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

教師文案 閱讀(1.29W)

制定教學設計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情況,寫教學設計對提高我們教學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1

教學目標

1、會認“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12個二類字。會寫“塊、非、常、往、瓜、進、空”7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重點難點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以前你聽過哪些有關猴子的故事?今天,我們學一個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後回到山上去了。剛纔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幹什麼啦?怎麼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麼?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裏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併成一句話?出示合併後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師生合作讀:剛纔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心裏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麼?

(引領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爲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6、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見(),就()。”

7、(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見(),就()。)

8、(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9、(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麼*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病)結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幹什麼?(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爲什麼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麼跟他說?說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

一、複習,指名讀下面詞語。

非常高興又大又圓可愛一片

西瓜真好小兔兒

二、指導書寫,教師要點撥重點。

非:左右結構,要注意筆順。

常:上中下結構,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記,“黨”字下面的“兒”換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頭,中間禿寶蓋,下面“吊”來記。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麗,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麗,是十分美麗了。正如非常高興,非常愛吃等。常常,經常,常來常往。

瓜:筆順瓜,第一筆橫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2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麼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小猴子下山》。

二、新課: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3、指名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讀課文,糾正生字的讀音。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它是怎麼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爲什麼要掰玉米?又爲什麼要扛着走?

④、這一段中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應該重讀的詞語,自己試着讀讀看。邊讀邊用動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師剛纔提出了哪些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學習嚮導,指名嚮導。學習嚮導:

1、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

2、議一議:小猴子是怎麼做的?你認爲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重讀的詞。

3、演一演:請你邊有感情的朗讀邊表演這一段

課文。

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習哪一段,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小組討論學習。

②、學生彙報學習結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麼多的好東西,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它爲什麼會空着手回家?

4、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後任選括號裏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5、指1、2名學生看投影複述課文內容。

6、聯繫學生實際,說說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

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7、表演課文內容。

8、想象擴展:討論小猴子空手回家後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猴媽媽會對他說什麼?

9、續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四、板書: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桃樹下

又大又紅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圓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二,小猴子下山,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3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好紮實的語文基礎。由此,本課設計力爭突出隨文識字策略,採用多種手段創建語言訓練平臺。藉助本文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識字與閱讀的語言訓練,引導學生自主理清故事順序,在有趣的故事情節的推動下,習得識字方法,豐富語言積累,感悟文章說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從而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1)課文相關動物、事物圖片。(2)重點句段教學輔助課件。

2.學生準備:製作本課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習“猴”字。

提示:猴子是動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豎。

2.遊戲中複習回顧。課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現或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圖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遊戲過程中,將故事中出現過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圖片貼到黑板上。)

3.指導讀好這些名詞。強調“桃子、兔子、猴子”等詞中“子”是輕聲。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運用多彩的圖片讓學生判斷故事中出現的事物,在有趣的遊戲中瞭解學生預習的情況,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爲學生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可以很好地瞭解學情,爲新課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朗讀全文。

(1)教師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後走了哪些地方?(師畫一座山,並板畫路線。)指學生接讀課文。

(2)師生聽讀課文,正音。

2.排列圖片。

(1)引導學生將故事中相關事物的圖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後順序放進這幅路線圖裏。(依次爲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師生交流訂正。

3.練說量詞。

(1)排圖片後,輔助貼圖練說: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樹下,接着走過一( )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 )小兔子。

(2)量詞訓練。

①教學:塊。

學生看圖識字,引導引用數量詞。“一塊糖”“一塊餅乾”,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一塊黑板”“一塊玻璃”。指導書寫:一看,二寫,三對照,明確左小右大;書寫筆順。

②教學:棵。一棵樹,還有什麼也說“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點: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後,運用排列圖片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主要內容,降低概括的難度,再給句子填充量詞,做到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積累語言。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字”。

教師導學: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來到“桃樹下”,而後又來到“西瓜地”,最後追到“小樹林邊”。看看課文中還有哪些需要我們認識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教師出示字卡,集體學習生字。

(1)結:多媒體出示圖片,學習“結玉米”“領結”“中國結”“張燈結綵”等詞語。

(2)學習“掰”。 用手把東西分開叫“掰”。(動作演示)

(3)扛:用手把東西放在肩上叫“扛”。(動作演示)

(4)“捧”和“抱”:用兩手把東西放在胸前叫“捧”。(動作演示)張開雙臂擁入懷中爲“抱”。(對比做動作)

(5)扔:東西不要了,把它丟掉叫“扔”。(教學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動作演示,以幫助理解字義。)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動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圖片,用“追”字說話。

(8)蹦: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4

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內容,能複述這個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4、能續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教學重點:能用“走到……看見……”的句式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1、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聽過有關猴子的故事嗎?誰能看圖,猜出這個故事名。

猴子撈月,狐狸和猴子

3、今天,這兩個故事我們都不講,講一個比這個更有趣的故事。看老師補充題目:小猴子下山

4、自己把課題讀一讀。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樹林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後回到山上去了。剛纔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幹什麼啦?怎麼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動詞的`特點:

1)質疑不會讀的字。

2)誰能用上動作,來讀一讀

3)指生演一演“掰”的動作。

4)師生合作邊演邊讀。

7、練習:看老師做動作,你們來說動作,看誰厲害。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麼?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裏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併成一句話?出示合併後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練習:把四句話合併在一句話。

丁丁按時起牀。

丁丁洗臉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興興去上學。

誰也能把這四句話合併爲一句話。

出示句子:丁丁按時起牀,洗臉刷牙,吃完早餐,高高興興去上學。學生讀。

5、師生合作讀:剛纔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心裏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6、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麼?

(引領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爲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7、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見(),就()。”

8、(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見(),就()。)

9、(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10、(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麼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結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幹什麼?(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爲什麼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麼跟他說?說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一等獎5

教學目標:

1.課文,教育學生把道理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①課堂作業本。

②按課文內容填空。

(二)朗讀課文

(1)找出課文中帶“一”的詞語,指“一”的變調:

一天一隻一塊一斤一片

(2)指名朗讀:小猴子看見好東西時,“非常高興”,應滿臉帶笑地讀,動作詞要讀清楚,最後一節要讀出小猴子懊喪。傷心的心情。

(指名讀--小組輪讀一一齊讀)

(三)討論

爲什麼小猴子下山,最後一樣東西也沒有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四)聯繫實際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做過像小猴子這樣的事嗎?以後打算怎麼做?(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

:在我們的學習生括中,不要喜歡一樣就丟掉另一樣,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終,有明確目的。這樣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穫。

(五)課堂練習

(1)(課堂作業)①,照樣子把句子說完整。

(2)練習用“又......又......”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