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情況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1.4W)

要加大基層黨員發展力度,廣泛開展把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雙向培養”活動,進一步充實社區後備幹部隊伍。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情況彙報,希望大家喜歡。

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情況彙報

按照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聯合下發《關於組織開展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等有關工作調研的通知》要求,現就X區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等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一)經驗做法

1、抓基礎,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按照合理配置資源、便於管理和方便黨員羣衆的原則,打破隸屬界限,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靈活科學設置黨的組織。一是按片區設置黨組織。根據片區、樓棟劃分和黨員分佈情況設置黨支部、黨小組,形成社區小網格內片區型組織網絡。二是按產業設置黨組織。根據“地域相鄰、行業相近”的原則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行業協會及商務樓宇上,形成新經濟、新社會組織產業型組織網絡。三是按功能設置黨組織。根據社區黨員愛好特點、專業特長等,建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文體活動宣傳隊、夕陽紅黨支部等,形成功能型組織網絡,在全區形成了“佈局合理、覆蓋廣泛、靈活多樣、功能明晰”的組織網絡體系,爲黨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奠定堅實基礎。例如,X社區在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建立了X黨支部,實現了黨組織的合理設置,促進了黨支部作用的發揮。

2、抓創新,豐富爲民服務載體。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機制,把服務羣衆作爲黨建互聯互通的切入點,按照出精品、創品牌、顯特色、上臺階的總體思路,圍繞社區組織建設、黨員隊伍建設、服務載體創新、服務功能提升等重點工作,我們提出了“一社區一品牌”的創建目標,並採取年初定項目、年中抓管理、年底嚴考覈的方式,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施“項目化”管理,相繼打造出X等數十個黨建特色品牌,深受居民羣衆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3、抓保障,強化基層制度建設。通過夯實制度、思想、組織“三個基礎”,建立了督促考評、責任追究、羣衆監督“三項機制”,注重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與實行居民自治、擴大基層民主與提高議事能力、大力推廣與創新完善“三個結合”,在城市社區推行了“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使民主自治機制更加完善、決策更加科學、社區更加和諧、羣衆更加滿意。今年以來,先後解決公益性、社會性重大事項X餘件,涉及金額X餘萬元。通過“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推行,把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要求貫穿到黨組織工作的各個環節,推動了黨的領導與羣衆自治的有機統一,黨領導下的社區民主自治機制更加完善。例如,X社區內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居民意見較大,社區黨組織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納入“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程序,在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對小區空地進行改造,有效解決了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用新辦法解決了老問題,居民羣衆十分滿意,社區羣衆對黨組織的信任度明顯提升。

(二)存在問題

1、發揮“引擎”作用不夠突出。雖然絕大多數社區黨組織發揮作用比較好,但也存在少數村改居社區黨組織習慣於用老思想、老辦法辦事,與新時期黨建工作和黨員對黨組織的要求有差距,缺乏創新精神,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需進一步提升。

2、發揮“引領”作用不夠積極。村改居社區黨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有勞動技能、懂經營、會管理、能帶領一方羣衆致富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帶頭人還比較少,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發揮還不夠明顯。

3、發揮“融合”作用不夠主動。部分基層黨組織開展社區事務性工作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結合得不夠緊密,融合度不夠高,少數基層黨組織找不到以黨建促服務的抓手,把抓社區建設與基層黨建工作相分離,就社會事務抓社會事務,就黨建抓黨建,導致資源整合難,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

(三)下步對策

1、多措並舉,加強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加大工作力量向社區下沉力度,機關幹部、街道辦事處幹部向社區派送鍛鍊,明確工作任務,規定工作時間;逐步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考制度,明確招錄標準,將年輕優秀人員選拔到社區“兩委”班子,充實社區工作力量;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重點採取集中輔導、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典型宣傳等形式,舉辦各級各類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和社區治理專題培訓班、研討班和基層黨建工作論壇,提升街道社區幹部黨建工作能力和依法辦事、執行政策、服務居民的能力。

2、整合資源,完善社區黨建經費保障。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把黨建經費、工作運轉經費、服務羣衆專項經費、社區工作人員報酬納入區級財政預算,並建立正常增長機制,形成以財政投入爲主、黨費適當補貼、共駐共建單位支持等渠道爲補充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進一步改善辦公活動場所,提高基層幹部保障水平,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多元化。

3、探索創新,提升社區黨建工作實效。建立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爲核心、以社區自治組織爲主體、以社區社會組織爲補充、駐區單位密切配合、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社區治理結構。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工作平臺,制定實施規劃和具體方案,將社會公益性的工作儘量交由專業社會組織,減輕社區工作壓力,增強社區工作實效。

二、提升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

20xx年,X區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此爲契機,並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構建以基層黨建爲引領,以黨建、公共服務、“三社聯動”和志願者服務“四位一體”信息化平臺爲支撐的社區服務體系,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以基層黨建爲引領,凝聚社區建設核心動力。一是突出示範帶動。按照“建點連線成片、形成區(帶)”的工作思路,以創建社區、“兩新”組織、機關、學校等不同類型黨建示範點爲依託,着力打造牡丹廣場中部黨建示範區、武漢路黨建示範帶和萬達商圈黨羣服務中心,着力構建“一區一帶一圈”黨建示範格局。二是推動力量下沉。組織引導全區黨員幹部走近羣衆,全區X個單位、X多名在職機關黨員進社區、開展“零距離”志願服務,通過“微心願”認領、菜單預約、結對聯繫等服務模式,上門爲羣衆服務,先後開展各類活動X多次,認領社區志願服務崗位X多個,有效改變了社區治理中社區唱“獨角戲”的被動局面。三是叫響服務品牌。按照“一辦一品牌、一社一特色”的要求,在全區X個辦事處X個社區,着力打造了一批羣衆認可、特色鮮明的服務品牌。先後涌現出了X等基層黨建特色服務品牌。四是實現互促雙贏。爲夯實基層基礎、盤活服務資源,X區在全區X個社區成立了“大黨委”,參與共駐共建單位黨組織X個,明確承諾共建事項X件,共享場地、物資等X個(處);建立三級便民服務大廳,健全基層便民服務機制,今年以來,各社區共受理服務事項X項,辦結X項,羣衆滿意率達X%,羣衆滿意率顯著提升。

(二)以“平臺信息化”爲支撐,提高服務精準便捷水平。一是高標準建設信息服務平臺。投資X萬元,高標準建設了“四位一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黨建信息系統,通過數字化統計、分析黨組織活動情況和黨員個人工作、生活情況;“三社聯動”信息系統,同步錄入社會組織和服務機構信息,提供12大類X項在線便民服務;公共服務綜合信息系統,實現了街道辦事處、社區各類業務全覆蓋,公共服務事項“前臺一窗受理,部門協同辦理”;志願者服務信息系統,將志願者組織和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緊密聯繫起來,通過定期發佈志願服務活動動態,促進志願互助服務精準化、多樣化、制度化,有效吸引和推動了社區居民、社會組織、志願者共同參與社區治理。二是強力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一窗式”服務、全域通辦。打破部門信息壁壘,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與組織、人社、民政、衛計等部門業務系統“無縫對接”,各種公共服務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實現了社區服務“前臺一窗受理、後臺協同辦理”的一窗式服務、全人羣覆蓋和全區域通辦。平臺試運行以來,街道、社區服務窗口從近10個減少到綜合受理、諮詢和反饋3個,平均辦件時長由40分鐘減少到8分鐘;平均所需材料數由21件減少到9件;窗口人員日均辦件數量由5件增加到18件。三是推動社區減負、服務增效。通過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多種類、跨部門、多業務電子臺賬戶實現了自動填報彙總,有效減輕社區數據統計負擔。“減負”後,大部分社區工作人員得以迴歸居民服務本位,工作效率和服務實效明顯提升。四是有效提升決策水平。通過信息平臺自動提供的各類數據,爲科學決策和有針對性地指導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政府更加準確掌握社區工作動態、重點和難點,各方面工作績效考覈有標準、優化調整有基礎、人員調配有依據。

(三)以“三社聯動”爲載體,創新社區服務治理機制。一是統籌規劃、試點先行。X區研究出臺了《關於創新工作機制提升社區服務的實施方案》,並選擇基礎較好的鄭州路辦事處等X個辦事處、X個城市社區先行開展“三社聯動”試點。試點半年後,總結經驗、改進完善,最終在全區X個辦事處、X個城市社區全面鋪開。二是強化硬件保障、軟件支撐。在建設“四位一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同時,先後投入X餘萬元,建成了區、辦事處、社區三級服務中心。區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專業型社區組織孵化、公益創投、社會籌資、數據分析。辦事處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區域內多元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公益服務。社區服務中心,直接面向居民服務,統一標誌符號和功能佈局,分爲業務辦理、展示查詢、休閒等候、服務洽談4個區域,有針對性地爲居民提供便民服務。三是孵化社會組織,擴展服務領域。針對公共服務空檔,篩選社會組織,予以重點孵化培育,努力造就一批支柱型、樞紐型、示範型社會組織。根據居民生活多樣化需求和服務日常化、持續化需要,邀請特色服務商家加盟,力爭居民生活需求全覆蓋。截至目前,三級服務中心篩選出X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家網99、陽光社工等X家社會組織、X個特色服務商家分批入駐和錄入信息平臺,服務範圍涵蓋社工類、教育類等貼近羣衆生活的86項服務。四是完善工作制度,優化運行機制。建立了區、街道、社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了區、街道、社區和相關部門的信息收集、反饋、聯動機制,推動“三社聯動”運行動態數字化,“四端查詢”方式實現了社區服務供給與社區居民需求的及時有效對接。在社區服務的供給端,健全了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和社會組織承接項目、社工團隊執行項目、面向社區實施項目的新供給機制,有效提高了“三社聯動”頻率、降低了聯動成本、提升了聯動效能。

三、加強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

(一)具體做法

1、配強黨組織“領頭雁”。一是以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爲契機,將素質高、能力強、羣衆擁護的黨員納入社區黨組織,有效提高了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尤其是社區黨組織書記的整體素質。二是爲每個社區配備了專職書記,進一步加強了黨組織工作力量,使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三是加強對軟弱渙散村的整頓力度,對不適合擔任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及時予以調整,逐步探索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態化機制。四是將城市社區工作人員月均報酬由X元提高到X元;村改居社區工作人員月均報酬由原來的X元提高到X元,進一步提升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後備隊伍建設。按照每個社區3-7名的標準,注重從大專以上學歷,綜合素質強,熱愛社區工作的人員中培養社區後備幹部。同時,有意識地安排社區後備幹部參加一些重大活動,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分配一些急、難、複雜的任務和羣衆工作,讓他們熟悉各方面的情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錘鍊黨性,提高素質,增強本領,並通過換屆選舉和任中調整,進一步優化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結構。例如,X,大學畢業後進社區工作,20xx年將其培養髮展成爲一名共產黨員,由於工作突出,將其作爲社區書記培養對象,X年當選爲社區書記,X年X月被X省委評爲“優秀共產黨員”,同年X月被選爲X市第X次黨代會代表。

3、注重綜合素質提升。大力實施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通過示範培訓+普遍輪訓等方式,先後通過X大學和市委黨校,分期分批對全區X名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全面培訓。培訓中打破過去“灌輸式”的培訓模式,通過採取專題講座、經驗交流會、現場觀摩、專題討論等方式組織“大家講、共同學”,實現培訓方式由講解式向探究式、靜態式向動態式、封閉式向開放式的轉變,真正達到了用深刻的理論武裝人、用鮮活的事例感染人、用現場實景啓發人的目的,使全區基層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爲工作開展提供了保障。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的建議

1、強化隊伍建設。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的用人標準,注重將學歷高、素質高、能力強、熱愛社區的人員選到社區工作,並作爲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進行培養。要加大基層黨員發展力度,廣泛開展把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雙向培養”活動,進一步充實社區後備幹部隊伍。在抓好社區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的同時,通過召開羣衆座談會,廣開言路,把羣衆公認的能人“談”出來,通過問卷調查,全面把握德才表現,把公道正派的能人“問”出來,通過全面考察,真正把“有本事、能幹事、幹成事”的能人“定”下來,通過組織換屆選舉,把有真才實學的能人“選”出來。

2、強化業務培訓。把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納入整個幹部培訓規劃,制定年度計劃,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確保所有基層黨組織書記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區級以上黨委部門組織的集中培訓;建立完善培訓工作責任制,圍繞“雙帶”能力強的培養目標,實行“菜單式”培訓,按照把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社區幹部、把優秀社區幹部培養成黨組織書記的目標要求,強化遞進式培養,科學制訂黨員培訓計劃和基層黨組織書記培養計劃,定期組織各類專題培訓,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履職水平.

3、強化考覈激勵。把關愛激勵和規範管理作爲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實施績效管理。把社會穩定、爲民服務、黨的建設等工作納入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目標管理考評範圍,與辦事處黨工委簽訂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對連續兩年考覈不合格、羣衆不滿意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予以調整。結合市、區兩級黨內表彰活動,開展優秀黨組織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對評選出來的先進個人和黨員幹部隊伍中的先進典型事蹟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增強村黨組織書記的榮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