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紅色經典《青春之歌》讀後感精選兩篇

心得體會 閱讀(1.69W)
青春,是一個人最美的花樣年華;青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激情飽滿的歲月。青春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支撐了一羣年輕人爲革命奉獻一生?接下來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色經典《青春之歌》讀後感精選兩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紅色經典《青春之歌》讀後感精選兩篇
 
紅色經典《青春之歌》讀後感1
 
  近日教學之餘,偶然翻出一本泛黃的書籍《青春之歌》,原是打發時間的,卻不覺被書中的人物所吸引——林道靜。
 
  道靜,出生於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自己也受到了地主異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從小養成了孤僻執拗、倔強的反抗性格。爲了反抗不幸的命運,逃脫繼母安排的婚事,她毅然逃離了罪惡的原生家庭,走向社會尋找“自己養活自己”生活的出路,然而剛剛逃脫那個要扼殺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籠,想不到接着又走進了一個更黑暗、更腐朽、張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會。幸運的是,道靜始終不屈服,一直頑強的抗爭着。她遇到了黨,擁有了革命的理想,找到了真正的出路。此時,她又再一次大膽的逃脫了初戀——餘永澤的束縛,決然地投入到了革命之中。縱使入獄,縱使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迫害,也一直不改初心,不忘革命。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道靜所處的時代離我們已經遙遠,但林道靜這個任務身上所展現的精神特質依舊閃耀着光芒。
 
  向強制的婚姻說“不”。道靜的父親由於破產,身敗名裂,帶着姨太太跑掉了,繼母爲了維持享樂的生活,強迫道靜嫁給有財有勢的胡夢安。彼時的道靜,之有十七八歲,不貪圖享樂、不被浮華遮蔽雙眼,大膽地與繼母說“不”,大膽地與原生家庭決裂。這是我最喜歡道靜的地方。
 
  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都面臨着和道靜類似的問題,被父母摧婚,被安排各種相親。每次去相親就像視死如歸、英勇救義的英雄。每每失敗而歸,無論什麼原因,母親總是義正言辭地將問題歸咎於我,一旦替自己辯解了,就會有更大的“腥風血雨”在等着我。母親常說這是她的責任。“百善孝爲先”面對母親一次次不合理地安排,我也並未拒絕。所以很是欣賞道靜脫離家庭時的勇氣,用自己的方式拒絕了強制的婚姻。
 
  向安逸的生活說“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道靜雖不甘於屈服,但無力抗爭,她想用自殺作爲反抗。此時,她生命中的第一縷陽光“騎士餘永澤”出現了,愛情也悄悄萌芽了。當你愛上愛情,黑夜是光明的;當你失去愛情,白晝也是陰冷的。而這之間的差距,在於生活。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的虹彩,隨着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林道靜慢慢地被現實的鞭子從幻覺中抽醒了,餘永澤並不像她原來所想的那麼美好。他那騎士兼詩人的超人的風度在時間面前已經漸漸全部消失。他原來是個自私的、平庸的,只注重瑣碎生活的男子。雖然這位騎士可以給她提供舒適的生活,甚至做個闊太太,但是當遇到了黨、受到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引時,道靜冷靜大膽地與餘永澤決裂了!
 
  現實生活中,大多女性都會選擇隱忍,因爲對未來太過恐慌,不知何去何從。去年大熱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很顯然早就感知到了丈夫陳俊生變心,但是她選擇裝聾作啞。直到丈夫很明確的提出離婚,她的世界一下子坍塌了。而道靜是經過內心的鬥爭,經過痛心的自我批判,冷靜和婉地主動離開了餘永澤。
 
  向革命理想說“是”。只有堅定的信仰,青春纔是一首無悔的歌。道靜在進步青年盧嘉川的鼓舞與幫助下,重新認識了自身的價值,樹立了遠大的人生目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在同一大批進步青年接觸後,道靜深受鼓舞,堅定革命信念,終成爲一名無產主義戰士。當她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糖衣炮彈時,道靜不爲所動,猛地一個嘴巴狠狠地打到了反動派胡夢安的臉上,她怒喊道:“你們槍斃我吧!”當面對敵人的嚴酷刑罰,她挺着、挺着、挺着,嘴脣都咬得出血了,昏過去了又醒過來了,但仍然不聲不響。只有敵人那通紅的火箸真的烙在她的大腿上吱的一聲燙來時,她才大叫一聲。無論在獄中、還是出獄後,道靜都在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而默默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古語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五年,時間如風般拂過,身上的銳氣慢慢也被磨平了。生活就像一汪泉水,波瀾不驚。近日恰有朋友問我:“你現在還有理想嗎?你有目標嗎?或者短期目標呢?”當時,我緘默不語。這個問題,許久未曾思索過了。我想這大概是青年一代的迷惘。道靜的迷茫是暫時的,教書被逐、尋找職業處處碰壁、被捕入獄……面對重重的挫折打擊,她沒有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她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她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未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是我們青年一代應當學習的。
 
  青春是短暫美好的。林道靜的青春給我們提供了借鑑,在青春的年月裏,珍惜這些美好的時光,努力奮鬥,留下不朽的青春,不落的歌……
 
紅色經典《青春之歌》讀後感2
 
  在這有趣又漫長的寒假裏,我讀了《青春之歌》這本書。它是由作者楊沫創造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講述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以學生運動爲主線,成功塑造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林道靜的故事。文中的林道靜是一位堅強、努力、充滿同情心的女孩。自從她的父親賭博輸光後便帶着幾個情人逃走後,她的養母就想把她嫁給一個新來的縣長,好享清福。但道靜並不想過上和母親秀妮一樣的悲慘生活,於是在王媽的幫助下來到了楊莊找表哥,可表哥早已不在楊莊了,隨後做了一會兒老師,認識了青年盧嘉川后,離開楊莊,在好友王曉燕的協助下來到東關外做上老師,也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中。
 
  文中的林道靜充滿了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時常對學生們講起抗日的故事,也大肆宣傳共產黨的事情;她十分堅強,雖然她是一名女子,但她絕不向命運低頭,即使養母怎樣的毆打她,也只是忍氣吞聲。她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看得很透徹,她有一般女性沒有的尊嚴,她活出了一般女性向往卻又厭惡的人生,這很讓我敬佩。道靜很善良,看着這些貧窮人在其他國家統治下苟延殘喘的生活十分同情,她體驗到了母親秀妮在失去孩子和外祖父後那種對生活毫無信心的心情,以至於忘了哭,不會說話,最後投河自殺時極大的絕望了。
 
  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林道靜身上的品質和精神讓人驚歎,她是革命青年最好的榜樣,她對中華的熱愛和奉獻正是我們要學習的自強不息。
 
  我默默地合上書,心中的激動仍然難以平息,或許林道靜這種“成長中的英雄”才真正使我震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