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讀書勵志>

讀論語之《學而》有感

讀書勵志 閱讀(2.12W)

上中學的時候學過《論語》的一些章節,在老師的督促下,背過論語,大學聯考的時候也考過《論語》,工作之後,爲了表示自己有點文化,偶爾也朗誦上幾句《論語》裏的句子,然而大多是隨口朗誦,也沒怎麼深思,尤其最熟的語句,沒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讀論語之《學而》有感

一天晚上,睡前隨手拿起牀頭的《論語》,給女兒一邊讀,一邊講解它的意思,真還不能小瞧目前孩子的理解能力,大部分語句女兒都能理解其大概的含義,談到“孝悌”女兒很快回答說:“孝敬父母,對兄弟姐們要友好!”,當讀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後,我想這句可是當下對於我們家長來講,可謂指導孩子讀《論語》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了,如果孩子能夠用心學習,按時複習,那不僅僅是孩子“說乎”,我們家長更是“說乎”的不得了了,不是嗎,奧數,奧英,作文等等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爆滿,我們家長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報興趣班花錢毫不吝嗇,更爲嚴重的是,爲了給孩子在名校報奧數班,我早晨六點就去排隊交錢拿號!所以遇到這樣有助於“教女成鳳”啓迪教育機會,我也決不放過,一心想把聖人的話有效移植到女兒的學習之中。我竊喜我能夠採用誘導深入的教誨方法問女兒:“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是不是很愉快的啊?”,我期待着女兒肯定的回答,然而孩子卻告訴我:“一般了,也不怎麼愉快!“,我驚呼與7歲女兒的回答,但爲了我們父女能夠平等地對話,也爲了能讓女兒說出心裏話,我把原本瞪圓了的眼睛努力地收小了一點說:“你能講講爲啥啊?”,女兒平靜地說:“整天覆習,都沒時間玩了!另外我想和媽媽一起做飯都沒時間,不讓我做!還愉快嗎?”,……最後我的睡前國學教育草草收兵,只是牽強地告訴孩子,只有培養起濃厚的學習興趣,纔能有“學而時習之說乎”的感受……!

是夜,我帶着女兒的回答,對這些早已滾瓜爛熟的聖言的含義再次思考,確實以前老師是這樣講的,好多書上也是這樣寫的,可是再一細想自己走過的路,讀書,尤其是爲了追求“跳出農門”、追求所謂“功名仕途”的讀書是辛苦的,要不怎麼有“十年寒窗”的說法!更是有“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的名言, 那不是說明學習和刻苦分不開嗎?想來孩子說的也是,我讀書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以爲工作了,就脫離了學習讀書的苦海,好多同學把教科書全部打包當廢紙賣了,我們暫不評論這種行爲對錯與否,但確有讀書辛苦這一現象。我自小受家庭的影響,我算是爲數不多的幾個之一,把一麻袋課本從蘭州託運到廣州,幾經搬家,始終藏於書架!但我也沒有:“學而時習之!”,說真話,讀書對我來說雖不算太苦,但絕沒達到“說乎”的境界!再往下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好像也有些疑惑,雖然住在同城,週末一起小聚,品杯清茶,談談工作,聊聊生活也一樣樂乎!可見樂不樂乎,遠近不是關鍵,在乎是否志趣相投!是不是我們長期以來對聖人的原意有了“定式”的誤解和扭曲?

帶着這種疑惑,我用心讀完《學而》篇,字字斟酌,注意撇開已有的理解,超越時空,擯棄無意地人爲拔高或有意地“高尚”化,用心體會原文的涵義,才知道我把孔子所說的“學”侷限理解爲學好文化知識,更是世俗的理解爲:把學習成績作爲首要,學好奧數,將來考試能加分,急功近利要求孩子學這學那,以求考個好學校!但卻忽略了對“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的理解,《論語》對“學”後面就給出了詳細的回答:“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所以孔子所說的“學”,指的是學習實踐處世爲人的學問,首先要會做人,首要的是能否做到“孝悌”,能否做到爲人誠信,能否“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敏於事而慎於言”,不能“巧言令色”,因爲“巧言令色,鮮仁矣”。“人不知而不慍”的“人”,許多書上指卿大夫,執政者,《學而》的結束語就給出了答案:“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處世之中,要換角度考慮問題,這是教我們識人之道,與人共處之道!

所以,孩子的教育,除了學習,孝敬父母,爲人處世,品德教育更爲重要!尤其近年來社會風氣不良,道德敗壞,受過高等教育而“作奸犯科”者大有人在,今年2月17日,西安市看守所組織羈押人員舉行了一場元宵聚會。xxx彈電子琴和唱歌爲他贏得了掌聲,但當在場羈押人員得知:就是這個孩子用他彈琴的手,連刺受害者7刀致其死亡時,所有人都投去了異樣的目光。于丹說:“當一個孩子的世界只有奧數和外語,只有練琴和考試,他也就無法明白什麼是責任與擔當,什麼是愛與善良,什麼是正義和對弱小的保護。”;有時候,我們大人很容易把自己急功近利的觀點強加給孩子,正如於丹教授的另一句話所說:“假如讓我們回到幼兒園,有很多道理就會很簡單,因爲那不過是一種樸素的思維方式。孩子的思想,有時候是直接而簡單的,但是它可能最貼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