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三篇

教師文案 閱讀(6.88K)

教案不僅能反映教師的教學功底,而且能體現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是教師教學準備情況和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個比較全面的綜合的外觀。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三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三篇

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
  
  《沁園春·長沙》教案
  
  一、教學設想
  
  1、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抓住關健詞語,理清思路
  
  3、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感受毛澤東早年的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
  
  二、教學過程(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
  
  1、簡介詞的有關知識
  
  詞:詞興起於唐,盛行於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爲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爲“詩餘”。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後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 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詞的標題和詞牌有着嚴格的區別,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如沁園春是詞 牌,長沙是標題。
  
  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後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詞的分類:詞分爲小令、中調、長調,這是依字數的多少來劃分的。58字以內爲小令;59至90字爲中調;91字以上爲長調。
  
  3、介紹寫作背景: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創建了湖南第一個黨支部: 韶山支部。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經在廣州正式成立。但陳獨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領導權交給資產階級。毛澤東看到了革命 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這年10月,毛澤東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民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面
  
  對絢麗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 勢,追憶了昔日的戰鬥歲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豪放詞,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領導權問題。
  
  4、指導朗讀聽錄音朗讀→學生誦讀→教師指正。
  
  誦讀提示:“看”、“憶”都是領字,讀時兩字後要稍作停頓,以突出它們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憶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舸gě悵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â
  
  5、教讀詞的上闕:
  
  a)詞上闕的分析:
  
  上闕開頭三句爲“起句”,中間七句叫“鋪敘”,最後三句叫“煞尾”或“小結”;下闕開頭兩句稱“過變”或“換頭”,下七句是“鋪敘”,最後三句是“煞尾”。這首詞以“長沙”爲題,不妨看成一篇記遊之作,那麼作者是如何記遊的呢?
  
  b)教師範讀前三句——“起句”:
  
  (1)、問:作者在這裏向我們交代了此遊的哪些情況?
  
  答:時間:深秋;
  
  地點:橘子洲頭;
  
  遊者:獨。
  
  (2)教師點撥:前三句的詞序和同一般詞序不一樣,這是爲了適應詩詞格律的要求。學生調整語序,說出大意。
  
  其正常順序應爲: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其大意爲:在深秋時節,年輕革命家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滾流北去(心頭翻騰着無 盡的遐想)。
  
  板書:獨立寒秋圖:點明時間、地點、環境
  
  四幅畫面: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3、教讀中間七句——鋪敘
  
  1、詩人看到了什麼?“看”字統領到哪一句?(中間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來寫?(意象:山、林、江、舸、鷹、魚→萬物,由點到面)
  
  3、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繪的?(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
  
  遠眺:羣山→山紅林染如畫;仰視:長空→雄鷹展翅高飛;
  
  近觀:江中→水碧船急駛俯視:水底→魚兒輕快暢遊。
  
  4、哪些詞具有表現力?
  
  明確:萬→山之多;遍→紅之廣;層→林之密;盡→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爭→爭先恐後的熱鬧場面;擊→飛之矯健;翔→遊之輕快(本指鳥盤旋的神態);競→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詩人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詩人通過遠眺、近觀、仰望、俯視到的紅葉、綠水、藍天、白帆、雄鷹、游魚,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色彩絢麗壯美的秋景圖,體現了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表現出了詩人寬廣的胸襟。
  
  6、此時,詩人面對美麗壯觀的寒秋圖,想到了什麼?(最後三句)
  
  明確:面對生機蓬勃、絢麗壯美的大自然和廣闊宇宙,詩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國命運和革命未來,進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誰是大地主宰的問題:革命領導權問題。“悵”,寫出詩人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這一問也寫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凌雲壯志。
  
  7、詞的寒秋景物有無過去一般舊詩詞中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
  
  明確:無。原因在於詞中的秋是活潑的、美好的。越描寫山河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繪中蘊涵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學生默讀這七句,並想象作者描繪的圖景,配合展示多媒體圖片
  
  D、通過對本段所寫秋景和古人筆下秋景不同情調的對比,使學生了解毛澤東博大的胸懷和昂揚的革命精神:
  
  比較:古人有“悲哉,秋之爲氣也”,“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的秋景描寫,蕭瑟慘淡,情調悲涼低沉。毛澤東筆下的秋景則生機盎然。
  
  小結:“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的秋景,實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揚樂觀的革命精神的體現。
  
  c)教讀最後三句——“煞尾”
  
  (1)、指名說出大意:
  
  面對廣闊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蒼茫的大地發問,這一切升沉究竟由誰主宰呢?
  
  (2)、教師小結:
  
  這是作者由觀覽景物進入理性的思考,是“獨立”的必然結果,也是一個滿懷革命理想,充滿必勝信念的革命家向舊社會,舊秩序的挑戰!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片中,作者記遊、寫景、思索,面對生機盎然的秋景生髮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作者則回憶了往昔的“崢嶸歲月”,並含蓄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二、閱讀“起句”:
  
  1、指名朗讀;
  
  2、將這兩句恢復成正常的語序。(提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曾攜百侶來遊。)
  
  3、小結:這兩名是作者總寫過去的日子。
  
  四、閱讀鋪敘:
  
  1、導入:、
  
  深沉的思索自然喚起了詩人對年青時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動的思念和追憶,那是怎樣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補充事實,印證詞意: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鬥爭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遊覽游泳;
  
  b.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爲奮鬥目標的新民學會;
  
  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 c.1915年9月,詩人印發反袁稱帝的小冊子;
  
  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
  
  這首詞用詩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討論:
  
  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
  
  明確:憶的是
  
  3、總結:這七句是作者對往昔歲月的分寫。
  
  五、閱讀煞尾:
  
  1、指名說出結尾三句的意思:還記得嗎?我們當年曾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頭阻止了飛快行駛的船隻!(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浪頭阻止了飛快行駛的船隻的時候,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
  
  詞註釋: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點明瞭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節,我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爲處境險惡。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 麗的秋景圖。大意是:遠望羣山,重重疊疊的樹林點染如畫;近看滿江的秋水碧綠清澈,無數船隻爭相行駛。仰視,雄鷹在升空展翅高飛;俯看,魚兒在江水中輕快 地暢遊。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秋天裏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 明。這七句,爲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大意是: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萬端思緒!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纔是主宰你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表現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峯歲月稠。
  
  大意是:就在這橘子洲上,曾經和許多革命戰友聚會、遊覽,度過了許多不平凡而有意義的歲月。這裏,詩人從上片獨往舊地重遊,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 放,敢說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談論。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討惡揚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中流”,江水中間。“擊水”,三句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遊泳,儘管風浪巨大,連行船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爲快樂。”這裏以設問句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爲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爲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裏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詩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 的。原因在於越寫山河的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詩人正是從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裏面也含有熱 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

  《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歷史進步性。
  
  2、瞭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瞭解並掌握“數”“發”“直”“兵”“勝”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並延展閱讀閱讀《仁者無敵》《出爾反爾》兩個選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論辯過程及藝術。
  
  2、難點:
  
  《孟子》的思想內容,也就是“仁政”的具體內容。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論語》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禮樂治國,實行仁政。這種政治思想,在戰國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而爲仁政學說。當時諸侯連年戰爭,生靈塗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他認爲人民是國家的基礎,民心向背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統治者應該實行仁政,用仁愛之心對待人民,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這樣就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反之,統治者實行虐政,就會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與梁惠王關於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讓我們來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然後再來議一議,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張在本課中是怎樣反映的。
  
  二、字詞正音
  
  1、曳(yè):拖着。
  
  2、數(cù) :密。
  
  3、罟(gǔ):網。
  
  4、洿(wū) :窪地積水,池塘。
  
  5、鱉(biē):團魚,俗稱王八。
  
  6、彘(zhì) :豬。
  
  7、悌(tì):敬愛兄長。
  
  8、莩(piǎo) :餓死的人。
  
  三、《孟子》簡介
  
  參看課文。
  
  四、解題
  
  本文選自儒家經典名著,詞語看似淺易,內涵卻很艱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學說的核心,《孟子》一書中多次論及仁政的有關問題。
  
  這篇課文記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爲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這個問題實質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國力。
  
  五、課文串講
  
  1、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對於國家(總算是)了啦。河內遇到饑荒,
  
  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強調,重點在後一個。
  
  2、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遷移。
  
  粟:小米,指穀類。
  
  亦:也是。
  
  其:代河東。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無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這是什麼原因呢無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爲各諸侯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爲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爲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好戰:喜歡打仗。
  
  以……喻:用……來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則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戰鼓。
  
  填:擬聲詞。
  
  鼓:名作動。
  
  之:助詞,無義。
  
  兵:武器。
  
  刃:刀鋒,借代。
  
  兵刃:同義複詞。
  
  棄甲曳兵而走:拋棄鎧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憑(自己)恥笑 。
  
  而:表修飾。
  
  百步:數量詞活用作動詞,跑了百步。
  
  而後:然後。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隻不過沒有(跑)。
  
  直:只是,不過。
  
  7、“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之民)也。
  
  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
  
  無:同毋,不要。
  
  之;取獨。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啓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一步啓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話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遷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裏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8、“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違:違背。
  
  谷:糧食。
  
  數罟:細網。
  
  入洿池:進入池塘。
  
  勝:盡。
  
  9、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以:按。
  
  時:時令。
  
  10、是使民養生喪死而無撼也。
  
  喪死:爲死了的人辦喪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這就是……開端。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
  
  5─7自然段爲第三部分:
  
  5自然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認爲,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撼”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比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面三組排比句,又以這個結論爲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裏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多加”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樹:動詞,種植。
  
  之:助詞,無義。
  
  衣:穿。
  
  帛:絲織品。
  
  豚:小豬。
  
  彘:豬。
  
  13、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養。
  
  無:通毋,不要。
  
  失:錯過。
  
  時:時機。
  
  其:代雞、豚、狗、彘。
  
  奪:耽誤。
  
  14、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時:農時。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謹:謹慎。
  
  庠序:古代指學校。
  
  教:教化。
  
  申:反覆講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愛兄長。
  
  義: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頒同斑。
  
  頒白:頭髮花白。
  
  負:揹着東西。
  
  戴:頂着東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動,稱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後置。
  
  6自然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三組排比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種措施後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裏連用四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爲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兩句承上啓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相呼應。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檢:約束
  
  塗:同途,道路。
  
  莩:餓死的人。
  
  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18、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則:錶轉折。
  
  歲:年成。
  
  19、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異:什麼不同。
  
  於:與。
  
  20、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咎。
  
  斯:那麼。
  
  至:到,這裏指歸順。
  
  7自然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裏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兵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儀,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闡述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斷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可跳過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後,再根據上下文,假設一種解釋,有時甚至可以猜測,這種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謹庠序”,就可利用這種方法。
  
  2、利用對偶、排比、互文等方法進行推斷:
  
  如本文的“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我們可以根據“斧斤”句推斷“數罟”句的句意。
  
  3、根據上下思路和邏輯關係推斷: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據上文“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來推斷。
  
  七、作業。
  
  
高中語文教案範文彙總

  《再別康橋》教案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點
  
  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爲詩歌,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優秀詩篇是高中階段文學鑑賞的開始《再別康橋》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是鑑賞學習現代詩歌的典範例文,也是鑑賞其他現代新詩的基礎學生可以藉此體會、比較、鑑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這又契合了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薰陶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有着重要的意義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意境和意象、語言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再別康橋》一文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因爲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的特點《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爲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時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帶着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本文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現代詩的特點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獨特意象和意境,學習詩中象徵手法的運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和熱情;掌握背誦技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感知《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確立爲: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感受詩歌涌動着的激情,把握主題,理解意象的意義和象徵的作用
  
  說教法
  
  高中語文新課標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課採用以誦讀法爲主其它教學法爲輔的綜合教學法
  
  1誦讀法詩歌是情感的藝術,誦讀有助於學生很好地把握內容,理解作者情思,從而獲得自我的情感體驗,詩歌的語言是獨特的、精練的、優美的,誦讀有助於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2問答欣賞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的賞析和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受到審美的體驗
  
  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情感和主題的探究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說學法
  
  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尤爲重要教是爲了不教,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比單純的知識傳授要重要得多1.聯想鑑別、協作探究徐志摩是現代詩壇獨具魅力的詩人,單憑一首詩是很難“窺一斑而知全豹”爲更好地培養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鑑別能力,我們引入聯想比較法學生可課外查尋有關抒寫離愁別緒的詩詞和課文進行比較,另外可以引導喜愛徐志摩的學生閱讀詩人的其他詩並作進一步深人鑽研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指導學,爲了學,服務於學”的指導思想,我準備採用以下教學步驟來達到教學目的:
  
  1.導入新課
  
  首先,播放黃磊演唱的歌曲《再別康橋》,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使學生進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課件展示徐志摩的簡要情況和劍橋大學校園的圖片,即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讓學生從視覺上對課文有一定的感知,幫助理解詩人的“康橋情結”再次,用多媒體以文字形式展示時代背景因爲每個詩人都是獨特的,每首詩都有它產生的社會根源及個性特點對詩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適當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好的導語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鼓一樣未開臺先叫座,這樣的導入課文,自然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2.詩意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在這一環節中,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再欣賞配樂朗誦《再別康橋》,能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然後教師範讀,並進行誦讀指導(注意音節、重音、基調)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中感受到詩歌的音樂魅力
  
  3.激發想象,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爲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入詩歌夢幻般的氛圍,首先把全詩分成七幅畫面,精心挑選了一系列與詩歌每一幅畫面相配的優美圖片,並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根據詩意選畫面再找個別學生朗讀自已最喜歡的一節詩歌,結合圖片畫面,說出喜歡的理由,讓學生深入體會每一節的畫面美老師抓住詩中的亮點,關鍵詞進行適當的點撥,藉此指導學生鑑賞詩歌的方法,受到審美的薰陶
  
  4.比較閱讀,體會建築美
  
  爲了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詩的建築美,我選取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格律詩《望洞庭》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髮現了新格律詩的結構特點: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建築美
  
  5.整體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格調
  
  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我從中國詩詞中找了幾個寫黯然銷魂的離別的詩句,拿來與《再別康橋》比較一下:(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通過比較是學生深入體會到《再別康橋》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透露出輕快的情調,學生可以準確把握這首詩有幾分無奈,又有幾分灑脫的基調
  
  6.遷移應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詩派是新詩史上極爲重視形式美的一個流派通過學習《再別康橋》,可以從中體會到新詩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和建築美,也使學生對詩詞格律的認識有了更多的瞭解爲了拓展學生的藝術靈感,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再用多媒體展示徐志摩的另外兩首詩《偶然》和《沙揚娜拉》,感受新詩的特點和“三美”,並留課下作業:根據對《再別康橋》三美的分析,試分析這兩首詩中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