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及反思6篇

教師文案 閱讀(2.55W)

教案在制訂的時候,我們肯定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教案是教師爲了保證上課進度預先起草的文字材料,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及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及反思6篇

錢塘湖春行教案1

教學目的

一、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緻,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朗讀、背誦

教學時數:兩教時。

教學步驟

一、複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

二、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

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裏,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後分分看,哪幾節寫什麼。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 應和ha 醞釀yùn niàng 暈yùn

第一節 迎接春天。

第2至7節 描繪春天。

第8至10節 歌頌春天。

四、講讀體會:

1.第一段:迎春

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

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着”,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第二段:繪春。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後再分別作細緻的描繪。

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麼?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樣子的意思。

朗讀第2節。總寫春回大地後,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是怎樣一幅情景呢?出示月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的《look and say)裏第140幅“hil

l”這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

水漲zhǎng

“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

第3節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鑽,寫生命力。嫩,寫質地。

綠,寫顏色。??滿是的,寫範圍。

軟綿綿,寫姿態。

“鑽”,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從泥土裏鑽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第4節寫什麼呢?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 z hǎ

趕趟兒:爭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爲什麼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豔,層次分明。

朗讀背誦。

第5節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篇。怎麼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基扶我過橋東。沾衣不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醒鬱,鳥的呼朋引伴棗叫朋反,引夥伴,短笛的嘹亮。

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噴亮的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

美,此起彼落。

朗讀。

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講出來。

“細”和“密”。二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着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麼寫的呢?

朗讀第6節,開展想象。

“綠得發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春雨淋浴後的鮮豔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什麼意思呢?可以在全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閾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第2到6節着重寫景,第7節着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計”,計劃。一

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時間

朗讀第7節,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小結: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幼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說,寫草的生命力,用“鑽”;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緻的描繪來源於什麼?細緻的觀察。觀察以後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3.第三段:頌春。

朗讀8、9、10節。

在給春以後,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麼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繫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爲娃娃,再喻爲小姑娘,最後喻爲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

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五、作業:

1.誦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裏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2.下週去長風公園春遊,仔細觀察春景,領略大好春光,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

板書設計

總寫 一切

山、水、太陽的臉

草:鑽、嫩、綠、滿、軟綿綿

花:開滿,紅、粉.白、甜味兒

繪春 分寫 風:撫摸、醞釀

雨:細、密

人:趕趟兒

頌春 生意盎然 千姿百態 青春活力

錢塘湖春行教案2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爲主,學生爲主,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揭示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

2、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2、聽錄音朗讀,感染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學生齊讀詩歌一遍 (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1)通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麼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遊西湖的?

(2)作者遊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3)此詩寫的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四、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2、生自學;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譯講詩歌 。

五、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詩中爲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爲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爲什麼不是“家家”?

3、舉例說明本詩中引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4、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5、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七、課堂達標訓練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的“漸欲”和“才能”表現了

(2)這首詩是寫(

)作者的興趣不在於介紹某一處名勝或某一種景物,而是從總體着眼描繪(

八、課外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爲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九、教師寄語

最後老師根據這首小詩,送給大家一幅對聯,希望同學們 都能做一個富有詩情、詩心之人:

鶯歌燕舞,奼紫嫣紅,西湖處處春明媚

詩情畫意,齊歡同樂,心海時時愛暖盈

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

水漲雲舒 賈公亭

鶯歌燕舞 白沙堤

花亂草綠

西

早春圖(最愛)

錢塘湖春行教案3

一、導入(3分)

大家對《白娘子》的故事都很熟悉吧?那麼,白娘子與許仙初次相遇在哪裏啊?(答:西湖斷橋)對,是西湖。風光旖旎的西湖不僅有着美麗動人的傳說,還有着山川秀麗的景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同學們積累的有哪些描寫西湖風光的古詩詞?給大家分享一下。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師:還有沒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風光的確令人陶醉,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足跡,去做一次超越時空的西湖之旅吧!

二、出示學習目標:(2分)

師: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目標導航: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首先,學習古詩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會感情朗讀和背誦)

2、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其次,古代詩歌講究煉字,所以要用心品味詩歌語言)

3、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準確體會作者情感)

三、檢查作者預習及課下積累(3分)

西湖賞景,怎能少得了導遊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今天帶領我們遊覽西湖的這位導遊。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其他同學補充。

名: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時: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 地:今山西太原人。

評: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作: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品有:《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等。 創作背景:長慶

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請注意: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

四、讀一讀 領略詩之韻(7分鐘)

1、師:有了目標,就讓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向美麗的西湖進發,但旅途中我們也不能閒着,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歌吧!在朗讀之前誰能告訴大家朗讀詩歌有哪些要求啊?

一、讀準字音;

二、讀準節奏;

三、讀出感情。

師: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讀詩也是講究技巧的。老師想補充的一點是:朗讀七言律詩可以按照四三或者二二三的節奏朗讀。下面請選擇你喜歡的節奏自由大聲朗讀本詩。

2、點名朗讀。請按四三節奏朗讀的同學舉手展示朗讀。你讀出了詩人當時什麼樣的心情?

讀出了詩人急於欣賞美景的期盼。

請按照二二三節奏朗讀的同學舉手展示朗讀。你又讀出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呢?

讀出了詩人欣賞美景的過程與賞景的喜悅。

3、齊讀詩歌

師: 現代作家樑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首先請戴眼鏡的同學一起按照四三節奏讀一遍,要求隨着文字想象畫面。

再請不帶眼鏡的同學一起按照二二三的節奏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要求隨着文字想象畫面。爭取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同學們無論用哪種節奏讀這首詩歌,老師都希望你們能夠讀的抑揚頓挫、讀得跌宕起伏、頗有味道,讀出七言律師的音律美。

五、析一析 通曉詩之意(用搶答形式引導學生完成)(13分)

(一)接下來,老師再考察一下你們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怎麼樣?今天我們不用逐字翻譯的老方法,我們採取“分組搶答積分制”的形式,來考察你們對詩歌的理解,並評出獲勝組。怎麼分小組呢?這樣吧,短頭髮的同學一組,扎辮子的同學一組,老師當評委和記分員。問題出示後,誰先站起來誰回答。獲勝組有獎勵哦。預備,搶答開始。

1、詩人遊覽的地點?

錢塘湖

2、季節: 春

3、具體是指春季的哪個階段?初春、仲春還是暮春?(仲春指春季的第二個月份,因爲在春天的中間,所以也叫仲春。)

4、詩人遊西湖是用什麼方式呢,什麼交通工具?步行、乘船、還是„„? 是騎馬。

5、從哪看出來的? 因爲後面說的“沒馬蹄”。

師: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點了。我們可以想像詩人在西湖邊上信馬由繮。

6、那麼詩人的“行”蹤(也就是說遊覽路線是如何的?從文中找出詞語)

孤山寺北--------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7、行程找到了,現在我們看看寫了什麼“春景”? 春景-------水、雲、鳥、樹、泥、花、草

8、哪些屬於初春之景?(點撥:這些景物一年四季都有的呀,怎麼就屬於初春之景了?它們有什麼特點?)

初春之景(細節描寫)-----水面初平、爭暖樹、啄春泥、沒馬蹄、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9、看來,我們在描寫景物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其顯著特徵才行。我們繼續,詩中哪句詩流露出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詩情)

“最愛湖東行不足”,說明了詩人流連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10、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體現了作者遊覽西湖的愉悅之情,對早春西湖的喜愛(留戀)和讚美之情。

同學們,比賽進行到這裏,此處是不是應該有咱們優美的朗讀啊?請兩組各派一個代表參賽。

找一生評價,誰讀得好,爲什麼?(從有沒有讀出作者喜悅、讚美的情感角度評價)或者找聽課語文老師客串點評(用在兩組都認爲本組選手讀得好的基礎上)。

(二)可以啊,同學們,十道題目之後難分上下啊,不怕,我這兒還有殺手鐗---拔高題,看看哪個小組答得好!

11、頷聯兩句詩歌,如果讓老師寫,老師會這樣寫的: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同學們覺得是老師的好還是白居易寫的好呢?爲什麼?

白居易的好,因爲還是初春季節,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來展現出大自然剛從沉睡中剛甦醒過來。

12、“爭”和“啄”兩個動詞用得好,好在哪裏?

黃鶯爭相棲息,新燕辛勤啄泥,在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生動的表現出來了。

13、頸聯中的“亂”和“淺”寫出了初春花草的什麼特點?

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爲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

14、參考本單元學習的其他寫景古代散文和詩歌,同學們來合作概括一下這首詩運用了哪些寫作特色?

(1)選取典型意象,抓住景物特徵。 (2)遠景近景相結合。 (3)靜態與動態相映襯。 (4)仰視與俯視相結合。 (5)直抒胸臆,寓情於景。 (6)擬人的修辭手法。 (7)色彩搭配。

同學們,到現在好像我們勝負已分,獲勝的同學該接受獎勵了。請輸掉的小組同學舉起右手,豎起大拇指,跟着老師說:謝謝你!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希望我們共同進步!

六、畫一畫,寫一寫,領略詩之美(8分鐘) (播放歌曲《錢塘湖春行》)

1、師:同學們說的很真誠,老師衷心的希望你們在學習上能夠互幫互助。在同學們熱烈的搶答和討論中,不知不覺我們竟隨着詩人的足跡逛完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可是,既然是天下美景,那當然要共賞了。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把生活體驗融入詩歌中去,畫一畫西湖春景圖,拿回去給家人欣賞講解。或者根據老師的提示,把自己從詩中所欣賞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語言描繪出來。(二選一)

2、學生展示散文作品:

錢塘湖春行

首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我騎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的西邊。雨後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微波盪漾;空中白雲朵朵,同水面連成一片。

頷聯:„„ 頸聯:„„

尾聯:西湖的美景令人陶醉。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的景色。這裏綠柳成蔭,白沙堤靜靜地躺在湖邊,那麼安閒,那麼自在,真讓我流連忘返啊。

生:在幾處向陽的樹枝上,蹦蹦跳跳着早來的黃鶯,婉轉悠揚地唱着春天的歌兒;湖岸邊,不知是誰家新來的小燕子,呢呢喃喃地忙着銜泥築巢。

放眼望去,五彩繽紛的花兒漸漸的開了,一叢叢,一簇簇,搖曳在春風中,盡情地吐露芬芳,快要讓人眼花繚亂;綠茸茸的春草剛從土裏鑽出來,剛剛能遮住馬蹄。

師:哦,同學們描繪的春景太美妙了,讓我們再次陶醉其中了。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爲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呢。

2、學生展示西湖春景圖,並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充當小導遊解說詩中的畫面。

七:課堂小結(2分)

同學們,老師爲你們今天的表現感到驕傲!現在我們爲本首詩歌進行小結。找同學總結中心思想。《錢塘湖春行》這首詩歌描繪了(

一副春意盎然、色彩明麗、充滿生機的西湖早春圖 ),抒發了詩人( 的愉快心情和對西湖的喜愛、讚美之情

)。

八:結束語(2分)

同學們,我們的“錢塘湖春行”就要結束了,請不要忘記風光秀麗的西湖;不要忘記妙筆生花的白居易;更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歡聚一堂,共同學習。謝謝大家!下課!

九: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教案4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解題。

1、錢塘湖春行是什麼意思? 明確:行是遊賞、賞玩的意思。文題的意思是,春天,在錢塘湖也就是西湖遊賞所見。

明確:①水面初平雲腳低(早春時節,湖水初漲,湖面與岸平齊。天上和湖上連成一片,好一派水波浩淼的氣象。)

②幾處早鶯爭暖樹(因鶯是春的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的樹枝上的歌唱。因爲早春,空氣中還透露些寒意呢。)

③誰家新燕啄春泥(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築巢,安家落戶!)④淺草才能沒馬蹄(草兒鑽出地面不久,那麼嫩,那麼綠,剛剛能掩沒馬蹄子。

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是寫早春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二、鑑賞詩文

1、首先來看首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問:“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持平。)爲什麼說“雲腳低”?(“雲腳”,指下垂的雲,水位上升,湖面上的雲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所以,詩的首聯寫了湖上春水初漲,天上白雲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輪廓。

2、接下來的頷聯和頸聯,就是全詩的重點,這兩聯扣住了一個“春”字。一般來說,描寫春天應離不了花草,小鳥,就一點來說,這首詩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處,即緊緊扣住了初春特徵。

那作者到底是怎樣描寫出初春的特徵的呢,這裏我們用“剝而復加”的方法,來賞析詩句,即先把詩句的修飾語剝下來,剩下句子的主幹,然後再一層一層地加上去,每加一層,分析一層,這樣“剝而復加”的過程就是一個詩歌賞析的過程。

我們先來看頷聯,頷聯的主幹是什麼?

鶯爭樹----------------燕啄泥 “鶯爭樹,燕啄泥”是兩個主謂結構,“鶯歌燕舞”一貫認爲是春的景象,但是這並不能體現早春特色。

那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層。加了個“暖”字,暖樹是什麼?暖樹是向陽的枝頭,黃鶯爭搶向陽的枝頭,是因爲春寒料峭,他們還懼怕早春的寒意,下半句加

1 了個“春”字,說明冬天已經過去,泥土已經解凍,變得柔軟溼潤,透着春的氣息,大自然已經從冬的沉睡中甦醒過來了。

鶯爭(暖)樹-----------------燕啄(春)泥

到了第三層:加了個“早”字和“新”字,這兩個字,寫出了人們初見鶯燕的喜悅。早鶯出來了,新燕歸來了,人們彷彿帶着滿臉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點點,迎接捎來春的消息的使者。他們或許會想:連黃鶯,燕子都來了,身上厚重的棉衣應該脫掉了,像黃鶯,燕子一樣,歡暢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去了。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好~那麼第四層:加了個“幾處”“誰家”,注意,這裏不是“處處”“家家”,範圍上是有很大限制的,用語也極有分寸,一方面因爲少而帶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這時畢竟還是初春,還沒有到“到處鶯歌燕舞”的時候。所以這兩個詞, 可以說準確的把握住初春的特徵。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第二層:加了個“漸欲”加了個“才能”用詞更是精確,那野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風盛開,“漸欲”使人想起不久以後奼紫嫣紅一片,豈不令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才能”顯示春草雖生長很快,但畢竟纔是初春,草還來不及長得太深,不久過後,草長鶯飛,那一片西湖早春的醉人春色,定會叫人流連忘返。頷聯、頸聯處處(意象)流露出詩人的喜愛之情可謂“有情” !

4、尾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都說這聯直抒胸臆,那個詞能夠體現呢?? (最愛)“不足” 那白沙堤裏有着別樣的情趣,使人流連往返呀! 這情中又含景,可見,使人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

5、有感情的誦讀全詩。

五、教師總結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遊記,詩人從孤山、賈亭開始,寫到湖東、白堤爲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於鳥語花香。最後,意猶未盡地沿着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捨地離去。耳畔還回響着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錢塘湖春行教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啓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介紹。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這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雲腳低”寫遠望白雲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詩眼”在“早”“新”兩個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雲歌唱,可見是“早鶯”。“誰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築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於衷的喜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遊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遊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纔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遊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遊春的舒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這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裏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遊春非常盡興。

小結: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遊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誦讀這首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1.作家作品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有《白氏長慶集》72卷,集詩3000餘首,數量之多,是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的。

《錢塘湖春行》是穆宗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朗讀詩歌指導:

先範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中間兩聯是分寫。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鬱的感覺。

頸聯寫花草,着重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遊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也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爲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附錄:《錢塘湖春行》賞析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或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讀了白居易這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峯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殊的標誌。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裏舒捲起重重疊疊的白雲,和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雲腳低”。“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於季節的敏感,成爲春天的象徵。在這裏,詩人對週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緻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爲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髮,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爲是“早鶯”,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爲人傳誦,正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範圍是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髮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繫: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爲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可是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裏,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奼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裏即將出現濃妝豔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相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錢塘湖春行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體會本詩所描寫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徵,感受西湖的美。

(2)、學會尋找重點字詞,分析重點字詞理解詩歌的內容。

(3)、能背誦全詩。

2、過程和方法:

(1)、用先獨立思考,後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習詩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利用畫畫的方式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詩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西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要求解決生字新詞,劃出疑難之處,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把它畫出來。

教學方法:

1、情境法(直觀畫面)

2、誦讀法(反覆誦讀)

3、討論法(交流體驗)

教學手段: 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題:

在國小裏我們曾學過一首詩《草》,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知道作者是誰?誰來說說白居易?指名回答,然後教師補充。課件顯示: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白居易詩歌的成就很大,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詩歌《錢塘湖春行》。

二、回顧學法

賞析詩歌的方法

1、朗讀詩歌

2、弄懂詩意

3、理解內容

4、品味語言

5、想像感悟

三、整體感知

1、讀詩。

(1)聽錄音朗讀

(2)教師範讀並指導朗讀

(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3)自由朗讀

(4)指名讀

(5)全班齊讀

2、小組合作疏通文意,解決預習時劃出的疑難之處,後集體交流、明確。教師指導並強調重點字詞。

解釋詩中劃線詞的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