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熱門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5.99K)

《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告訴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並積極做出正確的引導和關愛,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熱門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熱門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1

相信很多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在吃手的時候,在孩子喜歡抓住什麼都要放嘴巴里面的時候,在孩子喜歡往衣櫃裏面裝的時候,在孩子喜歡不斷地扔掉自己手裏面的東西的時候都會去阻止的。

因爲父母覺得自己這麼做肯定是對孩子好的,但是卻不知道在自己無意之間的行爲破壞了孩子的什麼。

這裏的敏感期就是在孩子0到6歲的時候,身體遵守生命的驅使,在某一個環境吸收了一種新的特質,而且不斷地去重複的過程。如果說順利的通過這一個敏感期的話,那麼孩子的心智水平也是會提高的。

而且根據作者的發現敏感期也是會有彈性的,如果說在0到6歲的時候沒有實現的話,那麼在6到12歲的時候也是有可能實現的。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有一個愛和自由的成長的環境,但是到了6歲以後孩子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在這個時候他們得不到自己父母的尊重,也是沒有父母的寬容和疼愛的。

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在孩子出現問題以後家長就會不斷地責備自己,爲什麼自己不能夠多多的關心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一些家長是可以做到脫胎換骨的,能夠用全新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2

《捕捉兒童敏感期》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的編著的書,本書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就如書中所說:“瞭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破譯兒童內心的祕密,幫助孩子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並釋放內在的新的生命力。”所以“這是愛孩子的書,而不是教孩子的書。”

《捕捉兒童敏感期》是一次在網上給單位買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好評如潮便給自己下了訂單,買回來後從7月到9月一直擱置在書架上,直到順利搬家完。10月用了四個週末的女兒上輔導班的時間閱讀完。這是自己今年最認真閱讀的一本書,每看完一個篇章就做了標註和寫下關鍵詞,以便提醒自己再次回看的時候能夠抓住重點,再此也特別推薦給家有小寶貝的媽媽們。

本書有8個篇章,在第一章,作者通過4個孩子的敏感期故事:從嬰兒吃手、腳丫、玩具等用口來感知世界,瞭解外在,建構自我,說明孩子從出生敏感期就開始了,這也是口的敏感期;孩子之間交換,在成人看來屬於不等價,而在交換背後卻藏着孩子的祕密和感覺,有着他們的喜悅;在秩序敏感期,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必須按照既定的規則做事,如果大人破壞規則他們會要求不斷的重新來,她也會要求大人或者小夥伴們按照自己擺放玩具的要求放好,這也是兒童的“直線式思維”,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對繪畫和音樂有着天然的直覺,在這一時期,如果被家長們發現和抓住,爲孩子提供藝術環境,那麼就能很好的進行“潛力開發”。讀完第一章,讓讀者對敏感期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讓讀者對探索孩子有了興趣,因此,在後面的章節中,作者分別從0—2歲、4—5歲、5—6歲和6歲以上兒童發展中的敏感期做說明,每個階段通過孩子與家長、老師的故事進行闡明各個敏感期。

什麼是敏感期呢?書中給出的定義是: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本書作者在介紹敏感期的時候,也給我們介紹了蒙臺梭利教學法的美好——爲孩子提供一個寬鬆和愛的環境,讓孩子們保持天性自由發展。

讀完敏感期,讓我再次重新認識女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小故事,比如:剛出生下來爲什麼總是愛吃手和腳丫子,很多次把腳丫子放入口中,被我制止逗她玩,而她還吃得津津有味;家裏的玩具和書也是被她咬,總是擔心她把細菌或者不能吃的物品吃進去掐住;不喜歡照顧她的奶奶穿黑色的衣服,奶奶穿了黑色的衣服她就哭,就讓奶奶脫;小朋友來家裏做客,不讓別人動她的玩具,如果玩了玩具必須是放在她的地方,放錯了她就大哭,讓人覺得孩子不可理喻太自私了;愛美是人的天性,小女孩經常踩着我的高跟鞋,拿着我的化妝品給自己塗塗抹抹——很多的爲什麼,也讓我在這本書找到了答案。讀完此書,讓我們認真的面對孩子的每一個敏感期,陪伴她成長。

每個敏感期的到來都是短暫的,也會是轉瞬即逝的,如果在敏感期我們沒有好好“保護”它,在12歲之前只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也是可以彌補的。作者說:“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勇敢、堅定、樂觀、充滿自信,擁有這樣一個孩子,幸福會像空氣一樣包圍着我們。”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3

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是大學的時候,音樂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孫瑞雪的這本書《捕捉兒童的敏感期》,她說很遺憾是在她女兒快3歲的時候才接觸了這本書,錯過了很多她家寶貝的成長時刻,這本書很適合幼兒教師、家長們閱讀,因爲書中詳細的例子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每一個敏感期的不同表現,通俗易懂。而且還有對於每個案例的點評,深入的揭示了孩子成長的規律。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敏感期是培養孩子性格、興趣、思維能力和獨立能力的最佳時期,只有敏感期得到發展了,這個孩子纔會頭腦清晰、思維開闊、安全感強等。

作爲一名幼兒老師,我們每天都會不斷地聽到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XX打了XX小朋友”“XX拿了別人的東西”……曾經我爲這些“告狀聲”苦惱,也曾經爲這些“告狀聲”應付。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兒童和成人不同,成人都有別人閒事不管的心理。而孩子天生就有內在的秩序感,他喜歡遵守規則。只有孩子和一些保持了這份美德的成人,纔會把規則融入生命。如果孩子內在的秩序以及外在環境的秩序被權威替代,那麼決定孩子內心的就是成人。孩子就會產生懼怕的感覺,這種無序的環境是孩子喪失了安全感,最終,這種環境會培養和滋生出懂得叢林規則的孩子,人格就會淪落。

正如韓寒的《後會無期》裏有一句話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們只看利弊。其實真正的小孩子連對錯也不分的,他們只重感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個小孩分一個蛋黃派,一個孩子拿到大的那塊,一個孩子拿到小的那塊,拿到小塊的孩子不樂意,拿到大塊的孩子就說,你等我先吃一口你再吃,這樣你的就比我的大一點了。於是他們這樣做了,兩個人都很開心。

書中說的秩序敏感期是在2歲半左右,執拗敏感期被認爲是在秩序敏感期後,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被破壞,兒童就會哭鬧、焦慮,我認爲這兩個時期可以在一起談感想。小朋友有自己的內在秩序,需要你的尊重。小時候,我最不喜歡聽的兩個字是:聽話。所以,我理解爲孩子需要被尊重,他的內在秩序被尊重了,被髮展了,纔會和你認爲的秩序或者規則配對。你單純的強調聽話,他不懂自己爲什麼要聽話,爲什麼要遵守某些規矩。孩子自己的秩序都沒有被尊重,如何叫他遵守環境秩序,也就是所謂的規則?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任性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爲自己的內在秩序被破壞,被誤讀爲任性固執,如果用暴力制止的話,他會混亂的,以後所有的秩序對他來說都是無用的。秩序敏感期是最容易被誤讀,被破壞的,在孩子處於這個敏感期時,要多理解,多尊重,並盡力創造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環境。

對於孩子,我們始終要記住這三個詞:耐心、寬容、正面引導。耐心是指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對於未知世界,孩子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學習。對於教師家長來說,理解他們、耐心的等待他們是最好的支持。寬容,人們獲得經驗都是不斷的嘗試、犯錯、再次嘗試。允許孩子犯錯,不要限制他們的行爲,更不要對他們的錯誤進行批評糾正。正面引導,我們需要以身作則,用合適的語言正確的行爲當孩子的榜樣。對於孩子們的小問題,正面迴應。對於孩子不當的行爲和言語,正面引導。尊重孩子,尊重個體,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是最美的存在。我們只需慢慢等,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