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哲學100問讀後感優質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4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人們對名著故事的分析,編輯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同學們對書上人物的分析,它其實也是議論文的一種,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哲學100問讀後感優質5篇,供大家參考。

哲學100問讀後感優質5篇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1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實業家,創立兩家世界500強,拯救日航起死回生,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況且是持續性的,必然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稻盛先生的哲學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有着清晰的邏輯,自洽的假設,所以體系也相對成熟,不會讓人覺得不知所云,書中有些內容與了凡四訓以及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觀點頗爲相似,讀的過程中似曾相識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種體驗。

一、宇宙意志

宇宙的意志是越來越好,人類作爲特殊的存在,每個人與生俱來會具備意識和意志,在這種意志的作用下,會發生“輪迴轉生”。在宇宙的意志之上,加上過去世代造就的人格,再加上現世積累的經驗,三者的綜合成爲“意識體”,肉體滅亡的時候,從肉體中脫離出來。與宗教觀點相似,也有點像中國的“靈魂”,相信生命的永恆,也因此,人的出生,不是生物學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偶然,而是必然,存在使命,應該更有價值。但是現代社會推崇的科學的合理性和邏輯性(奇怪的是中日知識階層以無宗教信仰爲榮,英美卻一直相信上帝的存在),我們因爲不相信生命的永恆,所以懼怕死亡,現在人類對於死亡的意識幾乎都集中在人死亡瞬間肉體的痛苦,以及對這種痛苦的恐懼。

二、人生,就是提高心性的過程

人生的要素有兩個,一個是某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另一個是這個人思想、行爲所造的‘業’。重要的是,‘因果報應法制’或多或少要強於‘命運’,這部分與《了凡四訓》觀點一致。對自由的追求使人能發展進步,但也是人類造惡的原因之一,人爲了擴張自己的自由,不惜剝奪他人的自由,在強調自身自由的藉口之下製造出惡的陰影。六大惡:貪、嗔、癡、慢、疑、見。對應解決方法是六波羅蜜,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一生要通過六波羅蜜,不斷提高心性。

三、其他

開展事業:依感情判斷、憑感情行動,勢必亂套,以致不可收拾;依理性判斷、憑理性行爲又會怎樣呢?結果是誰也不願追隨。我認爲,在事情的開始階段,必須用理性思考。在實際執行階段再融入情感因素,這纔是恰當的做法。

思考與煩惱:我們需要深思熟慮,卻不需要煩惱。煩惱只會耗費精力和時間,有時甚至會損害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爲了解決工作中發生的問題,我會思考、思考、再思考,一直到想通爲止,但對策一旦確定,思考就告一段落。

勞動:勞動本來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爲了取得報酬。特別是在貧窮的時代,幹活、勤奮工作就意味着抑制自己的慾望—想休閒、想偷懶、想玩樂這樣的慾望。剋制這類慾望,作爲結果,就是鍛鍊自己的心志。

自我安慰:如果因爲小災小難就能清楚業障的話,那麼不慶賀一番可不行啊。

老年變壞:老年人,因爲對健康,也就是對肉體的執着而滋長了利己之心,帶來了‘老醜’和‘慾望癡呆症’。

一方面因爲和企業管理相關,自以爲專業領域瞭解的知識已經非常豐富,不需要這方面的補充,所以一直拒絕相關書籍,另一方面是出於對日本人的一種態度吧,比如喬布斯、查理這些西方的書早就看過,成熟或者變老的過程,心態會變,相信莫名其妙的命運。讀的過程中有幾處共鳴很強,一是事業成就,談到“當獲得讓人羨慕的幸運或者成功時,有人把這種成功完全看作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全部歸功於自己,並認爲理所當然,另一種人卻態度相反,他們認爲這種幸運和成功是靠周圍的環境、靠別人的幫助才獲得的。”我之前一直屬於前一種人,尤其是第一段職業經歷,雖會感恩,但更多的以爲自己的能力帶來的幸運和成功,而且該更成功才合理,所以不會知足,最近相對好一些,覺得成功是意料之外的,遇到的人,得到的幫助,都是上天的饋贈,心存感激,由衷感謝。其次是關於思考和煩惱,曾經長期失眠焦慮,現在偶爾也會,但好多了,就像書中所言“爲了不生煩惱,我會透徹地思考,思考到‘不需要思考爲止’,之後就會採取‘盡人事、待天命’的態度”。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2

這是一本需要理論基礎的書。雖然當時我向我的老師請教想找一些入門的哲學書籍來學習,他推薦了我這本。但這是有前提的,因爲學過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哲學的基本理論。如果沒有基礎,這本書中的很多說法你會無法理解,例如辯證法、方法論、世界觀等等,讀之無益。

這是一本需要工作經驗的書。學哲學重點是用哲學,學用哲學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有些經驗說法你無法產生聯想和共鳴,那將無助於思考,讀起來會事倍功半。不論你工作時間長短,只要有了一定的工作思考,帶着問題和疑惑去讀會幫助你解答諸多問題。特別是教會你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總結經驗,提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當然從本書中還可以明確的看出具備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李瑞環同志長時間在建築(領導)崗位工作,使他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經驗和方法,經過提練昇華產生了很多指導其它領域的工作。如果沒有就會無法深入羣衆一線瞭解問題,掌握一手材料,在提煉昇華的過程中出現困難,也就不符合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的基本觀點,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沒有脫離實際的重要範疇。

這是一本提醒不斷學習的書。從作者翔實的事例和引經據典的積累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既注重在工作中走出去發現收集一手資料,也善於鑽進去學習各方面文化知識。既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也善於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明豐富知識體系。既注重從現在工作中積累直接經驗,也善於在歷史的進程中提煉間接經驗化用之。既注重本專業工作深入研究,也善於涉獵其他專業知識。這是本書從側面或者說從全局上給我們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啓示,要善於在工作中學習、在書本中學習,要善於自己鑽研、向他人請教,要善於在歷史中學、在現在工作中學,要善於學習中國的、吸收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是勤于思考,帶着問題學,敢吃苦、願吃苦、能吃苦,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時期或者不同場合的講話稿、文章的觀點是不盡相同的,這就是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法論,也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也是需要在全局上去把握認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總之,這是一本給有一定理論基礎、有一定工作經驗、有提升能力想法的年輕人提供理論和方法指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是一本可以在具體章節的局部和整書全局都可以學習提高的書籍。是一本既有可以直接拿來主義使用的具體方法,也有需要自己進一步提煉昇華適應自己工作、適應新時代特點的方法的書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認真閱讀學習。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3

前段時間,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此書名爲哲學,但西方所謂哲學乃爲科學之科學,統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將此書視爲歐洲文明發展簡史亦不爲過。通讀猶如囫圇吞棗,卻也得出了些心得,現依據閱讀時的隨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脈絡清晰而以。本文相當枯燥,請選擇性閱讀。

按照歐洲歷史學派對古代社會的劃分觀點,將近代之前的歷史分爲上古、中古,兩者分界線是公元476年歐洲奴隸制社會的.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與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光輝照耀整個歐洲。也就是說分成這麼幾個階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時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時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世紀,1500年之後又劃分爲近代、現代等。

對照中國歷史年表,發現東、西兩個當時幾乎決裂的、獨立發展的文明之間竟有如此巧合。(此處所說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統歐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晉朝滅亡,至此中國文化最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

公元十四世紀,明王朝建立,中國在經過短暫的元代統治之後,傳統學術界遭到毀滅性打擊,繼而進入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上古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文明猶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發展狀態。

中國傳統漢文化思想體系得到建立和確認,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爲主,尤其以儒家爲正統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綿延至今,之後數千年,中國再沒建立新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是對先秦思想體系得承襲、融和、分支和發展。史學上的極端觀點認爲,秦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思想家了,而晉以後連真正的知識分子都很難找到了。

西方社會將古希臘稱爲經典時代。那時期建立起來的哲學、科學體系被稱爲經典哲學、經典數學等。丟番圖創建了代數學,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窮舉和趨近概念是微積分的原始思想。經典哲學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爲代表,結束了“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家單一以自然爲研究對象的哲學體系,從此,哲學將人本身作爲研究對象,並由此開始了倫理學、政治學、法學等重要社會學科的研究。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是長期且艱鉅的。中國是內化馬克思主義歷史上的領頭羊,即使毫無前人經驗可借鑑,中國共產黨人依舊乘風破浪,將馬克思主義融入到本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十月革命打開了社會主義的大門,將馬克思主義跨過國界線送至鄰國和更遠的遠方,崇尚共產主義的人們信奉,傳誦它;被資本主義浸泡得耳目潰爛的人們無視,嘲笑它。而在中國,年輕的李大釗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大旗,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當《新青年》上首先刊登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章;當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當馬克思主義著作被翻譯,出版。中國社會終於要迎來翻天覆地而又匯流統一的改變,千軍萬馬蹄踏來,是這場偉大戰役的前奏,它氣勢磅礴,不遺餘力,將渾水摸魚的人一網打盡,將旁門左道的論斷摒棄一邊。

儘管勁頭十足,但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依舊是艱辛的。江山未有人留名,卻也沒誰能一家獨大。同時並存的其他各種主義如實驗主義,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等,與馬克思主義堅持者展開了長期而激烈的辯論,毛澤東,周恩來,陳獨秀等中央領導人也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而嘔心瀝血。最終,歷史選擇的馬克思主義成爲了改造中國社會的思想武器。

歷史上有名的忒修斯悖論,它描述的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名爲忒修斯的船,一塊木板腐爛了,就用新的替換它,如此幾百年,直到它身上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開始的那些了,那麼它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正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理論體系中的要素被替換,被更改,被歲月的流沙一點點磨新,馬克思主義是否還保持着它的本真?事實勝於雄辯,中國給出了答案。就算再怎麼替換木板,忒修斯之船依然由共產主義掌舵。而且新的木板使這艘大船更加堅不可摧,使它在中國的領海任意徜徉。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是隨着時代和實踐的變化而不斷髮展的科學理論,這就是講話”中指出的“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爲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優秀的中華文化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以及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青年是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的重擔無疑落在了當代青年身上。國家教育部規定每一位大學生都必須修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大學生使命擔當》等相關課程。時代需要的青年,應當是被科學文化知識加冕,以高尚思想道德修養滌身,同時自覺肩負起共產主義事業和偉大中國夢的青年人。

由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組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成就自我,改造世界的路上披荊斬棘,與夢想比肩而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馬克思主義經受住了中國發展的考驗,時代變化的考驗,成爲指導中國共產黨乃至全世界無產階級發展壯大的真理,中國青年也在理論與實踐中探求摸索着價值的平衡。

然而今日,青少年一代卻在互聯網的涉入下,信仰悄悄變了質,也許我們確實不需要每天把馬克思主義掛在嘴邊,但也不能讓它只存在於前人的事蹟裏,或被掩於心底的灰塵下。中國夢需要每一箇中國人,傳承馬克思主義也不僅僅是人民大會堂裏代表們的事,上大學不應該僅僅是爲了找工作或養家餬口,而是在年輕一代的肩上,有一整個中國需要扛起。於是他們黑色的瞳孔裏映照出中國夢的火種,大火燒遍,激起這個從不畏懼的民族的每一個人吶喊夢想時的擲地有聲。

以馬克思主義爲內核的中國的忒修斯號,將以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爲掌舵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道上高歌猛進,乘風破浪,將在中華民族精神的旭日的照耀下,揚帆而去,其道大光。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5

通讀完《京瓷哲學》,彷彿經歷了一次人生的成長,所有條目,點點滴滴匯聚成文,都是京瓷從小到大一步步發展的過程,回顧這個過程,貫穿於字裏行間的,都是稻盛先生的創新。

所有的創新點滴可見。如:因爲不懂管理,所以纔有了集體決策,有了全體創業人員共同的公司;因爲不懂複式記賬,纔有了經營會計的產生;因爲不知如何經營,纔有了“作爲人,何爲正確”的靈魂拷問;爲了不讓員工犯錯和誤入歧途,纔有了雙重確認的原則……。

這種創新,正因應了稻盛先生的總結,當不行(不懂)的時候,纔是工作的開始,也正是創新的開始。細細思考,在這創新的背後,始終兩條主線交叉出現,相輔相成。這就是哲學和經營。

稻盛先生從哲學的角度,經營人心,提出了心靈終極之問。“作爲人,何爲正確?”,而不是“作爲人,何爲成功?”。通過正確的判斷,即大是大非的原則界定,發揚人的善意的一面,結合制度,管理人的“惡”的一面,這種哲學思維,貫穿於京瓷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經營方面,稻盛先生在其哲學的指導下,力求簡單,化繁爲簡,充分展現出了大師級的水平,以“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歸納總結了“經營會計”的科目;以市場的供需水平,進行定價和銷售,理順了“利他”和“經營”的關係,將西方經濟學與東方哲學完美結合。

京瓷哲學是京瓷發展的經驗總結,是其長盛不衰的法寶,對其他公司的經營與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借鑑價值,同時,對我們把握人生,規劃未來,也有經典的指導意義。

稻盛和夫,被尊爲經營之聖,確是實至名歸,當然,如果他不介意的話,加上“人生導師”的稱號,也不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