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職業技能培訓自查報告4篇 自我檢視:我的職業技能培訓之路

其他文案 閱讀(9.18K)

本文將就職業技能培訓自查報告進行介紹。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職業素質和勞動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個人職業規劃、推動就業創業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本報告將幫助企業和個人對職業技能進行自查,進一步提高職業能力和競爭力。

職業技能培訓自查報告4篇 自我檢視:我的職業技能培訓之路

第1篇

校本培訓是教師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xx市中長期城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師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我校在本年度認真組織教師進行各種校本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及整治素養,現將其自查總結如下:

我校成立了以專門的領導小組,以校長委組長,教師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教師開展繼續教育工作,下設辦公室。具體分工如下:

年初,我校制定了師資培訓校本培訓方案,細化培訓項目、培訓形式、培訓內容,並上報校本培訓申報表,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組建了以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等爲首的指導教師隊伍。

我校充分利用圖書室、閱覽室中的培訓資料(期刊雜誌及音像資料);充分利用網絡等優質資源實施校本培訓;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公需科目、教育理論、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材教法、新課程改革、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科研、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系統培訓,做到培訓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薄弱突破,體現全員性、全面性和系統性,避免隨意性,並按上級要求完成學校的送培任務;創新培訓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堅持遠程與校本、區域與區外、學歷與非學歷相結合,通過集中培訓、網絡研修等多種新式,堅持實行導師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定期請專家到校指導、舉辦專題講座,創造條件派送教師外出學習,參與校外學術交流活動。在xx年xx月,我校組織了“國學經典”、“創新理論與經典案例”培訓學習;xx年暑假我校組織全學區教師進行診治業務學習,爲期一週。平時每週中心校分語數組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探討。

爲了保證校本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充分利用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部署的暑期教師集中學習,組織教師學習時事政治、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新課改課標、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及實施意見,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每期至少進行1次學區性的集中統一學習培訓,保證30——40個學時的學習培訓時間,中心校教師每週國小分語數教研組,充分利用學校的有效資源,各舉行一次集中學習,採用組織學習政治、業務理論知識,看優質課錄象、辦業務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水平,對教師進行新課程、新課標知識的學習、培訓,研究、分析實驗教材的特點,充分認識、瞭解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對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對我們所從事的基礎教育的新的要求。通過培訓,更新了教師觀念,轉變了教師思想,提高了教師對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

校本培訓的實施得以有效、有序地進行,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制度。

教導處在校長任組長的學校繼續教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對全學區教師校本培訓進行嚴格管理,做好培訓資料的收集、整理,制定規劃,組織實施,不斷總結經驗,推進校本培訓工作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加大對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的考覈力度,並將有關情況納入教師年度考覈,作爲評聘、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通過校本培訓,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素質都得到顯著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在逐步向時代的前列邁進,通過不斷的學習、總結,經驗的交流,我校的校本培訓活動將會越走越好。但我校處於偏遠的農村學校,教師結構嚴重偏老,而且大都是從民師轉過來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培訓難度比較大;各種設備陳舊,現代化知識接受較難,新知識、新理念難以消化。我們將本着我校的實際,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老中青各年齡段教師的培訓,讓我校的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

職業技能培訓自查報告4篇 自我檢視:我的職業技能培訓之路 第2張

第2篇

1、近兩年來xxxx職業技能鑑定所在鑑定許可的各鑑定工種的範圍開展鑑定業務;按照國家職業資格申報條件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時,嚴格按照要求。

(一)培訓學員方面,不準備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工作年限及專業要求的現象;

(一)要求考評人員和監考員對考場紀律情況落實簽名

(二)要求考評人員和考評組長對考評成績結果簽名。

(三)職業技能鑑定機構負責人在上報的考生成績名冊(辦證表)上確認簽名後方準打印和發放。並保存打印證書情況表。

(四)在開展鑑定過程中,我們堅持“考”、“培”分離,培訓教師不參與鑑定的監考、評卷等工作,但可以參照標準進行培訓。

鑑定試卷採用國家、省、市職業鑑定中心的試題庫,保證了鑑定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做好閱卷評分工作,理論考試結束後,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閱卷,閱卷採取集中封閉閱卷,流水作業,閱卷人按照標準答案認真評分、簽名,不允許任何人對成績作任何改動,如經覈對確有問題需要改動成績,必須有閱卷人在成績變動處簽名。全部試卷閱完後派專人對考試分數進行覈實一遍,確保無誤,有效杜絕徇私舞弊及分數不準現象的發生。

操作技能考覈,爲公平、公正、準確測試考生實際技能操作水平,我們採取現場視頻錄像監控。從現場考覈到工件評分都有嚴格的要求。

(二)鑑定場地設施和考評人員培養、使用及管理情況。

在硬件建設上,以xx職業技術學校爲平臺,可以提供近200多臺電腦支持智能化考試的需要。在xxx建設一個監控考試試室。在進行鑑定考試過程中嚴格執行按考生匹配考評員。從鑑定所成立在現在共培養18名考評員。在遴選考評員時,如自己鑑定所沒有該工種考評員,則通過聘請外地考評員時行鑑定工作。在考評過種中,要求考評員按照《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考評人員行爲守則》進行考評工作。

嚴格執行物價局和省、市、縣要求收取鑑定費用。做到鑑定費用專項專用。

安排專項人員一個,進行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業務管理系統開展鑑定申報、考場安排、考評人員委派、試題管理、成績錄入及證書查詢。

第3篇

爲切實加強和職工技能、技術、文化教育,加速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充分發揮新時期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在開展我市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後,市總工會生產部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科聯合組織了全市職工隊伍技能素質狀況調研。通過調研瞭解,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能素質呈平穩上升趨勢,但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需要把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工作擺上一個十分重要位置,採取切實措施,不斷提升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1、我市職工隊伍基本組成情況。據市勞動部門統計,我市目前各類企業近9000家,職工總數近14萬人,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近7萬人;其中持證職工人數近1.3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不足1000人,高級工不足2000人,中級工近6000人,初級工近4000人,分別僅佔持證職工總數的0.8%、14.2%、42%和43%。與上海、山東等發達地區的15%相比差距較大,與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不相適應;經濟收入方面,高級工人、技師和高級技師年收入在8000-20000元(包括檔案工資、獎金、各類補貼的總和)和發達地區(以上海、山東爲例)的年均32000-57000元相比差距不小。這種狀況務必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2、我市職工技能水平基本情況。今年10月份,按照省總安排,我市8個通用工種第一名參加了在安陽、濟源兩地舉行的全省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我市共參加選手18名,,其中計算機、汽修工、車工、鋼筋工獲得第23、24、25、26、名,焊工、車工、鉗工、天車工排名在後10位,綜合排名18,較去年比賽略有進步,但與濟源、洛陽相比差距較大,通過比賽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工種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尖子人才比較少,技術水平不太高。二是從參賽選手的比賽情況看,部分職工理論知識比較薄弱,個別參賽選手實際操作水平較差。三是整體發展不平衡。有的單位培訓基礎工作做得紮實,對比賽也比較重視,比賽成績比較好。有的單位對選手培訓工作目標不夠明確,活動開展不夠經常,對比賽也有應付的傾向,比賽成績停滯不前。這些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面對差距找不足,面對問題找辦法,切實把職工培訓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採取有效措施,抓出實效。

3、我市企業爲提高職工技能素質開展活動情況。大部分市直、縣區大企業能結合自己特點,圍繞職工素質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經濟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在職工中開展“首席員工”評選、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創先進操作法《工作法》、提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圍繞職工集體素質提升,在車間、班組、科室開展創新示範崗,創新型班組以及羣衆性安全生產監督調查、創建“工人先鋒號”等活動方面成效明顯,但按照市政府和市總工會有關文件精神制訂出臺企業羣衆性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管理辦法的企業總量較少。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和小企業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難度很大,部分企業在開展這項活動中存在政策執行和認識上有不足之處。造成企業吸引力不夠強,企業招進技術工人難,留住更難,由於人才的流失致使企業發展速度更慢,後勁更乏,技術工人、技術人才流失現象不容忽視,應當引起重視。

二、我市提升職工隊伍技能素質狀況的好的經驗和做法:

爲了提高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術素質,多年來我市各級組織,特別是工會組織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今年,市總工會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以史無前例的力度,聯合開展市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歷時半年時間,全市3000名選手同臺競技,一展風采,進行了42個工種的比賽。不僅爲廣大職工切磋技術,展露才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且也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通過比賽,有42名選手獲得參賽工種第一名,按照《活動方案》要求,授予市五一勞動獎章,每個工種的前3名授予“技術能手”稱號,漯河捲菸廠、漯河高級技工學校等單位組織得力,被授予“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優秀組織單位”。

與以往相比,本屆競賽組織更加周密,整個比賽緊張有序,高潮迭起,亮點頻閃,成效顯著,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綜合這次活動和平時工作,我市提高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術素質工作有一下特點:

一是領導重視,各方配合,形成了齊抓共促的格局。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黨組都高度重視提升職工隊伍技能素質工作,市勞動競賽委員會、市總工會每年專門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安排部署;市委書記靳克文對我市提高職工技能的“五小”活動做出批示,要求工會組織要堅持不懈做實、做好,真正讓職工政治上得榮譽,經濟上得實惠;市長祁金立多次對職工技術創新工作進行調研;市委副書記張社魁,市委常委、副市長曹存正對此項工作非常關注和支持,只要有時間就參加我們組織的活動,要求對涌現出來的職工技術能手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和獎勵,努力營造勞動光榮、崇尚技能的濃重氛圍。呈現出人才培養有新進展、人才引進有新突破、機制創新有新舉措、人才作用發揮有新成果四大亮點,在11月8號上午召開的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田京衛、徐建立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二十位的一線技術工人榮獲優秀高技能人才稱號,並受到各獎2000元現金的隆重獎勵。

二是開展活動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爲提升我市職工素質水平搭建很好平臺。比如這次職工運動會確立了“崗位成才促進富強漯河發展,賽場爭雄彰顯時代工人風采”的競賽主題,以層層組織開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爲載體,堅持羣衆性與競技性相結合,融培訓、練兵、比武爲一體,將傳統技術的提高和創新開發能力的應用貫穿於大賽的全過程,大賽設置了42個競賽工種(項目),既有車工、鉗工、焊工等傳統機械項目,又有計算機、數控車牀等體現新興產業的項目,不僅爲我市廣大職工學技術、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而且還爲廣大職工改變知識結構和擴充學習內容指明瞭方向,同時也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市勞動競賽的水平。

三是堅持以賽促訓,以賽促練,以提高職工素質爲前提,最大限度吸引職工參加競賽。據統計,全市直接參加“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的職工達10萬人,充分體現了本屆技術大賽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四是精心策劃,將創新與發展貫穿於工作的各個環節,着力打造我是新時期新階段職工經濟技術工作的優質品牌;市各行業廣泛掀起了以“比節約、比革新、比創造、比奉獻”爲內容、以提升職工素質爲目的的勞動競賽高潮。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很多單位緊密聯繫自身實際,從身邊的事做起,通過技術革新,加強現場管理,明確節約目標,尋找突破重點,堅持獎罰兌現等措施,調動了職工們的積極性,使活動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五是爭先創優,着力培養企事業單位急需的技術明星。以這次大賽爲例,各參賽代表隊,本着“重在參與,旨在提高”的'原則,精心組隊,積極參賽。廣大參賽選手勇於上陣,敢於競爭,奮力拼搏,爭創佳績,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一大批技術明星脫穎而出,市技工學校選拔出了40多人蔘賽選手,選手中有教師也有學生,經過賽前“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的歷練,以強大的陣容參加了5個工種(項目)的比賽,囊括了3個通用工種的第一名,銀鴿集團在車間、班組層層選拔的基礎上,派出精幹力量參加比賽,獲得兩個工種的第一名,充分顯示了雄厚的技術實力。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爲我市下一步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4篇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精神,我市積極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實現高質量就業。我們對我市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進行了深入調研,以安知職業培訓平臺運營爲例,相關調研情況如下:

相對以往傳統的培訓方式,線上移動端的授課模式實現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完整的理論知識、實操演示,不懂的、疏漏之處,學員可以反覆觀看、深入學習,從而實現培訓的大規模、高質量開展。

相對傳統培訓方式,線上培訓更加機動靈活,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取合適的時間進行線上學習,大大解決了工學矛盾。

線上培訓課程通常是以圖文、視頻爲載體,充分發揮視頻“短、小、精、趣”的優勢,通過精講知識點、技能點、操作程序、安全規範,配合動畫演示,使學員能夠在短時間內圍繞重點和難點集中學習。線上內容可以實時反哺線下,讓學員反覆回顧成爲可能,有效加強了培訓效果。

傳統培訓模式中,以培訓師面授爲主,班級循環開、理論知識循環講。將這一部分理論知識的授課內容,提煉成數字資源發佈於線上平臺,可供全市範圍乃至更大範圍共享使用,有效避免了課程重複開發,降低社會投入成本。企業和機構可將更多精力投入於課程的質量提升,課程內容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與此同時,全行業課程資源在平臺上可以橫向對比,促進課程在質量方面的良性競爭。

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師可以面對面指導學員進行實踐,線上教學則以教師授課爲主。

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師可以面對面的與學員進行溝通,學員對課程的接受程度,教師能第一時間掌握。線上教學則通過學員留言或教師提問來進行師生互動。

目前我市採取的是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培訓模式,線上培訓學時不得高於總學時的50%。這一培訓模式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充分發揮了線上培訓的優勢,學員可以通過線上培訓學習理論知識;同時也遵循了技能培訓重實操,重技術的培訓宗旨,學員可以通過線下培訓進行實際操作的練習。既節省了培訓時間,解決了工學矛盾;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