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工作經歷>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7篇

工作經歷 閱讀(3.15W)

我們在撰寫事蹟材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用詞恰當,事蹟材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7篇,感謝您的參閱。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7篇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1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裏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只有8個月大,由於上呼吸道感染髮高燒已經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和高寒地帶,隨時可能會轉發肺炎,危及生命。牧場裏缺少藥品,居馬泰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蘭帶回到50公里外的診所。而這天山最艱險的一段路程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爲“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過得話,我們看一下,抓緊時間,過不去!冰太軟!繞過山從那邊走吧!阿革蘭。高燒不退的小阿革蘭,一直哭鬧不止,居馬泰想盡辦法,逗小傢伙開心,8個月大的小阿革蘭很快就跟他熟悉起來。阿革蘭的笑容讓48歲的居馬泰想起自己的三個孩子。居馬泰滿心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爸一般都說: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嗎能幹什麼呢?

我們都上學的,這次居馬泰出門診前,妻子剛剛的做完子宮切除手術,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馬泰就又要出發了。他必須趕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藥品送到冬季牧場把危重病人轉移出來。因爲自己是天山深處一塊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場中唯一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我爸走的時候,我媽就又掉眼淚說肚子疼,然後我爸就給她給了一些藥說可能過幾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託給15歲的大女兒和9歲的`小女兒照顧,居馬泰的心一路上牽掛。可這時,他卻不得不將精力放在眼前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離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馬泰在冬季牧場出診已經在這根溜索上來回20年了。可是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蘭。他雙手根本沒辦法抓住溜索。居馬泰把小阿革蘭緊緊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把他倆拉過了河。

阿革蘭!阿革蘭!居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鬧的孩子。小心點!鄰近傍晚小阿革蘭體溫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嚴重了。居馬泰停了下來,給小阿革蘭餵了僅剩下的一點藥。拔山涉水後。大家都很疲憊。居馬泰卻一個人在冰河邊剃起了鬍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病患孩子時必須做事。居馬泰說;一邊打鞭子,一邊抱孩子。那時候看看娃娃的體溫怎麼樣,這樣子面對面(測體溫),但是娃娃不舒服,鬍子刮掉好。上午十點回診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蘭病情加重,但回診所,卻要面對4200米的雪山。在這樣的冬季翻雪山被當地牧民認爲是最危險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蓋着無數的懸崖和冰川。居馬泰在這條路上往返20年,熟悉這裏每一條路的分佈,可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曾摔死在這樣的路上。我和馬一塊下去了,摔倒了,馬死了,我活着。這讓居馬泰身上留下了三處舊傷,每到寒冷天氣就會傷痛加劇。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承擔起最危險的用自己的身體爲阿革蘭和媽媽開闢出一條安全道路。峯頂氣溫驟降到零下25度,撲面的冷風空氣讓人無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讓每一步移動都非常艱難。4個多小時不停息的趕路,馬終於支持不住了。

兩晝夜的奔波,居馬泰已經體力透支了極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蘭最後的生命保障,無論腳下的路多麼艱難,多麼漫長。無論還要面對怎樣的風雪,除了堅持他已別無選擇。兩個小時後,居馬泰帶着孩子終於回到診所。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小阿革蘭恢復了健康。

他是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魔鬼路”上轉診的第92個病人。在這20年中居馬泰救治過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險在極地行走,守護着1500多戶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居馬泰:北京冷嗎?居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講,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裏最冷的一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您那兒的什麼季節居答:現在我們那兒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您還得進行巡診,繼續巡診。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歷,我仔細看了這份病歷,分別是居馬泰所在那個縣和所在的州醫院所開的病歷證明,這上面醫生寫的是什麼,心力衰弱,您有這麼重的心臟病換個人行嗎?換個人去,換個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想有點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他們爲了需要我們這樣子。我們擔心他,擔心別人對路途不熟悉是嗎?到底有多危險?又高又那個啥?滑的很,雪也大,學業厚。那樣子,特別危險。一走就是20年。據說您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藥箱。嗯!對,我父親留給我的。這個藥箱你想傳下去嗎?想傳給誰?那個藥箱,傳給誰?我的丫頭,兒子他(們)用。幾個孩子您?一個兒子,兩個丫頭。年紀最大的是女兒是嗎?對!她希望當醫生嗎?她也希望當醫生。

有請居馬泰的大女兒高哈爾登場獻獎!小姑娘今年話不能不到16歲,家裏很多活死她幹。自己想當醫生嗎?想!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像我爸爸這樣的醫生。其實居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鄉村醫生。這一家人對周邊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護衛,真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座獎盃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實的鄉村中國,上面綻開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居馬泰致敬!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2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着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着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爲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說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爲一些事,讓人着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爲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項目也不能做,除了鍼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說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說,當時也就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裏,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擡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裏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說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說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說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說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說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爲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爲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裏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爲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爲病人着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着看病人。因爲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裏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3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一些醫生護士正急急地和家人告別,坐上了飛往武漢的飛機,去解救那些患上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記者們,把這樣的人叫作“逆行者”。

我很好奇,“逆行”,這兩個字,查一查字典,“逆”跟“順”相對,意思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行”是“行動”,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向着相反方面行動的人。

我知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如果不幸被感染上的話,那麼病毒就會像怪獸一樣,慢慢地把你用來呼吸的肺吃掉,導致你缺氧而死。真的是太可怕了。最可怕的是,直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藥物可以醫治這個病。

儘管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非常可怕,可是一些醫生和護士無所畏懼、逆流而上,尋找着解藥和救助着病人。我想,當我們在家裏,躲避病毒的時候,醫務工作人員卻告別家人,勇敢地走出家人,去救死扶傷,這就是“逆行者”的力量。

他們是最辛苦的人。他們有的年紀很大了,有的還很年輕。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讓我印象深刻。鍾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享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他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堅定。十七年前,他堅定地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如今,他像戰士,又一次站到了前線,去武漢戰鬥了。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張照片,鍾爺爺疲憊地靠在開往武漢的列車的座位上,靜靜地睡着了。這是一位多麼可愛可敬的老爺爺啊!如果他現在站在我面前,我一定會莊嚴地向他敬一個隊禮的。

他們是最美的人。厚重的防護服,遮住了他們面龐,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最美的背影。他們必須每天戴着口罩,一天下來,臉上被帶子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爲了不浪費防護服,他們當中有的人寧可一天不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這樣一天下來,汗水把他們的衣服都浸溼了。可是,當病人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會伏下身去,無論這有多麼危險。如果他們現在站在我的面前,我也一定會莊嚴地向他們敬一個隊禮。

病毒是無情的,人卻是有情。我相信,有了你們,最美逆行者,我們一定會戰勝這一次病毒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4

2020年的春天來了,新春佳節,男女老少本都應該走進春天的懷抱,熱熱鬧鬧的。可實際上,街上靜悄悄地,只看見一些流浪的阿貓阿狗,就連乞丐都躲在一個不爲人知的地方,似乎知道了什麼,又什麼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個回事呢?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可惡而又可悲、恐怖的疫情一一一新型冠狀病毒,我稱之爲疾疫,因爲它來得猝不及防,打了個措手不及。這種病毒,起因是人類貪得無厭的下場,捕殺野生動物,更可悲的是,甚至有人生吃野生動物,導致了這次災難。網上有人說:“以前都是人類關住動物,這回是動物把人類禁錮了。”是啊!這場疾疫是由動物傳人,再由人傳人。首發地是武漢。

許多人都在網上人身攻擊我們的同袍一一武漢人。一時間,網上惡語相向,深深傷了武漢人民脆弱的心靈,但好在,我們中國人民並不是全部都“惡毒”,仍有一些無名之輩,卻又默默無聞的人,向社會贈送愛心,患難見真情,這句話在此時此刻印證了!!!很多明星夫妻,藝人都大額捐款給武漢人民,讓人民值得點讚的是——韓紅一生的榮譽,韓紅是一名女歌手,而他卻一生都做公益事業,今年,2020年的春天,韓紅姐出了事——韓紅竟然爲了公益慈善破產了!因爲韓紅不僅是一名公益家,還是一名優秀出色的歌唱家!韓紅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點贊。不止只有明星,還有一些無私奉獻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有更多的老百姓捐菜,做好事不留名的百姓,普通人——兩個人,一對母女,買了很多口罩和酒精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警察局門口,送完就走,也不留下名,這樣的無私奉獻很多很多。還有一名騎電動車的拿來幾箱方便麪,送到警察局在箱子上貼着字條說:“警察同志,感謝你們辛苦了,我們向您們致敬,也沒有什麼可以給的只能送這些了,別嫌棄,最後,再次對您們進行深深的鞠躬!”警察看到後,眼眶紅了,但是強忍着沒有讓眼淚流下來,忙碌的工作讓他們沒時間多想。

當然,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襲,怎麼少的了以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的逆行而上,他們舍小家顧國家的安全,他們主動積極報名去武漢支援。

白衣天使便是主角,但是白衣天使們卻沒有主角“光環”,也就是免不死之事,白衣天使們這次可是冒死上陣,而這病毒則是敵人,在這場無聲,無硝煙無形的戰“疫”中,勝負還未分曉,但我們中國人相信,在中國人面前,沒有什麼對抗不了的!我們與白衣天使們同牽着手,共進退!這場戰“疫”,中國必勝!中國必勝!中國必勝!不僅是白衣天使們奔赴第一線,警醫、習近平主席等全都奔赴第一線,不懼生死,視死如歸,以人民爲根!例如——愛崗敬業的年輕女護士,負責運輸廢棄不可用的醫務用品,上一趟下一趟,不可以做電梯,只能爬樓梯,跑了戰爭一趟,終於,累到暈倒在地。人們將她救活時,她說“我又獲得新生命”我要堅守自己的崗位,我要去工作了。說完又穿梭在樓梯之間。還有一名年輕有爲的男醫生,做完手術跪在地上爬不起來,一位年長的醫生看到抱着他,對他說去休息一下吧!這兒有我在…….看了這些報道我心酸.白衣天使們看着自己的親朋戰友累得爬不起來,被感染離去的更是傷心欲絕,卻只能忍住眼淚,接着戰鬥.八十八歲的中教授一邊說“大家不要走親訪友,多消毒,勤洗手,戴口罩,儘量減少外出,外面很危險”。一邊奔赴第一線,奔向戰“疫”,爲戰“疫”做出貢獻。

當我看那麼多的叔叔阿捨身忘我的工作——爲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我在想自己能爲戰勝疫情做點什麼,媽媽告訴我好好在家“宅起”,好好看書,起初不理解媽媽的用意。後來細細一想,我們中學生雖不能到醫院一線去工作,但我們可以做到——乖乖呆在家,儘量少出門,告訴家人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等放疫口令,不給父母添亂,不給國家添亂,不也是同一線“戰鬥英雄”一樣心手相連戰疫情嗎?

加油!武漢加油!加油!中國必勝。等的戰“疫”過後,我們再一起去武漢看櫻花!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5

自參加醫務工作以來,__始終於位於臨牀第一線,在日程表上無週末、無節假日、無颳風下雨,從死亡線上搶回了無數條寶貴的生命。如今50出頭的__已擔任科主任多年,但由於婦產科醫生嚴重缺乏,她仍主動要求在臨牀一線值班,同時兼任二線及三線值班,有時連續24小時甚至48小時堅守崗位。她經常揶揄自己及同事,“幹我們這行的都是女漢子,沒有休克都得堅守陣地”。這既是自嘲,也是他們工作的真實寫照,也正是這樣任勞任怨的工作,帶領科室不斷創造新的業績,造福一方百姓。

作爲柘榮縣醫院婦產科的骨幹力量,__深感自身的知識不足,在工作中不忘忙中偷閒爲自己“充電”,積極參加省地市舉辦的各種形式的理論學習,提高科室診療水平、毫無保留帶好下級醫生,用科學理論指導臨牀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先後撰寫論文數篇發表於國家級、省、地級報刊。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她立足於本職工作,在柘榮縣醫院婦產科組織開展技術攻關,取得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的突破,使柘榮縣醫院婦產科的技術力量不斷進步,與時俱進,爲柘榮縣人民及柘榮縣醫院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開展及率先應用了“利多卡因側穹隆注射減少人流綜合徵”,給數千例患者不僅減少了醫療費用的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手術痛苦,明顯減少手術併發症,柘榮縣醫院一直延用至今已達20多年,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胎心監護儀的使用”明顯減少了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輸卵管復通術”使未育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曾有一例患者未婚,“宮外孕”術中未予輸卵管切除,只切除一小段病損輸卵管,再把斷端吻合。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6

醫生千千萬,對於“如何成爲一名好醫生”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如果說專業知識和技術是優秀醫務工作者的硬實力,那麼醫德就是他們的軟實力。二部保健門診的__醫生給出的答案是:“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給出這個答案,需要高超醫術和崇高醫德的完美結合 。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醫生崗位上一干二十年,盡心盡責,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何嘗不是大醫精誠的一種境界?

作爲保健門診的骨幹力量,__醫生除了要完成門診的診療任務外,還擔負有重要的特診醫療保健任務。南昌交通擁堵,__爲了按時巡診,騎着自己的電動車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他從來沒有耽誤過巡診。在一次他騎着電動車巡診的路上,一輛汽車爲了超車,不惜逆行,跨線迎面衝了過來,把他撞倒。當時的那個疼,躺在地上好幾分鐘才緩過神來,電動車前輪更是被撞得變形。爲了不影響巡診,__留下肇事司機的車牌號和電話號碼後,擦乾身上的滲血,把電動車停放在路邊,騎上一部共享單車,繼續往巡診對象家裏趕。當時心裏只想着別耽誤巡診顧不上自己的傷,事後才發現身上多處挫傷,扭傷的膝關節痛了好幾個月。但他認爲,再苦再痛,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職稱考試,在專業技術人員扎堆的醫療行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職稱考試的前夕,醫院安排他護送一位保健對象前往上海就診,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對象安頓下來、辦好住院手續,他就能回來。但等到__與上海醫院交接完畢、和保健對象打招呼要回來時,保健對象卻說,希望他留下來、不讓他走。老同志當時診斷爲腫瘤,心情低落,脾氣不佳,對治療有牴觸情緒,家屬也希望他留下來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爲了不辜負這份信任,__選擇留了下來,在上海一呆就是半個多月。等到治療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緒穩定且同意他回家時,一年一次的職稱考試已經結束。眼看着同學同事們興高采烈地憧憬晉升,他只能默默地準備明年再考。後來有同事對他說:“你如果當時回來參加考試,對保健對象的診療其實沒有多大影響,但是,你錯過了晉升對你個人影響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無助的眼神,他平靜地說:“我不後悔。”相比個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熟悉__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病友們身體上有什麼不舒服,都喜歡打電話先問問他。今年5月份的一個週末,半夜12點多,一陣急促的鈴聲將他叫醒。電話那頭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歲,兒女不在身邊,就靠一個保姆照顧。老太太當天下午就開始頭痛,以爲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裏頭卻越來越痛、無法入睡。接到這電話,理應建議老太太趕緊打120急救電話,既簡單又最安全。可是聽着老太太期盼的聲音,他還是決定到老太太家裏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時,他開車到達老太太家裏,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淚便奪眶而出,雙手緊緊抓着他的手不肯放開。經過初步檢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壓不高,沒有發熱,手腳也不麻木,考慮是偏頭痛。鑑於老太太家裏這種情況,住院的確很是不方便,__於是半夜開車找藥店,幫老太太買了急需吃的藥,看着老太太吃藥躺下後才離開。離開老太太家裏時,保姆對他說:“董老看到你來了,眼睛裏放着光,頭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__電話回訪,聽說老太太頭痛有了明顯好轉,一顆懸着的心纔算放下來。白求恩曾經說過:“當我在治病救人時,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多年門診坐下來,__發現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別多,患者眩暈發作感覺時天旋地轉,不能睜眼、不能起牀,苦不堪言。他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於是大量查閱資料,通過自學,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復位術。效果就是口碑,這種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卻又非常安全實用的治療方法,爲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還多次上門爲患者手法復位。患者們爲了表達感謝之情,有送紅包的、有送購物卡的、有請吃飯的,他都一一拒絕,他認爲,他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到的。他心裏牢記的,還是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

對得起病人,不辜負病人的託付——寥寥幾個字,語言質樸,道理簡單。__說,他要堅守好這幾個字,懷着對職業的崇敬、對病人的承諾在醫道之路上無悔前行。

__從醫路上的點點滴滴還有很多:碰上沒有帶夠錢的患者,他總是毫不猶豫地借錢給患者,讓患者能先吃上藥,儘快解除病痛。正是這份對患者的充分信任,讓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傳的患者不惜驅車幾百公里專門來找他看病。__不但對自己的病人好而且還特別有愛心,堅持每年參加義務獻血,已經有十五個年頭了。這些點點滴滴讓__的從醫之路更加熠熠生輝!

最美醫生典型事蹟材料篇7

__,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99年參加工作,現任高陽縣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具有高尚的醫德、豐富的臨牀經驗和較強的業務能力,爲神經內科專業學科帶頭人。曾榮獲高陽縣醫院先進工作者,高陽縣新長征突擊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志願者、__好人、__省醫德先進個人以及省、市兩級“最美醫生”等多項榮譽稱號。

心繫患者,一心爲民

醫人先修身。__同志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工作中,他團結科內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輩,關心新同志,對年輕醫師、進修醫師耐心帶教、指導,毫無保留的傳授自己所學。他堅持以工作爲重,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樹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對待患者,他一絲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屬,真正做到了視病人如親人。爲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髒、不怕累,親自處理嘔吐物、排泄物,親手給長期臥牀、便祕患者摳大便,幫助患者家屬做好患者的護理。遇到危重病人,會在病人的牀旁站上兩三個小時,進行監護,觀察病情。

在爲患者診治過程中,他不斷積累臨牀經驗,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給出院患者詳細的書面指導後,還留下自己的手機號,方便患者和家屬隨時諮詢病情。他還主動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指導用藥、生活方式和複診,很多經他診治的患者、家屬都跟他成爲了好朋友。他恪守醫德,拒絕患者和家屬的宴請和紅包,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錦旗、感謝信,受到了上級領導、患者和家屬的廣泛好評。

他熱心公益,多次帶隊開展“流動醫院”下鄉義診活動,積極參與並開展“1帶_幫扶工程”,在晉莊鎮衛生院下鄉工作,培養鄉級醫務人員,提高其診治水平。每年積極參加衛計委和醫院組織的志願服務、義診、科普活動。

悉心鑽研,精益求精

參加工作以來,__同志注重自身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曾5次外出到三甲醫院進修學習,並多次參加各項學術會議,培訓班等。通過進修學習和短期培訓,使他迅速掌握了神經內科臨牀醫學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夠緊跟醫學前沿,追蹤國內外醫學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進展,並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於臨牀實踐,使自己業務素質、工作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並取得副主任醫師資格。

技術上,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積極參與開展的肌電圖、誘發電位檢查、模式翻轉視覺誘發電位、四肢多普勒檢查周圍血管等新技術項目,填補了我縣的醫療技術空白,並在全縣率先開展尿激酶對腦梗塞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有效減少致殘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數,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他還主持制定符合醫院實際情況的腦梗死、腦出血臨牀治療路徑;與同事一道開展神經內科康復治療,在神經內科建立康復大廳,給腦血管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手法,大幅提高了腦血管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學術上,他先後在《現代預防醫學》雜誌、《中國老年學雜誌》、《中國醫藥導刊》發表多篇論文,並擔任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全科醫學》副主編。所參加的由__市第一醫院牽頭的《pten基因抗白血病、骨髓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獲__省科學技術成果證書,獲__省__市科學技術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__同志2018年在__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進修神經介入技術半年,回院後開展神經介入技術,填補了我縣技術空白,並獲得2018年度高陽縣醫院技術創新一等獎。積極開展__市神經科重點專科建設。開展卒中中心建設,使我院靜脈溶栓比例大幅提高,有效減少患者致殘率。

身先士卒,愛灑邊疆

2016年5月,__同志主動請纓援疆,成爲高陽縣首位援疆的醫務工作者。他舍小家顧大家,安頓好剛剛做完心臟冠脈造影的父親,安撫好正準備參加會考的女兒,毅然把家事託付給妻子,按時出發。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九團醫院工作期間,他克服飲食習慣、氣候、時差帶來的困難,投入緊張的醫療工作中。

由於受援醫院條件所限,缺乏ct機、胃鏡等一些重要的檢查設備,某些常用藥物未配備,甚至連觀片燈都沒有,給臨牀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他把自己真正當成科室的一員,不消極,不抱怨,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適應環境,改變環境。

他每週開展上級醫師業務查房,主持疑難病例、死亡病例討論,參與搶救危重患者,解決內科疑難患者的診斷、鑑別、治療;他謙虛嚴謹、不驕不躁,製作醫學課件,指導低年資醫師開展業務學習,進行臨牀實踐;他把規範的診療,先進的理念,新的醫學進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經驗、教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當地的同事們。由於醫院規模較小,醫生數量配備不足,科室無法劃分,內、外、兒、皮膚、急診科混合收治。他結合工作特點,遇到不專業的疾患,他想盡一切辦法,通過電話、網絡等手段與內地的醫學專家、專科醫生一起分析病情,開展遠程會診,儘量讓病人少跑冤枉路。

在休息時間,他隨叫隨到,有呼必應,經常加班加點。多次跟隨救護車出診、接診患者,護送危重患者轉院。他曾晚上冒着新疆少有的大雨去醫院會診疑難患者,連夜護送患者轉院,前後近五個小時;曾在凌晨4點護送一個兩歲半的車禍危重患兒到數十公里以外的上級醫院,併爲他捐款,返回後立即護送另一名嚴重心律失常患者轉院。他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義診活動,傳遞醫學知識,並參與施工工人的急救培訓、模擬演練等活動。

隨着工作的深入開展,當地很多患者慕名而來,其中也有不少維吾爾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患者,他把當地的病患當做自己的親人,耐心細緻的爲患者診查,解釋病情,解決困擾,受到了當地羣衆的高度評價與信任。他與受援醫院的同事們互相學習、交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增進了民族團結,樹立了__援疆醫生的光輝形象。

他的醫術、仁心、醫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潤着人們的心田,他將“人民好醫生”的定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加以詮釋,不忘從醫初心,堅守醫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