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2020大學聯考命題熱點範文素材之創新精神

其他文案 閱讀(3.13W)

【導語】不管是會考語文還是大學聯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的一個項目。

2020大學聯考命題熱點範文素材之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

命題核心解讀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中10餘次提到科技、50餘次強調創新。到2035年,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將激勵全社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擦亮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閃亮名片。”

十年磨一劍,着眼由大到強,中國決心依靠創新託舉中國製造。日前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圍繞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完善八方面戰略支撐與保障,通過“三步走”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宏偉的藍圖和詳細的規劃,讓中國製造這艘大船駛上改革創新的風口。

“創新纔會有出路,上升到一種理念、信念。有了信念,就有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談及經濟發展新常態時,認爲“創新是惟一出路”。

國際智庫東亞論壇研究員德賴斯代爾德賴斯代爾說,“中國正迅速成爲一個充滿創新機會的中心,而這幾乎是一場未被注意的革命”。

讓創新成爲一項前所未有的革命,既是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也是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的需要。

弘揚創新精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1)敢於打破常規,樹立崇尚創新的發展觀;(2)把人才作爲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3)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020大學聯考命題熱點範文素材篇一

用智造打造國家品牌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四大發明成爲了古老中國的“國家品牌”。時至今日,雖“中國製造”遍佈全球,但我們卻又很難找到太多屬於我們的當代“國家品牌”,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還缺乏“智造”。

何謂“智造”,智造顯然是用智慧去創造,其核心理念是創新,因爲只有創新才能促使我們去探索無邊的世界,只有創新才能先人一步,只有創新才能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國家品牌”。

打造國家品牌需要樹立智造意識。上世紀90年代末,大洋彼岸的谷歌成立。隨後,百度成爲中國的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可是,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看來,同爲搜索引擎的兩家公司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特別是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後,百度雖說也在一直開發新產品,但其因失去了競爭對手便沉溺於百度推廣爲其帶來的利益中,而谷歌卻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魏則西事件”的曝光,讓百度推廣的弊病無處隱藏,被赤裸裸的放在世人面前,成爲道德批判的對象。與此同時,谷歌卻在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等科技領域中不斷深入研究、創新,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爲了美國名副其實的“國家品牌”。由此可見,百度與谷歌的差距最基本的原因就在於其是否樹立了智造意識。

打造國家品牌需要讓智造付出行動。華爲以智造爲根基,僅用二十多年便創造出了一個商業奇蹟,從名不經傳的小品牌成爲國際市場上的新寵,更成爲當代中國名副其實的“國家品牌”;董明珠帶領自己的團隊,在理念上創新,在技術上革新,用智造引領着格力走向世界500強,同樣也成爲當代中國名副其實的“國家品牌”。可見,智造是發展的源泉,是永葆活力的良方,也是中國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必經之路,更是打造“國家品牌”的利劍。

打造國家品牌需要傳承智造。古老的中國有四大發明之國家品牌,而每一個發明的背後無不彰顯着古老的中國智造——工匠精神。何謂工匠精神,其中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遇到了困難,首先要回到原點,回到原點,就是不畏挑戰,就可以反覆變換思維去思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既是一種堅守,更是一種創新。縱觀中國科技發展史,我們不但擁有《考工記》、《天工開物》這般科技著作,而且還出過魯班、庖丁這樣的匠人,更有過青花祕色瓷、疊樑拱之類偉大的技術。在打造“中國智造”爲經濟新引擎的當今社會,這種“工匠精神”更需要傳承。

智造需要創新,智造更需要傳承,讓我們用智造打造國家品牌!

【借鑑亮點】

一、思路清晰。本文考生開篇先從古老的中國國家品牌之四大發明寫起,接着筆鋒一轉回到當代國家品牌不多的現狀並指出原因是缺乏智造,然後便從三個方面闡釋智造與國家品牌之間的關係,最後用“讓我們用智造打造國家品牌”總結全文,屬典型的總分總結構,可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

二、內容豐富。本文將四大發明、百度、谷歌、華爲、格力等素材用於闡釋智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兼有之,可謂選材豐富、內容充實。

2020大學聯考命題熱點範文素材篇二

創新科技點亮美麗中國

今天的中國正在創新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脫胎換骨,破繭成蝶。中國的國門已經敞開,既張開臂膀歡迎像你們一樣渴望一探究竟的海外青年,又放眼目送和我一樣心懷中國夢的熱忱青年留學深造。中國和我們這一代青年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在創新科技領域,層出不窮的智慧產物正點亮我們的生活。

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正是物聯網正式走進大衆生活的時代標誌。通過智能手機中的應用掃描單車身上的二維碼即可解鎖,開始騎行。這一極具便利性和靈活性的創新出行方式得益於先進的科技。而研發者坦言,從設想的萌生到夢想的實現總共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可見,中國年輕一代的創新能力和科學實力的交融已經到了十分高效的水平,我們早已走出王開嶺口中那個“用強大的智商、邏輯和麻木,將現實給無理地合理化”的悲劇。創新成爲了開拓者的血液,科技成爲了開拓者的利器。創新科技產物引領了資源共享化的新潮流,同時也激活了大衆綠色出行的環保意識。正所謂倉原實而精神富,物質水平的提高帶動了生活觀念對於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的側重,因此綠色出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大衆中的普遍認可才助推了創新科技產物——共享單車的成功。

而共享單車的大規模使用同時也離不開新型支付方式移動支付的一臂之力。移動支付,是革命性的無現金支付方式,將銀行信用賬戶與手機應用或網上銀行關聯,實現以信用卡更便捷的交易。這是物聯網技術成熟後與另一領略的緊密合作。作爲在創新科技發展中應運而生的又一大新生事物,它在大衆生活中滲透的速度遠比想象中的迅速。小到菜市場中的肉菜交易、快遞驗收等小金額交易都通過移動支付完成。而它的普及也反映出中國民衆對於新興事物接受能力的加快以及對創新的認可。移動支付不僅成爲創新科技的一大成就,同時也點亮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經濟增長。

或許我們都不曾想過,創新科技能讓如此快地讓中國乘上發展列車。但今天,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轉變讓中國這一擁千年文明的大國煥發年輕的生命力,讓我們刮目相看,因爲正是創新科技點亮了美麗中國!

【借鑑亮點】

一、中心突出。全文始終圍繞“科技創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這一中心展開論述,也就是題目中的“創新科技點亮了中國”。闡明瞭中國不再安分固守,而是勇於創新的國度,共享單車和移動支付就是明證。

二、結構精巧。全文共四段,首段闡述背景,表示對外國留學生的歡迎,接着點題。第二段向外國留學生介紹我國發明的共享單車,如何從設想到變爲現實的過程,從而證明中國人的創造能力強。第三段則進一步闡述共享單車的科技基礎——移動支付的運用情況和作用。最後一段總結全文,再次點題。

2020大學聯考命題熱點範文素材篇三

於無聲處聽驚雷

我們這個民族,似乎尤爲喜歡沉默爲金、韜光養晦。按阿城說法,大概老莊孔孟中的哲學,都是老人做的哲學,我們後人講究少年老成,大抵與此有關。那麼,若爲真理而發問,乃至質疑,這種個性的彰顯,就是不畏,就是“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執着。所有,我們對於這些敢於質疑之人應該寬以待之,因爲,不把渠道堵死,纔會有精彩之語,纔會有創新之見,進而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之才。

創新之才,有時便是彰顯個性之人。創新意識,有時也閃現在愣頭青的張揚裏。今日之彰顯,是他日的獨樹一幟;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說:“凡是偉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黃遵憲寫詩:“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他的創新,難免遭人譏諷,可他不在乎。昔日義玄禪師,別人講的他不這樣講,越發顯得他是野狐禪,被罵得掃地出門,好不悽慘。正所謂“一路行遍天下,無人識得,盡皆起謗”。後開臨濟一宗,法脈延續最久。當年馬雲四處遊說,描繪網絡購物的願景,也四處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歪瓜裂棗的笑話。一以貫之不易,獨闢蹊徑更難。他們的個性、叛逆,是創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類罷了。

所以,培養創新型人才,不妨從尊重個性,甚重一個偏見開始。錢鍾書在《論偏見》裏說:“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平、正經嚴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臥室,又好比在浴室裏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頭前的姿態。”羅素也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時刻保持一種姿態真讓人膩味。《紅樓夢》裏晴雯被攆出賈府,王夫人回賈母似有若無的疑問時,說:“有本事的人難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創新和個性,總是如影隨形。那麼,又何必繃着個臉呢?

可是,我們看見多少中規中矩的標準,扼殺了個性,也扼殺了創新,自然也不會有創新型人才的出現。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說: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後生被磨得合乎所謂的規矩,少有創見,沒有創新,察言觀色,人云亦云。龔自珍詩說“不拘一格降人才”,這詩現在依舊不會過時。有人曾批評如今的年輕人暮氣沉沉,沒有朝氣,批評得對,可是,什麼環境促使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日漸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則,未來的年輕人依舊暮氣沉沉。

《一代宗師》有句臺詞我很喜歡。八卦掌年事已高,承諾退隱,說:“年輕人要出頭,總要給他個機會不是?”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要出頭,不妨就給他們個機會吧,彰顯個性,銳意創新,由他們造反爲王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借鑑亮點】

一、取材廣泛。考生爲了論述尊重個性、鼓勵質疑與培養創新型人才之間的關係,精選了老莊哲學、木心、黃遵憲、義玄禪師、馬雲、錢鍾書、羅素、《紅樓夢》、王國維、龔自珍、《一代宗師》等經典素材與熱點素材,既有事實素材,又有道理素材,從而使文章在說理時有理有據。

二、語言犀利。本文語言老道、犀利,頗具雜文風格,如愣頭青、修成正果、何必繃着個臉、由他們造反爲王去等,這些犀利的語言的運用,極大地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