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計劃>

2020鄉村振興之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書記講黨課輔導報告講稿2篇

工作計劃 閱讀(1.06W)

鄉村振興之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講稿1

2020鄉村振興之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書記講黨課輔導報告講稿2篇

第一個問題爲何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通過這個問題的講解,引導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刻認識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抓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自覺性。

第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引領羣衆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強調,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農民羣衆實現共同富裕。集體經濟是農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農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質保障。壯大集體經濟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要求建立以公有制爲基礎的經濟,而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保持集體經濟健康發展,不但可以爲農戶提供各種服務,還可以發揮好調節作用,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實現農民羣衆共同富裕。可見,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那種空殼村、薄弱村的現象必須消除,不但農民個人的錢包要鼓起來,農村集體的腰包也要鼓起來。

第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新時代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了莊嚴承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我們黨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帶領人民羣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我們黨根據中國的國情,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當作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來對待,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瞻遠矚地提出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打贏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發展壯大了,勢必可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速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增強農業發展潛力,促使農村不斷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同時可以改善農村的辦學條件,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羣衆的文化素質,興辦公共福利事業,更有效地破除陳規陋習,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會風尚等,這對於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及其重要。

第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提升農村黨組織組織力的必然要求。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這是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爲民服務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重要保證。要增強村級黨組織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充分發揮其政治功能和組織優勢,把周圍羣衆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就要通過建立健全黨組織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各項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好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實踐證明,哪個地方集體經濟發展得好,那個地方基層黨組織說話就有人聽,辦事就有人跟,凝聚力、號召力就強。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增強凝力和戰鬥力,就必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第二個問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哪些不足

通過這個問題的講解,引導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清醒認識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緊迫感。

第一,收入來源單一,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目前大部分村集體無自身經營收入,主要靠鎮鄉劃撥辦公經費及單項工作獎勵維持運轉。而且發展不平衡,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好;
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資源缺乏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仍有不少的“空殼村”。不少地方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缺少可利用資源。如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多數已將集體土地、山林、水庫等資產全部包產到戶或組,已無集體資產可用,沒有采取反租倒包、租賃承包、土地人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或與致富能手合股聯合經營等方式,把潛在資源用好用活。少數村有集體資產,但由於地勢邊遠,交通不便,導致開發利用價值不大。

第二、缺乏機制保障,發展後勁不足。部分村單純依靠項目實施或爲企業生產提供服務獲取“協調費”或“贊助費”,沒有找到如何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實現持久發展的途徑,一旦項目竣工或是企業停產以後,這些村又退回“空殼村”的老樣子,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上力不從心、後勁不足。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個普遍的問題是缺少“能人“。比如,很多年富力強懂經濟、有頭腦、有闖勁的人紛紛外出務工或創業,多數村幹部年齡偏大,且有的思想保守、觀念落後,缺乏經營能力,“小農”意識嚴重,缺乏長遠眼光,認爲發展集體經濟費力不討好、吹糠不見米,風險自己擔、利益集體享,在發展集體經濟上裹足不前,畏首畏腳,不敢不願擔當。

第三,自身實力弱,支持力度不夠。不少地方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缺乏“第一桶金”有的村很想發展經濟,也看準了項目但沒有“第一桶金,因缺啓動資金無法實施只能望洋興嘆。而這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又不夠有的村要辦件事情因各種原因,在辦理相關手續、證照方面困難重重,使得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受限。上級在技術支持方面也不到位,不能適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需求。還有,對符合小微企業標準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優先立項扶持力度不夠,金融機構未在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增加信貸額度、放寬抵押政策、降低信貸門檻等拓寬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融資渠道上給以“鬆綁”。

第三個問題如何壯大和發展村級

通過這個問題的講解,引導黨級織和黨員幹部理清壯大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路,採取措施促進村集體經濟得到一個較快的發展。

第一,加大扶持力度。對於納人中央和省級財政扶持範圍的行政村,按照”中省盡力補助、市縣適當投入”原則推進,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不足部分由市縣財政安排解決。對各地自行扶持的行政村,地方財政要安排一定數額的補助資金。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使用好現有各項涉農財政支持政策,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採取資金整合、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各地要落實國家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稅費減免政策,落實集體經濟組織創建農產品品牌獎補制度,統籌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所需用地,鼓勵銀行業機構單列涉農信貸計劃,依法擴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效擔保物範圍,政府購買農業農村社會化服務項目安排要向集體經濟組織傾斜,對村級惠民涉農項目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考慮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承接,等等。

第二,健全工作機制。健全村黨組織領導機制。強化村黨組織領導地位,加強對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班子成員兼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村黨組織提名推薦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層負責人,選配合適的經營管理人員和發展帶頭人。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事項,需經村黨組織研究討論。健全村集體經濟法人治理機制。在完成清產覈資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量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治理結構,明晰集體所有產權關係。健全村集體經濟經營運行機制。建立以市場爲導向的經營靈活、管理有效、運行穩健的集體經濟發展新機制發揮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管理資產、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服務成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健全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機制。探索建立互惠互利的集體經濟組織與成員、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規範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分配方案,經村黨組織研究討論,集體成員大會形成同意決議後實施。以及健全村集體經濟監督管理機制,堅決防止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佔集體資產、資產流失等情況。

第三,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各級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財政和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鄉鎮和村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縣市、區黨委是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責任主體,要制定總體規劃,定期研究解決突出問題;
鄉鎮、村黨組織要認真組織實施,用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工作成果,做好土地流轉協調、村民組織動員、引資合作服務等工作。組織、財政部門要嚴格把關、全程跟蹤,並會同有關部門合力推進。農業農村部門要積極配合組織、財政部門爲項目組織實施提供必要的規劃指導、技術推廣、產銷對接等服務支撐。分類推進實施。各地要考慮發展階段和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特別是對薄弱村、空殼村,着重給予資產性扶持,將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資產量化一定比例作爲村集體資產推動村集體經濟與當地區域經濟更好融合發展。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村,要合理利用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結合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嚴格考覈督查。各地要把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納入縣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覈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的重要內容。要穩步有序推進,加強監督檢查,嚴格防止貪污、挪用、截留和虛報項目套取扶持資金,防止集體經濟活動被少數人控制、滋生腐敗。

“初心”就是出發時的目標、誓言或承諾。習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報告時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要不忘初心,作個不忘本源的堅持者。

“使命”就是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過程。我們新時代的新青年應該時刻牢記的。黨的十九大規劃了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黨全國人民奮鬥的宏偉目標和路線圖,爲我們廣大青年清晰指明瞭時代使命。

我們要把學習貫徹新黨章作爲第一位的要求,強化黨章意識,堅定政治信仰。黨章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每一個黨員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斷探索、拼搏,經歷無數挫折、失敗才能最終實現目標。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破解村級組織“無錢辦事”難題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公信力、戰鬥力、凝聚力的重要物質基礎。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隨着脫貧攻堅戰役向縱深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啓動,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縣各級相繼提出推進實施意見。作爲一名來自經濟部門的管理人員和身處基層一線的第一書記,我想利用這個平臺,和大家談一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一話題。

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必要性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歷來是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民公社化時期,建立在生產資料歸農村社區成員共同所有的基礎上,確立了“三級所有,隊爲基礎”的基本經濟體制,各村建起了學校、衛生所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集體所有的果園、養殖場、磚瓦窯等集體產業,集體經濟一度得到了壯大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着家庭分田到戶、聯產承包的推進實施,原有的“集體所有、統一經營”格局打破,大部分村級集體財產賣的賣、分的分、丟的丟、壞的壞,已經喪失殆盡,村級集體經濟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出現了好多“空殼村”,導致支部、村委開支靠佘,修橋補路資金靠要,更談不上過時過節給村民發點福利等等。以上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到村兩委的正常運行和村莊的與時俱進發展。重提壯大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這個課題,是有效解決村集體無錢辦事,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提升黨的基層組織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的必需之舉,更是時代的呼喚和現實的要求。

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時機成熟、條件具備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脫貧攻堅的縱深推進,有效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提升,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現實可能性。歸納起來,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基礎依然存在。在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適應新形勢,大部分村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是一種新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這種新型經濟組織可以把廣大農民組織起來,細化分工,從而實現集體和個人的共同富裕。即便有一些村沒有專業合作社或者專業合作社不壯大、不運行,但黨支部和村委會仍然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功能,在今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過程中,支部村委仍然可以發揮其很好的作用。二是多年來的農村改革,培養造就了一批現代農民,他們通過外出經商、打工、上學等途徑,增長了才幹。只要落實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回鄉創業等一攬子政策,在集體經濟壯大發展中必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廣大農民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願望。在當前我國的農村經濟體制下,全體村民作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水漲船高的對應關係。集體經濟的大力發展,可以減輕村民的負擔,增加他們的收入,還可以改善羣衆的福利。

三、當前集體經濟壯大發展出現的一些問題

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倡導和支持下,以貧困村爲主陣地,以村集體爲主體,我縣實施了光伏電站、食用菌、大棚蔬菜種植基地、肉牛、肉羊養殖基地、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等一批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這些項目有效地把貧困羣衆脫貧增收和村集體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羣衆增收的同時,促進了集體經濟的破零。特別是我縣首創的1558入股肉雞養殖、沁州黃、礦泉水等一批產業扶貧項目,開創了壯大集體經濟的新模式,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此外,冊村鎮冊村、道興兩村聯辦養殖基地,吸收了周邊村的產業資金,不僅爲基地建設解決了資金問題,而且入股村也得到了產業分紅,壯大了集體經濟。

但在具體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集體經濟缺乏產業支撐,不能實現持續穩定增長。按照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目標要求,2018年全縣所有貧困村集體經濟要實現破零並達到3萬元目標,一些村由於沒有產業項目支撐,雖然從賬面上多多少少有了收入,實現了破零,但收入來源是靠出租集體土地給羣衆耕種,出租閒置學校校舍等形式來實現,甚至有的村把水費收入也計入了集體經濟收入。

二是不能因地、因村制宜,項目類型趨同,差異化發展不明顯。以集體經濟破零爲目標,我縣大部分貧困村實施了一批集體經濟產業增收項目,但在項目選擇過程中往往不能依託資源優勢,緊跟市場需要精準選擇,這些項目大都集中在蔬菜種植、食用菌種植、養雞、養羊、養牛等領域,差異化發展的特色沒有體現出來。由於不能很好地體現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導致集體經濟收入目標難以實現。南石垢村位於縣城近郊,距縣城僅是一路之隔,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優勢。他們利用廢棄的龍窯做了一些蔬菜大棚,然後出租給種植戶種植,集體經濟收入靠收取租金來實現。如果是一個偏遠的鄉村,這種形式無疑是可取的,而且每年收上3-5萬元的租金也不錯。相對於其他村來說,南石垢村子大、消費高,一年收上那麼3-5萬元,實在是杯水車薪,很難維持村裏的正常運轉。最爲關鍵的是,這個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集體經濟壯大發展這篇文章還是沒有做深做透。我認爲,作爲一個縣城近郊村,完全可以由村委會把村裏的菜地用貨幣置換的方式收回來,由村裏配套上水利灌溉設施,統一規劃成私家菜園,租給縣城居民種植蔬菜,村裏成立一個公司,爲這些戶提供生產資料和管理配套服務,這樣土地價值就可以很好地體現,實現成倍的增長。另外,村裏還可以發展住宿、餐飲等基地服務,通過這些產業,可以使集體經濟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

三是項目前期調研論證不充分、不紮實,項目確定的不準、不好。多年來,我一直從事項目管理工作,按照常規做法,確定一個項目是否上馬,首先要做好市場調研,着重應該從做什麼項目,項目的市場前景怎樣,是否有銷售渠道,然後考慮需要投資多少,投資以後多長時間可以收回成本。總而言之,就是要抓好市場,打好算盤算好賬。通過走訪調查,我縣近年來實施的個別項目不成功,甚至交了學費,項目建起來了,投資卻超出不少,進入生產階段之後,市場價格又和原來預估的差下一大截,算下賬來不僅沒利潤可掙,就連老本也搭進去了。這種項目不僅不能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還給集體背上了債。所以大家在選擇項目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能盲目決策。

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經營漏洞比較多。目前,建成的村集體經濟項目大多由村兩委幹部進行管理,有的村由能人大戶牽頭,實行合作社運作,有的包給公司或個人經營,經營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確實有一部分項目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財務開支不規範,人浮於事,出工不出活,資產流失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加以高度的重視和解決。

四、農村集體經濟實現的幾種形式

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不斷涌現,並且越來越多樣化。如對原來人民公社體制下的集體企業的租賃承包經營,以鄉村名義投資興辦的一些新的種植、養殖、加工企業;
以鄉和村、以土地資產入股和個體私營企業聯合舉辦的股份制企業;
近年來涌現出的由村民自願聯合舉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還有的由村委出面牽頭組織土地流轉、發展的非農產業和環農產業、服務產業、旅遊產業等等,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大概可以歸納爲以下幾個類型

(一)土地統一經營型。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經過嚴格審查批准,對農民的承包地採取貨幣置換方式,收歸村集體進行統一規劃,集約化經營。與此同時,隨着經營體制的變革,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在集體領導下賺取勞動工資報酬,村集體通過土地經營取得收益。壯大集體經濟,如浙江寧波灣底村,通過這種形式,將全村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建成高效農業區、精品蔬菜種植區、觀光旅遊農業區(包括名優果園、花卉園等)、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業區。通過經營體制的變革,村集體成了產業經營的主體,爲集體經濟壯大提供了平臺,該村已成爲全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

(二)產權經營型。即通過對資源、資產使用權的合理流動,將擁有所有權的資源拍賣、租賃給企業,收取拍賣費用和租賃費用,再從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滾動開發,再進行拍賣或者租賃。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馬嶴鎮馬嶴村利用荒山資源,與旅遊企業合資發展觀光農業,村級每年收取資源使用費;
浙江**市安陽街道篔簹橋村把舊村改造後退出的宅基地建成商業門面出租,村集體年實現收入30萬元。

(三)產業龍頭型。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本地農業特色及優勢,組建專業公司、加工企業及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的中介組織,採取“公司農戶”、“協會農戶”的形式,爲羣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幫助農民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的事情,以有償服務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

(四)資源開發型。即發揮地區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合理開發運作,使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激活村集體經濟活力。如杭州餘杭紫荊村利用竹子優勢,開發苦竹林面積8000多畝,製作的各類笛、簫樂器遠銷海外,村集體年收入80多萬元。

(五)股份合作型。即將原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如浙江台州淑江區下陳街道下陳村,將農戶耕地入股量化興辦農業綠色園區,建設農貿市場,社員取得分紅,集體經營取得集體收入。

五、壯大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幾點建議

(一)堅持因地制宜,拓展集體經濟增長空間。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綜合考慮各個村的資源,基礎條件和區位優勢,堅持差異化經營道路,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中之重。一是利用好存量資源,走資源經營之路。閒置的養殖場、閒置學校、集體的水面、山林,集體的存量土地,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大家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把它們盤活,可以以資產入股的形式和企業能人開展合作,共同辦一些養殖項目、加工項目和基地、實體產業項目,實現集體資產的效益最大化。千萬不要嫌麻煩,圖省事一次性租出去了事。二是縣城近郊,公路沿線等一些具有區位優勢的村集體要開拓視野,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社區服務等新型產業,通過提供組織服務、管理服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還可以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商業地產,賺取租金收入,還可以順應社會需求,發展養老服務、學前教育等產業,多輪驅動壯大集體經濟。三是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優美、旅遊資源豐富的村莊可以利用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開發農事遊、風光遊、農家樂等鄉村生態旅遊項目,村集體通過參與景區管理、景區服務取得集體經濟收入。如牛寺鄉西峪、上峪、王泉等村,可以利用其歷史古道和新修西湯水庫的優勢,開展古村民居、庫區垂釣、民俗民風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和走馬嶺景區連成一體,形成一條月月有活動,村村有項目的旅遊線路;
故縣鎮徐村可以依託大儒王通,名相吳碘的歷史人文優勢,打造以儒學文化爲代表的文化旅遊區;
冊村鎮可以依託皇后泉、後溝等景點延伸擴展,打造沿圪蘆河文化旅遊景區。四是結合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實施,適應消費新需求。由村兩委牽頭,組建一批服務三農的經濟組織,如農機專業服務社,農技專業服務社等,通過提供服務,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五是鞏固好已經建成的集體經濟增收項目,使這些產業項目能夠爲集體經濟壯大做出應有的貢獻。此外,實現集體經濟增收的路徑還有很多,希望大家羣策羣力,開拓出更多的集體經濟壯大發展新路子。

(二)做好前期規劃設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大家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發展集體經濟,選擇一個好的項目非常關鍵。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做好市場調研,真正搞清楚市場需要什麼,市場的前景怎麼樣;
二是要做好項目實施條件的論證,看一看我們這個地方有沒有生產原料、有沒有生產技術、有沒有建設材料,氣候條件是不是合適等等;
三是要確定好項目建設的規模,然後根據生產規模設計好項目的建設內容,確定好建設工藝和生產工藝;
四是要根據建設內容算一算投資需要多少,所需資金從哪些渠道可以落實;
五要算一算投入產出帳,也就是項目建成後能不能掙錢,能夠掙多少,多少年可以收回投資。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涉及好多專業方面的事情,必要的時候應該讓專業技術人員來把把關。

(三)強化管理,提升集體經濟發展質量。

一是進一步推進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在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基礎上,對集體資產的佔有,經營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二是強化民主監督,實行民主理財、定期公開賬目,接受羣衆監督。杜絕賬目不清、貪佔挪用、濫支管花問題的發生;
三是轉變經營機制,參照規範企業科學設置崗位,做好定員定崗,細化生產分工,避免人浮於事、出工不出力等大鍋飯現象的發生,切實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