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3.05W)
讀書,是人生的避風港。黨員不斷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起到先鋒模範作用。那麼關於樑家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範文

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

自己很少有一口氣讀完一本書的經歷,但《樑家河》這本書卻是讓我一氣看完。剛開始翻閱的時候是想着看看是什麼讓習總書記對“樑家河”如此牽掛,但是隨着章節的鋪開,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領袖的不平凡是從他青年時在樑家河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勤勉學習、修身立命、埋頭苦幹、不懈追求的精神也許就是現在樑家河精神的寫照。

總書記是一個感恩的人。雖然離開樑家河40年時間了,但總書記對樑家河的山山水水還是那麼熟悉,用總書記的話說:“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裏。”從總書記給樑家河的每次回信、自費接呂候生到福州醫治、給樑耀才寄錢讓其妻子治病,再到三次回樑家河探望鄉親,都是總書記用真切的實際行動表達他對樑家河這塊養育他、幫扶他的土地和這裏鄉親們的深情厚愛。他說過“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作爲一名企業中層幹部也應該學會感恩,感恩於黨組織。之所以成爲一名幹部固然離不開個人的勤奮和努力,但更離不開黨組織的培養與關心。通過不斷對先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思想認識,開拓視野,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能回報公司、回報社會的有用之人。

總書記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在樑家河羣衆的眼中他是一位書癡,來樑家河帶兩箱子書,吃飯時看,上山放羊時看。他除了勞動,就是到處找書看,常常看書到深夜,還曾跑30里路去借書。總書記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一直保持着讀書學習的習慣。反觀自己,現在條件這麼好,但學習抓的卻不緊,有時還以業務多爲自己找藉口,沒有能夠經常系統的進行學習。今後自己也要向總書記學習,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工作追求,提高履職盡責的基本能力。

總書記是一個帶頭實幹的人。在樑家河的艱苦歲月裏,年輕的習近平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麼活都幹過,什麼苦都吃過。清理打壩中的冰渣,他帶頭跳進冰水中幹活,雙腿凍到沒知覺;組織村民打井,他鑽到三米多深的井裏挖泥。在樑家河的七年他以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和勇於擔當的精神推動着樑家河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俗話說“乾的好不好,關鍵看幹部,說一千道一萬幹部得先幹。”當前公司上下正在爲新機研製的奮鬥目標努力工作着,作爲業務職能部門的我們雖然不進行直接的科研和生產,但是我們要爲科研生產服好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實幹興黎陽。

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

很高興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學習樑家河的動人故事,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陝北高原七年的青春歲月,追尋我們黨的新一代領航人在羣衆中歷練成長的光輝足跡,剛纔聽了幾位同志誦讀及發言,很受啓發。從發言中可以清晰感覺到,同志們感觸很多、感悟很深,思想和靈魂都受到了一次洗禮,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我和在座的同志們一樣,深爲感動與震撼,深受教育和啓迪。藉此機會,和同志們交流一些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大家共勉。

樑家河,是陝北高原廣袤農村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這裏山高路遠、偏僻荒涼、溝壑縱橫。縱目環顧,難見幾尺平地;一年到頭,難下幾場雨水。可謂“地無三尺平,出門就爬坡;窯洞在山腰,腳下是溝壑;四野不見農田,半年不見綠色;有河不見水,有山不長樹”,生產生存環境極爲艱難。這讓我想起了,生我養我的地方,就是如此,1998年因上學離開了家鄉,一別20餘年,兒時的記憶全在那山溝溝裏,滿滿的回憶,幸福的童年,歷歷在目,難忘……

如今大家遠離親人、相聚曹家灘,建設智慧礦井,奉獻我們的青春與智慧,書寫我們的人生,不怕苦,不怕累,敢於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爲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纔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學習樑家河,就要堅持把根扎深、把事幹實,勇於擔當、善於作爲,真正用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提升同志的“幸福指數”。尤其是廣大年輕幹部,朝氣蓬勃、思維活躍,有激情、有闖勁,善於接受新事物,更應該解放思想、甩開包袱,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有一股氣,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善於從羣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敢想敢幹、敢爲人先。

學習樑家河,“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馬克思有一句名言:“只有在崎嶇山道上不懈攀登的人,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越是環境艱苦,越能磨鍊幹部的品質、考驗幹部的毅力。我相信,在曹家灘的這塊沃土裏紮根發芽,在各位同志的幫助與監督下,學習、工作、積累實踐經驗,讓人生之路走得更實、更好、更遠!

我們牢記“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

週末的清晨,一口氣讀完紀實文學《樑家河》已是午後。掩卷沉思,感動仍在心間。書中樸素的語言顛覆了未讀之前的判斷,文中習總書記在樑家河七年知青歲月中一個個典型的生活實例,鮮明生動、真實感人,不僅讓我們感受到陝北黃土地上積澱起來厚重質樸的人情風貌,更讓我們看到了歷史洪流中青年習近平成長起來的心路歷程,每一個讀完這本書的人心中都會充盈着深深的感動。

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成爲一個時代的特徵,引發了無數的辯論與反思,甚至在文化領域產生了自成一體的知青文學,從中我們看到過感動,也感受過悲情。可是在樑家河,我們看到的是成長,是力量,是希望,是腳踏實地摸索中的前進,是一心爲民、忘記小我之後的大愛,是從“讀書修身”到“治國平天下”的蛻變。

是什麼讓小小年紀的習近平在那麼艱苦的地方堅守七年?是什麼讓大城市的烙印褪去,染上了黃土地不變的本色?是什麼讓習近平意志堅定,入團、入黨,成長爲樑家河村的黨支部書記?是責任,是擔當,是青年習近平對樑家河父老鄉親情真意切的摯愛。他想通過自己腳踏實地、以身垂範、身先士卒的實際行動,讓樑家河的父老鄉親在艱難的日子裏可以吃飽肚子,把困苦的光景過得好一點。打壩造田,他可以幹最重的活,可以不計後果帶頭跳進冰冷刺骨的水裏,以至於落下腿疼的毛病。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樑家河有了時至今日依然是最平整的水田,有了合作鐵業社方便村民生活所需,有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不用柴草就做熟飯菜。這一切,不僅僅是習近平在樑家河實實在在工作的一個縮影,更培養了他把老百姓裝在心裏的爲民情懷。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多年後的今天,樑家河依然是習總書記“幾回迴夢裏回延安”最牽掛的地方,那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是一心一意爲人民做實事最莊嚴的承諾。是啊,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每一個樑家河的父老鄉親、每一個老百姓都裝在習總書記的心裏,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這正是我們偉大的黨和國家不斷前行的力量。

紀實文學《樑家河》個人讀後感

手捧《樑家河》這本紀實文學書,感受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認真閱讀,細心品味,深刻領悟後,更感慨萬千。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沿着總書記青年時的足跡,認識了陝北高原的這個小山村,瞭解了一代領袖的成長曆程和堅定意志。可以說,從《樑家河》一書中,我們可以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感起點和實踐起點,也激勵我們從樑家河的大學問中感受到責任、擔當、信念、奮進的偉大力量。 

在習近平心裏,樑家河是他認識昇華、精神昇華的起點。初到樑家河時,習近平也有過迷茫、彷徨,但他很快就轉變了觀念,團結羣衆、融入羣衆、融入鄉村、紮根人民,真正成了一個“村裏娃”,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民。

融入農村,對於習近平這樣一個生於大城市、長於大城市的人來說,可想而知的艱辛:樑家河的蝨子、吃的、住的,甚至上廁所,對他們來說都很不習慣,但習近平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練,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掏地、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別人怎麼做,他就跟着學,熟悉了所有農活,成了種地的好把式,甚至還學會了捻毛線、補衣服、縫被子。“最重要的,我學到了農民實事求是、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曾在多個場合說:“我就是一個農民。”

他踏實肯幹,打壩那麼重的活,從來不“撒奸兒”,手上磨出了老繭,磨破流血,但他還是拼命幹,甚至挽起褲管、光腳站到剛融化的雪水裏幹活。鄉親們很快就從心底接納了這個北京娃。他也成了鄉親們瞭解外部世界的一個通道、一雙眼睛。漸漸地,習近平住的地方成了樑家河村的中心,人們到那裏聽他講故事、講外面的新鮮事,給樑家河人以未來的憧憬。

他的羣衆情結在十幾歲就表現出來。三個月不知肉味,但把隊裏犒勞的一點白麪饃饃分給婦女,自己餓了一頓。他謙讓靈娃,卷好的煙一次次被靈娃搶過去揉碎扔掉,但從來不惱火。1993年,習近平回樑家河看望鄉親的時候,還專門問起了靈娃,得知他父母相繼去世,靈娃進了養老院時,還拿出500元錢讓轉交給靈娃,這是他的一片心、一份惦念。 用鄉親們的話說,“在習近平眼裏,沒有高高低低,沒有看得起誰,看不起誰。他待人講話,總是面帶笑容,總是很和氣。”

他不僅是樑家河人思想上的主心骨,也成了肯幹實幹的致富帶頭人。他給村裏修大淤地壩。“直到現在,這塊壩地仍是樑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習近平當大隊黨支部書記時給樑家河留下的一筆豐厚的財富。”他還克服一切困難和阻礙辦沼氣,建成了延川縣、也是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解決了老百姓的燒柴、點燈問題。他還注重發揮村民所長,成立鐵業社,辦起了代銷店、縫紉社、磨坊、菜園,打甜水井,辦掃盲班,一處處舊址、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無不訴說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艱辛和成果。若干年後,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提出了“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諄諄教誨,他是在用實踐告訴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踏踏實實去幹好每一件小事,以實幹精神實現一個又一個的跨越。

爲了追求進步、追求夢想,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先後寫了八份入團申請書,最終獲批成爲共青團員。入黨申請一直寫到第十份才獲得批准。這種對夢想、對信念的執著追求是何等得堅定,何等讓人佩服。

書中記述的這些感人至深的經歷,處處都傳遞着青年習近平與老百姓的血肉聯繫,對人民羣衆的熱愛和奉獻精神。1975年10月,習近平帶着對樑家河深深的牽掛,離開了這個他生活勞動了七年的地方。但之後的時間裏,他一直惦念這片土地,兩次踏上歸鄉路。他說“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裏”。他還說“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

可以說,樑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是習近平與人民羣衆同甘共苦、辛勤勞作、開拓創造的過程,是他生髮對老百姓熱愛和奉獻精神的過程,也是他“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觀和治國理政思想形成的過程。

《樑家河》這本書也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不自棄、不放棄,要不怕苦、不怕累,把握當下,珍惜每一分寶貴時間,積累知識、錘鍊能力;要不忘初心、堅守夢想,修身養性,並把自己的理想抱負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爲人民幸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這本書不僅需要我們認真閱讀,更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實際行動去踐行,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