴錦華教授深情地祝福畢業同學:“願你們有承當,首先承當起自己,進而承當起時代和社會。”“願你們做個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願你們快樂地生活,願你們始終擁有真誠與坦蕩……”

戴錦華還特別提到,“小時代”是一種錯覺和誤判。你們生逢大時代,文明重新選擇方向的大時代。你們個人生命的選擇則匯聚爲對未來方向的選擇。

致辭很短,短到了聽完、讀完之後讓人覺得意猶未盡。先生說,“先生先死。於我們,你們就是未來。我相信未來。我相信你們。”然後,就完了。

事實上也確乎如此。夏花絢爛,別離有期。先生把學生送出校門,之後的路就是學生自己走了。如何做好自己,做一個利己亦利他的好人,一個快樂生活的人,一個承當起自己、時代和社會的人,實在有着近乎無限的選擇和可能。

或許也正因此,戴錦華先生才“再一次重複”,“小時代”是錯覺和誤判,生逢大時代,就要直面大時代。

這不難理解,從積極的層面講,當下正值中國崛起的時代,青年可以坦然而自在地行走在大地之上,可以輕鬆而不無驕傲地做一個來自中國的世界公民。青年漸次展開的生命,也會因其充盈着的鬱勃之氣,而植根社會,昂揚向上,在自我實現的同時,推動社會進步。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應該致力於個體的完善,致力於羣體的共同利益。也唯其如此,我們的生命才能與這個偉大的時代聲氣相通、交相輝映。在這樣的背景下,個體的精算、利益的考量,乃至目標的轉換等,算不上大自在,也不可能成爲時代的方向。

從另外一個層面看,也該承認當下青年面臨的競爭壓力。“你們必然要承受的,是置身於角逐與競爭的戰場,也許會在受傷與落敗之際的煢煢孑立。”落敗並不可懼,可懼的是失去奮鬥的信心,乃至躲回到自己的小屋,盡享“宅”之中的無盡自由。

戴先生鼓勵同學們有承當,這中間,就包含了承當失敗,“輸得起”。人生就是試錯的過程,青年正是從不斷的試錯中找到路徑,走向自主自爲、自立自強。

大時代中,每個人都面臨着選擇。走什麼樣的路,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歸根結底,還是要從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着手。那種只剩下消費、物慾、個人的“小時代”,雖然可以可以理解,但不該是青年的方向。

100年前,北大教授李大釗疾呼:“青年呵!你們臨開始活動以前,應該定定方向。譬如航海遠行的人,必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着這個方向走,纔能有達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隨風飄轉,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今天的人們發現,不管時代風雲如何變化,青年面臨的終究是同樣的問題。如何堅定理想與信念,讓生命自在行走,“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爲世界進文明,爲人類造幸福”,確乎是不變的主題。

從本性出發,依理性行事,高揚理想旗幟,走出堅實步伐。大時代的青年,或許會一時沉迷於小時代、小情調,但更該左衝右突,任其活潑潑地揮灑青春,並在更爲廣闊也更爲兇險的社會穹頂之下奮發有爲。

這是青年的使命,也是時代的召喚,更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3、講好中國故事是國產劇走出去必由之路

今年6月中旬,“中國劇場”成功落地菲律賓國家電視臺,將在該劇場播出的菲律賓語版《雞毛飛上天》等影視作品備受當地觀衆的熱議與期待。近年來,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國產影視內容的“出海”步伐也在不斷加快。2017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在尼泊爾播出了尼泊爾語版的電視劇《西遊記》,平均收視率超過34.5%,該劇的開播還被尼泊爾權威媒體作爲重要新聞推送,成爲當地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前幾年,說起中國影視節目“走出去”,人們最常想到的是曾在國內熱播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北京青年》和《老有所依》等被作爲國禮帶出國門。近些年,國產影視劇行業繼續保持着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電視劇“走出去”並斬獲諸多好評。近期,正在熱播的古裝仙俠劇《扶搖》實現了國內熱播的同時,同步走出去。這些類型多元且製作精良的影視作品的成功“出海”,不僅反映瞭如今國產電視劇製作水平的日益國際化,更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

不難看出,隨着整個國產影視劇行業的水平提升與力量增強,以我國特色、中華文化爲主要內容的國產影視作品,正在以更加從容的姿態走向國際舞臺。檸萌影業負責人蘇曉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論壇上曾說,“國產影視劇在講故事的方式、題材及製作水平上都與國際接軌了,無論是海外觀衆羣體、作品題材內容還是播出平臺都在發生變化,也預示着國產劇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是越來越有自信。”

從最初的《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在東亞、東南亞等儒家文化圈熱播,到後來的《喬家大院》等引發海外收視熱潮,再到如今的《孫子兵法》等國際項目穩步推進,國產影視劇在走出去的同時,始終不忘傳播和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社會責任,致力於通過現實題材、古裝、諜戰等多種類型作品向世界彰顯中國精神、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文化。而良好的海外口碑、擴大的全球市場與不斷增多的國際合作,不僅反映了中國影視劇製作能力的國際水準,也彰顯了新的時代國人的文化自信,更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力。

與此同時,國內外影視劇市場交流的日益頻繁與深入,不僅爲國產影視劇國際傳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市場,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海外觀衆的增多與國際市場的擴大,意味着國產影視行業必須掌握更先進的製作技術、選取更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創作更新穎的主題內容、制定更全面的傳播策略,纔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海外影視劇市場走得更遠。近期《扶搖》的走出去,更是說明了,只有講好中國故事,才能被世界認可。因此,如何在提升製作水平的基礎上講好中國故事,是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出去的必由之路,也是國產劇在海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4、矯正創作生態,法律當罰出抄襲者的恥感

近日,據北京法院網官方微信公衆號“京法網事”披露,因餘徵(於正)拒絕履行法院判決中“向陳喆(瓊瑤)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義務,陳喆依法申請強制執行。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4月26日對此案進行強制執行,在《法制日報》上刊登判決主要內容,所需費用由余徵承擔。

2018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這份“被強制執行”的判決書,既彰顯了法律規則的剛度,亦喟嘆着創作生態之凋零。

早在2014年,於正《宮鎖連城》部分情節涉嫌抄襲瓊瑤《梅花烙》一事,就曾引起熱議。彼時,瓊瑤在微博發表給當時的廣電總局的公開信中,呼籲停播並拒絕收看;再然後,2015年4月28日,瓊瑤正式起訴於正侵權。輸贏已定,公道早在人心。不過此事中,執行法院耗時兩個多月時間,利用多種方法才聯繫到於正,而且,似乎連“強制”都奈何不了“拒絕執行”。敗訴數年而拒不道歉,看起來這是個人道德問題,但如果放到當下文藝創作的語境中來,怕是並非孤例。

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兩個經典案例:一是11位網絡小說原創作家聯合狀告《錦繡未央》原著作者周靜(筆名秦簡)和噹噹網一案。這場維權整整持續了四五年,前後牽扯百來位小說作者、編劇和網友,只是時至今日,仍因“工作量大”而未有定論。二是多年以前,作家莊羽以郭敬明《夢裏花落知多少》一書抄襲自己的作品《圈裏圈外》爲由,起訴作者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及銷售商北京圖書大廈。儘管最後莊羽勝訴,判決生效,但抄襲者卻似乎賺得更加盆滿鉢滿。

高調叫囂而不悔改的話語,竟然比法院的正義判決還要響亮。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將造成怎樣的反面示範可想而知。而《錦繡未央》遲滯的判決,更是讓原創者深感耗不起這個維權成本。

前不久,自媒體人六神磊磊在微信公衆平臺發佈文章,控訴“周衝的影像聲色”等多個自媒體大號以洗稿的方式變相剽竊自己的原創作品,而周衝則第二天在微信上公開否認抄襲和所謂“洗稿”。雙方各執一詞,最終竟不了了之。略顯尷尬的是,我國現有的著作權法原則上似乎只保護原作品的表達方式,而疏於保護情節思想。據稱,在某網上購物平臺,甚至有網店公開售賣洗稿軟件套餐。

一份屬於他人的原創作品,稍作“修改”就可以變成自己發家致富的手段,如果對這種做法,沒有開出傾家蕩產與聲名狼藉的罰單,那麼不抄白不抄、抄了也白抄的“後來者”還會有什麼痛感和恥感呢?當我們喟嘆中國電視劇爛片如雲、好編劇奇缺的時候,當我們感嘆學術研究浮躁成風、好論文鳳毛麟角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反思法治環境對於原創的尊重和保護力度,以及市場環境對於版權的捍衛和認知層次呢?

任何時候,任何原創作品,都該是體面的、受人尊重的。對於所有的抄襲事件,僅在報紙上刊登判決內容還沒有足夠的警示意義,司法當罰出作奸犯科者對公平正義的敬畏。換句話說,如果抄襲者連句道歉都沒有,勝訴的意義恐怕也就只能止步於底線的法理。(鄧海建)

五、語言之美--提高作文顏值

5擴視野,學漂亮句子生成法

這是我們重點要品悟的。深受廣大高中生青睞的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其文案對節目的吸引度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金牌編劇吳夢知的點題文案,瞬間將節目的內涵昇華。漂亮的文句常常能產生四兩撥千斤的力量,不容小覷,作文亦是如此。

6.從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離,也許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湯/願,礪礪塵路,相親相愛

【借鑑點】意向疊加營造感情張力。

所謂意向疊加,就是將多個意向滲透交融爲一體,通常表現爲將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巧妙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像,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這是一種頗具審美效應的表達方式,它藉助連接詞缺位,引發解讀慾望,引起審美注意,從而催生審美價值。

讀者必須擺脫常規思維進行跳躍式聯想、想象。比如“瓦”“檐”“蔬”“湯”的組合,就高度濃縮了日常生活中一家人的生活狀態,同時又給予讀者更加鮮明突出的印象,其內涵也得以突破,爲觀衆提供聯想的空間和咀嚼的餘地。家人之間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的感情被這幾個名詞美妙地勾勒了出來。

7.我們不想長大,卻一定會長大,而我們不想變老,就可以永遠年輕

用一生來探求和世界的關係,不急,它不是拳擊手,我們也不是橡皮

【借鑑點】巧用雙關,妙趣橫生。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雙關。恰如其分地運用雙關的修辭,可或含蓄或詼諧地“影射”另外一件事物,可以使表達更有意趣,雋永深刻。例句中“變老”“年輕”既指生理上的、外在的,但更本質地指向心理的、精神的、內在的。因而“而我們不想變老,就可以永遠年輕”這句話與前句的表述形成了意思上的反差,含蓄地提醒讀者去思考其中蘊含的道理。而句子從形式上來看,雖然不是完全工整的對仗句,但對照當中又有變化,錯落有致,別有一番滋味。

8.有一位流浪漢,哥倫布,五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相信地球是圓的。

爲了尋求航海援助,一路從意大利流浪而來。

就是這個曾經的“江湖騙子”,後來一生四次橫渡大西洋。

至今依然作爲航海界的一哥,面朝新大陸的方向,遙望他曾如何拯救過歐洲,又如何在歷史中,給世界攪了局。

【借鑑點】舊瓶裝新酒,素材運用見新意。

所謂舊瓶,就是指舊材料、老材料,這類素材既“熟”又“俗”,很容易拉低作文的水準。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新穎的素材,殊不知將已經掌握的素材進行改造,舊瓶裝上新酒,也不失爲一種另闢蹊徑的創新法。舊例翻新,可以從角度以及語言方面着手。比如這段材料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例,本是老生常談,但卻讓人耳目一新。其根源就在於從語言上玩花樣,比如將哥倫布定義爲“流浪漢”,又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流行詞彙“一哥”等,更有反語“江湖騙子”令讀者會心一笑。而對於他的歷史貢獻,則用了“給世界攪了局”這樣活潑的評價,整個語段寓意深刻有趣,利用語言的智慧瞬間化腐朽爲傳奇。

9.也許,每個人都是孤單的史努比

也許,一上場,隊友就變成了對手

可是,勝利,有時候又不是因爲戰鬥

只是因爲學會了,勇敢地舉起白旗和自己的手

【借鑑點】押韻生和諧,和諧造氣度。

押韻爲詩歌提供了一種聲韻上的和諧,可以增強詩歌在音節、韻律上的美感。從語言認知的角度分析,前後句的押韻,能夠構建內容在音韻上的關聯,更易於爲讀者所接受。例句通過配搭“隊友”“對手”“戰鬥”“手”等數個押韻詞彙,使整個句子鏗鏘有力、朗朗上口,更容易引發讀者的深思,同時也將以退爲進、以柔克剛的道理闡發得更加含蓄。

10.就像所有惡作劇裏的主角,結尾都會有一個幸福的亮點

人生裏,學會和麻煩過招,它們也許就成了點贊之交

【借鑑點】妙用擬人興意趣,詞意錯位見苦心。

在議論文寫作中,說理之時常常需面對一些抽象概念,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擬人的手法,將抽象的道理以具體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使文章更爲淺白。例句將“麻煩”擬人化,人需要不斷與麻煩“過招”,這樣的表達新鮮、幽默、有趣,語言更有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