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觀看小孩不笨2觀後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 閱讀(1.28W)

觀看小孩不笨2觀後感精選多篇

小孩不笨,那個最終成爲武術冠軍的小孩笨嗎?單親而貧困的家庭、殘疾而暴力的老爸,你指望孩子發展成什麼樣?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看小孩不笨2觀後感精選多篇,希望大家喜歡!

觀看小孩不笨2觀後感精選多篇

 

篇一:

上週,在學校大隊部的倡議下,我和兒子一起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帶給我深深的思考: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描寫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兩個家庭中楊家,爸爸媽媽都很厲害,都能提供給他們很好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忘記了當代社會缺少精神生活是不行的,或許這也是當前社會很大的問題,就是兩代的代溝,而另一個單親家庭,爸爸進過監獄,兒子也喜歡打架(還能一打幾),爸爸希望兒子不要步入自己的後塵,而對兒子拳打腳踢的,這讓兒子更加的不服氣,學會了更加的暴力。那個老闆娘一句話淋漓盡致概括了他爸爸一生的期待,“他太愛你了,但是他太不懂的愛你了”。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他老爸的一句話也概括了他一生,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看到後面眼淚就不知不覺的流出來了。小孩子偷大人的錢,不是爲了買卡的初衷,而是爲了買下爸爸的一個小時。多麼懂事的一個孩子。

劇中帶給我震撼最大的是這麼一些臺詞:“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正因爲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

除了家庭教育帶給我的思考,作爲一教育工作者,我也通過影片在反思我的教學。“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而這句話用到教育上是:“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文中的府老師,很嚴格,都說嚴師出高徒,可是在這位嚴師的教導下,各個學生都是不聽話的,而且各個都是對着幹,你說這個老師不好吧,他也盡心盡責了,還自己出錢幫學生買字典,要問世間有幾個這樣的老師呢?但是他剛開始帶來是一個學生被開除,而另一個學生則被禮堂公開鞭打,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失敗。開除意味着這個爛蘋果被丟掉,再被撿回來就能成奇蹟,而多少人能創造這樣的奇蹟。公開鞭打則讓這個學生自尊受到嚴重的傷害,無論這位學生表面上是否改過。這兩種處罰無疑斷送了這兩位學生的前途,斷送了他們應該應有的前程。作爲老師交出這樣的學生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

所以,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讓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從影片中獲得啓發,關注班裏的每一個孩子,用愛心、耐心去愛護、包容每一個孩子,在關注每個孩子的同時,不吝嗇自己的表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只要找對方式,多點挖掘,每個孩子都會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會綻放他(她)別樣的美麗、精彩!

篇二:

你知道孩子的心聲嗎?

你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

記得你最後一次稱讚你的孩子是什麼時候嗎?

“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看過《小孩不笨2》的觀衆幾乎都有同感。在新加坡,該片成爲其史上票房排名第二的本土電影;在香港,又被教育部門推薦爲父母與子女必看電影之一;在內地,受第1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方邀請在杭州作中國首映,看哭了不少家長。(是的,今天也把我給看哭了)

一部電影,讓人感慨唏噓是起碼的,若是到了讓觀者自省的地步,那應該算是成功到“有意義”的地步了。怪不得《小孩不笨2》讓香港當局下官令建議孩子、家長、教師齊齊觀之。

小孩不笨,那誰笨?是那個叫Jerry的小男孩嗎?剛入學就遭遇性問題,不笨纔怪。就是親個嘴,躺在一起,他女朋友肚子大了!他真誠地問老師、問父母、問兄長、問路人,到底女人的肚子是怎麼大的。誰會正視小孩子這樣的問題呢?自然是笑話不斷。最讓我感慨的是那位大肚子老師的回答。瞧她標準的表情變化表演:和藹——驚訝——莫名其妙——有點惱怒——壓着不耐敷衍幾句……

小孩不笨,那個Jerry的哥哥笨嗎?中學生,一表人才,酷愛blog。電影開場就是他在臺上獲獎的場面,可惜,臺下的父母是“失望”的,原因很簡單,這個獎僅僅是愛好類的,與“學習”無關。無視孩子的興趣(真天性),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小孩不笨,那個最終成爲武術冠軍的小孩笨嗎?單親而貧困的家庭、殘疾而暴力的老爸,你指望孩子發展成什麼樣?當仗義都變成缺點,唯一的人性光芒都變成問題少年的典型特徵,矛盾的爆發——師生當堂武鬥、兄弟校外抗暴就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你說,到底誰笨?他的父親就不必說了,是那個教育的標準形象“校長”嗎?是那個文明的標準載體“教師”嗎?是拒絕了他的全新加坡的學校嗎?唯一不笨的是社會上的那羣小混混。他們最聰明,賞識他能打,收編旗下,用其所長。

其實,我還是有點冷靜的鑑賞力的。都說編劇是騙子,演員是瘋子,觀衆是傻子。可以看穿編導的良苦用心。1.5小時的電影,想全方面表現教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無一遺漏,窮人、富人;藍領、白領;愚者、智者統統暴露在“鞭撻”刑臺上。銀幕上是小哥哥被鞭打屁股,銀幕下是衆觀衆被拷問責任。

電影要表達的意圖很清楚:一切問題的核心在於“溝通”!在於“賞識”!只要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師生之間、父子之間、路人之間、乃至衝突者之間,溝通了,賞識了,就可以避免矛盾,一切可以變得美好。就像那位老師改變了態度,孩子們就好了;校長改變了態度家長就樂了;被打劫的老太太改變了態度,警察帶走的人就不一樣……

看完電影,我上網查閱了些資料,原來在這電影之前還有同名電視劇《小孩不笨》同樣也很精彩。最近京華出版社也出版了《小孩不笨》圖書,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找來看看。

篇三:

這是我期待很久的一部電影。前幾天終於看到了這部電影,果然它沒有讓我失望。正是由於等待的艱辛,真正看到這部電影才感到難能可貴。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北京的網友,是她陪我一起等待,並把她蒐集的關於小2的信息與我分享,使我原本枯燥的等待過程充滿了樂趣。我還要感謝在網上分享bt種子的網友,是他們無私的精神使我第一時間看到了這部電影。

不光是小孩不笨系列,我發現樑智強的電影都很有教育意義,他總是通過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們傳達一種信息,灌輸一種理念。而且他的觀點很明確,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一目瞭然。我感覺這樣的電影纔是真正值得去看,去宣傳,去炒作的電影。尤其在這個商業氣息很濃的時代,真正想拍出一些經典片子實在不易。然而樑智強做到了,他秉承了自己電影的一貫風格,用他特有的語言去詮釋對電影的理解。看他的電影你會笑,笑過後你會發現電影中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他用一種誇張的手法表現出來。看他的電影你會哭,哭過後你會反思,原來現實中也有很多人或事可以令我們感動,只是我們的冷漠禁錮了我們感情。

坦率的講,看這部電影我哭了3次。也許有人說你太脆弱了。但我不這麼認爲,我倒是覺得這是感情的真實流露。我們沒有必要強忍淚水,因爲它確實值得我們去流淚,它的劇情確實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產生了共鳴。我對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印象特別深刻“我在你們眼裏就是一無是處,不管我做什麼你們都覺得不好,不管我做的多好你們都覺得不夠”我覺得這句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現在的家長大多隻有一個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卻存在着問題。他們總是向我們提出很高的要求,總是期望我們能做的更好。而對我們作出的成績卻很少給與肯定。小2就是要告訴家長如何去賞識自己的孩子。電影開頭的幾段話很讓人尋味“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在幾時,你最後一次被別人稱讚是在幾時?很久了,對嗎?”記得有一個鏡頭,tom給爸爸把修好筆記本送過去,爸爸不但沒有謝他,還責備他把電腦弄壞了。相信有很多人也有類似經歷吧,本來做了件好事,不但沒得到表揚反而受到責備,久而久之,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就產生了。

從對樑智強的採訪中我們瞭解到,之所以時隔四年才推出小孩不笨2,是因爲樑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劇本。衆所周知,小1上映的時候曾創下了新加坡票房的紀錄,併成爲新加坡有史以來第2賣座的本土電影。後來又改編成電視劇被更多的觀衆所熟悉。電影,電視的熱播使三位小主角紅遍了東南亞。對於這麼一部經典的電影來說,拍他的續集確實是個挑戰。相對於小1對畸形教育的鍼砭來說,小2主要探討的是子女與父母溝通以及子女教育問題。這個問題可謂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不光在新加坡,在中國也很普遍。用電影裏的話來說,家長與小孩之間溝通的那扇門已經關了,而打開這扇門需要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就是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簡言之就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由廣東的一個教育家周宏首先提出來的,樑導非常欣賞周教授的賞識教育,並從他的理論中受到啓發最終拍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小孩不笨2。可以說小孩不笨2是成功的,它在新加坡上映期間再次刷新了小1的票房紀錄,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有人問我,你覺得小2中誰演得最好。有人會說創銳演得好,他把一個孩子從好變壞最後又重新找回自我的過程演繹的淋漓盡致。有人會說賜健演得好,他成功塑造了一個叛逆少年的形象。有人會說樑文宗演得好,他活潑可愛,既懂事又頑皮。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爲劇中的每個演員都很出色,一部好的電影是全體演員以及劇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除了三個小演員外,成才的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深愛着自己孩子,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愛。爲孩子夾菜,孩子卻不喜歡吃。他爲了不讓孩子重蹈覆轍,反對成才練武,去銷燬李小龍的光碟,又遭到孩子抵制。他爲了表達對孩子的愛,嘗試着開口說I love you,卻下了成才一跳。爲了討好孩子,用自己僅存存的20元錢給孩子買了個書包,孩子卻並不喜歡。爲了讓孩子能有書讀,不會寫字的他竟把申請書抄了100多份發到各個學校,結果全部被拒絕。最後爲了幫孩子解圍而被人推下樓梯而傷到頭部。成才父親的這些行爲中都寄託了對兒子深深的愛,然而他始終沒有找到打開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因此直到他即將離去時孩子才真正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可是爲時已晚。

我還發現一個問題,小孩不笨系列似乎一直在強調華語的重要性。衆所周知,新加坡人中有70%以上是華裔。但是在新加坡的年輕人中,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他們平時交談基本上用英語。雖然華語作爲一門必修課目在各個中國小開設,但他的重要性卻遠遠不如英文和數學。樑導正是想通過這部電影來喚起人們學習華語的熱情,告誡新加坡的華裔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文化。

片中把變壞的孩子比喻成爛蘋果,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我覺得這種比喻通俗易懂而且很貼切。從一個好蘋果變成一個爛蘋果,是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孩子的變壞也是這樣造成的。與壞孩子接觸久了,自己又禁不住誘惑所以就慢慢變壞了。但蘋果變壞了是不是就只能丟掉了呢?其實不然,我們只需要把壞的部分切掉,蘋果還是可以吃的。對於那些壞孩子也是這樣,家長和老師只要循循善誘,採取合適的方法去開導他們,他們終究會變成好孩子的。

我非常贊同樑導的一句話。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我們要做的是要喚醒他身上的好孩子。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執行的是打罵教育,這樣做不僅沒有喚醒他們身上的好孩子反而打醒了他們身上的壞孩子。而喚醒好孩子的方法就是去賞識他們,去多發現他們的優點。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良深,我相信很多人也能從電影的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覺得這樣一部片子是值得所有人去用心觀看的,我們有義務將它推薦給更多的人看,期待着此片早日在中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