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總結>

農業科教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閱讀(7K)

20XX年,在省、市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積極履行科教職能,紮實開展農業科技入戶、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等工作,大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建設,在實施科教興農、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一年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農業科教工作總結

一、強化措施落實,大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建設

我們精心組織,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有條不紊地推進項目建設,對鄉鎮農技人員實行了“管理在區、服務在鄉鎮”的“派駐制”管理。通過新一輪競聘,聘任了杜開俊等48名農技員爲鄉鎮公益性農技推廣人員,簽訂了勞動合同,明確了管理和指導責任,強化了鄉鎮農技推廣工作,圓滿完成了20XX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建設工作,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全年糧食總產增長5%,油料總產增長10.8%,蔬菜總產增長15.1%,畜牧業產值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1%。

1、加強組織管理。一是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領導、協調、統籌和項目實施的監管。二是成立項目專家組,由15名省市區三級農業專家組成,負責制定工作計劃,擬訂產業技術實施方案,協助遴選示範戶,評審技術工作方案,落實各項技術管理措施,指導、檢查、督促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員開展工作,評價技術指導員的工作績效。三是成立項目建設協調組,由項目建設單位區農業局和財政局派員組成,負責項目總體方案制訂、實施協調管理、政策落實、督查驗收和總結宣傳。四是成立項目實施督導組,對項目實施進行不定期現場督辦檢查,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2、加強資金監管。我們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監督管理,嚴禁用於工資和非本項目規定的其他開支。一年來項目經費使用情況如下:農技人員下鄉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費用30萬,農業科技示範戶應用新品種、新技術的種子、肥料、農藥等物化補助15萬元,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建設補助30萬元,聘請專家費用5萬元,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和新型農民培訓計15萬元,技術資料印刷和制度建設、工作考評等費用5萬元,確保了專款專用。

3、加強技術指導。一是優選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圍繞水稻、油菜、蔬菜、養雞四大主導產業,面向基層公開擇優選聘了技術指導員100名,其中種植技術指導員70人、養殖技術指導員30人;優先從專業村、特色村中遴選1000戶科技示範戶,其中種植專業戶700戶、養殖專業戶300戶。二是狠抓主推技術的推廣。全年推廣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面積2萬畝,輕簡化栽培技術應用面積45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應用80萬畝,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化調技術應用面積100萬畝次,農業避災減災技術應用面積10萬畝,金銀花、吊瓜、水生蔬菜、飼料麻等特色作物種植技術應用面積6000多畝,同時大力推廣了水稻、油菜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技術,蔬菜、茶葉等綠色有機標準化栽培,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區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5%以上。三是發揮基地示範作用。全年興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10個。在孫祠村建設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基地100畝;在區原種場建設綠色循環農業展示基地20畝,輻射帶動了巴西菇基地300畝;在浮橋村建設“油-稻”、“油-芝”高效栽培基地100畝,輻射帶動雙溪橋鎮建設5000畝優質油菜、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在羣力村建立“油-稻-稻”優質高產栽培基地100畝,輻射帶動了橫溝橋鎮建設萬畝優質油菜、水稻訂單生產基地;在窯咀村建設水生蔬菜示範基地50畝,輻射帶動了官埠橋鎮建設1000畝水生蔬菜基地;在大幕鄉建設金銀花栽培示範基地50畝,輻射帶動了大幕鄉建設5000畝金銀花種植基地;在曾鋪村建設特色作物高效栽培示範基地30畝,輻射帶動大幕鄉桃花尖村建設500畝吊瓜基地;在楊堡村建設蔬菜設施栽培基地50畝,輻射帶動雙溪橋鎮建設5000畝設施蔬菜基地;在奶牛場建設10畝飼料麻示範基地,開闢了苧麻利用新途徑;在賀勝村建立肉雞高效養殖基地,全面帶動了全區肉雞養殖。

4、加強績效考評。我們制定了項目管理辦法、資金管理辦法和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明確項目實施的目標、內容、責任以及資金使用要求,保證項目實施工作的有序開展。特別是在項目實施績效考評中,將科技示範戶培育、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農技人員培訓以及農民滿意度、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農業產業發展等作爲項目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通過自我評價、主管部門審查、現場實地抽查、電話調查、中介機構績效評價等方式,對項目建設進展和成效進行績效評價,同時建立了“四掛鉤”機制,即示範戶示範效果與物化技術補助掛鉤,技術指導員服務效果與報酬和待遇掛鉤,示範基地示範帶動效果與基地建設補助掛鉤,區級專家指導效果與報酬掛鉤;全面推行“四淘汰”制度,即年度實行對科技示範戶、技術指導員、示範基地和區級專家組成員分別按照10:1的比例進行落後淘汰,確保了項目實施順利進行。

二、圍繞增收目標,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

按照農業部和省農業廳“穩糧增糧”的戰略部署,我們以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爲目標,大力實施農業科技服務工程,促進了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提高了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實現了農民增產增收目標。

1、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入戶“三機構”。成立了以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農業科技入戶領導小組、農業科技入戶實施工作小組和區農業科技入戶專家組“三個機構”,建立了農業科技入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確保了對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的領導。

2、公開確定農業科技入戶“三主體”。一是公開確定了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爲全區項目的技術指導單位;二是公開確定了“四有”技術指導員,即有較高的種植(養殖)技術水平、有較強工作責任心、有奉獻精神、有豐富的農村工作實踐經驗,70%以上爲鄉鎮專業技術人員;三是公開確定了科技示範戶,在全區公開選擇了有一定文化程度、有較高種植(養殖)水平、有羣衆基礎、有牽頭帶動作用的農戶作爲科技示範戶,每個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周邊20戶以上的農戶,總輻射帶動農戶達到2.1萬戶。

3、 研究制定農業科技入戶“三方案”。制定了《20XX年咸安區農業科技入戶實施方案》、《咸安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工作方案》、《20XX年咸安區農業科技入戶油菜、水稻、蔬菜技術方案》,確保了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有案可循。

4、組織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三培訓”。主要抓了區培訓到技術指導員、鄉鎮技術指導員培訓到科技示範戶、科技示範戶培訓到輻射帶動戶的“三級培訓”。油菜、水稻、蔬菜科技入戶共舉行指導員區級培訓6次,舉行示範戶鄉鎮級培訓60場次。家禽養殖科技入戶共舉行指導員區級培訓2次,舉行示範戶鄉鎮級培訓10場次。技術指導員以行政村爲單位,由示範戶小組長負責召集人員,以示範戶和輻射戶爲主,擴大到普通農戶,採取現場匯診、共同分析、指導員點評、指導組長講課等形式就有關技術措施進行動員和部署,解決生產管理中的具體技術問題,帶動示範村均衡增產。區專家組結合入戶指導要求,採取一張技術光盤、一張技術掛圖、一張技術明白紙、一份技術處方“四個一”辦法,深入村組農戶、田間地頭,加強分類指導,督促田(飼)管工作,做到一戶不丟、一畝不漏,使主推品種及主推技術的應用成爲廣大科技示範戶、輻射戶的自覺行動。同時組織專家組結合農時季節、借力“三萬活動”開展了“科技入戶百村行”活動,送科技、送技術下鄉,機動快捷地爲農民提供生產技術服務,使科技入戶成爲了政策宣傳和科技服務的大講堂,成爲了服務農民、瞭解農民需求的窗口。

5、認真落實農業科技入戶“三機制”。 一是實行技術指導員包戶責任制,每名技術指導員負責指導10戶科技示範戶。技術指導單位明確了技術指導員的職責,制定了技術指導員的“七個必須”行爲規範。二是實行管理合同制。區農業局與技術指導單位,技術指導單位與技術指導員,技術指導員與科技示範戶之間分別簽訂了技術指導服務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確各方的責權利,確保了項目實施到位。三是實行考覈百分制。對技術指導員的技術服務工作和科技示範戶的示範帶動工作均實行百分制考覈。根據年度績效考覈評價結果,對錶現突出的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給予表彰獎勵,對績效不明顯的實行末位淘汰。

6、積極推行農業科技入戶“十個一”。在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作中,我區十分注重工作方法的創新,突出做到“十個一”:即安排一輛農業科技入戶宣傳車,將科技入戶、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民培訓等有關農業項目並軌一起實施,對選定科技示範戶每戶授一塊標牌,每位專家組成員和技術指導員掛一張“胸牌”服務,每位專家組成員和技術指導員印發一份名片方便聯繫,每位技術指導員帶一份“技術處方單”現場診斷開具處方,每位技術指導員人手一本《技術指導員手冊》,每個技術指導員重點培養一戶示範大戶,科技示範戶開展一項優質創高產競賽,以及實施“一攬子”入戶指導,“十個一”有力地促進了科技入戶工作。

7、着力把握農業科技入戶“七重點”。一是舉辦啓動儀式。20XX年2月10日我區舉行了科技入戶啓動儀式,區農業局、技術指導單位、技術指導員代表和科技示範戶代表四方分別簽訂了合同,對全區農業科技入戶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二是組織調研。摸清了科技示範戶對水稻、油菜生產技術的新需求,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分戶技術指導方案;三是層層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培訓。全區65名油菜、水稻技術指導員到科技示範戶技術指導5000次(天),舉行輻射戶培訓130場次,培訓農民1.3萬人次,開出技術處方650張,發放技術明白紙1.3萬份;5名蔬菜技術指導員到科技示範戶技術指導250次(天),舉行輻射戶培訓25場次,培訓農民750人次,開出技術處方750張,發放技術明白紙700份;四是組織技術指導員入戶上門技術指導。全區技術指導員人均對所掛鉤的科技示範戶入戶上門指導5次以上,並根據科技示範戶具體情況及田間測土結果,就品種選用、基肥配方等秋播技術開出相應的技術處方,幫助農民有效解決了油菜生產中的實際技術難題。五是督辦檢查。區領導多次深入到實施鄉鎮、實施單位和科技示範戶督辦指導,並組織全區檢查,促進了農業科技入戶的開展。六是廣泛開展農業科技入戶宣傳。在鄂南電視臺和咸寧日報開闢專欄,印發宣傳資料1萬份,編髮了《鹹安農業信息》30期,拉宣傳橫幅6條,推動了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廣泛開展;七是做好科技示範戶“物化技術”補貼兌現工作。按每農戶100元的標準按時足額給科技示範戶兌了現,確保了羣衆的積極參與。

三、創新培訓模式,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穩步實施

我們高度重視陽光工程培訓工作,採取“校村對接,就地培訓、就近轉移”的培訓模式,精心組織和安排,圓滿地完成了20XX年省陽光辦下達的1680人的培訓任務,20XX年下達的2650人培訓任務現已培訓1900人,完成71.6%,在2012年4月份之前培訓750人,完成全年培訓任務。

1、精心部署,落實措施。一是調整工作專班,充實專班力量;二是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三是結合實施方案制定了各項制度,並將各項制度和陽光工程領導小組、培訓基地認定條件、培訓基地任務分解上牆張掛,進行公示;四是選定有資質的區農廣校和富民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爲培訓基地,承擔陽光工程培訓任務;五是培訓基地與區陽光辦簽訂了培訓合同,遵照實施方案切實開展培訓;六是按蔬菜栽培、植保機防手、優質水稻栽培、優質油菜高效栽培、高產玉米栽培、淡水養殖、養雞養豬、吊瓜高產栽培、金銀花高產栽培、獺兔養殖、農技維修等11個不同專業,徵訂系統、規範、實用教材7600本。七是按各專業教學要求,選聘教學水平高、技術服務能力強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人擔任陽光工程培訓的兼職教師。

2、組織培訓,強化監管。陽光辦將培訓任務分解到各基地,區農廣校在賀勝橋、橫溝鎮、雙溪橋鎮、桂花鎮、汀泗橋鎮、向陽湖鎮、高橋鎮,組織蔬菜、油菜、水稻、養雞養豬、機防手、吊瓜、金銀花、玉米、沼氣等9個專業的培訓,培訓農民1830人。區富民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在汀泗橋鎮、大幕鄉、馬橋鎮、官埠橋鎮、賀勝橋鎮組織農機維修等專業培訓,培訓農民300人,斧頭湖漁(農)養殖技術培訓基地在向陽湖鎮、山坡鄉、渡普鎮組織淡水養殖技術等專業的培訓,培訓農民500人。陽光工程培訓嚴格實行公示制、第一堂課制度,按照“一帳五據”,“一式三本”的要求,建立陽光工程臺帳和資金專帳,培訓由陽光辦、財政局、審計局、紀委監察等各相關部門進行全程監管。逐步形成政府促進,外轉內輸並重,流動有序的城鄉一體化就業新格局。

四、遵照上級要求,大力抓好農廣校工作

1、積極開展農民培訓。借“三萬”活動的“東風”,我們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結合農民需求聘請農業專家開展培訓,積極探索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模式,力求貼近農村、貼近農民、現場示範,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在橫溝橋鎮袁鋪村、高橋澄水洞村開展畜禽養殖技術員培訓200人;在橫溝橋鎮楊畈村、雙溪九彬村開展蔬菜園藝工培訓200人;在在汀泗橋鎮古田村、雙溪浮橋村開展病蟲害專業防治員培訓200人;在大幕鄉馬安頭村、泉山口村開展村級農民技術員培訓200人;在青山茶葉專業合作社開展企業原料生產基地農民培訓100人;委託並協助綠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雙溪鄭良村、湯堖村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培訓200人,在雙溪梅岐村開展農村經濟人培訓100人。累計培訓1500人次,發放培訓教材3000餘冊。

2、積極做好抽考辦證及申報工作。一是做好抽考工作。根據省校安排,20XX年5月13日對20XX級(二年制)98名學歷生進行了抽考;11月10日對20XX級(三年制)71名計算機應用專業學歷生進行了《應用於文寫作》抽考,出色完成省校下達的抽考任務。二是做好報考工作。報招了2名中專後及(農村社會化服務)大專自考的學生。三是做好畢業辦證工作。將20XX級143名中專畢業生的相關資料進行覈實,嚴格按照省校規定的程序完成相關辦證工作。四是做好中職招生資質重新申請工作。根據鄂教發?20XX?4號文件精神,對各聯辦學校的辦學情況和國家助學金髮放等工作進行了認真清理和自查,經過實地考查,確定了3所有實力的民辦學校具備與農廣校聯合辦學的資質,得到了區教育局審批,並報送到省農廣校備案。

3、積極做好補貼撥付發放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們嚴格做好兩項補貼發放工作,20XX年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臨時伙食補貼上級下撥資金預算5820元,我們實事求是發放09級15名在校中職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臨時伙食補貼900元。中職生國家助學金及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補助上級總計下拔資助款185700元,我們按要求發放了153150元,其中155人享受中專助學金116250元,41人享受中職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補助36900元。

一年來,我們在省、市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科教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和農民羣衆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入戶、陽光工程、農民培訓和項目建設等科教工作力度,更加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