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書信>申請書>

通用《釣魚的啓示》課稿範文

申請書 閱讀(2.38W)

無論在哪裏哪個時候,我都要祝福你我的老師,老師,您就是我們的啓明星。那麼關於相關的課稿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釣魚的啓示》課稿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通用《釣魚的啓示》課稿範文

《釣魚的啓示》課稿

一、說教材

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的《釣魚的啓示》,它講述了作者30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鱸魚捕撈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了湖裏。這件事情讓我受益終身。它是一篇適合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好教材。

二、說學情

國小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一些學習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釣魚的啓示》這節課情節性強,語言質樸,含義深刻,學生愛讀,但不一定讀得懂。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憑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從中受到啓發和教育。然後再帶領學生走出課本去聯繫生活實際,談談怎樣處理利益與道德之間的關係。

三、說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標示出發,制定了以下午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瞭解課文內容。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過程。

3、理解父親沒有商量的餘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裏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啓示,懂得從小受到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自覺抵制各種“魚”誘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心理變化。感悟文章中做人的深刻的道理

教學難點:精讀重點語句和段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五、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採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教師通過導入並恰當的運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很快入境動情。

2、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

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情感。教師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鼓勵學生多讀多想,讀思結合,以此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及其段落。

六、說學法

在學法上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

七、說教學過程

《釣魚的啓示》一課,應以培養學生髮現美爲主,以學生髮展爲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過課件的適當穿插,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情景導入發現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幻燈片播放月夜圖,伴着優美的樂曲,學生欣賞皎潔、清柔似水的月夜圖畫。讓畫面定格在一幅和課文內容吻合的幻燈片上。“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這種情景的句子嗎?這麼美的月色,誰能將這種美妙讀出來?”學生迅速找出了文中描寫月夜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起來。給學生個性化朗讀創設了一個展示平臺。同樣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朗讀起來也就不一樣。學生把意境美和文字美,通過自己的感情朗讀充分展示出來了。同時也把學生帶入月夜的故事裏去了

(二)以讀爲本感受美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樣美好的夜晚,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讓學生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對故事有了初步的理解。

2、品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幻燈片出示閱讀提示:

(1)默讀課文1—3自然段(釣魚部分),邊讀邊想:“我”釣到大鱸魚的時候,“我”和“父親”是什麼樣的心情?

(2)、自由朗讀課文4——9自然段(放魚部分),“我”釣到一條大鱸魚時,父親和“我”都很得意,而面對到手的這條大鱸魚,我們面臨着一個什麼難題?面對這個難題,我和父親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找出相關的語句,同桌交流。

(3)、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態度。(教師也扮演角色參與其中。)

爸爸:“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語氣堅決肯定)

孩子:“爸爸!爲什麼?”(急切)

爸爸:“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平靜)

孩子:“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大聲爭辯委屈)

通過以上朗讀,從“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中的“得”字感受父親態度的堅決,從父親的一聲“孩子”去感受父親對“我”的溫柔和深情,體會其矛盾的心理和實踐道德的決心。)

3、瀏覽課文第3——9自然段,小組討論,歸納出“釣魚—放魚”時“我”的心裏變化過程:驚喜——驚訝——委屈——無可奈何

(得意)(急切)(難受)(依依不捨)

(設計意圖: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4、品析重點句(10——11自然段啓示部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裏的“魚”是指什麼?作者最後對父親的行爲會懷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理解“誘惑人的魚”的特殊的含義:榮譽、權利、金錢、地位等吸引人的、讓人追逐的利益。體會到父親的管教讓“我”有了抵制誘惑的能力,作者對父親會心存感激。)

(三)、理解感悟昇華美

當學生還沉浸在感悟父親的行爲美,感悟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美的時候,我啓發學生:“在生活中,你們很可能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我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說開去,在個人利益和道德之間,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道德。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讀進去再走出來,啓迪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學會做人。

最後出示孟德斯鳩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此時,文字靜靜地定格在屏幕之上,字大而鮮明。教室裏是那麼的靜,老師和學生一起注視着,默唸着這句話。我相信道德美的豐碑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築起。

《釣魚的啓示》課稿

《釣魚的啓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篇論理型的文章,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正是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教師教學用書的提示,我設計瞭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以下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小語課本中入選的教材,多是經過千錘百練,反覆推敲的名篇佳作,其文質兼優,字裏行間無不蘊含着極其豐富的審美資源。其審美點也往往與語文知識點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釣魚的啓示》正是對學生美育的好教材。

執教《釣魚的啓示》一課,應以培養學生髮現美爲主,以學生髮展爲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過課件的適當穿插,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情景導入欣賞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美妙的畫面往往叫人賞心悅目。欣賞美、品味美將能淨化人的靈魂。”在我語音未斷的導語後便點擊鼠標,伴着優美的樂曲,幾幅精美的月夜圖出現在大屏幕上,學生入神的欣賞着皎潔、清柔似水的月夜圖。同時提出:“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會有一個怎樣美麗的故事發生?”音樂嫋嫋,餘味悠悠……這時,稍一轉曲,開始播放課文第二自然段的配樂範讀。錄音結束,學生自然陶醉其中,我也由心醉轉入感嘆,進而啓發學生:“這麼美的月色,誰能將這種美妙給讀出來,讓大家欣賞。”學生迅速找出了文中描寫月夜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起來。之後,又給學生個性化朗讀創設了一個展示平臺。“誰願意到前面來配上音樂朗讀?”同學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同樣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朗讀起來也就不一樣。只要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老師就及時給予肯定。學生把欣賞文字美,想象畫面美,甚至字裏行間的意境美都通過感情朗讀給展現了出來。同時作者這種遣詞造句的表達方法也使小讀者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讀懂課文感受美

閱讀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釣魚的啓示》一文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父親說的話,父親的話中蘊含着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內在美。如何讓學生去理解發現這種最崇高的美呢?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師必須把學生自學、自悟,作爲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發現。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由讀4――9自然段。這一部分的內容是:

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釣魚的啓示》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釣魚的啓示》,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簡要闡述我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時間控制3分鐘內)

《釣魚的啓示》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捕撈鱸魚開放僅差兩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釣魚過程中有大量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啓示部分的句子比較難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通過自學,學生能正確無誤地認讀20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4個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閱讀。

3、通過朗讀、默讀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初步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本課的的教學重點是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教學難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得到的啓示,理解“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二、說教法和學法(時間控制1分鐘內)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四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境設置法、以讀代講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習,勤于思考。

那麼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學習,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時間控制5分鐘內)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用五個環節來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預設學生提問:爲什麼釣魚會使人從中受到啓示?會得到什麼樣的啓示呢?),隨後揭示課題,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麼事?指名分段讀課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對個別學生不能準確理解的詞進行指導)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掃清了閱讀的障礙,理清了課文寫作思路,對於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爲接下來的品詞析句做好了鋪墊。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鑑於此,在這個環節中,我(1、提示閱讀:請用心讀1—3自然段,一邊思考:“我”釣到魚時的心情?父親的心情?(要求學生劃出相關的語句。)

2、在“我”釣到魚時,父親和“我”都很得意,卻沒得意多久就面臨着一個難題?(學生再讀課文,討論面臨什麼問題?)

3、面對這個難題,父親的態度是怎樣的?父親的心情怎樣?從那些地方看出來?(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其矛盾的心理和實踐道德的決心。)

4、組織交流:對於父親的決定,“我”是一種什麼態度呢?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學生梳理“我”的心理變化過程);從中看出父親是個怎樣的人?(學生總結“我”不願意放鱸魚的原因。感受父親對“我”的教育和愛。)

(設計意圖: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5、啓發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裏的“魚”指什麼?作者最後對父親懷着怎樣的感情?(學生討論理解“誘惑人的魚”的含義:是指榮譽、權利、名利等事物。體會到父親的管教讓“我”有了抵制誘惑的能力,對父親心存感激。)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在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開展拓展活動:(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這時你會怎麼做?(學生思考問題,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確在具體事件中所體現出的道德的“是”與“非”。)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感,豐富語言實踐。

第五環節:安排作業,複習強化。爲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後作業:1、摘抄精彩的詞句。2、和周邊的人交流,瞭解他們是怎樣抵制誘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