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勵志人物>

從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孝道想到的

勵志人物 閱讀(2.91W)

從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孝道想到的

作者:悅仁

國學大師季羨林“高山仰止”的德行自不必說。在此,我只說說先生的孝道,同樣會給人以“景行行止”的感覺。

季羨林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貧苦農民家庭。他很愛自己的母親,可還沒有等到他畢業找到工作來贍養母親,母親卻已撒手人寰,這使他一直非常遺憾。

1946年,季羨林留學德國10年後歸來,終於與叔父、嬸母和妻子、兒女團聚了。這位嬸母是他離家求學後叔父續娶的,很有個性和脾氣。季羨林初回,嬸母是斜着眼睛看他的。後來,季羨林的叔父去世了,嬸母隨着季羨林一家由濟南遷到北京。季羨林及家人竭盡孝道,使嬸母非常滿意,對孃家人說:“這一家子人都是很孝順的。”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祕密,就是季羨林充分肯定嬸母的功勞。季羨林在北京大學工作期間,曾給暫住濟南的嬸母寫了一封長信,稱嬸母是“老季家的功臣”。對此,嬸母非常高興。他見了自己的孃家人,便說季羨林一家人都很尊敬她,愛戴她,親切地叫她“老祖”。後來,她以90歲的高齡含笑離開人世。

讀這些資料,我很有感慨,尤其對季羨林充分肯定老人的功勞留下了深刻印象。家有老人是個寶,家有老人有依靠。但凡老人,只要力所能及,一般總是在操持家務和管待子孫方面不遺餘力的,功勞確實很大,付出實在不少。做晚輩的,只要明白這一點,肯定老人的貢獻,尊重並孝敬老人,老人再苦再累也是心歡意暢的。正如一位著名心理學家所說:“人性中最深刻的東西,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欣賞和讚美。”老人也是如此。肯定讓人滿意,欣賞讓人知足,讚美讓人快樂。反過來心情更愉快,勁頭更足,樂意繼續付出辛勤的勞動。相反,缺乏孝心的晚輩,看不到老人的貢獻,還認爲家有老人是負擔,是累贅,橫豎看不順眼,老是挑刺兒,這可就傷了老人的心,會讓老人很痛苦的。可以說,在數代同堂的大家庭裏,凡是家庭和諧的,都是尊重老人的貢獻的;反之,凡是家庭矛盾重重、衝突不斷的,都與無視老人的貢獻有關。

有鑑於此,我覺得學一學國學大師季羨林,把老人看做家裏的“功臣”,實在是大有裨益的。因爲認識一變,態度就會改觀,一家人就會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