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課程教學

教師文案 閱讀(1.33W)

  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課程教學



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課程教學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這一知識點的內容較爲抽象,一般不易看見。如何讓學生易懂。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高中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學文章,提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固體、液體、氣體的壓強的基礎上,使學生對“壓強”的知識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本節知識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聯繫密切,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從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知識與技能:知道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被發現的過程,學會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物理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會科學技術的力量,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加強安全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從教材的安排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上看,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應是本節課的重點。因該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較廣泛的應用,且較爲抽象,所以教材中有關它的應用──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國中生的思維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渡期。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對直觀現象比較感興趣,喜歡動手,但欠缺對問題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從直觀現象入手,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這節課綜合採用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比較歸納並輔以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創設情境,倡導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課堂效率,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學法:把學生置身於大量的物理情景之中,引導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問題意識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產生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秋天樹葉散落在馬路邊上,當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駛過路面時,樹葉將( )(從路邊飛向路兩旁 / 從路旁飛向汽車 )

2、爲什麼我國海軍艦艇赴亞丁灣護航時,護航編隊一般採用前後護航形式,而不採用“並排”護航?

3、幾十噸甚至上百噸重的飛機爲什麼能騰空而起,在空中飛行呢?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新課教學

1.流體概念的教學

直接引出流體的概念──有流動性的氣體、液體統稱爲流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教學

先由液體和氣體靜止時內部壓強的特點輕鬆過渡到液體和氣體流動時的壓強。再利用簡單的小實驗“吹紙條”爲猜想提供事實依據。最後利用三個小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探究1:

對着兩張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紙向中間吹氣,看見了什麼現象?

實驗探究2:

將一枚輕鋁質硬幣放在離桌邊3cm~5cm處,在硬幣前10cm處用直尺或鋼筆架高約2cm,使嘴巴靠在桌邊,沿着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氣(不準吹硬幣)。看硬幣會如何運動?

實驗探究3:

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個乒乓球,放入臉盆內,然後用礦泉水瓶當水管向球中間的水域沖水,兩球如何運動?

先探究氣體,再探究液體。探究完“氣體流動時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後,先回頭分析“吹紙條看到的現象”,以驗證猜想,然後再進行液體流動時壓強的探究。實驗完成後,教師對同學們的表現給予肯定。

此時,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基本解決,而且課前設下的懸疑也已撥雲見日,即將被揭開。

然後回到課前提出的幾個問題,並引出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現場模擬,自己選擇器材,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分析,找到飛機能夠在天空飛行的奧祕。

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同學們設計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請看視頻(視頻展示)。通過這些實驗,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抽象問題直觀化,利於同學們成功找到產生現象的根本原因,並感嘆人類的不遵循自然的規律必遭大自然的懲罰。並知道了不能跨越安全線,不能靠近高速行駛的列車,不能讓兩船並列行使,由此潛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增強了安全意識。

另外,我把“危害”放前,“應用”置後,有兩個用意:一是爲課前的懸疑服務,爲解決這個懸疑,必須把兩個事故放在前面,以迎合學生們急以解決疑問的好奇心理,提高課堂效率。二是符合人類認識大自然,戰勝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科學發展的真實歷程。

教學過程中以“提出問題──建立事實──形成假說──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應用”爲主線的思維程序讓學生自主探究,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樣第一個設疑已經解決,再創設下一個懸疑。

3.飛機的升力的教學

(1)比一比,誰是大力士?

首先引導學生做了一個遊戲性的競賽,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從下方使勁吹氣,看誰能把乒乓球吹出去。其結果肯定是吹不起來,然後再口朝下的吹。同學們會發現還是吹不下來,但不吹的時候反而卻掉下來了。

這個活動把課堂推入一個小高潮。

選用這個學生活動的目的:一是爲了學以致用,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對知識加以鞏固深化;二是體會身邊的物理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增加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三是爲飛機升力的教學埋下伏筆,承上啓下。

然後欣賞飛鳥與飛機的視頻,再次設疑:向下吹乒乓球時,由於乒乓球受到了向上的壓力差克服了自身重力而沒有掉下來,“小鳥和飛機爲什麼也能在空中飛翔而不掉下來呢?”。

(2)飛機的升力

首先讓學生回顧視頻中飛機起飛的情景,並提問:飛機起飛之前爲什麼要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

然後進行現場模擬。先把長方體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用電扇使空氣相對飛機發生相對運動,通過檔位的控制以改變空氣流動的速度模擬飛機的加速,結果飛不起來。此時可不失時機地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是曲折的、艱辛的、嚴謹的,是需要失敗的。再把流線型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結果飛起來了。通過兩架飛機的對比實驗,讓學生真實直觀的認識到上凸下平的機翼形狀是飛機飛起來的關鍵。這是一次實驗的對比,一次科學的跨越,一次思維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發,引發學生產生思維衝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將課堂帶入另一個高潮。

③這種形狀機翼的飛機爲什麼就能飛起來呢?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得解決機翼上下空氣流速大小的問題,怎樣讓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的流動非常形象地展現在同學眼前呢?只有靠課件。

在突破難點知識的過程中,還原了人們認識發現物理規律的歷程和科學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變得更加立體生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親歷探究,在動手動腦中形成知識,在應用知識中享受快樂,切身感受物理學科學習的特點,課堂教學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4.知識的應用

有關這一知識的應用我又選擇了三個素材:汽車尾翼板、噴霧器,實際上是利用情景設疑讓學生猜想,讓學生的思維產生衝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汽車尾翼板又都是對飛機機翼倒置的應用,具有相似性。噴霧器的原理,讓學生品嚐物理的魅力和神奇,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以滿足學生的慾望。

素材是課堂的靈魂,只有好的素材,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啓發學生思維的靈感。在本節課中採用了大量的情景,利用情境引入、情景設疑、情境探究、情境觀察、情境分析和情境應用等環節環環相扣,既體現出知識的呈現規律,又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爲學生創設了可以觸摸的學習研究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拓展了思維空間,體現出情景教學的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也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五)課堂小結

與以往不同的是,採取了一種誘惑式的方式。因爲到此爲止,這節課的內容已基本完成,但學生的思維已經有所疲乏和倦怠,利用同學們想了解香蕉球產生的慾望激勵同學們必須達到老師的要求──回答“你這節課的收穫是什麼”。通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給新知識的授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六)鞏固練習

通過進一步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並要求同學們在辨析中靈活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辨析能力。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探究慾望!

(七)家庭作業

這些習題的設置有助於把興趣延伸到課外,並通過課外的拓展實踐,促進技能的遷移創新。

(八)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知識的基礎上,瞭解液體壓強、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它是第一單元的結束,也是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內容分爲兩大部分:實驗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

通過“想想做做”引入課題,經過探究實驗得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再利用手工製作的飛機機翼模型探究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結論在生活中的應用。

可以採用比賽的方法進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動,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併爲學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分析現象,引出探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