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小音樂教案6篇

教師文案 閱讀(1.06W)

爲高效的完成新學期的教學工作,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一份出色的教案一定是我們認真分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後寫出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國小音樂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音樂教案6篇

國小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等活動來體驗音樂中的“童趣”,感受到音樂作品中快樂、活潑、有趣的音樂情緒。

2、通過分段聆聽、反覆欣賞,從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要素來感受音樂情緒,體驗童趣。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音樂,能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體會音樂中的趣味和美味。

教學重難點:

1、能從不同方面來體會音樂中“童趣”。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聆聽《玩具交響曲》

1、 導入

“小朋友們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關於玩具的歌,它的名字叫《玩具交響曲》”

2、猜想音樂情緒、表達方式。

“在聽之前,你們猜猜音樂情緒是怎麼養的?”

“猜猜音樂會怎麼表達‘玩具’這一對象呢?”

3、聆聽第一樂章,引導學生體會活潑有趣快樂的音樂情緒。

4、 復聽樂曲,試着讓學生說出音樂中有哪些特殊的聲音,並用動作表示出來。

“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到了哪些玩具?”

5、完整聆聽,隨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二、聆聽《出發》

1、導入(出示圖片)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麼?”

揭示曲名——《出發》

2、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音樂中描繪的小朋友是怎麼出發的?”

“你聽到什麼聲音?”

3、復聽時,學生隨樂曲進行表演。

三、課堂小結

國小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聽賞樂曲《森林水車》,感受樂曲主部與插部不同的音樂形象。

2、感受音樂帶給的情緒,加強學生的審美。

一、導入部分

請見過水車的學生,爲大家介紹水車的作用。

二、聽賞樂曲主部主題

1、播放樂曲學生感受主題音樂形象。

(1)主題的節奏是舒緩的還是密集的?(比較密集)

(2)主題是由什麼樂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樂曲,

主題表現了什麼樣的情景?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樂曲,要求學生進一步熟悉主題旋律。

三、欣賞樂曲

1、初次完整聆聽樂曲。

2、再次完整聽賞樂曲。

播放《森林水車》。樂曲播放結束,教師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的結構(可以用顏色、圖式等方式)。

四、課堂小結

樂曲《森林水車》,是由德國作曲家艾倫貝格創作的。

國小音樂教案3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法國號》

2、音樂知識:法國號、四三拍。

教學目標

1、學唱《法國號》這首歌曲,並學習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自信的“我”

2、能認識法國號的外形,知道其另一個名稱---圓號,並熟悉其音色。

3、通過《法國號》的演唱和聲勢的練習,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律。

教學過程

一、簡介圓號

1、學生聽一段圓號吹奏的音樂片段。

2、請學生從《小樂隊》中晶到的五種樂器的圖片中試着找出所聽的樂器。

3、教師簡介圓號也稱法國號,導入歌曲《法國號》。

二、學唱歌曲《法國號》

1、聽《法國號》的範唱錄音。

2、學唱歌曲,並讓學生尋找歌曲創作的規律。

3、啓發、提示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自信的“我”。

4、待歌曲演唱熟練後,加入教材第25頁所示範的律動,邊唱邊拍。

三、進一步掌握四三的節奏律動

1、請學生自己創造不同的聲勢,表現四三拍的強弱規律。

2、以組爲單位選擇不同的律動形式加入到自己的演唱中。

四、教師就學生自制小樂器進行提示,並提出要求。

(可參照教材中的示範,指定各組所需完成的樂器製作;更可鼓勵學生自己創造出別具一格、與衆不同的樂器類型。還可指定學生準備下節課上需完成自制樂器的材料等等。教師可根據學生能力、條件,特別是教學時間自主選擇此項教學的要求和難度)。

五、教學評價

1、能否知道圓號就是法國號,並認識其外形。

2、能否較準確地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準確表現歌曲情緒。

3、能否說出四三拍的強弱規律,並在同一速度下用聲勢正確爲自己的演唱伴奏。

4、能否積極、主動、有效地與本組同學共同參加討論、排練與展示活動。

國小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能學會唱歌曲《蒙古小夜曲》,並能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

難點: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天氣可真好,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交遊,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吧。(律動)

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

1、檢查學生準備製作打擊樂器的材料。

2、引導學生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備的材料發出各具特色的音響。

3、引導學生用上述材料分別演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型,讓他們聆聽不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所發出的各具特色的音響效果。

4、教師彈奏一些學生熟悉的曲調,讓他們操起手中的“樂器”,用一些簡單的節奏型爲曲調即興表演。

認識四種打擊樂器

邊介紹各種樂器的特色特點和演奏方法,邊示範,並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

學唱《蒙古小夜曲》

1、利用歌詞意境邊講故事邊唱,啓發學生。

2、唱一唱

(7)範唱。

(8)邊想像邊跟唱一唱,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進入音樂情境。

3、讓學生互相評價,評一評誰配得最好。

結束

小朋友們,天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看,小火車來接我們了。

課件:小火車出現,播放歌曲《火車開啦》。

聽音樂出教室。

國小音樂教案5

教學設計

教育藝術的真諦在快樂。當孩子們感到快樂時,他會自己走入教師預先設計的教學環節中,置身於音樂的海洋,讓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快樂,課堂氣氛活躍。

一、理解教材,挖掘快樂因素;

《小小雨點》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充滿着天真浪漫的兒童情趣。歌曲的節奏密集,旋律歡快,充滿活動,描繪了小小雨點從天空上落下來時,小花朵與小麥苗高興異常的情景。爲了讓孩子們更好的體會小花朵和小麥苗的快樂,我將教材的配套課件和自制課件進行了融合,加入了雷公公的歌聲和創編等環節,努力挖掘音樂的內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並設計了“雲媽媽和小雨點的故事(導入)——和雷公公唱歌(練聲)——和小雨點去旅行(聽賞)——感受小雨點的快樂(學唱歌、編身勢動作)——帶小雨點去旅行(創編)——請小雨點歇一歇(展示、評價)——做快樂的小雨點(結束)”的教學環節。讓孩子們化身爲小雨點,感受小雨點活潑跳躍的音樂形象,設計了律動、創編等教學環節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技能。讓孩子們不僅學會唱歌,而且能在唱歌的同時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演唱歌曲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薰陶。

二、視聽結合,留住快樂心情;

“感受與鑑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接觸任何一個音樂作品“感受歌曲”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小雨點要去旅行”的教學情境後,讓孩子們聽賞歌曲《小雨點》的動畫視頻,在歡快的音樂中孩子們跟着小雨點去旅行,來到花園中花兒綻放出可愛的笑臉,來到田野裏,苗兒慢慢往上爬……可愛的動畫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樂呵呵的模仿着小花、小苗的形象。這時,不僅讓孩子們走入了音樂,而且也爲學唱後的身勢動作創編做好了鋪墊。

在隨後的學唱中,教師讓孩子們多聽感知歌曲。第一遍視聽了解歌曲內容;第二遍邊聽歌曲邊做二拍子的身勢伴奏,感受歌曲節奏;第三遍聽,用小雨點快樂的聲音“la”模唱歌曲;第四遍聽感受演唱者輕快、跳躍的聲音表現。多次的聆聽讓孩子對樂曲更加熟悉,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多種教學形式,讓快樂保鮮;

快樂也是需要保鮮的。孩子們的年齡小,注意力難以整堂課保持,學習興趣也會隨着孩子們的注意力而隨之轉移。因此,教師要多選用適合孩子們年齡特徵的教學方法來保持孩子們的興趣。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讀譜的學習,是枯燥無味的,但爲孩子們創設“幫小雨點找夥伴”的情境後,孩子們參與讀譜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在多次聆聽後,孩子們已經發現了歌曲的第一樂句和第三樂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教師再與學生進行樂譜接龍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讀譜,模唱旋律。讓孩子們不因爲有知識技能的學習影響快樂的學習心情。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使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雙早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小雨點》這首歌曲的歌詞短小、富有童趣,非常適合孩子們的再創作。在孩子們學唱後,教師先提出了“小雨點還會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讓孩子們開動小腦筋想一想、說一說,再按照填空的形式讓孩子們填空創編歌詞,並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節奏。當孩子們創編的非常合適時,教師除了語言上的鼓勵,還請全班學生演唱新創編的歌詞,讓孩子們感受的成功的喜悅,激發其他孩子的再創作。

四、自信展示,快樂參與。

“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本課的歌表演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爲了更好地讓孩子們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表演,我讓孩子們再次聽賞《小小雨點》的動畫,畫面上動感的的花兒開放、小苗成長給了孩子們很大的啓發。當教師要求孩子們自行創編時很多學生都能動起來,但再請學生表現時,孩子們卻缺乏自信,不敢獨立表演。於是,教師就請全班學生一起來表現,教師從中發現創編的比較有新意的學生。再請這些孩子上臺展示,先給他們獎勵,請他們爲大家表演,再讓“小觀衆”評一評他們的表現好在哪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當有了之前的表揚和示範後,孩子們參與的興致更高了。

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並重,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爲了鼓勵孩子們的表現,教師自己也參與展示,讓孩子們體會到表情、身勢與歌聲的配合,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快樂。當我在展示時,孩子們一個個眼睛睜得大大的,表情也隨着我的表情變化,教室裏充盈着快樂。課後,有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的樣子真可愛,說話的語氣和我們一個樣!”只有和孩子處在平等的關係上,孩子們纔會主動與你交流。當孩子們愛老師時,自然也會愛這位老師教的課,她的學習過程也是快樂的。

課堂中的快樂無時不在,但要每個老師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本節課我採用孩子們喜愛的方式,通過聽、說、唱等活動,進行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使學生通過藝術體驗,初步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在對大自然的追尋中,瞭解、喜愛自然,更加熱愛生活。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課堂,快樂的學習。

國小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欣賞嗩吶獨奏《打棗》,感受樂曲詼諧、幽默的音樂形象。

2、通過欣賞樂曲《打棗》,瞭解民族樂器嗩吶,聽辨大小嗩吶的音色區別。

一、導入部分

播放樂曲《打棗》引子部分,請學生聽辨樂器音色。

二、欣賞樂曲《打棗》

1、完整聽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完整播放《打棗》並提出問題:

(1)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你能感受嗩吶在演奏過程中,音區的變換和對比嗎?

聽完以後,教師針對以上兩個問題,請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完以後,教師介紹樂曲內容。

2、小結《打棗》是一首活潑、風趣的嗩吶獨奏曲,表現了河北農村,爺爺和孫女在庭院裏打棗的歡樂情景。

3、完整聽賞樂曲。

完整聆聽樂曲《打棗》音頻,學生認真聆聽並隨音樂的進行展開想象。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通過欣賞嗩吶獨奏曲《打棗》,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樂曲詼諧、幽默的音樂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