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7.41K)

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彙報

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彙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老師:

20XX年9月,我帶着領導的重託和厚望,有幸參加了“陝西基層人才隊伍援助計劃”項目培訓,這次培訓採取在校研修和外出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歷時共60天。其中在校研修時間爲45天,主要對新課程理念的實踐、課堂教學的組織與規劃等方面進行系統學習,其餘15天時間前往南京,深入課堂,觀摩學習。兩個月來的學習和跟崗研修,我聆聽了南京市鼓樓區第29中的吳琳、周偉、張靜及西安市第26中的楊筱冰、90中的莊立等省內外教育專家的常規教學示範和專題報告。教授們的講座,都滲透着新課程標準下的新理念,每一講中都有需要我們去思考的東西,使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課程標準下新理念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中學習策略的設計規劃,使我從中領略到了他們的教學風采,感受到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受到了深刻的啓發,這其中既有教育理念上的洗禮,也有教育理論上的提高,更有教學技能上的提升。下面我就培訓期間所學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向各位領導和同仁做以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是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本着“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在教學中,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才能提升和實現社會價值。

通過培訓我深刻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氣氛,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以學生爲主,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關係才能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一切爲了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實現這些新的觀念,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共同促進,轉變學習的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教師不能單純的講授,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的參與面。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較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量,拓寬學生的參與面。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在上課時,揚學生之所長,癖其之短,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比如對一些膽小的學生,只要他們能積極參與就應表揚。對於班中一些理解,表達能力強的,教師就要關注培養他們的交流和應對能力。只有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讓他們切實在自己的基礎上有不同的提高,才能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當然,當每個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還應即使對他的發言予以正確的評價和表揚,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切實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認可。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教育理念的轉變更新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關鍵

國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已有八個年頭,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們跨出很大的一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無論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都有所提高和改觀。可會考、大學聯考選拔功能沒有變化,應試教育的勢頭還很強大,這勢必阻礙新課改前進的步伐,甚至出現“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的怪異現象,爲此,馬曉雄、石洛祥、李彩娜、操林英、張立昌等五位專家就“學習新理念,踐行新課程”作了專題報告,反覆強調我們一定要轉變理念,要求我們要從過去生命的塑造者轉變爲生命的讚賞者和呵護者;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習的組織者和倡導者;從過去學習成果的裁判者轉變爲學生心理的促進者和鼓勵者;從過去獨立的勞動者轉變爲教學共同團體的合作者;從過去教學任務的完成者轉變爲教學科研的研究者和反思者。聽了高芬教授《現代外語教學理論進展趨勢》的報告,我明白了教師的外語教學爲什麼要適合進展趨勢,因爲現代教學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科技快速進展,要求教師有更高的專業知識;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變革,教師要運用現代技術改善教育,作爲教師,要有不斷進修意識,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不斷創新,善於在工作中不斷反思、鑽研,成爲研究型,自我進展型的教師。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訓注重了理論聯繫實際,在提升理論的基礎上,迴歸課堂,老師們爲我們搭建教學實踐平臺,組織我們開展說課活動,通過聽課、評課各種形式,切實提升了我的教學平水,使我難忘的是在南京鼓樓區第29中學跟崗研修中聽了吳琳老師上的公開課:“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這節課使我受益非淺,很有觸動,讓我看到了我們的差距及差異,他們的課上學生是真正的主人,課堂上學生燦爛的笑臉告訴我們他們在享受課堂的樂趣,他們以優美的語調跟老師及夥伴自由的交流,真是學得愉快,活得自由自在。課後我們與南京的老師進行交流,從他們那裏汲取營養,並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強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潛能,實現育人的功效,纔是新課改的精華所在。三、教學理念的轉變

由以傳授知識爲本向以學生髮展爲本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接受知識。由於這種接受式的學習只重視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寡,對於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否聯繫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普遍關心不夠;對於學生的學習態度、意志、興趣、情感等因素,教師也投入不夠;對於學習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由於這樣的教育體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因而出現了“高分低能”等不正常的現象。而新課改則要求教師以學生爲本、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趙克禮教授的《新課程下英語學習與教學》的報告給我很大的收穫,他強調了新課標的六個基本理念和“任務型教學”。六個基本理念:1.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2.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進步。3.強調學習過程,倡導體現參與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教學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4.學生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使用語言,在使用語言過程中進展語言能力。5.任務型教學以應用爲動力,以應用爲目的,以應用爲核心。6.任務型教學是雙邊的交互式活動,在活動中所學的語言是實際的工具,其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它有較明確的具體目的,有利於激勵學習積極性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比較豐富,教師從全面出發,觀察、控制課堂的進展。江蘇楊思中學和山東杜郎口中學就是典型,他們正是在踐行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轉變過去的、陳舊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及手段,溶入到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中,並取得了新課程標準的顯著成績。。

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單一的學習方式向多元的學習方式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體制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爲“接受式學習”。教與學本來是相互聯繫的,但傳統的那種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造成了教與學的脫節,教條了教與學的邏輯關係。由於這種單一的學習方式沒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都較差,學習層次低,知識的獲得也較爲被動,傳統的學習方式主要是接受,學生研究、探索的成分較少,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無法發揮學生學習潛能,難以形成學習內驅力。因此,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

新課改要求學生從單一的學習方式向多元的學習方式轉變。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提問,勇於質疑、主動探索、深入研究,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協商等多種手段,關注生生互動,合作交流。隨着課改的深入,我們應該深刻的意識到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交流也應是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讓課堂教學從單相交流變爲多向交流,學生從靜聽變爲互動。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傾聽同學發言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理解,評價等能力。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生生互動爲價值取向的交往性的學習方式。相對於全班範圍的交往,將班級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能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在人數較少的小組裏,學生主體間互動的頻率比全班性的師生互動頻繁,同時對每個學生的主體參與情緒,主體互動水平,主體參與效度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因而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主體間高頻率,高水平的交往互動。課堂教學還可以分爲四到八人不等的學習小組,每組既有優生,又有潛能生,組長由優生和潛能生輪流擔任,不要終生制。一方面是他們彼此學習,互相幫助和督促;另一方面是他們“正人先正己”,學困生當上小組之後,他自己也會做得很好,還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爲優,良,中三個不固定的,由教師自己掌握的動態管理級別。發現某個學生進步時,鼓勵其不斷起跳,釋放潛能;發現某個學生退步時,及時做好轉化工作,不斷變化的學生,不斷調整級別,提出新的要求。課後,學生要善於總結,自主反饋、及時獲取信息、找錯補差,重新認識、塑造自己。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促進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

關於課堂教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現在崇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打漁的方法。

五、熱愛教育對象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在南京見習期間,和老師們談論學生,他們掛在嘴邊的詞是:我的那些孩子,靜心思考這句話,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只有從心裏抒發出來的感情,才能打動孩子的心房,只有愛孩子的人,纔有可能教育好孩子。正因爲如此,我們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應該加倍的關愛和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的、品德上的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感到溫暖,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用29中學的校訓來總結就是我們要讓“優秀的更優秀,讓普通的變優秀,一個都不能少”,我相信如果我們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學生,我們的教育一定是另外一番新天地。

六、智慧不是靠灌輸獲得的,成功建立在有準備的基礎之上。

通過培訓,使自己有了不少的收穫:

1、提高了自己的師德水準:在培訓過程中,我從一些優秀的骨幹教師身上不光學到了教學、教研的本領,而且使我深切領悟到“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無止境”的真諦。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爲教育目的、活動、方法的指導者、探索者、實踐者,學生成長進展的領路人,教師應具有奉獻精神。奉獻是一種美德,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教育的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熱愛學生等於塑造一個學生,厭棄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老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基於親緣關係,不是出於個人需求,是持久而深厚的教育之愛。我們知道師生交往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交往影響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好壞的關鍵,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只要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注,讓學生喜歡你,從而喜歡上你的課,那我們每一位老師即使不去強調如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他們也會非常自覺地把每節課學好,教育的真諦是愛,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最優化的進展,愛心、責任是師德的基礎和核心內容。

2、教育觀念得到更新:此次骨幹班的全體學員幾乎都來自教學第一線。通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3、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爲系統:教師的專業素養想得到進展和進步一定要善於思考、勇於實踐、不斷反思提煉總結。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他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那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學習,來到陝西師大一下子聽了那麼多課,記了厚厚的筆記,使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兩個月的學習,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4、合作學習、共同成長:學習過程中,全體學員合作學習、共同成長,成爲一個親密和諧的學習大家庭。學員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培訓結束,就是我們新的合作開始,回來工作之後,我們仍然互通信息,保持聯繫,互相交流,共同進步,爭取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知識。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大膽的在課堂中引進新思路、新方法解決課上的問題。課堂上及時根據課堂情況調整教學環節與教學思路,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做到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使學生由教師教學變爲學生樂學、願學、自學,讓學生更好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爲了不斷進步自己的專業水平,我將積極參與各級的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着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大家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領悟。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