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

心得體會 閱讀(3.14W)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翻滾,一路向前。學習《樑家河》,我們看到了總書記的初心來自人民又回饋人民。那麼關於樑家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以供參考。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五篇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最近,懷着崇敬與好奇的心理,我研讀了《樑家河》這本書,感觸頗深,對習總書記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15年,習總書記回陝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樑家河。《樑家河》一書正是以此爲切入,講述了總書記在樑家河近7年時間與當地羣衆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蹟,展現了習總書記青年時期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爲民情懷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幾天來,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事例、生動的場景、蘊含的精神力量及樑家河的巨大變遷讓我深受啓迪和教育。下面我結合學習情況談一些心得體會。

一、以知青習近平爲榜樣,始終牢記黨員幹部要一心爲民。1969年,青年習近平爲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來到延安樑家河村插隊,開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歷程。習總書記下鄉插隊時年僅十六歲,是當時"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習總書記在陝北延安樑家河那樣一個艱苦的山溝溝裏,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戰天鬥地,一干就是七年,切身踐行着做幹部一定要爲羣衆多辦事、辦好事的宗旨。樑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種的田地較少,而在當年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條件下,羣衆的最大生活來源就是農田,農田稀少就意味着農民吃不飽肚子,養活不了妻兒老小。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時任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帶領其他知青與樑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壩,修築梯田,打壩大部分都在冬季農閒時節,鄉親們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帶頭赤腳站在冰中鑿冰清理壩基,在他的帶領下樑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壩,這麼多年一直是樑家河村旱澇保收的聚寶盆。在習近平的帶領下,從1973年開始,村裏開始有餘糧了。1974年,習近平帶領大家修建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同時,爲了解決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鐵、穿衣等生產生活問題,習近平同志還帶領知青和村民在村裏建立了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銷店等,不斷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習總書記就是這樣一個心向羣衆、爲民着想,爲民辦事的人。作爲黨員幹部,我們要善於依靠羣衆,做到傾聽民聲、廣聚民智、彙集民力,紮紮實實爲羣衆解難題、辦實事,爲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而不懈努力。我們在一個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輩子,在一個地方的服務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爲人民做更多的實事好事。

二、以知青習近平爲榜樣,做人、當幹部一定要善於貼近羣衆,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樑家河村待了7年,這7年他與當地羣衆一起吃玉米糰子,住窯洞,睡土炕,挑糞,相互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書中是這樣描繪習總書記離開樑家河那天的。“1975年10月7日是習近平離開樑家河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和鄉親們拉話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較晚。當他早晨推開門走出窯洞時,看到院子裏、道路旁站滿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來了。大家手裏拿着紅棗、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這是他第一次當衆流淚。”看到這裏,我感受到了鄉親們對習總書記的依依惜別之情,感受到了他們的厚重情誼。習總書記無論是回到樑家河,還是見到樑家河的人,叫出來的一個個小名,說出來的一句句陝北方言,充分體現出他對大家的深厚感情。總書記關心的,也都是收入、醫療、養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況,從中我們能看出總書記心裏一直惦念的是廣大人民羣衆。習總書記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習總書記曾經有過這樣的自述:“1993年,我再回樑家河時,有的鄉親提到,當年我在村裏創建鐵業社,爲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帶領大家開發出陝西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可是,我所記得的,是他們曾經無私的幫助過我,保護過我,特別是以他們敦厚朴實的品質影響着我,薰陶着我的心靈。”習總書記牽掛着樑家河的每一位鄉親。1993年、2015年習總書記曾兩次回到延安看望樑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戶看望鄉親,爲他們送去了慰問品,還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呂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錢爲其看病,他支持建設了樑家河國小和延川中學教學樓,還給經濟困難的羣衆寄來了錢,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問題。2014年延安遭受了持續降雨災害,習總書記寫信給村幹部,說“你們在災害中積極搶險自救,我很欣慰,讓村裏的鄉親們過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願,希望你們真抓實幹,努力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習總書記的話句句體現出他的羣衆意識。從你我做起,自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於沒有一顆善於感知幸福的心靈。我們每個人都曾遇到過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幫助我們,讓我們心存感激,但是捫心自問又有幾個做到了回報和答謝呢?說到這裏也許我們都會感到很慚愧。所以,從今天做起,我們都要向習總書記學習,努力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充滿愛心地與人相處,收穫更溫暖的情感回報。

三、以知青習近平爲榜樣,就是要有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習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講到:“上山下鄉的經歷,使我增進了對基層羣衆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品格。腳踏在大地上,置身於人民羣衆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而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想起在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能幹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於挑戰的勇氣,什麼事都不信邪,都能處變不驚,克難而進!”

逆境最能檢驗人的品格。在樑家河,習近平總書記忍受艱苦的環境、繁重的勞作、壓抑的政治生活,面對重重壓力,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如飢似渴地求知,更加積極地入團入黨向黨靠攏,爲羣衆做成了許多實事、好事,成了各公社爭搶的“好人才”。樑家河的艱難困苦沒有壓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礪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從中我們不難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爲什麼會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講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這句話的邏輯起點就在樑家河。沒有年輕的黨支部書記習近平帶領大家實幹苦幹,就沒有樑家河人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雖然面臨着諸多困難,但我們應該立足自身條件,勇於開拓,不斷進取。充分發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苦奮鬥精神,不斷磨鍊意志,提升能力,不斷加強各類知識的學習。

如今我們生逢新時代,身處大西安追趕超越的黃金髮展期,我們比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條件不懈奮鬥、幹事創業。我們要學習總書記當年“六點上山,天黑才歇”的奮鬥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紮根基層,擼起袖子加油幹,做能吃苦、有擔當、能幹事的"五星級服務員",在這場追趕超越的競賽中,跑出加速度,幹出好成績。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近期讀《樑家河》,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習近平所寫《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的一句來表達:“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

“要爲人民做實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習近平同志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辦鐵業社、開代銷店等。從15歲來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黃土地時,他已經有着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一步一步都鐫刻着要爲人民做實事歷史印記。

_村也是一塊紅色革命土地。作爲村支部書記,我要傳承習近平總書記“要爲人民做實事”的優良傳統,把_村建設得更富裕更美麗。

當年,習近平帶領幹部羣衆,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和第一家代銷店,體現出習近平同志身上那種“敢吃第一隻螃蟹”的智慧和勇氣。當前扶貧進入決戰期,面臨着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更要向總書記學習,大力弘揚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勇於創新、敢闖敢幹,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

當年,習近平同志從樑家河的實際出發,從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帶領大家打井抗旱、打壩淤地、建沼氣池、修築公路,以敢於啃硬骨頭的作風和擔當,推動樑家河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爲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爲人民做實事”,就要把當前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件老百姓的關心事做好做實做到心坎上,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把困難羣衆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全面激發羣衆內生動力,切實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羣衆的“幸福指數”。

習近平總書記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廣大社員苦幹實幹,打出了樑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池,這一樁樁鮮活的事例,生動詮釋了習近平同志敢作敢爲、銳意進取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傳承習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當大隊支書時,時刻把羣衆利益記掛心頭,帶領羣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好作風。結合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思路,選好產業,擴大渠道,用好用足國家各項好政策,帶頭實幹、立說立行,切實將樑家河蘊含的精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帶領村民儘快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當初,在新華書店第一次看到擺放在書架上的《樑家河》一書,我就徑直走過去翻看起來,一下就被習總書記寫在扉頁的那句話觸動到了——作爲一個人名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我站在原地一頁一頁看了快有一半,突然邊上有位歲數較大的員工說道:“年輕人,很難得你能看的下去這本書,和你同齡的人都在看一些國外人的暢銷書。”我回答道:“那些書我也會去看呀,我們要向習總書記學習儘可能博覽羣書,但我手上的這一本更值得好好讀一讀!”隨後,我便拿着一本《樑家河》到櫃檯結了賬。

以上是我初識《樑家河》的一段經歷,在回去後當天我看完了餘下的內容,這次爲了寫出一些最真實的讀後感,我又重新細看了一遍。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初心,各有不同,它不是憑空而來的,是某些經歷後凝聚的信念。習總書記在年僅15歲的時候跟隨時代的號召來到了貧苦不堪的樑家河插隊,而且還經受着嚴重的牽連。和其他知青一樣,習總書記經歷了由理想到現實的轉變,各種艱難困苦的條件是他們這些城裏娃不曾經歷過的,甚至還當過“逃兵”。當迴歸現實,習總書記選擇主動地融入那樣的環境,選擇與受苦捱餓相伴,在幹活時從不“撒奸兒”,並且在農民化實踐中從書中不斷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書本成了最好的夥伴。

對於當年相近年齡的知青來說,很難有人能實現習總書記如此積極的轉變,我想要爲人民做實事的這份初心便是這般形成的,這份初心是崇高的,是一名共產黨人對於人民最莊重的承諾。習總書記從一名普普通通的知青到現在引領中國改革發展的國家領導人,所做的每一件事無不映襯着要爲人民做實事的初心,這是一種貫穿始終的信念,值得每一位普通大衆尤其是廣大共產黨員深刻思考和領悟。

在讀到窯洞里長滿了故事這一章節時不禁讓我想起了過去幾年的求學生涯,還清楚地記得中學課本上有寫到“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這句話,在填報大學志願時毫不猶豫地將化學工程與工藝(石油加工方向)專業放在了最前面。爲期七年的理論學習和實驗研究過程中,有過對許多專業問題的不理解和突破,有過對研究思路的不明瞭和重新認識,記憶最深刻的是被派往新疆從事項目合作的經歷,在邊疆相對艱苦的環境下,我親身經歷了石油工業化生產的流程和細節,併爲某一產品的開發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當時,在廠區宿舍寂靜的夜晚,我多次思考過對於這一行業的理解,也曾猶豫過是否要在畢業後選擇更爲高薪的其他工作。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求職過程後,我清楚地認識了自己,我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我更願意在原有選擇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走下去。恰逢近期母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迎來65週年校慶,在送上真摯的祝福同時我將與您這麼多年培養出的三十多萬莘莘學子一道懷揣“我爲祖國獻石油”這份初心一路前行。

在書中後面的章節中習總書記紮根樑家河開始了接地氣的工作和生活,與老鄉同吃同住同勞作、搞社教、攔水打壩、建沼氣池……每一項工作的開展往往伴隨着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障礙,但因爲要做好實事,習總書記以頑強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突破一道又一道難關。爲了更好地服務於人民,即使頂着“黑五類”的背景習總書記先後遞交了八份入團申請書和十份入黨申請書,並最終成爲樑家河黨支部書記,這份堅持絕非常人能做到的。但這僅僅是另一個開始,爲村民興辦鐵業社、縫紉社、磨坊、菜園、挖甜水井……這些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好處的事習總書記一刻都沒有停過。即便是四十多年過去了,習總書記仍然在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爲全國人民辦理着數不清的實事。這便是踐行光榮使命的最真實的寫照,中華名族偉大復興是我們每位中華兒女身肩的最爲光榮的使命,習總書記以他偉人般的意志引領着每個人向着這一目標鏗鏘邁進。

在書中還介紹了陪伴習總書記度過七年知青歲月的小夥伴後來的生活,有堅持“一碗水端平”的村幹部隨娃、幾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的鐵鎖、發揮能人本領的劉永耀、身上留住泥土味的幹部黑子。這些人因爲受到了習總書記高尚品質的薰陶,所以走出了豐富多彩的人生軌跡,並贏得了社會與他人的尊敬。可見習總書記的能量絕不僅限於讓自己獲得成長,更能夠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能發光發熱。

如今的樑家河早已擺脫了往日的貧困閉塞,走上了山清水秀的綠色發展道路,即使也曾有過遭遇自然災害襲擊的經歷,但當地人民積極組織了災後重建工作,搬遷了新的住址,發展了文化旅遊事業……曾經樑家河是習總書記築夢的地方,現在已然是廣大人民夢想成真的地方。

初心和使命如同一輛車的前後車輪一樣,初心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而使命指引我們奮鬥的方向。並不是每份初心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不是每項使命都能指向正確的方向。身爲一名石油化工專業出身並依然工作在這一領域的共產黨員,我深知自己需要懷揣我爲祖國獻石油的這份拳拳初心,以踐行國家能源化工事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光榮使命。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紀實文學《樑家河》用細膩的文筆描寫了習近平和樑家河羣衆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我們學習研究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就是要從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中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源泉,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從《樑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樑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在與羣衆一塊苦、一塊過、一塊乾的過程中,實現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樑家河》中汲取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豐厚滋養,深入領會總書記立根羣衆、造福羣衆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在實處,在選拔幹部時多到基層一線瞭解幹部、觀察幹部;在制定政策時,多聽取各方面意見,綜合把握羣衆意願,努力提高羣衆滿意度。

從《樑家河》中汲取捨我其誰的擔當力量。習近平總書記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幹部羣衆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辦到羣衆的心坎上,以鐵一般的擔當推動樑家河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中汲取面對困難敢闖會幹,敢於擔當進取的力量,在選拔任用幹部時,爲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爲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真正把那些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難時候豁得出來的幹部用在關鍵崗位上。

從《樑家河》中汲取攻堅克難的奮鬥力量。苦,是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的底色。面對艱難困苦,他沒有怨言,而是與羣衆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學習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和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把黨賦予的各項工作完成好,以苦幹實幹成就事業。同時,有意識地把年輕幹部選派到急難險重的實踐中去淬鍊、去昇華,讓他們在攻堅克難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從《樑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齊的表率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奮鬥史。在打壩淤地時,水溝旁剷土是誰都不願乾的苦差事,每次習近平同志總是主動去水溝旁剷土。修築梯田過程中,鄉親們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習近平同志都是帶頭赤腳站在冰中鑿冰清理壩基,正是他的模範帶頭,樑家河村先後建成了14座淤地壩,成爲了鄉親們收入的聚寶盆。

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中汲取向我看齊的表率力量,發揮“關鍵少數”的示範帶動作用,堅持領導幹部當“頭雁”,走在前、幹在先、作表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幹,凝聚起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強大合力。

黨員學習《樑家河》讀後感範文

爲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暨公司第十五次黨代會順利召開,七一前夕,黨支部及公司團委推選《樑家河》一書,由全體黨員和團員青年共讀。那麼,我們爲什麼要讀《樑家河》這本書,因爲《樑家河》裏蘊藏着習總書記的初心,蘊藏着一代人的知青記憶。爲了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獻禮,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段歲月中,去尋找習總書記成長的足跡。

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紀實文學《樑家河》全書10萬餘字,40幅圖片,共分爲四個部分。書中的四個目錄寫的非常溫馨,充滿了濃濃的情意。第一部分“樹高千尺忘不了根”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樑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樑家河鄉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心牽掛;第二部分“窯洞里長滿了故事”講述了他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社等發展生產的爲民情懷以及刻苦學習、不忘修身的勵志故事,讓我們學習青年習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在窯洞裏讀書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實幹中逐步樹立“要爲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一聲聲喊我小名”講述了當年與習總書記交往的小夥伴們獲得了那些人生大學問,進而提升了他們人生境界;第四部分“我們走在陽光路上”通過樑家河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親們的幸福生活,展現了樑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這本書我認真讀完一遍後,又重溫了三遍,每天在睡覺前會多次翻看,被書中的人事物深深的吸引住了,每每想象當時的環境場所,習總書記如何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立志成才,艱苦奮鬥。《樑家河》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情節生動。用獨特的表現手法,生動再現了習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和樑家河發生的巨大變化,具有濃厚的陝北鄉土氣息;同時,這本書真實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樑家河這片熱土的濃濃牽掛和紮根人民羣衆的款款深情,有很強的可讀性、思想性、教育性。非常值得青年人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動力源泉。

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樑家河的七年青春歲月,錘鍊了習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塑造了他剛強堅毅、勇敢無畏的鮮明性格,鑄就了他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黨的十九大確立的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追本溯源,都與習近平在樑家河七年的學習與實踐密不可分。正如他自己所說:“現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觀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點,也是在延安形成的。”通過實地參觀學習樑家河這個小村莊,對照書本中描述的情節,真正的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道理,靠山吃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習總書記等北京知青的插隊,改變了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知青井前的“飲水思源”四字,作爲當代青年,我們就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學習和發揚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艱苦奮鬥作風。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共產黨人的根與本,就深植於人民羣衆之中。一名黨員與心中的樑家河距離有多近,黨和國家的凝聚力就有多強。“樑家河”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更代表了黨的“初心”體現的是共產黨人沒有忘記我們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黨在成立之初的信仰和承諾,也是黨在奮鬥前進道路上的職責和擔當,更是黨回望過去時的反思和檢討。這種“樑家河”情懷不僅僅是習總書記的,也是每一位共產黨人的。“飲其流者懷其源”,作爲一名黨員,感恩不只是要回報父母長輩的“私恩”,更要強調的是絕對忠誠於黨的歸屬感以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覺悟,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意識,要始終堅持、認真踐行“羣衆路線”。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也同樣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作爲一名黨員,更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以《樑家河》精神爲指南,埋頭苦幹,攻堅克難,做一名讓組織放心、羣衆滿意的黨員先鋒,不管在任何崗位上,時刻注重學習,磨練自己的意志,拿出青年人的朝氣,努力爲自己的國家奉獻微薄之力,做一名有用的人。立足本職崗位、練就過硬本領,自覺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不斷拔高自己,努力工作,樹立當代青年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樑家河》爲精神範本,心中葆有“樑家河”式的初心,不忘本色、本源、本根,爲心中的夢想而堅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