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6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6W)

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一定都收穫不少歷史知識了,那麼學生的讀書筆記應該如何寫?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6篇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1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這些人物包括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在黃仁宇先生的筆下,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之所以以他們爲故事主線,大概是因爲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衆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爲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着前行。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本書中提到了歷史的慣性。在我看來,萬曆年間的各種事務都可以用它來解釋。從明朝建立起到萬曆年間,它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以四書中的道德作爲最高意識形態的日子。換句話說,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爲最高指導的思想綁架了明朝。及至萬曆年間,明朝的發zhan方向已經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變的了,萬曆皇帝的“罷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而萬曆皇帝因爲立儲問題與羣臣鬧矛盾,消極怠工長達三十年。而帝國統治機器依然正常運轉,居然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爲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當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樣,不顧名聲爲所欲爲,因爲他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着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爲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爲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時代的潮流是難以改變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跟隨着它,發揮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負的人,理應懂得如何與時代相處。但凡聯繫一下過往的歷史,我們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勢所趨、站在時代風口上的人與事,纔可成事、做人。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2

最近認真把《萬曆十五年》一遍,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好讀,又能啓發思考。

打開這本書,沒有枯燥的圖表,沒有複雜的歷史陳述,而是把萬曆、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講得像普通人一樣生動、豐富,觸摸得到。這些人裏,張居正可能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個。他能力出衆、志向遠大,努力糾正國家制度的種種問題,在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窮其一生,卻根本無法逆轉這個國家衰落的趨勢。在時代的浪潮下,人總是無奈而被動的。萬曆十五年,沒有大事發生的一年,卻藏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裏,難以明言的種種奧祕!

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爲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爲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爲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

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和諧。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儒與法”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爲音韻的和諧。

這本書閱畢,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3

《萬曆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爲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並且在與羣臣的較量中,羣臣佔優,皇帝便報復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化導致了萬曆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果拖累了社會發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說“官只擔心民衆吃不飽,不擔心民衆吃不好。”官們更關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定,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張居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說誰最奸。”他對皇帝來說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儘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衆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致監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力長期低下,轉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稅收的規範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其嚴重後果從倭寇攻入內地環南京城搶掠後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說到底,還是中央機構、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並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到一點上:道德統治社會。以四書五經作爲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慾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爲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着“僞物”的朝代。哲學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象而名聲鵲起,最後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後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蔘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鬥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創新發配邊疆,只因技術發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爲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卻成爲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麼人性的悲哀,人爲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說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製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僞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儘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係促進技術發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爲我們的明朝續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爲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萬曆十五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4

《萬曆十五年》雖然以此爲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但是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曆十五年作爲敘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裏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發奮,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脫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着,讓個人成爲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奏,明王朝已經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取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爲章節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取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敘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發奮,他們都是作者認爲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說都是失敗的。正因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羣衆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着社會的暗流涌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曆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但是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具備自主權。而第二章裏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發奮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留意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爲文官集團理解。第三章皇帝爲立儲一事與羣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處,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證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羣臣,活着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敘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爲。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爲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爲落後,財政與組織上極爲鬆散,導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致文官陽爲道德,陰爲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應對混亂的現狀期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發奮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羣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爲力,正因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留意謹慎地持續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刻而已。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5

我還太年少,從這紙業中厚重的歷史,只窺得一些野心,聞得一些感慨,也有了一些見解,今與諸君一談。

縱觀萬曆年間,其實有許多想不明道不清的事,爲何萬曆皇帝前十五年兢兢業業,後期卻廢於朝政?爲何一代首輔張居正有權衡陰陽之術,卻在死後身敗名裂?爲何向來寬厚的申時行, 卻被迫乞骸骨?有太多太多的謎團可以在黃仁宇先生的著作中得以解釋。

黃仁宇先生在本書中提到了人有陰陽兩面,於萬曆皇帝而言,陽面在他創業伊始最爲凸顯,對各種禮儀照章辦理,在過去的15年,他曾祭天地,祭廟祖,慶元旦,賞端午,他接見外國使臣和謝職對修著有功勳的官員,毛老他還曾檢閱軍隊頒發戰旗,並在一次戰役中獲得勝利,以後接受獻俘。然而於陰的一面,身爲皇帝,他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能立自己心愛女人鄭氏的兒子爲太子,不能出去遊玩,他只能通過不上朝儘量不與官員往來這種消極的行動做最後的掙扎,這是他無聲的吶喊,也是他最後的反抗。他的一生對陰陽失衡的問題都沒有做出解答。而於首府張居正,陰陽對比則更爲明顯。於煬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象徵,他沒不香了,長鬚且注意修飾袍服,每天都像嶄新的一樣折橫分明,他的心智完全和儀表一致,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頗閤中國古語所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然餘音一面全清朝野的張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滿的人,已經用不着他親自出面,則自有其他的內外官員對此人投井下石,以此來討好首輔。

我先是很不解,我知道人有多面。一面,可是人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崇拜。另一面就很不堪,甚至自己都難以直視。其實權衡這兩面最重要的關係就是自己的信念。就像萬曆皇帝一般身在儒家的思想薰陶中,方可置身於朝堂,而不注重於後宮之事。倘所有朝堂之人,都視朱子爲信仰,萬衆一心,那明朝末期就不會那般的頹壞。政策的實施實施後的成敗,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勿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人不過是空中閣樓。

學生《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00字6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爲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

作者認爲:“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雖然當時國力強盛,但已經開始落後於世界先進國家的原因。

有評論說: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作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裏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屈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糟。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又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說:罐子裏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曆十五年是今日之鑑,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鑑,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後,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裏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

通讀下來,戚繼光給我的印象最深。後來又讀了有關戚繼光的其它史料,感覺戚繼光雖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並非剛正不阿,也懼內,也和當朝首輔張居正拉關係。總之,人無完人。英雄也是一個平常的人。

歷史是一面銅鏡,但遺憾的是,歷史在不斷地重演着,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