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

發言稿 閱讀(3.23W)
新聞寫作基礎知識

  第一節新聞概述
  一、新聞定義
  什麼是新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識形態,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國,麥爾文·曼切爾著的《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引述了過去和現在新聞學家對新聞的一些解釋。例如:
  達納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過《紐約太陽報》,他說,新聞是“社會上大多數人感興趣,而且在此以前從未對它注意過的那些事情。”
  達納的一個編輯提出了一個經典性的新聞概念:“狗咬人,不是新聞;
人咬狗,纔是新聞。”(注:這是達納1882年辦《紐約太陽報》時,他屬下的採訪主任約翰·B·博加特對一個青年記者說的。
  另外一個新聞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爾提出來的。他是本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紐約先驅論壇報》的採編主任。他說,新聞是建立在三個“W”的基礎上:“婦女()、金錢(和壞事)”。
  其實,以上表述並非科學意義的下定義,但他們的觀點卻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聞學的基本立場,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們好奇的事纔是新聞。這種觀點當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經濟基礎,雖然他們對新聞定義的認識已側重在“讀者興趣”上,但其實質仍不能脫離“利潤”的操縱。
  在中國,“新聞”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新唐書》。《新唐書》記載:初唐神龍年間(公無705年前後),有一個叫孫處玄的文人曾說過:“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孫處玄曾投書當時執政的大臣恆彥範,評論時政得失,未被採納,他就掛冠而去,可見他是個很關心時事政治的人。這樣的人對沒有書刊傳播新聞(當時印刷術尚未應用於書籍)表示不滿,是理所當然的事。孫處玄這句議論竟被載入《新唐書》,說明儘管唐代還未完全具備傳播新聞的條件,但人們已意識到需要報道這類新聞的傳播工具。“新聞”一詞在這裏是指“最近消息”。
  《現代漢語詞典》釋“新聞”爲:①報紙或廣播電臺等報道的國內外消息:新聞廣播/採訪新聞。②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
  《辭海》對新聞的解釋是:①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或社會事件所作的報道。要求迅速、及時,真實,言簡意明,以事實說話。形式有消息、通訊、特寫、記者通信、調查報告、新聞圖片、電視新聞等。②指被人當作談助的新奇事情。如《紅樓夢》第一回:“衆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
  年月陸定一提出:“新聞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年月中宣部在京召開全國大城市的報紙工作座談會,其會議紀要對新聞定義作了新的詮釋:
  “新聞反映新發生的、重要的、有意義的、能引起廣泛興趣的事實,具有迅速、明瞭、簡短的特點,是一種最有效的宣傳形式。”
  定語修飾的限制顯然是考慮了“讀者興趣”,同時也顧及到了“社會效果”,這些是對陸定一定義的有效補充,然而其偏頗也是顯而易見的。綜合上述種種看法,我們不妨把新聞定義小結爲:
  “新聞是對新近發生或發現的有社會意義的能引起廣泛興趣的事實的傳播。”
  明確了新聞定義,我們再來區別廣義的新聞與狹義的新聞。廣義的新聞包括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評論等,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常見的報道體裁。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
  二、新聞價值
  對新聞定義的不同見解,尤其是社會主義新聞學與西方新聞學對新聞定義的根本分歧,歸根到底是由於對新聞價值的不同認識所決定的。
  西方新聞界認爲測定某一事件和某種思想所具有的新聞價值的因素有以下六個方面:一時間性:報道最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時間愈近,價值愈高;
二顯著性:報道對象要有聲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價值愈高;
三接近性:事實與讀者在空間、關係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興趣;
四新奇性:衝突、異常、冒險、變動等能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
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動,影響很多人的事件;
六人情味:悲歡離合、幽默、懸念等帶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這諸多的因素中,“讀者興趣”是衡量新聞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在借鑑其合理性的一面時,也不能忽視這種“新聞價值觀”導致的負面影響。
  社會主義新聞學認爲,新聞價值就是選擇和衡量事實是否報道及如何報道的標準。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事實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即事實本身的重要性、影響力和新鮮程度等;
二是讀者接受新聞後的受益程度,即新聞所引起的社會效果。前者是先決條件,但沒有後者前者也失去了意義。概括起來社會主義新聞學認爲判定事實所具有的新聞價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指導性與思想性: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二重要性與顯著性:內容重要,社會影響大;
三普遍性與迫切性:反映羣衆呼聲,關注社會熱點;
四知識性與趣味性:傳播高尚的、健康的、大衆的知識與情趣;
五時效性與真實性:堅持新聞的“真”,突出新聞的“新”。
  三、寫作原則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自覺執行黨的宣傳紀律;

  二實事求是,用事實說話;

  三迅速及時,講求時效;

  四在寫作技巧上遵守以下條寫作規則:
  1、在你沒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動筆去寫。
  2、在你不知道你要說些什麼之前不要動筆去寫。
  3、要表現,不要陳述。
  4、把精彩的引語放在消息的前頭。
  5、把精彩的實例或軼事放在消息的前頭。
  6、運用具體名詞和富於動作色彩的動詞。
  7、儘量少用形容詞,不要在動詞上再加用副詞。
  8、儘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斷和推理,讓事實說話。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問題。
  10、寫作要樸實、簡潔、誠實、迅速。
  總之,新聞寫作要做到四個字:真、新、快、活。
  以下幾段話應成爲我們寫作新聞的座右銘:
  △我們應當說真話,因爲這是我們的力量所在!(《列寧全集》第9卷第283頁)△用生活中的生動的具體事例來教育羣衆“是報刊在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主要任務。”(《列寧全集》第28卷第83頁)
  △我們黨所辦的報紙,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這是我們革命無產階級應有的戰鬥風格。(《毛澤東選集》第1217頁)
  △爲報道真實新聞而奮鬥!(周恩來給《新聞日報》增刊的題詞)
  △在新的歷史時期,新聞工作堅持爲社會主義服務,爲人民服務,就要堅定地全面準確地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宣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決策,宣傳全國各族人民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業績和經驗。(江澤民《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
  △堅持正面宣傳爲主的方針並不否認新聞的特點。新聞的特點,人們可以作多種概括,但照我看,除了前面談到的黨性以外,還要注意真實性、時效性和可讀性。(李瑞環《堅持正面宣傳爲主的方針》)
  第二節消息的寫作
  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它是對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並引起公衆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因此,真實性、時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爲消息的基本特徵。
  一、消息種類
  一動態消息:也稱動態新聞,這種消息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國際的重大事件,報道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氣象、新成就、新經驗。動態消息中有不少是簡訊短訊、簡明新聞,內容更加單一,文字更加精簡,常常一事一訊,幾行文字。
  二綜合消息:也稱綜合新聞,指的是綜合反映帶有全局性情況、動向、成就和問題的消息報道。
  三典型消息:也稱典型新聞,這是對某一部門或某一單位的典型經驗或成功做法的集中報道,用以帶動全局,指導一般。四述評消息:也稱新聞述評,它除具有動態消息的一般特徵外,還往往在敘述新聞事實的同時,由作者直接發出一些必要的議論,簡明地表示作者的觀點。記者述評、時事述評就是其中的兩種。
  以上四類消息,以動態消息較易寫作,可以經常練習寫一些,從實踐中提高新聞寫作能力。
  二、消息寫作
  寫作消息要設想並回答讀者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構成了新聞五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有的新聞學上補充了一個要素:如何。在五個和一箇中,最主要的是何事、何人。寫作時要認真寫好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當我們弄清了“我要說些什麼”,接下來就是“怎麼說這些內容”,顯然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結構。只要我們用心分析一下報刊發表的消息,就會發現,消息的結構比較固定、簡單,大多數消息的結構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開頭,次要材料放在後面。消息的結構具體表現爲:標題、導語、主體、結尾,並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標題
  標題是消息的眼睛,擬寫得好,可以吸引讀者;
擬寫得差,一篇好消息也會被埋沒。可見標題有着向讀者推薦的作用。如:《兩位市長直接關懷大港“油郎”喜結良緣》(新華社年月日電訊稿)、《地球三分鐘淨增五百人》(新華社年月日電訊稿)、《杭城新事見新風拎書拜年書壓歲》(年月日《解放日報》)。
  消息的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消息標題有主題正題、引題眉題、副題次題三種。
  主題:概括與說明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
  引題:揭示消息的思想意義或交待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
  副題:提示報道的事實結果,或作內容提要。
  (二)導語
  導語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它是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導語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讀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條,必須具備訓練有素的分析能力;
要做到第二條,則要有寫作技巧。
  導語寫作中的思維過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問自答開始的:
  ①什麼事情是已經發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麼人蔘加進去了?——誰幹的或誰講的?
  ③是用直接性導語,還是用延緩性導語?
  ④有沒有什麼吸引人的詞彙或生動形象的短語要寫進導語中?
  ⑤主題是什麼?什麼樣的動詞能最有效地吸引讀者?
  以上五個問題中,第三個問題涉及到導語的類型。那末,導語有哪些類型呢?
  一類是直接性導語:直接寫出事實的核心的導語。多是陳述性的像速記一樣地反映事實。
  另一類是延緩性導語:多用於“軟”消息。即所報道的不是正在發展中的、變化中的或突發性的事件。它通常用來設置一種現場或創造某種氣氛。多是解釋性、說明性的。
  導語的形式主要有:
  1、敘述式。用摘錄或綜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簡明扼要地寫出來。
  2、描寫式。對消息的主要事實或某一有意義的側面作簡潔樸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寫,以釀成氣氛。
  3、提問式。先揭露矛盾,鮮明地、尖銳地提出問題,再作簡要的回答,引起讀者的關注和思考。
  4、結論式。把結論寫在開頭,提示報道某一事物的意義或目的或總結。
  5、號召式。提出號召,給讀者指出方向和奮鬥目標。
  另外還有摘要式、評論式、綜合式、解釋式等等。
  (三)主體
  這是消息的主幹部分。它緊接導語之後,對導語作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導語所概括的內容,表現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應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寫作,但仍然要先寫主要的,再寫次要的。
  (四)背景
  1、什麼是背景?新聞背景,指事件的歷史背景、周圍環境及與其它方面的聯繫等。寫新聞有時要交代背景,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起到襯托、深化主題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個“W”中的(爲什麼)。
  西方新聞學認爲背景就是對新聞事件作出的解釋。美國新聞學家賴斯特說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聞背景與解釋有什麼區別。”“解釋,在我看來,就是新聞報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單一的新聞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寫”,“就是提供新聞的背景知識,從而使讀者能夠對新聞事件作出客觀的判斷。”
  但是“解釋”不是議論,解釋本身就是事實,也就是說用事實去解釋。所以新聞背景又稱之爲“事實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個作用,是說明新聞事件的起因。
  第二個作用,顯示或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個作用,突出新聞稿件的新聞價值。
  第四個作用,表明記者的觀點。記者是不準在新聞中發表議論的,但是,誰也無法禁止記者通過自己來寫的新聞表達自己的立場和看法。純客觀的報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類型有幾種?常見的有三種:對比性的,說明性的,註釋性的。有的新聞學則將背景分爲四種:人物背景、地理背景、歷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結尾
  新聞的結尾有小結式、啓發式、號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這些結尾寫作與一般記敘文結尾的寫作並無大的不同。
  第三節通訊的寫作
  通訊是以敘述、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時、具體、生動地予以報道的新聞體裁。
  一、通訊特點
  通訊作爲報刊、電臺等媒體最主要的體裁之一,新聞性顯然是基本的特徵。而新聞性中,真實、時效、思想性及典型意義構成了它的不同層面。就報道對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經驗、成果、工作情況、社會風貌等,都必須是真實的,不允許虛構或“合理想象”,而且報道對象應該具有必須的思想性和典型意義。就報道時效言,通訊雖不及消息這般快速敏捷,有時爲將人物、事件報道細緻完整需時較長,但也必須及時,仍須有很強的時效概念。除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
  、生動性。
  通訊尤其是人物通訊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消息在表達上主要是平面的敘述,語言追求簡潔、明快、準確。通訊則較多借用文學手段,可以描寫、抒情、對話,可以用比喻、象徵、擬人等修辭。因此通訊在語言和表達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它在報道真實的人和事的過程中,善於再現情景,平添許多生動和形象,給人以立體感、現場感。
  此外,通訊雖然一般以第三人稱敘述爲主,但在“見聞”、“採訪記”一類的通訊中,也採用第一人稱。不過其中的“我”主要起見證人或採訪線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稱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親切感。
  、完整性。
  通訊須相對完整、具體地報道人物或事物的過程。消息側重寫事,敘述簡明扼要,一般不展開情節。通訊可寫人物也可寫事件,其材料比消息豐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實、充足。它要求詳盡、具體地報告事件的經過、演繹人物的命運,充分展開情節,甚至描寫細節和場面。這些既是生動性的表現,同時也是內容完整性、具體化的要求。
  、評論性。
  通訊須運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對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評論。消息是以事實說話,除述評消息一般不允許作者直接發表議論。通訊則要求在報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時,表露記者的感情與傾向。然而通訊的評論不同於議論性文體的論證,它須時時緊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實作適時的、恰到好處評價點撥。因此這是一種通過描寫、敘述、抒情等表達手段進行的議論,它的特點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訊種類
  、人物通訊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蹟和命運爲報道內容的通訊。人物通訊並非僅僅是“名人通訊”,報道對象的選擇取決於其蘊含的新聞價值,一般來說人物必須具有先進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寫“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斷着重寫人物的某個側面或階段。此兩類一般以人物的“行”爲主,而“人物專訪”則以寫人物的“言”爲主。通過記者的專訪,記述人物的談話,從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事件通訊
  是以具典型意義的事件爲報道對象的通訊。事件通訊時效性較強,它圍繞中心事件選材,雖不着力刻劃人物,但往往通過典型事件表現一羣人或一個集體。所以它通過較爲詳盡地展示事件的完整過程,挖掘其意義,揭示其本質,進而反映社會風尚,弘揚時代精神。除人物通訊與事件通訊外,另有:“工作通訊”,這是介紹某單位先進事蹟,傳播其典型經驗和做法,以指導一般的通訊;
“概貌通訊”,這是記述某地區、部門、行業、工程的新面貌、新氣象的通訊。報刊上常見的“見聞”、“紀行”、“巡禮”、“散記”均屬此類。此外,還有以寫一段片斷、一個場景、一場衝突爲對象的“新聞故事”、“小通訊”之類,它們以生動、快捷的形式宣傳新人新事新風尚,實爲通訊家屬中不可忽視的一員。
  三、通訊寫作
  、關於選材與提煉主題
  佔有材料對通訊寫作來說就是通過紮實細緻的採訪廣泛蒐集第一手材料。隨後在紛繁的直接材料中剝離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這些材料不僅要求真實,而且要有意義,具有典型性、指導性,同時還要有意味,具有具體、完整、感人的生動性、情節性。在這般基礎上根據深和新的原則提煉主題,通訊纔可能呼應社會關注熱點,反映時代風尚特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從而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先進的人物激勵人,以真實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訊寫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題必須從實際生活中提煉而來,不能隨意“拔高”,更不能虛構誇大,它永遠不能違背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關於寫人
  事因人生,人以事觀。人與事雖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訊與事件通訊中的確有以人爲主和以事爲主之別,爲敘述方便故而分之。寫人在文學創作中已積累豐富經驗,在“非虛構”的原則下,我們不妨可借用其多種手段,並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形與神兼備。即不僅要寫出人物的行爲和事蹟,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
第二,言與行統一。人物語言、行爲表達、傳遞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語氣、句式、詞彙及動作表情、神態等是極富個性色彩的內心表露形式。寫好了人物的言與行,無疑是寫活了人;
第三,畫龍必須點睛。如果說言行、事例、情節勾勒出人物的整體形象稱爲“龍”,那麼揭示人物行爲意義,指出人物個性特點的評點便是“睛”。“畫龍”用的是紀實的敘述、描寫,“點睛”則是超脫的議論或抒情。
  、關於敘事
  通訊離不開寫事,事件通訊更須完整地敘述事件的起因、人員、場面、結果等,以交待事件的複雜性和社會影響度。敘事要注意兩點:第一,理清主線、豐滿細節。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頭緒多而關係複雜,作者須理清主線,按事件原貌將其完整地、動態地、立體地呈現給讀者。而爲實現這一目標,就須選擇典型的細節。一篇優秀的事件通訊,必然有幾個生動感人的細節來充分展示主線,使作品豐滿而具現場感。第二,時間爲經、時間爲緯。通訊須有一定的時間要領因爲事件、故事總在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紡織好時空畫面既是一個結構總是也是一個表達方法問題。篇幅不長而情節不太複雜的事件通訊可多運用插敘、補敘、分敘等手段,充分展開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變化起伏。容量大而情節複雜的事件通訊則常常運用時空交叉方式,以時間推進、空間變換等手段來切割事件,構成若干側面。經過作者精心的組合剪輯將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報告於世。
  顯然選材與提煉主題是各類通訊寫作中必須面對的,而寫人與敘事則因通訊品種不同而有所側重。但是通訊的寫作模式也必然帶來約束,因而通訊的散文化寫法亦開始爲人注目。所謂的散文化傾向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生活面更趨廣闊,二結構不拘一格,三技法更多樣化,四報道呈系列化。
  思考與練習:
  一、閱讀下列消息,然後給它擬寫引題和正題:
  本報訊記者董洪亮我國唯一的教育藝術刊物《教育藝術》雜誌日前度過了五週歲生日。冰心老人、賀敬之等知名人士爲之題詞致賀。
  《教育藝術》由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暨中華教育藝術家協會、首都師範大學青年教育藝術研究所共同主辦,李燕傑李燕傑教授擔任社長。該刊以“激揚正氣,振奮民魂”爲辦刊宗旨,主要欄目有“名家談教育藝術”、“時代精神磁場”、“青春思絮”、“教育藝術一千問”等。《教育藝術》雜誌被海內外讀者譽爲“青年的良師,家長的益友,幹部的參謀,教師的助手”。
  《中國教育報》年月日第版
  二、一件新聞在不同的報紙上刊出時,會因編輯的眼光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標題。請就近日發生的一件重大新聞,比較、分析各大報紙刊出時的標題有何不同。
  三、寫一篇新聞,報道學校或班上新近組織的某項活動。時間、地點、事件要交代清楚,還要注意詳略得當,有條有理。四、下面這則題爲《衛生部寫信感謝空軍某部官兵》的消息與通訊《爲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是同題材的報道,請仔細比較兩文章,談談通訊與消息在確立主題、寫作方法等方面的異同。
  新華社日訊衛生部最近寫信給人民解放軍空軍領導機關,表揚和感謝空軍某部官兵爲了搶救平陸縣公路工地食物中毒的員工,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空投藥品的任務。
  信上說,月日,山西省平陸縣風陵渡公路工地上發生六十多人食物中毒事故,當地縣委來電話後,經與你們聯繫,立即得到大力支援,派專機前往空投藥品。飛行員們爲了搶救工人階級兄弟的生命,毫不猶豫地連夜起飛,迅速地執行這一任務。由於藥品的及時供應,使全體中毒員工經過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這一英雄行爲,充分說明了人民空軍戰士有高度的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共產主義風格。
  信上還說,空軍戰士搶救中毒工人的事蹟,大大地鼓舞了病人和平陸縣全縣人民的革命意志,他們紛紛寫信感謝黨中央和毛主席對他們的關懷,感謝人民空軍的大力支援。中共平陸縣委還將此事件寫成材料,向全縣人民進行教育,學習人民解放軍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高貴品質。
  原載《人民日報》年月日
  五、閱讀近期報紙,書面推薦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各一件。
  六、實地採訪,寫一篇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