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心得體會 閱讀(5.22K)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大家對書上知識的分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讀後感就是我們讀書後產生的感悟,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四大名著更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峯傑作。最近,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三國演義》這部著作。故事起於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終於三國歸晉。書中刻畫了衆多的歷史人物,有寬厚仁義的劉備、狡猾多疑的曹操、忠肝義膽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勇猛粗魯的張飛以及視死如歸的趙雲,都是盡人皆知。

書中描寫的經典故事更讓人回味無窮,有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其中我最喜歡“借東風”這個故事。周瑜的“連環計”成功後,準備起兵用火攻攻打曹軍,可當他發現外面現在颳得是西北風時,當時就昏倒在地。因爲他需要的是東南風,否則火就算燒起來了,被燒的也是東吳自己的大營。周瑜的朋友魯肅見大都督一直昏迷不醒,便把諸葛亮請來出主意,諸葛亮沒說什麼,只是提筆在紙上寫下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周瑜醒了,見諸葛亮看透自己的心事,便問:“這病該用什麼藥醫治啊?”諸葛亮笑笑說:“都督若要刮東南風並不難,只要建一個七星法壇,我來做法,一定給您刮一個三天三夜的東南風。”周瑜大喜,病馬上好了一大半,命人趕快建好了七星壇。到了三更天的時候,果然颳起了東南風,這纔有了火燒赤壁的故事。

難道諸葛亮真的會呼風喚雨麼?當然不會,其實他早就算好了這幾天會刮東南風的。原來諸葛亮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並且考慮好結果再行動。他爲了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一生都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覺得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學習諸葛亮的這種精神,要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有今天用心的準備和不懈的努力,纔會有明天的成功和收穫!

?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這樣精彩的故事,請大家也跟我一起進入三國時代吧,看看誰到底能成爲最後的霸主呢?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2

三國演義中的東吳,真可謂是英傑輩出,“年少萬兜鏊,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洋洋灑灑一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道出了東吳少主孫權的氣魄。正是英雄出少年。本該期待着這位年輕的賢君能有一番傲人的作爲,留下千古絕唱時,羅貫中卻筆鋒一轉,寫了孫權晚年的粗暴與嗜殺。賢君變身爲暴君,英主變身爲昏君,善始卻不能善終,這怎能不使人警戒呢。“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要想有個完美的句號,有個理想的終結需要一顆冷靜剋制的心,需要持之以恆的行。

曹魏,一直是實力強勁,一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國,爲首的是一位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稱的曹操曹孟德。“山不在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的詩文字裏行間透露着一股帝王之氣,遼闊之姿。曹操有一個特點,他愛笑。他笑對友人,笑對敵人,笑對磨難,笑對天下。赤壁之戰,他敗走華容道,性命堪憂之際,他卻還“撫掌大笑”。這是坦然,也是胸懷。面對困難,如果能像曹操般對其一笑而過,勇於直面它,挑戰它,這樣我們定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強!

戰火紛亂,智謀層出,羣雄並起,這是三國演義,看大江東去,品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演義》是作爲一箇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歷史佳作。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本學期我們和教師一齊閱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中國分裂成三個諸侯國分別是: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國的皇帝分別是曹丕、劉備和孫權。書中記載了這三國不斷相爭,最終由武晉王一統天下的故事。

這本書裏,諸葛亮就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了。

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顧全大局的人。在諸葛亮身上發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諸葛亮舌戰羣儒、諸葛亮草船借箭、諸葛亮三氣周瑜等。在這麼多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草船借箭了。

周瑜要謀殺諸葛亮,就叫諸葛亮十天之內完成十萬支箭,諸葛亮卻一點兒也不害怕,他還說在三天之內就能完成十萬支箭,周瑜聽後高興極了。第一天和第二天諸葛亮一點動靜也沒有。到了第三天,諸葛亮把所有僞裝的東西都做好了,到五更的時候他對魯肅說:“此刻是大霧天,曹操不敢出兵。”就在這是江中突然傳來鼓聲,曹操一聽心想:諸葛亮必須有陰謀。於是曹操叫士兵放箭,誰也不明白他們中了諸葛亮的計謀,都把箭射到了諸葛亮僞裝的稻草人上,密密麻麻扎滿了箭,看上去可真像被箭插滿了的魚啊。就這樣,諸葛亮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十萬支箭。魯肅見了,敬佩的說道:“孔明,你就是神仙啊!”孔明聽了,笑了笑。魯肅見了周瑜,把剛纔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情告訴了周瑜,周瑜聽了,大吃一驚。周瑜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確實比他厲害。

諸葛亮可真聰明啊!讓我感受到了只要認真去對待事物就回去的成果。一個人有了真正的聰明就要認真的去對待。

讓我們一齊去學習諸葛亮這個人物吧!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4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羣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羣龍無首,爲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爲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

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5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歷史背景、主要內容我就不介紹了,相信中國人都知道。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有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赤壁之戰、七擒孟獲等,而最讓我感到好笑的是割須棄袍這個故事。

先說“溫酒斬華雄”。華雄把孫堅追到寨裏後天天使人在外叫罵。這不,諸侯們忍不住了,連派出俞涉、潘鳳兩員大將,都被華雄斬了。這時,關羽出馬了。袁紹及各路諸侯都有點看不起關羽,唯獨曹操給關羽斟了一杯熱酒,關羽卻不喝。他走出帳外,接下來就是一段很精彩的描寫了:“衆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衆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大振”、“大舉”、“摧、塌、撼、崩”、“皆失驚”、“擲”,這幾個詞讓我們看到關羽的武藝高強,而且在俞涉、潘鳳被斬後仍敢戰華雄,可見非常勇敢。

再說“三顧茅廬”。劉玄德帶着關張來到茅廬,一顧茅廬,沒有見到孔明;二顧茅廬,還是沒有見到孔明,三顧茅廬,孔明終於被劉備的心打動了,就做了劉備的丞相,爲蜀國立下大功。這個故事在情節描述上有用對比來突出人物性格,臨走前,張飛建議把孔明捆過來,劉備卻要親自拜訪,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劉備的禮賢下士和張飛的魯莽。這段故事在諸葛亮的《出師表》裏是這麼寫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所以你知道爲什麼孔明願意跟隨劉備了吧,士爲知己者纔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赤壁之戰”發生在今天的湖北黃岡附近,是三國演義三大戰役中的第二戰。孫劉聯軍聯合抗曹,黃蓋使苦肉計,詐降,卻等孫劉聯軍到後在曹操船上放火,曹操只得跑到華容道,最後被關羽放了,折兵慘重,特別狼狽。(如果關羽沒有放過曹操,三國的歷史會怎樣更改呢)

“七擒孟獲”發生在雲南地區,當時還是番族佔領,諸葛亮就想擒到他們的首領孟獲。他每次抓到孟獲,孟獲都找各種藉口說是其他的原因,“如何肯服”,而諸葛亮每次都說“吾今再放汝去,若何”。直到第七次,孟獲才終於服了孔明,“臣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孔明不愧爲傑出的政治家,“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最可笑的“割須棄袍”是這樣的:馬超和曹操打仗,曹操折兵大半,忽然馬超部隊中有人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急把紅袍脫了。又喊:“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用劍把鬍子斬了。又喊:“短鬍子的是曹操!”這次曹操又急把鬍子包上,曹軍大敗。這個故事不光寫出了曹操的狼狽,還呼應了第一回曹操出場時的介紹“有權謀,多機變”。

?三國演義》中還有個比較有趣的人物——呂布,人們對呂布的印象第一就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二就是“三姓家奴”,他這種唯利是圖,目光短淺的性格註定他不會成功。

三國演義終於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該跟着孫猴子大鬧天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