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8.9K)

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課堂教學活動,寫好教案有助於我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時間分配,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實際情況,解決和“倍”有關的具體問題,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

教學重點:在具體活動中真正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在具體活動中真正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聽算

2、看算式編題。12÷3=4 (平均分,12是3的4倍)

二、看圖。新課

1、第一排擺:4個圓片

第二排擺:8個圓片

問:第二排圓片的個數是第一排圓片的個數的幾倍?怎麼解答?爲什麼?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2、第一排擺:2個圓片

第二排擺:是第一排圓片數的3倍。

問:第二排擺( )個。

誰是一倍數?(第一排的圓片數)第二排的圓片數是第一排圓片數的3倍,是什麼意思?

3個2 。求3個2 的和用什麼方法計算?(乘法)

3、比一比1)、2)題,他們有什麼區別聯繫?

聯繫:都是和倍有關的問題。第一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即是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幾。用除法。第二題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即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都要找到一倍數。

4、讀取文具店的信息,並說一說。

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

小牛說:我買了3枝筆。

小狐狸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問題:1、小牛花了多少錢?

2、小狐狸花了多少錢?

分別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

1、小牛花了多少錢,找到小牛買什麼花了多少錢?(3枝鉛筆)每枝鉛筆多少錢?就是求3個2元是多少。

2、小狐狸花了多少錢。找到小狐狸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小兔花的錢就是一倍數。就是求4個2是多少。

三、練習。

1、畫一畫。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幾朵花?

每3片配一朵花,即每一份是3,可以配幾朵花,就是問15裏有幾個3.

2、○有3個,△的個數是○的2倍,△有幾個?

△的個數是○的2倍,那○的個數是一倍數。就是問2個3是多少。

49頁練一練

1、看圖列式。

1)長鉛筆的長是短鉛筆的2倍。短鉛筆長8cm,短鉛筆的長是一倍數,求長鉛筆的長就是求2個8是多少。

2)一倍數是5元,10元是5元的幾倍,就是問10裏面有幾個幾。

2、河馬有7匹,是一倍數。斑馬的匹數是河馬的5倍,斑馬有幾匹。就是求5個7是多少。

紅珠是白珠的幾倍。白珠是一倍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即求6裏面有幾個2.

3、找清數量關係。數量關係要對應。

條件: 麪包車上的乘客數是小轎車上的2倍。 麪包車上有6位乘客。 大客車上的乘客數是麪包車上的2倍。

問題:1)大客車上有多少人?

解決:大客車上的人數和誰有關係?(和麪包車上的人數有關係。)什麼關係?倍數關係。誰是一倍數?(麪包車上的人數)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幾個幾。

2)小轎車上有幾位乘客?

解決:小轎車上的乘客數和誰有關係?(和麪包車的人數有關)什麼關係?麪包車上的乘客數是小轎車上的2倍。麪包車有6人,幾時問6是幾的2倍。求一倍數。把6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即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幾,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即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計算。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生會用線段圖來表示植樹問題中的三種植樹情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m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夠初步建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能根據這個模型將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進行分類,並試着應用模型中間隔與棵數的關係來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理解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係並應用到生活中去。

難點:理解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規律(總長間距=間隔數,間隔數+1=植樹棵數),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公路兩旁的樹。

師:爲什麼要在公路的兩旁栽上樹呢?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講解:樹木能夠涵養水分減少水分的流失,還能淨化空氣,因此植樹造林有助於環境的改善。(滲透植樹造林的環保意識。)

2.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植樹的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互動新授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麼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幹什麼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裏有什麼?

1、仔細觀察並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着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並試着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並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6、7的認識練習課》教案教學設計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數出6、7,並用其表示物體的個數,明確基數和序數的意義,掌握相應的數的順序,進一步熟練掌握6、7的組成。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塗一塗、猜一猜、畫一畫等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開放的自主活動中更好地認識6和7,體會6和7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遊戲活動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認數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體會數的認識的學習方法,初步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6和7的基礎之上的,學生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學習當中,體會數和數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6和7,熟練掌握6、7的組成,。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找一找,寫一寫

1.找一找。

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6和7這兩個數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圖所表示的數量和“6”是朋友?哪幅圖表示的數量和“7”是朋友?

圖??

圖二

圖二表示的數量能和“7”做朋友嗎?怎樣才能和“7”做朋友呢?

圖三

這幅圖表示的數量能和數幾做朋友?怎樣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來了1只船,它應該和誰做朋友呢?

圖四

蝴蝶的數量多,還是花朵的數量多?怎樣擺放使大家方便比較?

預設:讓蝴蝶和花一一對應起來,就能一眼比出誰多誰少了。

誰和“6”是好朋友?誰和“7”是好朋友?

小結:6枝筆和6朵花雖然形狀和顏色都不相同,但它們的數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數“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狀顏色也都不同,但它們的數量都是“7”,都可以和數“7”做好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的遊戲,學生可以鞏固複習對6、7的認識,能從不同形狀、顏色等各不相同的物體中關注到數量的多少,培養學生的數感。同時在1個1個地累加過程中體會6和7之間的聯繫,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5

課 題:數據分段整理和統計

?教案內容】

教材第70~74頁。

【教學要求】

⒈ 使學生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能對統計結果作簡單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經歷統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學樣爲了迎接六一節,學校鼓號隊準備了精彩的表演,爲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學校決定爲鼓號隊隊員購買統一的服裝,分爲大中小號。

說明:身高爲120~129的適合穿小號,130~139的適合穿中號,140~149的適合穿大號。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

2、出示隊員身高記錄單。

提:這裏是隊員們的身高記錄單,要知道定購每種服裝的人數各是多少,接下來應如何做?

指名:這裏需要將身高分成幾類?爲什麼?

3、組織學生整理數據。用畫正字的方法來完成。

4、提:我們剛纔用的是什麼方法來分類整理數據的,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根據剛纔的統計情況,請同學們將數據填入第69頁的統計表中。

提:現在根據這張表你可以知道什麼?

5、回顧這題的整理過程。

我們是怎樣知道每種服裝各買多少套的?

小結: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根據每種服裝的大小爲類別,先將隊員的身高進行分類,這樣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種服裝的人數了。

二、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記錄及統計表。

提:要想正確填寫統計表,要先如何做?

(2)小組合作:分類、整理數據,方法自定,並完成統計表。

(3)組織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同學獨立完成。

(2)就統計結果,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3)介紹你知道嗎?

三、佈置作業 ☆教學調整☆

教學反思:

課 題:條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材第75~78頁

【教學要求】

使學生知道統計圖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比較形象具體,便於分析研究問題,學會整理出數據製成的統計圖。

【重點難點】

學會製作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⒈ 談話導入

介紹上海世博會。

2、出示書73頁的統計圖和照片。

介紹:世界五大城市申辦2010年世博會,最終我國上海獲得了勝出。這是大家歡慶的場面。

(1這是第一輪投票的情況(出示統計表)

201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城市第一輪得票情況統計表

2002年12月

申辦城市 波蘭

弗洛茲瓦夫 俄羅斯

莫斯科 韓國

麗水 墨西哥

克雷塔魯 中國

上海

所得票數 2 12 28 6 36

提問:有哪五個城市參加申辦投票?哪個國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頁統計圖。

提問:從這張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是如何知道中國上海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這幅統計圖與統計表相比有什麼優點?

說明:整理出的數據除了可以製成統計表之外,還可以製成統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比較形象具體,還有利於分析和研究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⒈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結構。

提問:這個統計圖包括哪些部分?

引導學生從上向下有序地觀察:包括圖名、日期、單位、豎軸、橫軸。

提:縱軸上又有哪些內容。

⒉教學制作條形統計圖。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相互垂直的射線,即橫軸與縱軸。

(2)在橫軸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3)在縱軸上,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數量。

(4)標上統計圖名稱、日期、單位。

3、提:縱軸上1格長度表示?哪個國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國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組織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如何製作條形統計圖。

五、佈置作業 ☆教學調整☆

教學反思:

課 題: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1頁。

【教學要求】

通過這次活動體驗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初步瞭解遊戲規則的公平,體現每做一次遊戲,參加遊戲各方贏的機會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贏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點難點】

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遊戲規則。

【教學過程】

一、遊戲中感知

1、遊戲導入:

(1)每4人1小組,事先分好。

(2)明確活動要求:口袋裏有4個紅球和2個黃球,每次任意摸到一個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紅球的次數多,算小明贏,如果摸到的黃球次數多,就算小玲贏。

提:按這樣的遊戲規則,你認爲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

(3)組織學生分小組摸一摸,並統計出結果。

(4)組織交流,指名說說每一組的活動統計情況。

提:與剛纔的猜想的情況一樣嗎?通過遊戲,你認爲這樣的遊戲規則公平嗎?爲什麼?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6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麼角是直角。然後讓學生通過摺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後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麼?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複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國小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麼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麼圖形?學會了什麼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後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後記及反饋:

本節課由於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繫,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效果不錯。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同學們喜歡玩籃球嗎?(屏幕出示)看,四(1)班的一、二組同學正在進行投球比賽呢,規則是每人投10次球,看哪組投的準?今天,我們班同學來給他們當裁判,好不好?第一次,每組出一人,老師用兩幅統計圖分別表示出了第一組和第二組投中的個數(多媒體出示第一組投中7個,第二組投中6個),哪組投的準一些?生判斷:第一組投的準一些;

問:你是怎麼判斷的?指名回答。

第二次,每組出兩人,(多媒體出示第一組兩人分別投中6個、7個,第二組兩人分別投中5個、9個),哪組投的準?生判斷:第二組投的準;

問,這次你們是怎麼判斷的?指名回答。

第三次,兩個組所有同學都參加比賽,(多媒體出示第一組四人,第二組五人及成績),這次又是哪組贏呢?預設:

生1:第二組贏,第二組投的總數多;

生2:我覺得比總數不公平,因爲第二組多一個人師:到底事實情況怎樣?我們必須想個方法來說服對方,請你們開動腦筋,先自己思考,有了想法後小組內相互交流。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問:有結果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你認爲應該比什麼?師:你覺得哪一種比法更加合理?說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師:

在剛纔的討論中,我們明白了參加比賽的人數不一樣多,算總數不公平,就不能用這種方法。只有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才能一比勝負。

(出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平均數。(板書:平均數)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師:你能試着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幾個球嗎?

1、先合再分(多數學生都會先想到計算的方法)

(生答,師演示)

會列式嗎?板書:6+9+7+6=28(個),28÷4=7(個)師:這種方法是先怎樣,再怎樣的?給它取個名字“先合再分”。這裏的28指的是什麼?爲什麼要除以4?這樣我們求出了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7個,反映了第一組投中的平均水平。

那你會計算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球嗎?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師板書)9+8+5+3+5=30(個),30÷5=6(個)。

問:剛纔第一組用總數除以4,到了第二組,怎麼就除以5了呢?(因爲第二組是5個人)

通過算平均成績,現在你能比較出是第一組投得準一些還是第二組投得準一些了嗎?(出示:答:第一組投得準一些。)

2、移多補少法。

⑴(出示:第一組投球成績統計圖)我們再來看第一組同學的投球成績統計圖問:誰還有不一樣的、更獨特的方法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球嗎?(預設:二號和四號本來就是7個,把一號的8個移1個給3號,最後大家都是7個。(生答,師演示)師:通過把多的移一些補給少的,使每個人都一樣多。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移多補少”。

⑵你能用移多補少法看出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嗎?(生答,師演示)(出示第一組、第二組投球成績統計圖)同學們,不管用哪種方法,剛纔我們都得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7個,這個7就是8、7、6、7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數。這個6是哪幾個數的平均數呢?師:請問這個6(第二組平均成績)能代表劉傑的投球水平嗎,能代表劉傑的投球水平嗎,那它代表的是什麼?生交流;

師:是的,孩子們,平均數是一個很重要的統計量,它不僅能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還能進行不同組數據之間的比較。

同學們,你們用自己智慧的頭腦想到了“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了本不公平的事情,老師真替你們驕傲!

3、理解平均數的範圍。

同學們是不是都會求平均數了呢?挑一個你喜歡的數據讀讀,並說明它的意義吧。(出示課件)

三、聯繫生活,加深理解(出示亮亮家一星期丟棄塑料袋的統計表),算一算平均每天丟幾個塑料袋;

議一議:求出的“3個”是每天實際丟棄塑料袋的個數嗎?(使學生體會平均數不是實際的數,而是虛擬的數)

平均數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四、練習鞏固,靈活應用

1、解決問題。

小熊冷飲店的進貨問題。

2、問題討論。

怎麼理解“平均水深120釐米”?看來,認識了平均數,對於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真有不少幫助呢。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平均數,靜靜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穫?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平均數,知道平均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學會利用平均數解決問題板書設計平均數移多補少先合再分平均數=總數÷個數反思:能夠讓學生學會了平均數的求法,體會了平均數的意義,做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不足:放手還不夠徹底,學生參與率不高,板書過於隨意,以後在教學中要加以注意,在教學中要參考教師用書,吃透課本,講到位,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有準確性,學生回答要用數學術語。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8

教學內容:

7頁0的認識,例1例3,8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正確書寫0

5、能聯繫生活實際應用。

教學重難點:

1`、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每當節日的時候,人們總會放飛許多美麗的氣球,你們見過嗎?(幻燈演示)

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字幾表示?放飛後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

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小朋友一個氣球也沒有了,傭0表示,0表示什麼?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

出示吃魚圖:(1)這圖話的誰?在趕什麼?

(2)原來有幾條魚?現在呢?

(4)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老師示範書寫0

2、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 8頁12

2、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裏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你發現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