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兒歌教學計劃3篇 兒歌教育:爲幼兒打造輕鬆快樂的學習之旅

其他文案 閱讀(1.04W)

本文介紹一份完整的兒歌教學計劃,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兒歌教育爲兒童提供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全面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

兒歌教學計劃3篇 兒歌教育:爲幼兒打造輕鬆快樂的學習之旅

第1篇

1、初步學習朗誦兒歌,能借助動作與遊戲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2、引導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對小金魚的喜愛之情。

1、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呀?(春天)春天多漂亮呀,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來,讓我們一起聽着春天的音樂跳個舞吧!

二、在自由觀察中對金魚的特徵有個初步的感觀瞭解。

1、師:春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呢,它呀會在水裏游來游去,猜猜看,是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表想法)

2、(出示多個金魚缸)看!是什麼呀?(小金魚)大家快去和小金魚說說話吧。

3、幼兒自由參觀各個桌子上的小金魚,引導幼兒相互說說自己看到的金魚是什麼樣子的?

三、觀察實物投影儀中的小金魚,嘗試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金魚的主要特徵,學說兒歌的第一、二句“小金魚,眼睛大,游來游去不說話。”

1、師:說說看,你看到的小金魚長得是什麼樣子呀?

2、(打開實物投影儀)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金魚的眼睛在哪裏?你覺得金魚的眼睛是大還是小呢?(引導幼兒做做“大眼睛”的動作,並跟老師說:“小金魚,眼睛大。”)

3、師:小金魚聽見小朋友誇它的眼睛大,心裏可高興了,看,它們在水裏游來游去多快樂呀!(老師拍打金魚缸,幼兒觀察實物投影儀中的小金魚在歡快的游水。老師用語言感染、刺激幼兒“游來游去”。)

4、師:小金魚游來游去多好玩,如果你是小金魚,會怎樣在水裏游來游去呢?(鼓勵幼兒一邊說“游來游去”,一邊表演不同的游水姿勢,提高幼兒的動作創編能力。)

5、師:小朋友表演的“游來游去”真好看,連小金魚都在表揚我們呢!哎呀!小金魚來了這麼長的時間,小朋友還沒有跟它說說話呢,來,你想跟它說什麼呢?(幼兒輪流跟實物投影儀中的小金魚說說話,鼓勵幼兒隨意說什麼都可以,只要聲音響亮一點就可以了。)遊戲完後,教師提問:“小朋友都跟金魚說過話了,那你聽見小金魚跟你說話了嗎?(沒有)原來,小金魚是不會說話的。(教師用兒歌語言進行小結“游來游去不說話。”鼓勵幼兒跟說。)

1、師:小金魚到我們幼兒園來玩,我們要用好吃的東西來招待他們呀,誰知道小金魚喜歡吃什麼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2、(出示小圖片“小魚蟲”)師:看,這是什麼?(告訴幼兒這是“小魚蟲”)是小金魚最喜歡吃的。

3、師:小金魚看見了小魚蟲,會怎麼樣來吃呢?請你用動作來告訴我。

5、老師表演、小結“看見了小魚蟲,啊嗚一口吃掉它!”請你做做“啊嗚一口”是什麼樣子的?

6、跟老師一邊表演一邊朗誦:“看見了小魚蟲,啊嗚一口吃掉它!”

五、學習朗誦兒歌的最後一句“歡歡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1、師:現在,小金魚的肚子吃飽了,猜猜看,它感到怎麼樣呢?(高興、快樂、笑了)

2、理解“歡歡喜喜”的意思:還有一個好聽的詞語也是表示一個人很開心,叫“歡歡喜喜”。(幼兒跟說)

3、師:小金魚歡歡喜喜吃飽了肚子,會幹什麼呢?(幼兒自由猜測)

4、老師表演動作,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老師表演的動作,老師小結:“歡歡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幼兒在動作中跟老師朗誦這一句話。

六、欣賞老師完整地、有表情、有動作的朗誦一遍兒歌。

七、幼兒佩戴小金魚的頭飾,隨着好聽的音樂,採用不同的形式跟老師學習朗誦兒歌:

4、把兒歌朗誦給小金魚聽,完後問問小金魚:“小金魚,我念得好聽嗎?”

七、幼兒相互之間拍拍肚子、比比誰的肚子吃得飽、吃得大?表現出可愛的模樣。引導幼兒去餵食小金魚,活動結束。(結束後,教師可以隨意播放《小金魚》的歌曲錄音,激勵幼兒參與下一個活動的興趣。)

看見了小魚蟲,啊嗚一口吃掉它,歡歡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1、引導幼兒根據圓形的特徵,想象圓形的實物,並進行兒歌創編。

1、魔術工具一套:魔術棒、魔術箱、請一教師配教做魔術師。

2、兒歌圖片一套:太陽、氣球、蘋果、螞蟻。以及相應的漢字:紅通通、飛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圓形)圓形象什麼?(幼兒充分想象)

(1)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區看魔術表演,想去嗎?”(想)“我們開着汽車去吧!”(開汽車的音樂起)“魔術城到了,下車吧!”“看,魔術師來了!”扮魔術師的老師介紹:“我是魔術師,這是我的魔術棒、魔術箱。我只要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小圓形就會變出很多漂亮的東西來。

①魔術師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拿出圖片:太陽。教師:“呀,魔術師變出什麼來了?”(太陽)太陽是什麼樣子的?教師把幼兒說的按照兒歌的格式歸納:“變太陽,掛天空”“變太陽,放光芒。”引導幼兒說:“太陽是什麼顏色的?”(紅色)我們用好聽的詞語來說:“變太陽,紅通通。”幼兒跟念一遍。

②我們請魔術師再來變一個吧。魔術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念:小圓形,變變變。”教師:“這回,魔術師變出什麼了?”(氣球)“氣球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後問:“氣球飛到哪裏去了?”(天上)“我們就說:變氣球,飛上天。”幼兒跟念一遍。

③接下來蘋果和螞蟻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請幼兒來做魔術師,變魔術,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老師把魔術師變出來的兒歌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教師完整朗誦兒歌。幼兒學習兒歌兩三遍,可以加上動作來朗誦。

教師:“小朋友,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會用兒歌裏的話來說嗎?”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在黑板上及時記錄,並幫助幼兒用兒歌的格式進行歸納。最後,把幼兒創編的兒歌完整朗誦。

教師:“魔術師還留下了許多漂亮的圖片,這些圖片都是用圓形的東西變出來的,請小朋友也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好嗎?你可以先和同伴說說。

教師:“今天,小朋友學會了用圓形編好聽的兒歌,真棒。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而以傳授作品爲主的單向性教學模式,往往不能滿足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表現的強烈願望。教材《蘿蔔兔的故事》講述了一隻愛吃蘿蔔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後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蔔來做一輛車。爲了體現以創新精神維爲核心的素質教育,本教學嘗試以情景表演來代替傳統的口頭故事講述,以開放性提問爲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自主表達爲核心,展開整個教學內容。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2、大膽想象,並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扮演“蘿蔔兔” ,背景音樂。

小朋友,老師這有一輛與衆不同的卡通車,我們一起來瞧瞧!提問:(1)這輛車與別的車有什麼不同呢?

(2)那這“蘿蔔車”是怎麼來的呢?我們趕緊來瞧瞧,聽聽。

二、進行情景表演,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開動腦筋並在師幼互動中發展語言。

蘿蔔兔:嘿嘿,大家好!我是蘿蔔兔,我住在森林裏,我非常喜歡吃蘿蔔。小夥伴們給我起了個名字叫“蘿蔔兔”。我每天給蘿蔔拔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蔔長得又大又多。我可開心了!

旁白:有一天,天氣很好。蘿蔔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麼辦呢?

師:請你們幫助它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回答)***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最後蘿蔔兔用最大的一個蘿蔔做了一輛蘿蔔車。開着蘿蔔車就去旅行了。

蘿蔔兔坐在蘿蔔車裏心裏可開心啦。那路上還會發生什麼事呢?仔細聽,仔細看。

師:前面一條溝擋住了蘿蔔車的去路。怎麼辦呢?誰來想想好辦法?

謝謝你們幫蘿蔔兔想了這麼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蘿蔔兔是怎麼做的。蘿蔔兔用一塊小木板放在溝上,推着蘿蔔車向前。

師:哎喲,不好啦,小木板斷了,蘿蔔車摔進了溝裏,蘿蔔兔心裏真着急啊,怎麼辦?怎麼辦呢?(表演繼續)

師:小朋友,蘿蔔兔這下可遇到了大麻煩,誰來幫幫它呀。師:你們真熱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蘿蔔兔想了什麼好辦法?

師:蘿蔔兔呀給蘿蔔車澆水,蘿蔔長出了蘿蔔葉子啦,它抓住蘿蔔葉,用力往上啦,哈哈,蘿蔔車上來了。

提問:蘿蔔兔爲什麼給蘿蔔車澆水?(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蘿蔔車澆了水會長出葉子)。

師:剛纔,小木板太狹窄了,所以蘿蔔車掉進了溝裏。這次,蘿蔔兔用一塊寬木板放在溝上,推着蘿蔔車過溝了。

師:蘿蔔兔開着蘿蔔車去旅行,在旅行中遇到了兩個問題,小朋友開動了小腦筋幫它想了好多辦法,蘿蔔兔很感謝你們,它想再請大家聽這個好聽的故事,然後請你們幫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師:蘿蔔兔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了用蘿蔔做了一輛蘿蔔車去旅遊,如果你們去旅遊的話

師:你們的小手很靈巧。一定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車的。

森林裏住着一隻兔子,它非常喜歡吃蘿蔔。小夥伴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蘿蔔兔”,蘿蔔兔在自家門口種了很多的蘿蔔。它每天給蘿蔔拔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蔔長得又大又多。蘿蔔兔非常的開心!有一天,天氣很好。蘿蔔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麼辦呢?+

(它用最大的一個蘿蔔做了一輛蘿蔔車,開着蘿蔔車去旅行)突然,前面的一條溝擋住了蘿蔔車的去路,怎麼辦呢?蘿蔔兔用一塊小木版放在溝上,推着蘿蔔車向前。突然,聽到“噶吱”一聲。哎呀,不好啦。小木版斷了,蘿蔔車掉進了溝裏,蘿蔔兔心裏真着急,怎麼辦,怎麼辦呢?有了,給蘿蔔車澆水,蘿蔔車長出葉子啦。它抓住蘿蔔葉,用力往上拉,哈哈,蘿蔔車上來了。這次蘿蔔兔用一塊大木版放在溝上,推着蘿蔔車過溝了。

中班語言《蘿蔔兔故事》教案設計反思 潘舒 《蘿蔔兔的故事》講述了一隻愛吃蘿蔔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後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蔔來做一輛車。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故事情節。爲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故事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故事情節。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你們看,這是誰?今天小馬碰到了一個問題,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是什麼問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

1、欣賞至“有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1)小馬碰到了什麼問題?那該怎麼辦呢?

(2)小松鼠說了些什麼?(4)小馬到底該怎麼辦呢?

(1)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麼?小馬最後是怎麼做的?

(2)爲什麼老牛說水纔沒膝蓋,而小松鼠卻說很深,她的小夥伴被淹死了,可是小馬試了以後才知道水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樹說的那樣深?(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五)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幹。

1、使在故事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嘗試的道理。

2、發展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通過活動豐富的詞彙:磨坊、爲難、難爲情。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錄音機、磁帶、字卡 活動分析:

這個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小馬這個形象也很可愛、很天真,適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學習這個故事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深與淺的相對性。爲突破重難點,在導入時先出示圖片,讓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的不同結果。以欣賞課件爲切入點,引起興趣,講述故事。進行提問:老牛是怎麼說的?小松鼠是怎麼說的?媽媽又是怎麼說的?小馬又是怎麼做的?請互相討論:爲什麼老牛說水纔沒膝蓋呀?而小松鼠卻說她的小夥伴被淹死了。他們有什麼不同呀?引導認識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欣賞課件,講述故事,總結故事講述的道理。進行生活認知:生活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種情況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動腦筋想問題,勇嘗試。

出示三張圖片,請比較三幀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將難點提前突破。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1)老牛說了些什麼?

提問:(明疤含的哲理。難點是理解大與小、2)小松鼠說了些什麼?

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幹。

這一次的優質課活動進行完了,上過去之後才知道己的課存在着這樣大的漏洞,因此做一總結,也算是對己的深刻反思,僅宜爲誡,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動有握了故事內容,有80%的懂得了故事裏的道理,現將優點與缺點一併分析如下:

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故事又蘊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與淺的相對性,這一點難理解,因此我將這一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出示三幀動物的圖片,讓進行比較,在高矮上加以引導,使理解高和矮的相對性。

故事老牛、小松鼠所說的話,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理解,所以在活動我引導從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徵出發,深入理解他們所說的話,並用故事的原話來回答。

我是用flash做的課件,在做時只考慮到把主要故事情節展示給孩子就可以了,也許是己的縱容,抑或是己水平有限,課件的演示與故事情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時間上不能一致,這屬兒童觀的不正確,沒有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

活動過程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確,而有些孩子雖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講出故事所講的道理,但是回答問題時的站姿不對,回答時有些口吃(或者說是有些口頭語),但是我都沒有注意到,沒有加以糾正。這也暴露了我的調控能力欠缺,對活動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動的進展,從而使這一活動遜色了很多。

總之這一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己的不足,明確了以後應該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後我會更加努力,使活動的組織形成己的風格。

兒歌教學計劃3篇 兒歌教育:爲幼兒打造輕鬆快樂的學習之旅 第2張

第2篇

教學兒歌:羊,羊,小山羊,年紀不大鬍子長。鹿,鹿,梅花鹿,頭上長着兩棵樹。象,象,大白象,鼻子像個擀麪杖。駝,駝,大駱駝,背背彎彎山兩座。

這首童謠節奏相似,韻腳富於變化,在反覆的吟唱中,孩子們不僅知道了動物的外形特點,更能體會誦讀的快樂。在學生學習兒歌后,他們激情澎湃,好想表現自己對童謠的感受,我就讓孩子們創編兒歌,雖然有些幼稚,但充滿童真,充滿愛。在快樂的誦讀中我讓孩子們模仿着說出其他動物的特徵,沒想到孩子們創編的童謠的積極性十分高,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創編的童謠句句押韻。比如:有個孩子張航說:小魚小魚快快過來,我想聽聽你的話兒,我想帶你見媽媽,你給媽媽當娃娃。雖然不是很押韻,但充滿智慧。這時,老師發現孩子的思維沒有發散,就說:我還想聽聽大樹、蜻蜓、飛機,哦,好多好多都想聽,看誰編的又多又好,來,比比咋樣?學生在老師的激勵下,爭先恐後地說:小小貓咪喵喵喵,走起貓步搖擺擺,逮到耗子好神氣,咪咪是我的還娃娃。

這樣,兒歌教學水到渠成,學生對兒歌充滿興趣。尤其引入了吟誦,學生很好奇,就不停的學老師,下課了,還看見孩子們在搖頭晃腦的吟誦。如果再開展兒歌吟誦比賽,讓課堂教學延伸,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在兒歌教學中,要從興趣入手,這樣就形成了我對兒歌興趣教學方法的基本模式:故事引入,引發興趣——自由誦讀,激發興趣——吟誦兒歌,增添興趣——創編兒歌,提高興趣。我相信,只要我們語文教師把吟誦帶入課堂,在學習古詩時,採用吟誦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傳承,因爲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三千年歷史的誦的方法。

第3篇

1、能獨立認識本課的六個生字:姊、裁、肖、抖、蛇、扭。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6 個字,積累詞語九個。

2、能正確熟練地朗讀兒歌兩首,並選擇其中一首背誦。

1、認識生字和詞語,能正確朗讀課文,並能選擇其中一首背誦。

2、瞭解螢火蟲的特點,並學着編一首以動物爲題的兒歌。

1、媒體演示,夏天的夜晚,草叢上,一羣螢火蟲飛來飛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螢火蟲》的課文。(板書課題)

小朋友可能對螢火蟲有所瞭解,但是,生活在城市裏的小朋友並不經常看見螢火蟲,通過媒體以直觀的視覺把學生帶入螢火蟲的世界,能直接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讓學生質疑,促使學生進行思考,主動帶着問題來學習課文。

在聽錄音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聽的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聽,養成邊聽邊記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對兒歌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初步的把握。

雖然“姊‘這個字現在用得少了,但還是要注意右邊的筆畫和筆順。

師:螢火蟲,螢火蟲,生:何不飛上天,做個星星掛天空。

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這個時候的字詞學習可以放手讓他們進行自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既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又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一年級的語文也應該有一定的積累,所以,在生字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比較,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詞語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認識生字。師生配合讀句子,一方面加深他們的句子觀念,另一方面爲兒歌的理解打下基礎。

以讀爲本,讀中促悟。聲請並茂的朗讀訓練是學生增強語感的有效手段。展開想象,讓學生聯繫生活進行語言實踐。既有助於兒歌的理解,又能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

1.扮演角色表演,進一步體會情境。(三個學生戴上頭飾,分別扮演花兒、小草、螢火蟲。)

2.螢火蟲提着用生命燃起的美麗的紅燈,飛舞在萬花之中,小心地照着這花草的世界,那麼花兒、草兒,可能對螢火蟲說什麼呢?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豐富了情感體驗。

你們喜歡螢火蟲嗎?照《螢火蟲》的寫法,以熟悉的動物爲內容,編寫幾句兒歌,和同學交流。

3.讓學生知道有十二個生肖,老師依次貼十二個生肖圖。

2.老師把十二生肖的順序打亂,請學生來給十二生肖排隊。

書讀千遍、其義自現,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充分給予學生朗讀的時間,讓學生以多種形式來進行朗讀,能使學生對於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自由,學生就能在這個過程中自覺自願地讀通課文。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才能對兒歌內容進行一定的瞭解。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生字學習的多種方法,通過小組學習放手讓他們進行自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一環節,旨在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課堂學習信息,並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寫字基礎,所以不用每一個字都指導,可以側重性地選擇一個重點或難點字,讓學生知道它的筆順規則,看一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指導一下。

本節課的教學總體來說,基本完成了課前預定的教學任務。教學的過程中,我既有收穫,也有一定的遺憾。

在一節課裏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達到事先的預期。小朋友們反應很熱烈。整節課環環相扣,教學過程較爲順利。我覺得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很重要。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整體感知、學習生字的環節,我設計了許多種方法,以便在課中根據學生的問題、思維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環節或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班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在備課中,我考慮到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在許多環節中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習的時間,如有時自己準備,有時同桌合作學習,有時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有與同學交往的機會,有全班發言的可能,讓每個孩子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鍊,有所收穫。

生字學習採用小組自學形式,然後選擇重點進行交流,很大程度地節約了時間。本課生字並沒有過難的地方,所以在記憶字形上可以放手採用小組學習,這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交流的機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小組中的人來幫一幫,記一記。增加了他們合作的意識和機會。在初次反饋時並不要求強行記住每一個字,而是隻讓學生能在詞語中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爲後面的閱讀課文掃清障礙。幾個較重點的字“抖、扭”等則可以通過動作來理解。這種生字教學較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生字學習的活動權交回了學生的手上。

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常用形式,以讀代講,可以幫助學生在讀中感悟。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自讀自悟,瞭解螢火蟲的特點和十二生肖的順序,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以至能自己照着樣子編寫幾句兒歌。

本節課教學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遺憾。在學生質疑時,質量不是很高。編寫兒歌交流時,由於時間關係花的時間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