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建築實習報告>

建築實習報告三篇

建築實習報告 閱讀(2.42W)
〖摘要〗由於時間短暫,在那幾個禮拜裏就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是我很知足。實習使應屆生樹立市場意識,小編分享了一篇相當不錯的《建築實習報告三篇》,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以前看建築物,不知道從哪方面的去看建築,也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去評價一個建築的優劣好壞,想深入去了解的建築,卻不知道從哪方面去了解,經過兩週建築認識實習,面對實體建築,通過老師的仔細講解,自己終於有了對建築整體的感性認識,對建築的觀察力有所提高,對建築由瞭解變成了喜歡,而且自己也學到很多的有關建築方面的知識,對單個建築、建築羣等都有了較深的認識。


建築實習報告三篇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參觀了淮安的周恩來紀念館,清晏園,河下古鎮等代表性建築,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天壇、國家大劇院,頤和園、故宮、首都博物館、長陵、鳥巢、水立方等。古代建築、現代建築,自己真是一飽眼福。

我在建築認識實習日記中已經分別對單體建築的做了詳細的介紹,在這裏,我只是敘述觀看所有建築後的總結和感觸,看過這麼多古代和現代的建築後,對建築所涉及的方面了有了很深的認識,下面就分別論述:

建築與藝術

建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築爲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休息、活動的場所,而且給予人們精神的享受。建築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其藝術性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天壇皇穹宇入口和北京頤和園中一門,它們都具備使人通過的功能,但它們給人的感受就不一樣,天壇皇穹宇入口給人肅穆而威嚴的感覺,而北京頤和園中的門給人親切寧靜的感受;又如北京故宮午門和天安門廣場,他們都會使人感到宏偉莊重,但午門莊重中帶有壓抑感,天安門廣場則顯得開闊。

建築與社會

社會生產方式影響建築,如北京故宮,頤和園,淮安清晏園中等古建築,都採用是木結構,這說明了社會生產了對建築的限制,那時候沒有鋼材,水泥的建築材料,落後的技術造就了豪華的殿堂,建築大部分採用了天然的材料,沿用數千年之久的木結構構架形式沒有多大的改變。

社會思想意識民族文化特徵影響建築。如北京故宮,建築中的龍鳳紋祥只能用來象徵皇帝和皇族,建築的形制、屋頂的樣式要等按等分級。因爲我我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中,地位的世襲制度,官爵的等級制度都對古代建築產生了巨大影響。還有古建築上的雕刻、繪畫也反映了我國當時的民族文化,如在古建築中則常常通過匾額、楹聯強調建築的主題,用題名的方式點出這個建築環境的詩情畫意,表現了建築與文學文化的密切聯繫。。

建築與形象

曾經思考怎樣的建築才能向人們展示一個好的形象,通過這次建築認識實習和查閱相關的資料,知道了建築的形象離不開尺度、對比、韻律和均衡。如人民英雄紀念碑採用了我國傳統的石碑形式但並沒有將它們簡單地放大,而是仔細地處理了尺度問題——基座採用兩重欄杆,加大碑身比例。因而顯示了它的實際尺寸;又如人民大會堂門廊,水平方向的韻律感;如頤和園樂壽堂院牆,燈窗與欄杆不同疏密的重複,節奏輕快活潑。

此外,我認爲,建築形象和建築空間有密切的關係。我國傳統建築中,用木隔斷分割空間,這樣顯示的輕巧感增加了與鄰室的空間聯繫;像頤和園的長廊,以廊柱作垂直限定,空間界限模糊,既分又合,融爲一體;又如故宮太和殿以三層凸起的漢白玉臺基層層內收,強調其莊重雄偉與強烈的穩定感,同時也擴大了建築的空間領域。另外,空間序列的安排對建築形象也有重要影響,天安門、端門、午門造成了形體和空間上的類似與重複,太和殿宏偉的體量構成這一序列的*。

北京故宮主軸線上的外三殿所形成的時間-空間序列:金水橋是這一空間序列的“前奏”;天安門、端門、午門以及其所處的狹長院落造成了形體和空間上的反覆“收”、“放”和相似重複;午門以其三面圍合的空間預示着另一個“樂章”的開始;新樂章開始,金水橋又一次重複前奏,但院落空間變大變寬;太和門在收的同時,通過臺階的上和下,預示着*的到來;進入形狀重複但規模擴大的太和殿主院落;太和殿宏偉的體量、高大的臺基、開闊的空間,構成這一序列的*;中和殿、保和殿及其院落,在形體和空間的相似重複中逐漸減弱,接近尾聲。

建築與歷史

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歷史,建築也包括在內,從原始社會的山洞鳥巢,到古代的木結構建築,再到現代建築,都見證了歷史的演變,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建築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沒有了古代建築一步步地發展也沒有現代建築的宏偉、先進,技術離不開生產的發展,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鳥巢,水立方的成就歸功於現代生產力的發達和科學技術的先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順應時代潮流的建築將不斷涌現。

總結

在這次建築認識實習中,通過參觀各種建築和觀看各類建築圖片,瞭解了各種建築的功能、形態、色彩,瞭解了古代和現代各類型建築特點。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對建築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增加了很多,建築很有內涵,隨着對它的深入瞭解,就越想了解它。以後我要更多的出去認識更多的建築,更多的了了解建築,把建築學學好,儘自己所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建築實業。
篇二
  實習對於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字眼,因爲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沒有經歷過實習,這是第一次實習,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

由於時間短暫,在那幾個禮拜裏就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是我很知足。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實習的內容:

一開始到這工地的雛形還沒有,只看見一個基坑。我們被分到放線組,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上夜班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現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睏乏和寒冷的交加中,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們的意志。雖然我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們,然我們體會到社會的味道,讓我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一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後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

實習的經驗及收穫:

本此實習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爲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築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範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習一個月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這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親身經歷,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建築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着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短短一月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習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

總結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篇三
  房屋建築學是適合土木工程類專業人員瞭解和研究建築設計的思路和過程、建築物的構成和細部構造以及它們與其有關專業,特別是與結構專業之間密切聯繫的一門專業基礎學科。作爲一門內容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建築功能、建築藝術、建築規劃、工程技術、工程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本學期通過10周的課堂知識的學習,爲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第17周我們在學院老師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了爲期三天的房屋建築學的課程實習。在大學生活中,實踐是極爲重要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強化和發展的源泉,也是大學生鍛鍊成熟的途徑。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因此對於房屋建築學的課程實習,也就是土木專業的認知實習我們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對這次實習的收穫與感想做詳細的總結,特此報告如下:

一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典型建築、施工工地、生產車間,使我們對所學《房屋建築學》知識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同時進一步的擴大了本專業的知識涉及面,有助於我們對《房屋建築學》所學知識與實際施工狀況的認知結合,提高我們掌握鞏固本專業知識的能力。具體目的及任務是:

1、通過參觀實際建築場地以及生產車間,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生產以及建築結構實體的認識,同時將書本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與知識的融合中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將所學房屋建築的基本理論與在建工程進行現場比較,從而進一步培養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實際施工過程方面的認知能力。

3、通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注意事項,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我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爲今後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二具體安排

1、實習時間:20XX年12月27日到20XX年12月30日

2、實習計劃及進度:

27日(星期一)上午大學生創業基地

下午南寧機械廠

28日(星期二)上午體育館、1080集資樓

下午榮和大地、經濟適用房

30日(星期四)上午體育中心、南寧大橋、民族博物館

下午金質仙葫、觀瀾溪谷

三實習期間主要的內容

(一)建築部分上。注意觀察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瞭解各層平面格局及房間佈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以及建築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

(二)構造部分上。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時多注意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承重方式、施工方式以及地基、基礎、牆體、樑、板、柱等基本構造和建築的內外裝修。

(三)施工部分上。瞭解施工佈置以及施工組織。參觀工地現場,多注意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和各種結構施工的工序等內容。如基坑的開挖、模板的支護與拆除、鋼筋的佈置等。

四實習收穫與總結

在實習前的動員大會上,帶隊老師就已經通過許多實例講明瞭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的重要性。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同學們頭上都戴着安全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並且在施工工地的現場也標示着“安全重於泰山”的字樣,由此可見在建築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

此次我門認識實現主要分爲工業廠房、在建建築、已建建築三大類。其中工業廠房:南寧機械廠。在建建築:大學生創業基地、1080集資樓、榮和大地、經濟適用房、金質仙葫、觀瀾溪谷。已建建築:體育館、體育中心、南寧大橋、民族博物館。

現在我就以這三大類來分別進行我的總結:

(一)工業廠房

27日下午,我們乘車來到了南寧機械廠參觀,前來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十分熱誠的廠長,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下整個廠的情況以及一些注意事項。該廠成立於1952年,是一家國有企業。剛開始建廠時只有9臺機臺和29名員工,到了90年代國中期是該企業發展達到高峯的時候,當時生產了15到18萬臺機器設備。

但由於基金和技術含量問題,現在就沒有那麼景氣了,一年只生產幾萬臺。現在有退休員工1600多人,上崗員工也有1600多人。可見該廠確實年代已久,老師說讓我們來此參觀就是爲了讓我們瞭解一下以前的建築跟現在的建築有和區別,進行一下對比從而有個感性的認識。南寧機械場廠的廠房大多爲比較舊的單層廠房。根據參觀所見分爲按結構來分可分爲磚木結構廠房以及鋼混結構廠房如下圖所示:

(鋼混結構裝配式單層廠房)

通過參觀我瞭解了單層廠房的基本結構以及類型。歸納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現將其要點歸納如下:

1.單層廠房屋面基層分有檁體系和無檁體系兩種。

2.屋面排水方式基本上可分爲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兩大類。有組織排水又可分爲內落水、內落外排水、檐溝外排水、長天溝外排水等。

3.單層廠房屋面防水有卷材防水、剛性防水、構件自防水和瓦屋面等幾種。

4.矩形天窗的跨度是屋架(或屋面樑)跨度的1/3~1/2。由於屋架上下弦的節點距離一般爲3m,天窗的跨度相應爲6,9,12m。天窗架的高度是根據所需天窗扇的排數和每排窗扇的高度來確定的。

5.矩形避風天窗是由矩形天窗及其兩側的擋風板組成,爲了增大通風量,可以不設窗扇。解決防雨的措施是採用挑檐屋面板,水平口擋雨片、垂直口擋雨板。

6.立柱式擋風板支承在大型屋面板縱肋處的柱墩上,懸挑式擋風板支承在天窗架上。

7.單層廠房外牆構造按其材料類別可分爲磚牆、砌塊牆、板材牆等;按其承重型式則可分爲承重牆、自承重牆和框架牆等。

8.承重牆的構造與民用建築類似,只是更加重視其剛度和穩定性。自承重牆應注重牆與柱子的連接關係和拉結構造。在大型板材牆中,牆板佈置以橫向佈置爲主。板柱連接有剛性和柔性兩類。板縫的處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水。輕質板材牆有石棉水泥波瓦牆和壓型鋼板牆兩種。開敞式外牆主要用在南方炎熱地區的一些熱加工車間。

9.工業建築的側窗根據開啓方式的不同可分爲中懸窗、平開窗、立轉窗和固定窗等類型;側窗材料主要採用鋼材和木材。由於單層廠房的側窗面積較大,因此一個側窗往往是由幾個基本扇拼框組成。

10.單層廠房地面面層的選擇、墊層的設置與選擇以及地基都應滿足生產的要求。其細部構造有變形縫、交界縫、地溝和坡道等。

(二)在建建築

27日上午,我們來到了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基地。此項目基地整體地形平坦,規劃總用地面積12339.4㎡;建築基底面積5513.82㎡(其中1#樓4046.9㎡,2#樓1466.92㎡);地上總建築面積21905.55㎡(其中1#樓20909.9㎡,2#樓1695.65㎡);地下車庫總建築面積8715.5㎡;綠地率20%;建築密度45%;容積率1.8。建設內容包括:一棟綜合樓(1#樓),包括了科技展示廳、辦公室、建築面積20909.9平米(不含地下停車庫),結構爲框架結構;一棟活動中心(2#樓),建築面積1695.65平米(不含地下停車庫),結構爲鋼結構。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進入了建築物內部,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正在施工的工地現場,確實讓我激動萬分,建築整體澆注基本完工,還差頂層屋面板還在搭接鋼筋。此建築採用框架結構,樓蓋採用整體澆注,具有良好的剛度以及抗震能力,整體性好。

在現場可以明顯看到明樑和暗樑的對比交錯,爲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大樓設置了構造柱,構造柱是種構造配筋的柱,用於砌體結構或框架結構填充牆中,只承受豎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彎矩,是砌體承重的的建築中爲了增加建築剛度和穩定性設置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使它和各層圈樑連接,形成空間骨架,加強牆體抗彎,剪能力。

構造柱結構形式爲馬牙槎,以此來增加多兩邊牆的穩固性。在實習的過程中也學到了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樑、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也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同時在參觀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在砌築隔牆的時候,最上一層磚是斜砌的,問老師後明白那不是承重的,爲了使砌築磚牆與頂層樑的有效連接。

在牆體上我還看到了抹灰層上一些結構連接處佈置了鋼絲網,老師說那是爲了防止抹灰砂漿開裂,起到了防裂的作用。在樓層變化處我看到了變形縫。我們在房屋建築學中知道,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可分爲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伸縮縫:

變形縫未作防護

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溼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爲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置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伸縮縫要求把建築物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斷開,基礎部分因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不需斷開。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爲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爲“沉降縫”。沉降縫與伸縮縫的區別在於沉降縫非但將牆、樓層及屋頂部分脫開,而且其基礎部分亦必須分離。

防震縫:它的設置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爲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其基礎可分離也可不分離。

由此可見,運用房屋建築學所學的知識,我可以判斷那是一個伸縮縫,因爲此處基礎並沒有斷開,真是一次完美的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啊!

28日上午,參觀的是西大的1080集資樓。現場正在進行地下基礎的施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臺很大的新型靜壓樁機正在向地基送樁,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整個送樁的全過程,如此龐大的壓樁機看似如此笨重,卻在操作員的手中活動自如,而且居然還能在地基上行走,以保證迅速而準確的在指定的位置打樁,打一根樁的時間就10分中這樣,讓我對基礎打樁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現在送樁用的是一種預應力高強度樁材,該樁體是空心結構,其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圓形以外的形狀。進一步,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多邊形;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對稱的多邊形;該多邊形的各邊長度不相等;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正多邊形。本實用新型的單樁承載力相對較高,施工週期短,成樁質量易於符合設計要求;工廠預製樁投資少,生產工藝控制及模具製作相對簡單;能避免運輸及施工過程中樁材損壞導致樁身混凝土耐久性不良;樁材與土層的接觸面積大,摩擦力大;配筋方式靈活,節省原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現場我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地上有很多像上右圖一樣的錐形樁洞,可是怎麼看不到樁呢?隨後我問了現在施工員蘇工,他解釋說樁已經打進去了,只是打樁時深處產生負壓將上部泥土吸入洞內而形成了我們所見的錐形樁洞。

可是樁不是應該高出地面嗎,然後長出的部分最後才截斷嗎,現在樁都*了地基以下怎麼承載基礎呢?蘇工繼續解釋說由於考慮現場做的是滿堂基礎,樁基密集,爲了不影響施工場的交通運輸等活動,使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基坑只挖至設計標高以上1.5米,待樁全部打入後再繼續開挖,之後樁自然就露出地面了。在現場我們還看到了現場荷載試驗機,這是在學工程地質學上學到的,現在也能在現在看到了更加深了我的認識。

28日下午,我們先來到了位於快環的榮和大地的一個工地上。這裏也進行基礎施工階段,可是與早上看到的1080集資樓所不同的是,這裏採用的是人工挖孔樁。人工挖孔樁,是用人力挖土、現場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樁。人工挖孔樁一般直徑較粗,最細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夠承載樓層較少且壓力較大的結構主體,目前應用比較普遍。樁的上面設置承臺,再用承臺樑拉結、連繫起來,使各個樁的受力均勻分佈,用以支承整個建築物。

比較大型機械設備,挖孔樁要比木樁、混凝土打入樁抗震能力強,造價比衝錐衝孔、衝擊錐衝孔、衝擊鑽機衝孔、迴旋鑽機鑽孔、沉井基礎節省。從而在公路、民用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挖孔樁井下作業條件差、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顯得尤爲重要。場地內嚴禁打降深抽水,當確因施工需要採取小範圍抽水時,應注意對周圍地層及建築物進行觀察,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值得主意的當我仔細觀察坑內護壁的時候,發現在了一個與多數同學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第一意識就是樁坑直徑是上大下小的結構,結果當我向現場施工員提起的適合,他堅決的否定了我這個想法,說這是錯覺,裝坑直徑沒有變化上下坑底與坑口是一樣大的。當時我很不可思議,想了很久都沒想過來到底是什麼回事。因爲樁坑的護壁是以米爲模數的,每一米做一護壁,因此從上往下看是逐漸減小的。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造成錯覺的原因是因爲每一米護壁都是上小下大的結構,從而總的來說樁坑直徑並沒有發生整體的變小,而是保持不變的。從這也深深的讓我上了一課,做什麼事情不要被起表面所矇混了,要不懂就問,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回想當時要是不問不去深究,那我可能至今都還認爲樁坑是上大下小的呢,那豈不成了笑話。在現場我還看到了樁所配的螺旋鋼筋,瞭解了螺旋鋼筋的製作已經焊接過程。

接着當日下午我們又來到了位於(三塘)南悟路的經濟適用房,參觀了由廣西大學設計院設計的三層樓的磚混結構建築。簡單瞭解了一下圈樑和構造柱的佈置,以及房間的佈置情況。

30日下午,我們來到了仙葫區的金質仙葫以及觀瀾溪谷參觀。在金質仙葫我們看到了明顯標識的各種公示牌,在此我首先要申明一下其實每個建築工地都會有公示牌,我只是以這個工地的來做舉例說明。公示牌一般是貼與外牆面,一般包括工程概況、項目管理網絡圖、質量管理體系網絡圖、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保衛消防牌、環境保護牌、施工現場平面圖。舉例如下圖

此建築結構施工基本竣工,整個工程採用的是以框架剪力牆爲主,局部框支剪力牆的結構形式。框架-剪力牆結構也稱框剪結構,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佈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因爲,在下部樓層,剪力牆的位移較小,它拉着框架按彎曲型曲線變形,剪力牆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樓層則相反,剪力牆位移越來越大,有外側的趨勢,而框架則有內收的趨勢,框架拉剪力牆按剪切型曲線變形,框架除了負擔外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外,還額外負擔了把剪力拉回來的附加水平力,剪力牆不但不承受荷載產生的水平力,還因爲給框架一個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負剪力,所以,上部樓層即使外荷載產生的樓層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現相當大的剪力。框支剪力牆是指在框架剪力牆結構(在轉換層的位置)上部佈置剪力牆體系.部分剪力牆應落地.。

一般多用於下部要求大開間,上部住宅、酒店且房間內不能出現柱角的綜合高層房屋。同時我們參觀了大樓的內部結構,以及各大小房間衛生間的佈局、防火設備的安裝位置,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實踐知識。在進入大樓之前,施工員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叫後澆帶的地方,這是我曾經聽說過卻從未認識的地方。

後來聽了施工員的解說我才知道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爲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爲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

後來我們又來到了觀瀾溪谷,結構層爲11+1。也是由施工員帶領着我們觀察了整個建築的建設。從這裏開始,我已經對整個建築結構,空間佈置,施工等有了一個較爲系統的瞭解,感受收穫了許多、學到了許多。總的來說從在建建築中,能夠更真實更直接的瞭解整個建築的建設過程以及施工組織等,能讓自己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迅速的昇華。馬克思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三)已建建築

28日上午,我們參觀了西校區體育館。老師介紹說屬於排架結構,結構形式類似與工業廠房。主要有橫向支撐,縱向支撐。兩面山牆設計了抗風柱,用於抵抗風荷載。屋面板用的是單項板,其底部分佈着肋形次樑。

30日上午,我們首先參觀了南寧體育中心,由於不能進入場地我們只在外面觀看了其設計外表以及周邊的附屬建築。廣西體育中心工程總佔地1143畝,總建築面積達19.8萬平方米。該工程位於五象新區核心區五象大道南側,工程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跳水館以及現代化的網球中心。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建築採用具有飄逸感的多曲線屋面,充分呈現出現代氣息。廣西體育中心計劃於2010年底建成。

廣西體育中心工程是南寧市有史以來規模、設計功能、建設標準的現代化體育設施,體育中心工程位於五象新區核心區五象大道南側,與青秀山風景區一江之隔。工程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跳水館以及現代化的網球中心。體育場擁有6萬個座位,體育館擁有10000個座位,游泳跳水館和網球中心分別設有3000個座位。廣西體育中心項目總投資爲21.6億元,是集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集會展覽、健康娛樂等多功能爲一體的標誌性建築綜合體。一期工程主體育場用地500畝,建築面積約爲12萬平方米。

建築有田徑場、足球場、看臺、運動員室、教練室、裁判室、貴賓室和新聞報道室等,投資約爲10.94億元。主體育場按照能承辦全國性運動會主體育場館、區域性國際運動會和部份國際、國內重大單項賽事的標準規劃設計。訓練場區內,就設有訓練場和五人制的足球運動場;網球中心區就設有1個決賽和2個半決賽場,建築面積約爲2萬平方米,它同時可以容納得下3000多名觀衆;而由主體育館、副館和相關輔助空間組成的體育館區,能滿足室內田徑、體操、排球、手球等比賽,可以容納近1萬名觀衆;游泳跳水館區也可以容納3000名觀衆。

廣西體育中心廣西體育中心主體育場的建築設計從綠城南寧中得到靈感,提煉出“綠葉”的含義,結合體育運動的奔放,動感的氣勢,東西兩片看臺罩棚向南、向北和向上、向下翹展現出很強的“飄動”和運動感,彷彿兩片綠葉在綠城南寧中盡情飄動、舞動。(見下圖,爲體育中心鳥瞰圖)該項目採用的是鋼結構形式,2片巨型葉子又內部的鋼作爲桁架支撐,整個建築的支撐柱子是由吊車將鋼製箱型柱吊起,放至預定位置。爲了趕工,施工方放棄了投標時的流水作業方式,改用全面鋪開的方式施工,在土建工程已完成的工作面及時提交給鋼結構施工,按土建工程的北、南、西、東等工作面移交計劃。

接着我們參觀了南寧大橋。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西側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徑斜吊拱曲線橋樑-南寧大橋,是南寧市“136”重點工程之一,既是南寧實施“重點向南,加快五象新區建設,再造一個新南寧”戰略的一項重點工程,也是推進北部灣建設,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南寧大橋路線設計總長1314.773米,橋樑總長734.502米,設置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爲50公里/時,現已建成,成爲南寧市標誌性建築。當我們踏上南寧大橋邊岸觀察它時,真是被它的宏偉壯觀所震撼了,美麗的蝴蝶狀斜吊拱讓人歎爲觀止,真是爲此設計師而驕傲。

接着我們來到了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是建國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的文化設施項目,是一座自治區級、全民所有、公益性、專業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傳統文化爲主要工作任務,同時兼顧對廣西周邊省份各民族以及東南亞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資料收藏和宣傳展示。館址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青環路,佔地130畝,建設總投資約2.5億元。主體建築外形取材於富有廣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銅鼓,整個建築如一隻展翅的鯤鵬,遨遊於青山綠水之間。

建築面積29370㎡,其中展廳面積約8,000㎡。整個館區設有公共服務區、露天展示區、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業務與行政管理區、後勤服務區等五個功能區。內部設有高科技電影廳、多功能會議廳、文物標本觀摩室、專題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等。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之際將作爲重大獻禮工程正式對外開放。開館時將展出大型的廣西民族文化陳列、東盟10國風情文化展示“東盟文化展”、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聯合邀請展“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區文物精品特展”和特色鮮明的小型個人收藏展,可滿足年接待觀衆100萬人次的需要。

廣西民族博物館的藝術特色很多!首先他的主建築造型是根據南方代表性的歷史文物銅鼓(銅鼓中的石寨山型)爲原型設計建造的;其次是在館的後邊是各民族民居展示;再次就是展覽,有很多的地方都很有民族特色,基本的展覽是根據廣西的民族文化爲出發點的,所以在三樓會看到廣西的居住環境,民族服飾,民族手工藝,民俗節慶,而二樓則是廣西代表性的歷史文物銅鼓展廳了。

短短3天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事當中,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使我得以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當中。

此次學校安排的專業實習,在社會這個大學校中學習實踐行動,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