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讀書勵志>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讀書勵志 閱讀(2.18W)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卜繁平

作爲一名教師,捫心自問,我具備職業責任心,並且對從事的教育工作有很強的使命感。可是,這一切與大洋彼岸的雷夫老師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幾乎每年48周,每週6天,每天12個小時,雷夫老師和他的學生們都會涌進第56號教室,沉浸在莎士比亞、代數和搖滾的世界裏;每年其餘的時間,雷夫老師和孩子們都在旅行。雷夫老師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們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熱情的教育態度,把教室變成溫暖的家;在雷夫老師的引導下,他的學生品行和學業同樣地優秀。雷夫老師用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奇蹟的第56號教室。雷夫老師之所以能在第56號教室創造奇蹟,轟動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或許我們可以從雷夫老師自己的話中得到啓示:“我這個老師沒有特別突出的創造力,於是,我決定給他們我能力範圍內最寶貴的東西——時間。”誠然,雷夫老師的話過於自謙,可還是告訴我們教育是沒有捷徑的,要想成就學生的輝煌,首先得改造自己。

一、掃除恐懼,創樹班風

雷夫老師認爲,大多數教室都被一種東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師們害怕:怕丟臉,怕不受愛戴,怕說話沒人聽,怕場面失控。學生們更害怕:怕捱罵,怕被羞辱,怕在同學面前出醜,怕成績不好,怕面對父母的盛怒。看來這種情況普遍地存在於全球的教室裏啊!老師們把害怕當作了教育的捷徑。

回想自己的從教之路,實習期間,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下課一起玩遊戲,滿足於孩子們裏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這樣,領導不樂意了,家長有質疑了,孩子們管不住了。於是,收起了笑容,橫眉冷對,一個“下馬威”接一個,孩子們安靜了,聽話了,我也習慣了這種恐懼教育。慢慢地,我學會了發怒,學會了懲罰,對每一個犯錯的孩子都充滿了懷疑,似乎成了一位“獨裁者”。雷夫老師在書中描述的不當做法,似乎我都做過。這樣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我感覺自己掏心掏肺地爲孩子們付出,可是卻得不到孩子們的真心愛戴了。原來我的委屈是源於我的恐懼教育。

“以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紀律必須合乎邏輯”、“你就是榜樣”雷夫老師打造無恐懼教室的四種做法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看似簡單的四件事,做起來可是有相當的難度,需要我們時時處處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學生不懂的時候,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講解,積極耐心地對待;孩子犯錯的時候,要剋制自己的情緒,採取合乎邏輯的懲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和學生接觸的時候,我們要摒棄“以自我爲中心”的想法,剋制住情緒。這時我們不免要質疑,學生中就是有些“刺頭”,他們會把你的信任當成軟弱,屢教不改,或者換成別的老師他們又問題頻出,我們該怎麼引導呢?

雷夫老師提出的“六階段”就是我們要效仿的。“六階段”引導學生爲“對的理由”循規蹈矩,營造出好的班風。看看我們的學生,大多數還是停留在第一、第二階段,少數的發展到第三、第四階段,怎樣才能讓我的學生也能達到第五、第六階段呢?雷夫老師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從卓越的書籍和電影中找尋達成第六階段思維的人,從而找到行爲準則。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行爲準則並奉行不悖,那麼我們的良好班風早已塑成,那將是我們作爲教師最驕傲的事情了。就像書中的布蘭達,對受人欺負的小男孩伸出援手,卻拒絕曝光。我們如果能教育出這樣的學生,那麼作爲老師,我們終身無憾了。當然,作爲老師,也有付出真心卻遭受慘痛失敗的時候。就像雷夫老師描述的那兩位他教過的學生到母校投擲煙霧彈,損壞公物,砸毀老師的車輛,走出校門短短的時間,他們徹底顛覆了自己的人格。發生這樣令人心碎失望的事情,不能說是我們教師的問題,而是社會多方面的作用。作爲老師,我們不能因此而喪失信念,更需要提高期望,讓孩子們在我們身邊所受到的教育足以打敗社會不良因素的侵蝕。所以,爲了孩子們的人格,我們不能因爲社會原因而降低標準。

二、傳授方法,終身受用

爲人師者,最高境界不是教學生知識,而是教學生學會學習知識。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第56號教室裏,在雷夫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學會了閱讀,愛上了閱讀;學習語法,並在寫作過程中應用所學;瞭解數字的威力,找到數學的樂趣;看電影,玩遊戲,瞭解歷史;動手做,嘗試解決問題;演奏合唱,做美術,在藝術的引領下超乎想象地成長;參加運動,學會爲自己練習;運作獨特的經濟制度,學會理財……天啊!孩子們太幸運了,第56號教室給了他們終身受用的本領,雷夫老師教會了他們學習,教會了他們生活,更教會了他們生存。

在書中,我找到了我們倡導的“親子讀書”、“以優帶差”、“數學生活化”、“小組合作”、“動手做”等等做法,更有趣的是我還從書中找到了類似於我們中國傳統數學問題“雞兔同籠”的題目,以上這些說明,教育技巧和理念是不分國界的。

從雷夫老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對教育狂熱的人。雷夫老師研究的領域涉獵到學生們學習的各個領域,不論是他自己擅長的,還是不擅長的,雷夫老師都能創造出一套讓人敬佩的做法,而且讓學生和家長都樂此不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受益終身。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所以我對雷夫老師在數學方面的做法格外關注,同樣也因爲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所以我對雷夫老師的這些做法由衷地讚歎。我以前也做過數學遊戲方面的研究,例如手指遊戲、卡片擺數等,可是我的這些做法大多數是在上公開課時纔用到的,孩子們雖然喜歡,可是因爲不常接觸,所以沒有起到什麼積極的作用。雷夫老師卻堅持在做,“buzz遊戲”、“心算暖身”、“馬西庫克數字磚問題”這些活動讓學生們愛上了數學,他們通過思考收穫快樂,更重要的收穫對知識的鞏固和掌握,讓他們開心又充滿活力地投入學習。並且在學習中,他們學會了如何分工合作,掌握了溝通技巧。就如書中那位芝加哥餐廳侍者所說“真希望我讀五年級時也有人這樣教我。”

是啊,同樣是學生,雷夫老師的學生就可以學得這樣快樂,學得這樣輕鬆;同樣是老師,我爲什麼不能帶給我的學生這樣的感受呢?究其原因就是,我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關注他們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們的學習過程是否快樂,孩子們的學習對他們今後的人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要想讓孩子們真正學會學習,作爲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學,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技巧,一句話,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東西。

翻開雷夫老師所著的《第56號教室》一書,我找到了一直困擾着我的一些教育教學困惑,同樣我也找到了巧妙的解決方法。讀着讀着,我會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還會連連點頭,更會嘆息“教師原來可以這樣來當,原來可以做得這樣好!”從雷夫老師的書中,我分享到了他的愛心和智慧,更感受到了他對教育的執着,同時也領悟到了教育的本質:改造自己,成就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