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遠大前程》讀後感範文3篇

心得體會 閱讀(7.95K)
《遠大前程》生動地描寫了一個飽受苦難並同命運不斷抗爭的孤兒匹普的心理歷程,最後他終於悟出人生道理,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遠大前程》讀後感範文3篇,以供參考。
關於《遠大前程》讀後感範文3篇

《遠大前程》讀後感1

在我們老家,要是一個人走出了那個山村,在外面定居,再也不回老家定居生活了,回老家也只是探親訪友,到了這個程度,那是意味着一個人成功了,“他走出去了”,這就是鄉親們的原話,走出村莊,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農活,表明一個人具有了遠大前程,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將這種普遍的世界觀拓展一下,從全球各個角落都可以探查到類似的有關前程與成就的與脫離一個地方息息相關的描述,也就是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是否能夠離開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有着直接的聯繫,這種觀點的形成當然主要的是因爲一個人出生的地方所形成的人際關係之熟悉程度,已經到了再大的成就也不會引人注目的地步,只有離開故鄉,背井離鄉,有朝一日衣錦還鄉,那才真正表明一個人的成功。

匹普所處的環境就與之類似,也與我們老家那種觀念有諸多異曲同工之處。在英國一個鄉下的村莊,一個靠姐姐拉扯大的少年,在那個多夢想的人生特定時期,必然會有着美好的理想。起初他是願意成爲一名像他姐夫喬一樣的合格的打鐵匠的,實際上這也是很好的理想,也未必就沒有遠大的前程。然而事情的發展一般不會一帆風順,特別是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道路上,一個可能是很小的機遇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使他從一條路走向另一條路。匹普觀念與理想的變更,起源於什麼時期?最明顯的,當然是他去了那座神祕的莊園之後,特別是看到了艾斯黛拉之後,他的思想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是大家都公認的毫無疑問的一點。不過,我也認爲,在此之前,匹普本人未嘗沒有想過不做鐵匠而去做上等人,去爭取自己的遠大前程。所謂人的本性,那就是不容易改變的一種特質,這種特質很難受環境影響而發生變化。在遇上艾斯黛拉之前,匹普如果思想深處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而是一門心思的想加入姐夫的行業,且有自知之明,艾斯黛拉的出現很可能不會改變匹普的想法,他會在拿到二十五英鎊後繼續追求鐵匠工作。我想,這可以理解爲,這是普通的一名英國鄉村村民所能具有的最爲簡單而又實際的“英國夢”。

可是,一筆意外的遺產繼承權卻大大促進了他那“做上等人”的願望,以期配得上美豔的艾斯黛拉。而這筆錢財和遺產,不是來自於匹普自認爲的那個地方,而是來自於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一名前逃犯(在正式看書之前,我想看了前言和簡介,提前知道了馬格契尼是匹普的恩主,這一看當然使降低了閱讀的樂趣,可惜之前我沒有意料到這一點)。其實,這一的一幕場景,在中國的文化裏,對於匹普來說,那真是“善有善報”,而對於馬格契尼來說,真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果適當處理,是可以作爲佳話來流傳的。這裏有一點,我認爲可能是中西文化差異,導致我不大能理解:匹普突然有了遺產繼承權,他雖然很想知道誰是恩主,可是即便不知道,他依然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一筆錢財(按文米克最爲強調的話語,那就是動產),似乎繼承一筆錢財是天經地義的,其他人也不會過問是從哪裏繼承來的。按我們的文化傳統,突然有一筆錢財,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接受的,所謂“無功不受祿”,說的就是這個。當然,放在如今浮躁而將錢的多寡當做成功與否的唯一標誌,突然得到一筆意外之財,很多人會欣喜若狂的接受的。但是,如果的確是這樣的嗜錢如命,那麼,一般人即便知道了恩注是誰,依然會把錢財裝進自己的口袋。所以,英國的那種如果錢財來源正當就可以心安理得接受,如果來源不正就無法接受,與我的想法是不同的:如果是正人君子,不管錢財來源都不接受,如果是小人,不管錢財來源都會接受。

真正的恩主的出現,使匹普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要不得不放棄那些錢財和遺產,另一方面他還要保護他的恩主不被再次抓捕。這的確是一件不帶容易處理的事情。同時,他的上等人的願望突然破滅了,許多人對他的態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其中最爲典型的就是那個以恩人和引路人自居的舅舅。這是一個比較勢力而又喜歡裝腔作勢的人物。難得的是喬(包括比蒂)這樣的待人真誠的朋友和親人,使匹普能夠在最爲危難的時刻挺了下來。而赫伯爾特是另一個待人善良真誠的朋友,對他的資助也是匹普對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情中最爲滿意的一件事情。正是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組成了一部生動的命運交響曲。古今中外各種性格的人物之多,無數作家都有過精彩的描述,而大文豪狄更斯卻以其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點出一個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在世界文學寶庫中都具有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

最初看了簡介,我想到了茨威格的作品《變形的陶醉》,同樣是描寫一個本來很普通很一般的人物突然之間變得與衆不同且大受歡迎,並最終夢想破滅回到現實。然而,兩者卻又有顯著的差別,一個是一次被迫的“善行”促成了一次意外的“驚喜”,另一個是因爲親戚的資助而暫時的變得高雅,兩者的背景、文化、衝突、場地等都是不一樣的。無可否認,這兩部都是偉大的作品,也是我很喜歡的鉅作。

看似匹普的遠大前程沒有了,他的“英國夢”破滅了,但實際上,他與艾斯黛拉的相遇並手牽手,似乎又給了讀者信心:匹普的遠大前程纔剛剛開始,之前所有的一切只不過都是一場夢而已。

《遠大前程》讀後感2

第一次完整看完一本英文小說,雖然讀的不是全英文版的。是英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之一。讀這本,純屬偶然的機會,而在讀這本書之前,自己的狀態是不佳的,非常浮躁、迷茫、消極,就和書中的主人公匹普一樣,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現有狀態,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將來,希望有人能幫自己一把而擺脫貧窮的現狀,希望自己富貴,希望自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自己關心的人

也能夠多關心自己。至少,能改變自己現在的不理想的狀態吧!讀着,讀着,發現自己和文中的主人公匹普太像了,在像郝維仙、埃斯苔娜那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面前,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

是的,前期的匹普和以前的自己甚至是現在的自己太像了。前期的匹普,反感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姐姐;去郝維仙小姐家中做客,被埃斯苔娜小姐羞辱時匹普的感受,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同伴對自己的欺負。如果我能懷着寬容的心去寬容同伴小時候的無心,也許自己的虛榮心不會那麼強烈。讀完這本小說,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還沒有超脫“虛榮”,想想自己現在浮躁的狀態,想想自己爲什麼會走到今天的地步,想想自己的人生到現在爲止爲什麼還沒有目標,想想自己爲什麼會覺得路不是自己想要的,想想自己爲什麼會做事沒勁,再想想自己這些年的快樂在哪裏、自己現在的幸福在哪裏。也許,這一切的不順都是自己“愛慕虛榮”而傷害了自己本應該擁有快樂,導致了自己一再的無法把握現在。我們應該把握現在,常懷感恩,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遠大前程》讀後感3

是狄更斯晚期的作品,我感覺也是他最成熟的一部作品。這個書名知道我讀完才知道是有諷刺意味的,它講述了一個孤兒,匹普想當上等人的理想幻滅的故事,他最終沒有當成上等人,當然也就沒有了所謂的遠大前程。本書以極其

精彩的故事情節緊扣讀者的心絃,生動地描寫了一個飽受苦難並同命運不斷抗爭的孤兒匹普的心理歷程,最後他終於悟出人生道理,成爲一名普通人,並與初戀情人握手重逢,獲得了圓滿的結局。

的故事情節有它的獨特之處,讀來讓讀者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本書的主人公匹普,更是聯繫其它人物角色的一條主線。環境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匹普就是被環境改變的。一開始,匹普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是多麼的天真,輕易信人,富有同情心。

然而,匹普遭遇的宿命就是遇上了一位女皇般的姑娘,這位姑娘將透徹影響他的一生。他開始瞧不起自己,開始爲自己的家庭環境及出身感到自卑,“而我一想到這座宅邸,心中就沒有一絲陽光!同時對自己的行爲也更爲厭惡,也更瞧不起自己的家庭。”這是一段很好的情景交融的寫法,在這樣一所恐怖的房間裏,匹普徹底瞧不起自己裏哦阿。是中了魔嗎?

知道最後``時間長了,人物開始有變化,在作者的筆下,通篇寫來十分自然。最後大家都過着平凡而真實的生活,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結局啊!

在第十七章中,說敵人進攻鬼不靈,並壓了一批囚犯,這囚犯裏面,剛好有老鍾叔,小嘎子河區隊長一看,都很惱火,這時,區隊長想到,可以把敵人引到西部,那裏火力強

大,可以乘機救出他,可那裏有個櫃子的據點,小嘎子一想,我去吧,就經過區隊長的同意去了。

在這一章中,作者充分地體現出小嘎子的勇敢,非常使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