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天道電視劇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2.09W)

天道,這部作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給人一種並不製作精良的感覺,也不搞笑,但是他卻是一部值得讓人思考的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天道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天道電視劇觀後感



天道觀後感範文一

電視劇中最常聽到的是文化屬性這個詞,我想作者寫這部劇的深層含義就是爲了讓觀衆和讀者重新思考我們的文化屬性。重新的站在徹底的角度來思考很多我們常人觀念中的思考方式的電影。

丁元英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他這種超乎自然平常的、有點冷漠的思想,給他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不適合與一般人的親密關係。在這個傳統文化很重的社會,丁元英對傳統文化有着很大的成見,同時,他對世界對他人的友好卻沒有得到一般人的認同。他的“法即倒,道法自然,如來”的佛道思想,交叉結合了現代的科學理論,佛家思想,道教思想。同時,他看透世事是依靠自己掌握的自然法則,依靠法則辦事。

比如在電視劇的中心音響公司來實現王廟村的脫貧之前,用了很多的生活細節來展示丁元英這個角色。在其父親得了腦血栓之後,居然問醫生的問題是如何讓父親死,其在與母親討論養兒防老的這個觀念上,也是表達出了與傳統觀點大相徑庭的觀點。在前面的劇情中說了,丁元英是一個超越常人思維,對傳統中國文化有着極大成見的人。或許是人家的思想擺脫了文化屬性的束縛,實現了真正的思想自由。

本電視劇的核心是格律詩公司的創造及其爲王廟村脫貧的事件,實現扶貧的關鍵是殺富濟貧,就是使用市場的槓桿在音響市場找龍頭公司口中分一杯羹。充分利用了國內發展不完全的農村合作形式的工作坊的特點。在企業人的眼中看來,這是國內市場的不健全造成的。這也是印證了一句話硬幣永遠有兩個面,有正面的必定會有負面,有優點必定會有缺點。

同時,格律詩和樂聖之間的官司風波中的三人急忙退股權的行爲,說明了很多人的法律觀念,電視劇直接斥責了很多人的法律觀念,認爲法律一定會尊重事實,保障正當人的合法權益,其實,法律就是一個工具,保證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的人之間的運作。

最後從劉冰的遭遇來看,貪慾吞沒了他,現在社會上不是很多貪慾滿滿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行爲,沒有反思自己,最後被自己的慾望給吞噬。是一個很爲可怕的結局。

很是驚歎十年之前的電視劇,其中蘊含的觀念也更爲開放。真的很難相信這十年前的電視劇比現在的更爲開放。

天道觀後感範文二

在閒聊中,聽到朋友多次推薦《天道》這部劇,點開第一集後一發不可收拾,於是這個週末刷完了整部劇。關於這部作品,每個人看完都有不同的思考,或者說同一人每看完一遍都應該會引發一些新的思考,不要對劇名感到不知所措,這也是一部不錯的商業片、愛情片,據說不少商學院的教授都有推薦這部劇給學生,今天我推薦給大家。

這部劇取名天道,從名字而言就意境高遠,天是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整部劇中佛、道、基督之警句讓人不斷的陷入思考之中。

主人公經過名利場後,淡泊的生活方式,讓人不禁想起尼采的那句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着,這並不是因問他想孤獨,而是因爲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一次酒醉後的那首詩,“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萬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禍福,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更能表明其當時的內心所想。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貫穿全劇,是主人公思想的概括,似乎超越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何爲“神即道”?我國唯心主義認爲道是宇宙、精神的本源,而唯物主義又提到道是事物的普遍規律,《聖經》裏有“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而神是指宗教及神話中具有人格和意識的超然存在體。何爲“道法自然”?《老子》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是我國道家思想的精華,道重在自然而非強力人爲。何爲“如來”?如來既是釋迦牟尼的十種稱號之一,更是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通常是佛的自稱。

神、道、佛本就不是一家,我不贊同那種硬說成同宗同源的說法,不過宗教之間確有些相通之處。僅從信奉的人物而言,我國的儒釋道,儒家將關羽稱爲關聖人、聖帝;道家將關羽稱爲武財神、翊漢天尊;而佛家稱其爲伽藍菩薩。本劇裏面夾雜各派的思考方式自成一體,這也是我認爲的最值得看一處,不過如果盡信則不如不看了。

上次聽一個教授的課,談到我國文化在幾十年前的那次摧殘後,一蹶不振,而如今的現實也展現出,過重的唯物主義促進下,人們心無畏懼,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不足爲奇了,本劇中不少角色的結局也凸顯出這類人的悲哀。每次跟國外的華人聊天,其實會不斷打開我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許融合多種文化後,思維才能具有一個高度。其實我有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爲什麼出現進化論的西方,如今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還要手按聖經並宣讀自己的誓言,誓言這樣的唯心主義產物卻能和科學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另外本劇的重點,或許也在自創的一個詞“文化屬性”上,提出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概念,並用全局去闡釋,自助者天助的強勢文化。但無論劇中人,還是現實中的大多數人,卻依賴着靠他人的弱勢文化,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宅男面前靠政府,實在不行就想着依靠神靈。而這部劇的劇本正是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個遙遠的救世主或許就是天道,天道相助的則是自助者。

對於父母親情這一段,主人公表現出的理性態度引起兄弟姐妹之間的不和,不過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養兒就是爲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養來養去還是爲了自己,那只是交換,這樣家庭裏的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揹着還不完的債,如何能直起腰板。這也讓我想起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之前的分享,當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第一個反應就是家裏來了一位常住的房客。而她對孩子的定位不是自身生命的延伸物,更不是自己的產品或要一直控制的對象,而是一個很多年的舍友。並且會陪他走過人生裏非常重要的一段,會給其提供關鍵的幫助,但是彼此之間是兩個平等的人。

還記得劇中,主人公知道自己“殺富濟貧”的做法會遭之另一面有識之士的聲討、責罵,於是前往五臺山詢問高僧討一心安,得到大師相贈“大愛不愛”。恰好本週看到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專欄中的一句話,不管你站在那裏,總有一半人在你的對面,靠獲取所有人的認同去生活,是一場永無寧日、絕不勝算的自我恐怖主義。

由於最近幾個月我一直在看人工智能方面的信息,而在《未來簡史》一書中,作者也提出了宗教只是人的一種想象體。可是在量子理論出現後,我們發現很多宗教裏描述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可能是存在的,或許真的有一天,等科學家好不容易爬到山頂的時候,發現早有人等候在那裏。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多見多思,繼續維護認爲有價值的想象體,並且繼續追問自己內心到底想什麼。

天道觀後感範文三

《天道》,沒有能夠如此打動我的視覺形式,《血色浪漫》不行,《士兵突擊》不行,那都是匠作。《天道》不同,他有魂。連裏面的音樂,天國的女兒,都讓我震顫,我在聽,那震顫觸及了心靈的深處。如同做愛高潮迭起時,從尾骨發起的電流,瞬間貫穿整個脊椎,直達頭頂。那種電流在頭頂彙集,積聚,終於達到頂點,一束藍色的光芒從百會穴噴射而出直達蒼穹,那耀眼的光芒佈滿天空,覆蓋大地。我這蒼白的語言無法予以描述,蒼白。

感受美,感受靈魂,是一種能力。

我在勸說自己平靜,甚至放下了手中的青瓷酒杯,抵禦杯中紅色漿液的誘惑。平靜。

這樣的觸動和激動讓我難以抑制內心表達的慾望。我和小男說,王志文演的角色大多跟我心理相同,思想一樣,就連他以前演的黑冰等等裏面反面角色都骨子裏和我一樣。。我渴望象丁元英一樣,一個人,一個城市,一臺音箱,一套茶具,一屋子書,每日涼皮、夾饃和冰峯就可以了。特別渴望,一年可以,幾個月也可以,心裏完全放鬆。這,纔是能讓我有些着迷的玩意。

這樣的東西是有靈魂。一種形式的美,只有具備了靈魂才能沁人心肺,無論是音樂,美術,故事,只有有靈魂的,纔有美,有打動人的能力。那種靈魂,纔是藝術的核心。而面對這種美,需要有能力去感受,去通過內在的自我使之最大化,從而生華。這是個體能夠控制的。而這種個體的生華也有不同的種類,無優劣之分。有些內斂,有的放縱。不由得不想起年少時看《悲劇的誕生》時雖然看不懂,但就是能夠感受到那種對自由的追求,那種超越性的人生。我的主體對形式客體的昇華如同尼采的酒神精神或是日神精神,隨他便了,灑脫,狂放……在灑脫和狂放中揮灑人作爲人的本性。

繼續看下去,突然劇中的丁元英說出了“魂”,“雄性的魂”,再次觸動。雄性和電視劇、電影一樣,都是一種形式,需要魂來承託,這些形式無一不是在魂的基礎上升華。冥冥之中有種超越個體主宰的東西,叫天命。如同剛剛對魂的闡述,他在這一集說出這個字就是宿命。這就是溝通,這就是我期望的溝通。溝通未必是用嘴說的,可以用心感受。

我想我是具備這樣的靈魂,或者至少,我是期望在人生中不斷地尋找這種雄性本身的靈魂。什麼叫匠人,什麼叫大師。匠人做到頂兒就是個手藝人,沒靈魂。大師,有靈魂,境界上去了,拈花一笑。大衆,永遠是落後的。永遠是把大師和匠人在匠人的技術層級去比較,所以社會的評價就搖擺。“博觀約取,厚積薄發”,於無聲處聽驚雷,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旦大師憋過了勁,橫空出世,又有一幫傻逼跟着吹捧,其實他們並沒看懂。

而對於想超越這個境界的人,千萬別在乎短時期,甚至一定長的時期內大衆的評價,這就是所謂的不在乎。想起納蘭容若的那句“空負凌雲萬丈志,一生襟抱未曾開”,年少時爲此而興奮,現在,無所謂,不開就不開,已經追求過了嘆什麼嘆。想流芳百世,想大衆認可,找不自在。這讓我想起來某個牛逼的人說的“原諒他們,因爲他們不知道”,大衆永遠是愚昧的。其實不是不在乎,是不值得在乎,評價體系不一樣。

而對於個體,關鍵在於不燥,穩得住。這是我現在面對的東西。我在把握。根本不需要浮躁,七八成都把握住了,現在剩那兩三成,也不急,慢慢來唄。享受這個過程。

我圍繞在呼喚中,如同莫言筆下的肉孩兒,被肉們呼喚。身邊,那青瓷,那梅洛紅,那玻璃杯和玻璃杯裏的清茶,甚至盤中的鴨脖、鴨胗,那白瓷花瓶中盛開的百合,瞬間都有了生命。我聽到呼喚,來吃我,來嗅我,來喝我,來看我吧!你強悍的生命和靈魂讓我們的存在有了意義,被這樣的靈魂昇華纔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我享受這種表達的慾望和自由,享受這種衝動。

天道觀後感範文四

之前看了手機,知道了那個沉着、冷靜的中年男人原來叫王志文,(當然之前也在不少電視劇和電影中看見過他的身影,只不過我這個人不算個追星族,不怎麼特意去記住那些演員的名字的)於是上網查了一下他的作品,由於個人比較嚮往比較有深度的片子,又看見《天道》在豆瓣的五星評價忒多,也就看了看。

看完之後,還是不是很瞭解這天道具體指的是什麼玩意兒,只能說太玄了。說一下整體感受吧,對於導演想拍、敢拍這麼玄、這麼有深度又不合人情世故的精神表示敬佩,但是導演和編劇明顯是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去駕馭這麼玄的一部片子,在我看了前4集,我就大概瞭解了這部片子的幾個硬傷:情節拖沓,僅舉一例:某一集倒茶這個細節大概就拍了15秒鐘,受不了,太慢了;全劇格調由幽傷到憂傷,音樂背景太多了,顯得有點裝;過多的旁白,淡化了故事性,也顯示出了導演的功底不夠;朋友(韓楚風和王志文)之間在一起聊得的確不是人話,而是說道,表達天道的形式過於生意了;音樂被神化或者妖魔化了;左小青愛上王志文顯得有點跳躍了;第四集,左小青請發燒友、王志文和幾個文化人吃飯,飯後歐陽雪的刁難有點說不過去,這算個什麼事兒啊,買單的該是左小青纔對吧,找錯買單對象啦,而且王志文還忒喜歡找嘴就來,要多少錢沒問題,要發財也沒問題,太不拿錢當錢了,走得就是和偶像劇裏面的那些公子爺一樣的路線。至於結局,有點兒扯淡,是不是因爲左小青達不到王志文那種天道水平,這兩人永遠在一起會降低王志文的高度而非得搞這麼一個事故呢,是不是註定了王志文就必須孤獨終老呢!還有那個林雨峯和劉冰的結局都有點扯,人家犯了哪條紀律了,還非得落下死這麼個下場,想想都氣……

再淺談一下其它感受:神化或者鬼化了王志文也就是搞個人崇拜主義,這與天道精神肯定是不合的;如果王志文的行事方式與作風是天道之舉的話,我覺得這天道也不算個什麼東西,要是人人都按照裏面王志文的那種生存方式活着的話,這個世界也就冷冰冰的了,這個世界也就不再有可愛之處了。人情世故也好,虛僞客套也罷,其實也就是這個社會機器運行時的潤滑劑,潤滑劑多了,機器會掉鏈子;沒有了潤滑劑,機器可能很快就報廢了。所以,我覺着天道不適合社會大衆,充其量也就適合社會精英和喜歡哲學的人罷了,我們還是安心做一個老百姓,只要多一分理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