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8篇 "四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教案集錦"

其他文案 閱讀(1.24W)

本文是關於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的介紹。該教材內容涵蓋了整數、小數、分數、幾何圖形等多個方面,通過生動的教學案例和互動性強的實踐,幫助學生輕鬆理解數學概念,提高數學素養。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8篇

第1篇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把簡單的複式條形圖補充完整。根據複式條形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培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以及與他人討論、交流的能力。

根據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回顧複式統計表的必要性和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2、介紹統計圖的各部分名稱,怎樣畫好直條?(要準確反映數量、還要注意美觀。複習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注意:如果縱軸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較準確的反映數量,舉例說明。明確:只有準確繪製,才能準確反映現狀。

1、設置懸念,用認知矛盾凸現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個統計圖來反映該縣的人口狀況,你準備利用哪一個統計圖?爲什麼?用一個直條表示兩種不同的數量顯然是不行的,怎麼解決?

(1)、如果讓你來幫他們完善,你準備怎麼做?(討論)以1985年爲例子小組討論、交流:怎麼表示?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兩種數量,什麼方法區分?

(2)、把剩下的繪製完成。明確:從外觀上看,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區別呢?揭題——複式條形統計圖

能反映剛纔單式條形統計圖的信息嗎?除了這些,還能看出什麼信息?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明確:城市人口逐漸增多,鄉村人口逐漸減少,城市和鄉村的人口數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總數逐年增加。

進一步引導學生:這些信息能說明什麼問題呢?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提高,鄉村人口不斷轉爲城鎮人口,所以鄉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不斷增加,所以城鄉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以上這些信息都是在單式統計圖中看不到的。複式統計圖使我們更加完整的表達了文章所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個統計圖的描述和分析,發現了很多的信息,瞭解了很多情況,複式條形統計圖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義。

通過分析這個複式條形統計圖,我們發現該縣的人口總數逐年增加。人口總數不斷增加是人口問題。人口問題是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性的問題,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

世界人口的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億,到1987年,達50億,經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億,今年7月,聯合國發表最新的世界人口報告,全球人口達到67億,相當於把現在世界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排列起來,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數量急劇膨脹,意味着地球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意味着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意味着地球生態系統受到威脅。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到地球資源被消耗殆盡的時候,人類將何以爲家?

我們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是爲了控制人口增長,而現在能做的就是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節約使用資源。

上網查詢25屆——29屆奧運會中國和美國的金牌數,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8篇

第2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所學內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統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四年級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於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瞭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第3篇

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並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便。

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算法進行計算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學生觀察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思維。

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理解並掌握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並運用其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在教學中,我想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後通

過全班交流解題方法時學生對多種解題方法的觀察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簡便算法,並且探討選擇簡便算法的靈活性,使學生感受到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和根據數字特點選擇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2、敘述:同學們喜歡整十、整百數之類的嗎?其實我們計算時常常會用湊整的方法使得計算更簡便,接下來讓我們繼續一起來解決一個與計算有關的問題吧!

(1)出示情境圖。提問:你能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a.指名學生彙報,並說說是怎麼想的(板書三種不同算式)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c.那現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這個時候選擇這三種的哪一種方法計算更簡便?爲什麼?

①交流討論:通過剛纔這道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請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組在計算連減時你們認爲怎樣計算簡便。

②總結: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可以把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裏去減;還可以先減去後面的減數,再減去前面的。我們要根據數字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獲得了哪些新知識?

第4篇

2、在經歷數的產生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和“實踐第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使學生了解古老的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師問:同學們第一次來到學校的錄播室,你們的心情如何?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度過這堂課,他是誰呢?一起看看課件出示圖片(聰聰)問:一起大聲喊出他的名字!

課件播放小精靈錄音:謝謝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學們,今天我帶來了幾個故事想講給你們聽,你們想聽嗎?

課件出示圖片(遠古時代的人們圖片)聰聰錄音問:你見過這樣的人嗎?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他們是怎樣來記錄數字的呢?請聽我給你們帶來的第一個故事:《記數方法》(播放課件)

師:故事中介紹古時候人們幾種記數方法?(板書: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

(1)師:同學們如果你生活在遠古時代,你還沒有學數

字,那麼你會用如何記錄你的數字呢?請拿出你手中的畫筆來試一試吧?(學生動手操作)

師:後來隨着語言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們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這些記數符號就叫做(板書:數字)

師:巴比倫數字由一些好似小箭頭來表示數字,一個小箭頭代表數字1,兩個小箭頭代表數字2,三個小箭頭代表數字3……這樣記數方便嗎?爲什麼?

師:我們中國則是用好似小棒的小豎線來表示數字1、2、3、4、5,那麼6是不是就寫六根小豎線呢?(課件播放)當滿了5時,就換1根橫線代表5,橫線下畫一根豎線就代表6,畫兩根豎線就代表7……

師:聽!小精靈有話要說了!(課件錄音:現在要考考大家

對三國數字的記憶力了,加油哦!)課件播放(遊戲開始)

師:由於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國的數字也不一樣。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數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統一的數字。這就是“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小精靈又獎勵一個故事給我們,一起看看哦!(播放視頻《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師:是的,現在吳老師把這些阿拉伯字數字都帶來了,一起大聲讀出來(課件出示數字和錄音:數字可以用來記錄物體的個數。)

師:當我們認識了這些自然數時,森林裏有個小夥伴在哭呢?(課件出示錄音:嗚——嗚——嗚嗚,你們都有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數字,可是我沒有爸爸媽媽,沒有小手小腳,沒有漂亮的眼睛,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班上小朋友說我是個圓球,動一下就滾蛋。)

師:同學們認識這位小朋友嗎?(認識)他能到我們自然數中間來嗎?聽森林女王在說些什麼?(播放錄音:這位小朋友別哭,你圓圓的身子真好看,汽車輪子離不開你,咱們的國球離不開你,你也是個重要的角色,一個物體也沒有我們就需要你出場,你的名字叫做“零”,你也是自然數中的一員哦!而且是最小的自然數。)

師:零出現得比較晚,在記數的時候起着佔位的作用,聽了森林女王的`話,你知道了什麼?

師:我們學的知識在課本第16、17面,請大家翻開書本,畫出本課的重點。今天我們和小精靈一起了解了數的產生,知道古時候認識的計數方法有: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和刻道記數,後來爲了國際統一,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表示物體個數的1、2、3……。都是自然數,而0是最小的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在今後我們將學習更多的數字知識是,探索更多的數字奧祕。

第5篇

學生已認識了萬以內數位順序表和萬以內數的讀寫,在創設情景引入環節,我設計了新世紀國小上學期與這學期的教職工人數和學生人數的對比,旨在讓學生了解學校的情況,同時也複習萬以內數的讀法,但沒有對萬以內數讀法進行回顧。對已有知識的複習停留在表面,影響了對含兩級的大數讀法的積極探究。

教材給我們提供了20xx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六個省、市、自治區的情況,還附有這些地區的風土人情、標誌性建築的圖片,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反覆考慮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強學生的見識,讓數學課具有文化味,但時間肯定要被佔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回答“看圖你得到哪些信息時?”首先說到了人口數,我也騎驢順坡走,沒有再延伸。爲了讓兩課時的過度自然,我和學生們藉助數位表上討論了北京市的人口數的組成並試讀後,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數據,試讀並討論讀法。把第一課時後面的做一做刪掉了,學生沒有去感受“你知道嗎?”中的大數。這些隱形的知識效果肯定是短時顯示不出來的.,但學生的知識拓寬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課時又該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教材資源。

兩個平行班上完後,都只完成對讀法的討論。缺乏必要的訓練。而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課後的作業中,我發現學生的正確率不高。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我的設計思路是錯誤的,我可能要付出雙倍的時間去彌補我的過失了。

第6篇

1.加深商不變的規律的理解,並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的簡便計算。

2.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優化問題意識。

難點:對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簡便計算中餘數的理解。

由此可見,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使我們口算得又對又快,筆算時能不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簡便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1)你會算嗎?是怎樣計算的?學生獨立練習,指兩名計算方法不同的學生板演。

第2種做法爲什麼是對的?學生可以討論後發表自己的看法,哪種方法簡便一些?

筆算時,當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我們可以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簡便得多。

(1)這道算式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我們計算更簡便嗎?可以怎樣做呢?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試算,看看誰的`方法好。

(3)小結:這兩種方法是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2或都乘4,使除數15變成了整十數,這樣方便我們口算出結果。

(1)同學們現在都能用簡便方法計算這道題了吧。先算算,看結果是多少。學生自己列豎式計算。

(3)教師小結:用商不變的規律簡便計算時要注意商是不變的,但是餘數變了。被除數和除數末尾同時劃去了幾個0,餘數末尾就要添上幾個0。

(1)學生先算出第(1)題的結果,小組內討論發現了什麼。說一說小組內整理髮現的規律,然後教師小結說明:

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可以寫成一個數連續除以這兩個數,使計算簡便得多。

第7篇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成立環保小組的情境來探究除法知識,在計算過程中重視培養估算能力,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試商,突破試商難點;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重視培養數感,以提高學生試商的水平;重視發揮數學課的育人功能,結合生活實例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出示主題圖組“身邊的環境”:圖1展示廣場一角地上的塑料袋被風吹得到處飛揚;圖2展示學校對面的馬路垃圾堆積成山;圖3描述校園中的一位同學將香蕉皮隨手丟在地上,地上已經有好多食品包裝袋。

師:同學們,這些地方你們熟悉嗎?看到這樣的情境,你們有什麼感受?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這麼髒,但這需要我們來共同維護。所以,學校少先隊決定成立一個雛鷹環保實踐隊,我們共有612名少先隊員參加了這項實踐活動,爲了方便行動,每18人組成一個環保小組,可以組成多少個這樣的小組呢?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呈現的情境圖來創設教學情境。自然滲透環保教育,同時將計算融入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使計算教學生動有趣。

1.探究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重點解決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問題。

①出示討論題目:計算612÷18時,應該先算18除什麼數?商的最高位應該在什麼位置上?

生2:我把18看成20,612裏面大約有30個20,所以商的最高位應該在十位上。

(18除61個十商3個十,餘7個十,再加上個位上的2,變成72,18除72,商4)

仔細觀察,你發現這節課學習的除法和前面學習的除法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運用數學知識可以遷移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已有的除法口算或估算經驗出發,通過交流探討確定商的位置。

師:爲了更好地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學校把十月定爲學校環保月。下面請同學們來看看雛鷹環保實踐隊在這個月取得的成績:共收集了940節廢電池。那麼他們平均每天收集多少節廢電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師:大家試着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算一算商是多少。你在計算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學生試算,提出問題:31除94商3後餘1個十,與個位上的0組合後不夠31除,商應該怎樣寫?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後彙報:商的個位應寫0佔位。

第8篇

(1)怎樣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如果這一點不在直線上,又怎樣畫呢?

(3)什麼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有什麼關係?

長方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線段是互相垂直的?

怎樣畫一個長方形呢?因爲長方形的對邊互相平行,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我們可不可以用畫垂線的方法來畫呢?

(2)分別過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同一側畫兩條與線段互相垂直的1釐米線段。

以已知的線段爲邊,畫出完整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