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8篇

觀後感 閱讀(2.02W)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每次人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肯定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音樂之聲》的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8篇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1

見習修女瑪利亞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覺得瑪利亞不適合過與塵寰隔絕的生活,介紹她去薩爾茨堡當上了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妻子早逝。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簡單而粗暴。按水兵操練的要求管理孩子。瑪利亞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這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整個家庭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着準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發現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

看到男爵夫人的到來,瑪利亞知道她將成爲孩子們的新媽媽,於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回到了修道院。然而由於男爵夫人太一本正經,孩子們不能和她融洽相處。同時,瑪利亞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喚起了他對瑪利亞的愛情。於是上校拒絕了男爵夫人,到修道院找瑪利亞,他們終於結成了美滿的伴侶。

這時正是30年代希特勒吞併奧地利的前夕。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的當天,上校被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並嚴密監視。藉着參加民謠音樂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裏的歌,並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鍾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自由,是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我認爲。

修道院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有點雷同於中國的道觀和寺廟,但它實質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束縛,規矩甚多。瑪利亞顯然不屬於那種地方,她熱愛自由,喜歡奔跑於廣闊的草地上,喜歡象小鳥一樣地唱歌。

她的這種行爲是不被修道院裏衆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應該向上帝懺悔,幸好院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們看到她也唱歌,很動聽。如果沒有這位開明的院長,瑪利亞很可能會象其他修女一樣在修道院裏過着平淡乏味而單調的日子,然後隨着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記任何開口唱歌。

院長很可能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所以希望她不重蹈覆轍。從傳統的意義上說,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純真、熱情、美麗的瑪利亞後來成爲了船長的妻子。影片爲了表現瑪利亞和船長之間的愛情,安排了伯爵夫人這一角色。當然這位伯爵夫人也美麗,善解人意,而且還很富有,看起來是船長妻子的最佳人選,但船長最終還是選擇瑪利亞。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2

一直都很喜歡這部音樂劇。曾在10多年前就買下碟片,想看時就拿出來看。而這次的教研活動,讓我又一次欣賞了這部曾在1960年獲得第十四屆託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項獎、1965年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品。每看完一遍,我就對劇中的人物、風景、歌聲、笑臉、畫面等又增加了一份喜愛。

?音樂之聲》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一羣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劇中的優美悅耳的歌聲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對白,讓我一遍又一遍地欣賞着。我喜歡女主角瑪利亞的率真、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喜歡特拉普上校不畏納粹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喜歡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喜歡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喜歡莫扎特的故鄉薩爾茨堡的藝術氛圍,喜歡貫穿整部電影的妙曼歌曲……

這部經典老電影,看了很多遍我感受很深——特別是瑪利亞的溫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堅強、勇敢和無私純潔的愛。藉着優美動聽的音樂讓這個缺少愛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歡樂,她用心地去了解七個個性不同的孩子,愛護他們、教導他們,用心地去愛他們,孩子們從心裏接受了她,從心裏喜歡她,並在她與上校結婚後親熱地喊她“媽媽”。

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能真正用心去了解我們的孩子,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會更加喜歡我們、接受我們,從而像愛媽媽一樣地愛我們。

片中很多情節我都很喜歡,如一開始的坐在松果上而不動聲色的瑪利亞,孩子們遇到雷電石害怕時想的favoritethings,教孩子們學唱歌時的doleimi,在舞會上道晚安等等。不過最喜歡的瑪利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木偶劇《孤獨的牧羊人》,在表演的時候7個孩子各有分工,不是說葛瑞塔和瑪塔最小,就不用做任何事情。她倆也有自己的工作。瑪利亞讓每個孩子都參與了木偶表演,都經歷了成功體驗。

最感動的的一段是上校和家人在演出時由於想起自己的祖國淪陷自己要被迫離開時哽咽着唱不下去,善解人意的瑪利亞馬上接上,體現了上校愛國、瑪利亞愛家人的一種淳樸的情感,每每看到這時候,我的眼裏也總是潮潮的。

每看一遍《音樂之聲》,我就一次被深深感動——感動於她以樂抒情,以樂動人;感動於她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感動於她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係;感動於她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我也希望我們能從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汲取到精神營養,學習瑪利亞身上美麗可愛的閃光點,從而讓自己變得開朗、豁達、寬容、智慧,贏得孩子、家長、同事的喜愛。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3

音樂劇《音樂之聲》是作曲家理查德·羅傑斯與作家奧斯卡·哈默斯坦第二於1959年合作完成的。

?音樂之聲》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一羣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 感人的故事。與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風格是:它不僅具有濃厚的戲劇性情節,而且有優美悅耳的歌聲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對白。與同類影片相比,其語言獨具特色:既有用詞精練、韻律整齊、節奏規範、藝術性強的高雅詩歌歌詞,又有大量樸實、自然而又頗具風趣的日常生活對話。由於主人公大都是受過教育或有身份的 人,儘管對話是口語體,其中有許多省略句,但總體上對話語言比較標準,適合模仿和借鑑。聽者可在輕鬆愉快的娛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會受到地道英語聽說情景的薰陶。

1959年在美國紐約首演,並在1960年獲得第十四屆託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項獎, 這是音樂劇大師理查德。羅傑斯(曲)和奧斯卡。翰墨斯坦(詞)的最後一次合作創作的作品。1965年的電影版也獲得過5項奧斯卡大獎。演出後大受觀衆歡迎。1965年改編成爲同名影片,同年,該影片獲奧斯卡金像獎。它被認爲是最傑出的永恆佳品。這部歷久常新的電影,永遠抓住小朋友的心,所有學音樂的,聽音樂的,都不約而同地被這部電影所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瑪麗亞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現過於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的一些雙重評價,說她有時很好笑,但有時會時常惹麻煩。最後,院長還是把她派到了一位名叫特拉普的海軍艦長家作一名家庭教師。女主角瑪莉婭生性活潑率真,走出修道院 投身世俗生活,大膽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盡顯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馮·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納粹爪牙 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無不昭示了人類向善的意願;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樂之鄉薩爾茨堡(莫扎特的故鄉)的`藝術氛圍,尤其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樂大師理查德·羅傑斯之手),經過近半個世紀,仍傳唱不衰,讓人充分體驗到藝術和自然之美。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 典音樂: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比託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著名《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以及可愛的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裏演唱的《晚安,再見!》等,都成爲了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自由與專制的鬥爭、愛與邪惡的較量,永遠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壯烈的場景。一曲音樂之聲,就是一聲自由戰勝專制,愛征服邪惡的頌歌。

自由與愛,源自於自然,源自於心靈,是人類最久遠、也是最永恆的追求。但專制與邪惡,總不願意見到人類沐浴在自由與愛的光明中,不願讓人們自由地愛,恐懼人們熱愛自由,總要千方百計將自由窒息,將愛毀滅!但自由與愛的偉大,正在於他們不懼任何壓迫,不懼任何威脅,不懼任何邪惡。因爲愛與自由源自心靈,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賜與人類的無窮的力量,因此,愛與自由終將戰勝專制、戰勝邪惡、同時也戰勝自己達到新的輝煌。有史以來,每一次專制對自由的壓迫,每一次邪惡對愛的污辱,換來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愛的更美的表現。但是我們必須敢於面對專制與邪惡,必須敢於與專制與邪惡說不!

自由地愛,熱愛自由,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4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在邁視網上觀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故事講述了修女瑪瑞亞性格開朗,活潑,賦有愛心,被修道院院長派到一個有着七個孩子的家庭去當家庭教師。孩子們的媽媽去世了,他們非常調皮,在瑪瑞亞之前,他們已經氣走了七位家庭教師了。瑪瑞亞克服了重重困難,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逐漸成爲他們的好朋友。讓他們的爸爸懂得如何去愛他們。最終瑪瑞亞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成了他們的媽媽,過着幸福的生活。

其中有一個部分特別好玩:在瑪瑞亞來的第一個晚上就下起了大雨,不停地打雷。突然一聲雷響,最小的女兒跑進瑪瑞亞的房間,她對瑪瑞亞說:“姐姐哥哥們都不怕。”剛說完,又一聲雷響,4個大點的女兒同時跑了進來,她們對瑪瑞亞說:“男孩子們不會害怕!”雷聲再次響了,2個男孩也跑了進來,“怎麼你們也害怕嗎?”男孩說:“我們過來看看她們怎麼樣了!”瑪瑞亞爲了緩解他們的情緒,教他們唱起了歌。可怕的夜晚就這樣愉快的度過了。

?音樂之聲》是以歌舞爲主題的一部電影,我希望大家能多看這樣的電影,用心去感受愛,讓愛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5

在我大二上學期的時候,我們的英語教師給我們播放了《阿甘正傳》和《音樂之聲》兩部電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美國音樂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受啓發頗深。一是劇中優美而又熟悉的音樂旋律,令人陶醉,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是修女瑪利亞的教育理念,異常是她跟七個孩子和家長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啓迪,令我受益匪淺。給我此刻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忙。下頭我就從這部電影中得到的教育感受談談自我的體會:

一、信任是溝通的基礎。作爲教師,首先應當得到學生們的信任,有了信任,纔會得到孩子們的尊重,也才能讓孩子們理解你的教育思想,包括理解你的一切。劇中瑪利亞儘管沒有理解正規的專業理論的教育,可是她能夠經過自我的語言、行爲讓孩子們信任自我,並且使孩子理解自我。從瑪利亞第一次和七個充滿個性的孩子見面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她那獨特的教育態度,應對孩子們的惡作劇,既沒有當面指責,也沒有當着家長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們惡作劇背後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到孩子們的捉弄後,面帶微笑的說:“我要感激各位今日放在我口袋裏的禮物,你們使我感到歡樂和溫暖。”經過這件事情的巧妙處理,讓孩子們自然地把她當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長輩看待。那裏不但看出教育機智的重要,並且其實我們:作爲一名教師,取得孩子們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

二、家校溝通是做好教育的重要環節。作爲教師,異常是班主任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方方面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影片中,瑪利亞沒有一味地聽取家長要求對孩子們嚴格管理的意見,而是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委婉而堅決的反對家長的做法,經過自我的行動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和尊重,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作爲教師應當讓孩子們在學校裏歡樂的度過每一天,發現並鼓勵孩子們做他們想做的有意義事,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經過孩子們的發展變化,感化家長,贏得孩子和家長的認可和信任。這樣家長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

三、恰當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劇中七個孩子由於長期的軍事化管理,自由、童心、個性、甚至夢想都被壓抑和禁錮,瑪利亞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阻止他們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開啓了他們的心靈,放飛了夢想,異常是在郊外草地上教唱歌曲時邊舞邊唱的遊戲場景,無疑爲我們供給了遊戲教學的最好範例,這一點對於我們寄宿制學校來說啓示十分大,我們的孩子們如果一天到晚在教學區和生活區,久了就會出現煩躁,所以我們應當經常帶領孩子們走出校門,多參加戶外活動,使他們歡樂的學習、生活,更好的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本事。

作爲教師應當充滿愛心、耐心和童心,相信自我,進一步挖掘自我的潛能,僅有真正到達一專多能,用自我的行動、學識和品格引領學生,分析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6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爲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範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着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峯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迴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衆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內容,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

可以說,《音樂之聲》中蘊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而且,據說,這是以真人真事爲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醜惡與遺憾。

可是,那個美好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種不如意,再把時光濃縮,一切都單純、明亮、對比分明,也讓全世界的人記住了那個薩爾斯堡午後的山谷,陽光燦爛,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係,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7

?音樂之聲》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老實說,我並不喜歡音樂劇這種演的好好的突然唱起來的模式,因此在電影的開始,我並不怎麼關注。但隨着劇情的發展,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音樂漸漸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最爲感慨的是瑪麗亞從最初的受孩子們刁難、排擠到最後的獲得孩子們的喜愛和信任。其實在瑪麗亞之前有十二個家庭教師被孩子們排擠而呆不下去,那麼爲什麼瑪麗亞卻能夠成功?

在分析這個原因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下上校的家庭模式。

上校是奧地利的英雄,但心愛的妻子卻去世的很早。在妻子死後,上校怕音樂勾起他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而徒增傷悲,因此禁止家中再出現音樂。並且對七個孩子像訓練水兵一樣軍事化管理。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上校家庭中的父母模式是權利主義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爲有明確的想法和概念,他們毫不猶豫地制定規矩和條例,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他們強調控制和順從。”當然這種父母模式很不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

愛的給予和良好的溝通是健康的家庭的兩大特點,而在上校的家庭中,這兩大特點都缺失了。上校只是對孩子們進行着控制,並沒有給孩子適當而應該的關愛。像他的大女兒,已經十六歲了,她有了自己喜歡的人,也快要變得成熟了,但上校卻一點都沒有注意到女兒的這種變化;他的大兒子已經成長爲一個真真正正的“man”了,他想要獨立,而不是受到上校的控制,顯然上校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還有上校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標準,完全沒有考慮到他們之間的差異性。而且上校根本就沒有試圖去了解他的孩子們,不去跟他們溝通,不瞭解他們的需求,只是一味的控制。孩子們很渴望得到來之父親的關愛和溝通,但作爲父親的上校並沒有滿足他們。孩子們在情感上是缺失的。

而瑪麗亞充分地理解和關愛這七個孩子,給予他們愛和情感的支持,跟他們溝通,瞭解他們,這樣自然而然的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和認可。在瑪麗亞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能很清晰的看到兩種關鍵因素:音樂和遊戲。

先說下音樂。在孩子們的母親去世之前,豪宅裏面充滿了音樂,充滿了笑聲,而在上校的控制下,不允許房子裏出現音樂,我們不難想象孩子們對音樂是多麼的渴望。而瑪麗亞帶來了音樂,迎合了孩子們的需求。但音樂的魅力遠遠不止如此,音樂是感情的一種宣泄。高興的時候,我們可以藉助音樂來抒發;傷心時,我們也可以藉助音樂來發泄。在音樂聲中,孩子們不僅找到了久違了歡樂,也找到了來至瑪麗亞的情感支持。

再說下游戲。孩子們天性好玩,但上校的管理模式,孩子們沒有遊戲的機會,這樣扼制了孩子們的天性。而瑪麗亞呢?她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遊戲服,帶孩子們去市集遊玩、去阿爾卑斯上野營、去湖中泛舟、去爬樹……讓孩子們盡情的玩,給孩子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當然這樣孩子們也能學得更有效率。這也很符合學習理論:“遊戲可以提高社會化的程度,激發了創造力。它提供了一個學習互動技巧、體能以及智能的環境。”

看《音樂之聲》,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內容:有的人看到的是自由與控制的鬥爭;有些人看到的是愛和音樂的作用;有些人看到的是對邪惡勢力的不屈……而我看到的是:在人成長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發展的規律,只有遵循這種客觀的規律,才能健康的成長!

《音樂之聲》的觀後感篇8

?音樂之聲》是一部極易看懂的電影,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看過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電影裏,瑪利亞是一個不合格的見習修女,在修道院裏,在修女們的眼裏,她愛惹麻煩,她爬樹,吹口哨,頭巾下的頭髮裏還帶髮夾,大逆不道。

她讓人疼讓人惱,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孩,她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錯誤,悔過出於真心,她能讓修道院裏嚴肅的修女發笑,她是天使,是搗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別的修女們更加熱愛自由,熱愛音樂,熱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看到了瑪利亞的那顆心,她明白那顆心要與大自然同在,要擁有屬於她自己的更廣闊的天空,而不能呆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裏。於是,院長介紹瑪利亞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電影最能激勵我之處,是瑪利亞在去特拉普家之前作的思想準備。瑪利亞是特拉普家的第十二個家教,但她對自己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數字裏,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給信心,她對信心更有信心。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困難、挫折考驗着我們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過於脆弱,樹立一定自信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前提,看過很多關於增強自信心的文章卻收效不佳。但是在《音樂之聲》的這個場景中,聽着從瑪利亞嘴裏泊泊流動的歌詞,看着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不免欣慰,心裏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就那麼跨步之間被制服了。

電影裏最快樂的情節要數瑪利亞與特拉普家7個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了。開始雖然孩子們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裏放癩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鬆果,讓她難堪。但她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各種苦惱,她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很快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

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那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回到家裏,發現被他當“水兵”訓練的孩子們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唱團了,而以前家裏冰冷的氣氛也變的活潑有生氣了,孩子們的歌唱聲深深吸引了,在瑪利亞和孩子們的期待下,這位因喪妻而變得抑鬱寡歡的冷漠終於拿起吉他,彈起了他最喜歡的那首奧地利民歌《雪絨花》。與父親擁抱在一起,孩子們終於又找回了慈祥的父親,特拉普也終於感覺到了找回了自己的家,一種久違的幸福感覺涌上心頭……

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利亞與孩子們、特拉普一起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當瑪利亞喚起對特拉普的愛情時,她知道要與男爵夫人結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長對她說:that you have to look for your life(你必須追尋自己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家,追尋自己的生命,她勇敢的去面對,終於和特拉普結成伉儷。

然而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止境,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的當天,和瑪利亞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命令參加納粹的海軍,拒絕爲納粹服務,他決不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於是他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於嚴密監視之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退縮,而是藉着參加民謠音樂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裏的歌《雪絨花》並帶動全場觀衆加入大合唱,喚起了奧地利人民反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的必勝信念。最後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瑪利亞一全跨過了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電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歡快的歌聲,動人的場景卻將永遠印在我的頭腦中,鼓舞我向前,將讓我學會堅強,不畏懼困難,時刻對生活充滿信心,快樂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

電影《音樂之聲》告訴了我,人世間最美好的就是真、善、美!教會我要用善良與充滿愛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