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黨員幹部心得體會 學習科學發展觀

心得體會 閱讀(7K)

  黨員幹部心得體會_學習科學發展觀

一個多民族地區,其意識形態的差異和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了諸多影響、阻礙發展的因素和困難。因而,應堅持不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密切聯繫羣衆,始終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黨員心得體會_學習科學發展觀材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黨員幹部心得體會 學習科學發展觀

 

心得體會一

我叫xxx,是在貴州山區工作多年的一名普通黨員幹部。作爲來自邊遠山區的基層黨員,我僅結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風黨紀、廉潔自律等方面談五點膚淺的建議,以表達一位基層黨員的心聲。

一、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爲本。

       以人爲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其意識形態的差異和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了諸多影響、阻礙發展的因素和困難。因而,應堅持不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密切聯繫羣衆,始終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去投身貴州各項事業,實現穩定、和諧、跨越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各項體制和機制。

       堅決打擊和消除一切腐敗現象,逐步消除黨內個別腐敗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牢固樹立黨在人民羣衆中的良好形象,推動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帶動和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同心同德,衆志成城、振奮精神謀發展。

三、切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使之自覺樹立“對黨感恩、對國忠誠、對民有情”的責任意識。時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經常牢記黨和人民的培育之恩,安心工作,學會知足。講報恩,不求索取;比實績,不比排場;比人品官德,不比華麗外表;比付出奉獻,不比車子房子;比內心充實,不比奢侈享受。用崇高的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在民衆中樹“一根標杆”,立“一座豐碑”。

四,高揚勤政廉政主旋律,

       大張旗鼓地樹立“務實爲民光榮,清正廉潔有爲,甘當公僕是責”的正氣,使“幹成事的人揚眉吐氣,能幹事的人越幹越歡,想幹事的人意氣風發”,從而毫不保留地釋放潛在的能量,爲建設貴州、發展貴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

五,關心長期在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老實人”。

       “老實人”(指鄉、村幹部)往往大多表現爲忠誠樸實、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心直口快、坦蕩無私,因而他(她)們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在上級面前展露“才華”、留“好印象”,也不會溜鬚拍馬、說奉承話,博取領導的歡心,更不會勞民傷財、搞形象工程謀取所謂的政績。因而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心理上、輿論上、用人環境上關心、愛護、幫助他(她)們,讓他(她)們也“有機會、有平臺、有地位”,充分發揮出全部的智慧和才華,爲貴州的振興貢獻力量。

心得體會二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新階段新形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我國經濟在保持20多年快速增長之後,繼續保持強勁發展的難度加大,需要付出更艱鉅的努力;

       二是發展問題更趨複雜,改革攻堅階段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現出來;

       三是本世紀頭20年,我們面臨着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機不可失,稍縱即逝。科學發展觀正是在深刻分析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和當代中國正在發生的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提出的。國際國內發展變化的新形勢,要求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爲廣闊的發展前景。

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學習,我瞭解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特點和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有着深刻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通常是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人爲本的發展觀、全面發展觀、協調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極爲豐富。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爲本,強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堅持以人爲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協調發展,就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一條重要經驗。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根本的是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把發展作爲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繼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同時,我們要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更加註重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更加註重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更加註重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我們才能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保持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繼承和弘揚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原理和觀點。馬克思主義蘊含着極爲豐富的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觀點:社會是由物質生產力的進步所決定和推動的自然與歷史的發展過程;社會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聯繫、相互制約、共同作用的有機整體;社會發展進程是社會規律的決定性與社會主體的能動性辯證統一的過程;實現人、社會和自然之間關係的理想狀態,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所主導的持續的、和諧的物質交換過程;人民羣衆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理論昇華。回顧中國2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的進程,在每一個關鍵階段,我們黨都圍繞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實踐和理論的創造性探索,從而形成指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以鄧小平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課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爲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進一步創造性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的歷史性課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這一嶄新的理論創新成果,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昇華,也是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繼續開拓創新的新鮮經驗的結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體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好行動。

二、和歷史上的發展觀相比較,科學發展觀具有全面綜合性性、協調互動性、內生可持續性、人本前瞻性等特徵。

統發展觀以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爲主要目標,並以此作爲衡量社會文明的唯一尺度。其基本特徵是片面性、局部性。它認爲經濟的發展會自發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認爲經濟增長是發展的捷徑。這種發展觀的實踐導致經濟的片面增長伴隨嚴峻的負面結果。一是加劇了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人類對自然資源掠奪性開發和粗放式利用造成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資源枯竭,需求增長與資源有限的矛盾尖銳化。二是環境污染、生態失衡。三是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單純的經濟增長並沒有消除貧困,而且由於發展的畸型,造成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社會公平問題凸顯。從社會整體來說經濟的片面增長與社會弊端之和收效很小,有人稱之爲“有增長而無發展”。

我們在反思傳統發展模式的弊端後,提出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揚棄傳統發展觀的片面性,全面綜合性是它的特徵之一。科學發展觀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展教訓和經驗的揚棄。科學發展觀是建立在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的關係基礎上的。既要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又要改善政治民主、提升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每個作爲整體重要組成部分的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這是實現整體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長期以來,我們的改革突出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對我國經濟發展、國力增強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出現了與西方國家類似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出發,從單純的經濟增長轉向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即着眼於對自然、經濟、社會複雜系統的全面思考,着眼於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設,着眼於政府、企業和公衆之社會結構的全方位管理。

協調互動性是科學發展觀的另一特徵。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必然要求在經濟層面要優化產業結構實現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信息業等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要相互聯繫、相互溝通、相互協作,最高領導層要統籌兼顧,協調各部門的關係,實現各部門、各行業、各羣體的良性互動。在社會意識層面,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充分利用社會意識對社會經濟、對政治的能動反作用,加強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培養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民衆的參政議政意識,將社會公平意識注入社會分配製度,力爭通過縮小貧富差距,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如果社會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孤立、相互脫離整體目標的排斥,社會整體的發展就必然受到嚴重影響。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堅持“五個統籌”,使社會與自然以及社會諸領域、諸要素從紊亂到有序,從失調到和諧,實現協調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爲條件、互爲目的,相輔相成,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之中。

內生可持續性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三個特徵。伴隨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由自然對人的統治到人對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開始激化。對傳統發展觀造成的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性的反思,科學發展觀繼承了綜合發展觀的合理之處,強調要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對稀有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要合理開發,充分利用,避免粗放式開發造成的浪費現象,倡導節約,挽救瀕危物種,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我們既要考慮當前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犧牲後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經濟規律,又要遵循自然規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人口、資源、生態環境和社會的承受力,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我黨新一代領導集體,不象有些發展中國家那樣對現代發展觀持反對和排斥的態度,而是高瞻遠矚,對現代發展觀持認同的態度,並把它同我國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用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這是對時代潮流的正確迴應,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人本前瞻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特徵。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了第一份《人類發展報告》(HDR),明確提出發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發展應當以人爲中心。這一組織還設計了衡量人類發展狀況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用來評估各國人類發展的平均成就。綜合可持續發展觀仍是以經濟增長爲目的,以物爲本,忽略了人的地位。科學發展觀在強調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以物爲工具,以人爲目的,以人類的發展爲評價標準,科技發展觀汲取了現代發展觀的合理內容,是對發展本質的最深刻認識。

       人本前瞻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特徵。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說過,未來的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爲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我們從事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科學發展觀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謀發展的宏略,和現代西方發展觀不可等同,西方現代西方發展觀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實行的時候,帶有虛僞性,評價別國發展的時候帶有雙重標準。對別國資源的掠奪、主權的干涉、本國人權問題的態度等問題上令世界人民不能苟同。

三、科學發展觀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着非常重要意義。

(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於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社會存在的各種不協調、不平衡、不適應、不和諧的方面嚴重影響了並且正在制約着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就要堅持以人爲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就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把發展作爲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爲中心,

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就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着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

       就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良性互動、共同發展,推進統籌區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的落實;就要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保持社會安定團結,努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就要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形成一整套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的體制機制。因此,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繫的各方面重大關係,發展纔能有新思路,改革纔能有新突破,開放纔能有新局面,既定的現代化戰略目標也才能順利實現。

(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順應了當今世界發展潮流。

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人們對社會發展的認識已經或者正在經歷從單純經濟的視角轉到了社會整體的視角,再到人的視角以及人與自然相諧和的視角的轉換。這種轉換始於西方發達國家,逐漸擴展到全球,日益深入人心。許多國家的社會發展戰略已經和正在經歷着從簡約的經濟發展到綜合的社會發展、從以物爲中心的發展到以人爲中心的發展的轉變。現在,主導世界發展潮流的是新發展觀――綜合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綜合發展觀強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強調社會發展的整體性、綜合性、內生性,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人爲中心。在綜合發展觀的影響下,許多經過一個時期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浪潮洗禮的國家已經從自身和他國的經驗教訓中增加了理性思考,越來越認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後進國家也都把正確對待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列爲發展戰略的重要問題。

        可持續發展觀強調經濟增長與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控制人口和開發人力資源相協調,反對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求得發展,反對用局部的發展損害整體的發展,反對今天的發展損害明天的發展,反對當代人滿足自身需要而損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可持續發展觀逐步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接受。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約而同地把可持續發展作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一種選擇。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現代化進程和發展觀念必然折射出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來。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新成果,順應了世界發展潮流。

(三)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爲科學發展觀提供了世界觀、方法論,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和預測未來社會前景的理論爲科學發展觀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社會形態是由多方面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是文明進步的尺度。這些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基本觀點。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總趨勢,探索中國社會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之路,做出了突出貢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在帶領全黨探索和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從當代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現實國情出發,提出了“發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提出了發展目標、發展道路、發展重心、發展動力、發展條件、發展戰略等一套比較系統的發展理論。江澤民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突出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和中國共產黨作爲執政黨的主題,在我國社會發展目標、發展階段、發展戰略等一系列問題上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

以胡錦濤同志爲的黨中央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根據新世紀新階段的新形勢新任務,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發展,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調協調發展,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於事物之間普遍聯繫、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

        科學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繫的整體,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地域、各個方面以及人與社會、當代與後代等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過程,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時期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標誌着我們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十七大報告系統闡述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這就是: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四條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路線保障、社會保障、動力保障和政治領導保障。總體來說,科學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正確的政績觀的基礎和前提。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通向共產主義的里程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發展,它將指導全國人民在發展前進的征途上指明方向,永不迷航。作爲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應該深刻認識並領悟科學發展觀的內容、特點、意義及要求。在實踐中貫徹,在實踐中落實。掌握國家發展的脈絡,跟住國家發展的步伐。

心得體會三

通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深刻地理解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爲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學顧。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一條基本經驗。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鬥目標和工作都是造福人民。堅持以人爲本是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體現,以人爲本的核心理念在我們面對5.12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時都得到了深刻認證。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既又好又快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不計代價的。

       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要進一步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把學習科學發展觀與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起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要提高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水平,而且要提高實現科學發展的知識水平。各級黨員幹部要根據履行職責的要求,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科學發展觀具有鮮明的實踐特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深化認識、增長才幹、才能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習力。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解決黨員幹部思想和作風問題的需要,也是加強隊伍建設的需要。自己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通過學習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減輕患者的病痛,解除患者的疾苦。落實科學發展觀要着力解決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自己做爲一名醫務工作者,又是一名共產黨員,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結合自身工作情況,對科學發展觀指導醫療工作有以下幾點體網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是要義;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場所,需要先進的基礎設施、精湛的醫護技術、優質的服務和獨特的醫院文化來支撐,需要不斷髮展。隨着醫療市場競爭的加劇,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如果醫院停滯不前,必將在競爭中被淘汰。所以,提高醫療效果,增強競爭能力要靠發展;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優質服務要靠發展;打造醫院品牌,形成專科特色醫院,還是要靠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加快醫院發展就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好體現。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優勢是關鍵;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在醫院工作中,必須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沒有速度就不存在發展。但是要的發展是協調和具有優勢的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真務實,踏踏實實,推出醫院的發展優勢。要推出技術優勢,要推出專科專家優勢,要推出規模優勢,要推出設備優勢。我院用於設備投入的費用逐年增加,醫院具有的專科技術優勢、專科人才優勢、專科設備優勢,均有力地促進了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給病人帶來滿意,給職工帶來利益。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爲本是前提;醫院擔負着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以人爲本、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以人爲本是科學發展的首要內容。作爲醫院,首先要以病人爲中心,把患者滿意作爲醫院工作的首要任務;醫護人員要重視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的提高,以優質的服務來吸引病人,贏得效益,贏得發展,最終達到人民羣衆的真正滿意。

       否則,醫院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在競爭中必然難以生存,更談不上發展。其次要以員工隊伍爲本,提倡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形成“尊重人、關心人、依靠人、培養人”的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員工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目標。作爲一名醫院的中層幹部,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以方便廣大病員、增加羣衆信任感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好羣衆的聯絡員、監督員、服務員,努力爲臨牀一線服務。只有這樣,科學發展觀才能落到實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理清思路是目的;我院正處在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有很多不足需要改進。這就需要我們堅決貫徹院黨組的要求,通過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大討論,理清發展思路,把醫院的事情做好。一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加快發展步伐;二是要增強創新意識,構築發展平臺;三是要增強服務意識,完善發展體系;四是要增強競爭意識,提升發展動力;五是要增強品牌意識,實施發展戰略。要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做到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始終以較高的起點,圍繞品牌創建,從長遠的角度來科學地謀劃本科室的發展大計。

作爲醫院一名黨員,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應該是切實做好新形勢醫療衛生工作;就是認真研究衛生行業自身發展規律,面向基層,加快科室負責步伐,夯實事業發展後勁;就是堅持以人爲本,從幹部職工根本利益出發,想事、謀事、幹事,積極解決羣衆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調動大家幹事創業的主觀能動性,凝心聚力,共同打開我院醫療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