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教學設計》教案9篇 《構建精彩教學》:優化教案設計的祕籍

其他文案 閱讀(6.07K)

《教學設計》教案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教案旨在指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通過深入研究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教學難點,以創造性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本文將詳細介紹教學設計的重要性以及教案的編寫要點,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設計》教案9篇 《構建精彩教學》:優化教案設計的祕籍

第1篇

3、學習運用擬人手法寫科學小品的方法,體會本文生動活潑的語言特點。

法布爾,(1823~1925),法國昆蟲學家。出生於農民家庭。四歲時因家庭貧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從國小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蟲魚。七歲時回到父素養身邊開始上學。求學期間,因家庭生活所迫,幾度遷居,少年的法布爾不得不出門做工謀生,致使中學也無法讀下去。他靠自學考取了師範學院,畢業後做了二十幾年的中學教師。他一面做教師工作,一面利用業餘時間做動植物觀察記錄。31歲時憑兩篇優秀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875年開始寫《昆蟲記》第一卷,到1920xx年,他年過86歲時,第十卷問世。

第一部分,1~2節,寫我在觀察昆蟲,用蟬的哀號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蟈蟈。第二部分,第3節,描寫我在戶外聽到的蟈蟈的叫聲。第三部分,4~11節,寫我對蟈蟈的觀察,着重介紹蟈蟈的食物習性。

⑴ 通過比較顯示特點。本文寫蟈蟈的特點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寫叫聲時,拿蟬與之比較;寫吃肉時,拿螽斯與之比較;寫捕蟬時,拿鷹與之比較;寫同類相食方面,拿螳螂與之比較。這些比較始終以蟈蟈爲中心,突出了蟈蟈的習性。

⑵ 運用擬人,生動形象。作者描寫蟈蟈時,多處運用擬人手法,把蟈蟈人格化,如蟈蟈在竊竊私語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從不吵架出於妒忌等等。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生動傳神,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⑶ 語言生動傳神。本文運用了文藝筆調來介紹蟈蟈的習性,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避免了一般說明文的呆板,語言的運用上充滿了人情味,如吃得津津有味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嗉囊裝滿後,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爪擦擦臉和眼躺在沙上消化食物等等,這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與表達性,有助於表達喜愛之情。

1、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用這些稱呼,這樣寫有什麼效果?

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有:狂熱的狩獵者、籠裏的囚犯、蟬的屠戶等等。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爲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就用籠裏的囚犯;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之爲蟬的屠戶。作者這樣不斷地變換稱呼,使行文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2、文章第三部分重點介紹蟈蟈的食性,其中第6、7、8、9、10節都很短,試分別概括每一節的意思。這五節合併爲一節行不行?爲什麼?

第6節分析蟈蟈與蟬搏鬥是爲了獲得食物──蟬。第7節寫我的觀察有新的發現:蟈蟈喜歡甜食。第8節寫蟈蟈的其它食物。第9節概括寫蟈蟈喜歡吃昆蟲的特點。第10節介紹蟈蟈同類相食的特點。這五節不能合併爲一節,因這第6節是對蟈蟈與蟬搏鬥原因的分析,7、8、9、節是介紹蟬的其它食性。第10節是對蟈蟈同類相食特點的介紹。這五節每節的意思都是獨立的,共同說明蟈蟈的食性及特點。

a、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聲音,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幹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

b、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

c、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作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甜食。

2、語段中的藝術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樂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樂段是指_______。

3、這節文字可分三層,第一層至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層至___________________。

4、給這節文字擬一個標題,下列標題恰當的一項是( )

在澳大利亞接受研究的24種蝴蝶中,有一半將在未來的歲月中永遠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護區內,受保護的60%的生物物種有滅絕的危險。在佔巴西總面積1/5的巴古中西部熱帶草原地區,163種樹木中將有70%以上的樹種滅絕,其中很多植物是該地區特有的稀有品種。科學家們預計,在該地區1700~2100個植物物種中,39%~48%的物種將在未來50年內消失。

歐洲是自然環境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小的地區。該地區的動植物生存概率要大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動植物。但即便是如此,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歐洲地區1/4的鳥類和11%~17%的植物也將在未來逐漸滅絕。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地區的特有鳥類紅嘴雀,由於氣候和環境的變遷,在未來將很難存活下去。特別是當氣候變暖時,其他天敵鳥類的遷入將更加危及到這種稀有鳥類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乾旱地區的動植物受氣候變暖影響。一旦氣候的一絲的變化,這些動植物就要遷移到很遠的地區才能找到適宜生存的新環境。在該地區接受研究的1870種動植物物種,1/3將在未來出現生存危機。在許多庭院花卉的家鄉──南非,研究的300種植物中的1/3將要滅絕,包括該國是山龍眼類花卉。

《教學設計》教案9篇 《構建精彩教學》:優化教案設計的祕籍 第2張

第2篇

認識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同學們,你們給別人照過相嗎?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給別人照相的?對,照相的時候也要動腦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幽默——動腦筋照相。

有一位的攝影師想給長頸鹿照相,可每次照的都是長頸鹿的腿和脖子,怎樣才能照到長頸鹿的頭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大漫畫家莫迪羅是怎樣讓照相失照到長頸鹿的頭的?

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卡片腦照這。引導學生拼讀,瞭解生字在本課的意思。

3.由攝影師在照到長頸鹿時說了一句話引出正好兩個生字。

6.知識延伸:讓學生說一說,還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照到長頸鹿的頭?

把兩幅漫畫拿給爸爸媽媽看,給他們講一講漫畫的意思。

第3篇

1.認識6個生字,正確理解船艄、僱定、縱橫交叉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1、通過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感悟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係。、

2、通過創設情境、教師引領點撥,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景結合起來描寫的。

1、播放威尼斯的風景圖片,教師深情地介紹:在意大利北部的亞德里亞海濱,蔚藍色的海水中散佈者一百多個小島。勤勞勇敢的威尼斯人民……因此,威尼斯有百島之城千橋之城水上城市的美稱。

引入: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我們大街上的汽車。

意圖:開課播放威尼斯的風光圖,爲學生創設情境,在音樂的渲染、老師的深情介紹中感受威尼斯的美麗風光和威尼斯人民的勤勞善良,爲全文的學習,主題的理解埋下了伏筆。

過渡:自由讀文,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了小艇是這座小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1)默讀課文五、六段,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彙報自己的讀書收穫)

意圖: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此,在本環節我先安排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讓學生自己到課文中去發現,去理解,去感悟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課文中寫了哪些人,他們坐小艇去幹什麼呢?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幹什麼呢?自己完成實踐樂園。

(4)白天,人們坐着小艇忙碌着、工作着,晚上,威尼斯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師生接讀:戲院散場了,小艇停泊了,我們纔看到______;我們才感覺到_______;我們也纔看到了_______。

意圖:教師在朗讀時所配的音樂是經過反覆選擇的,能明顯的聽出動靜的變化,爲學生的理解和朗讀做了奠基。學生肯定會深深地陶醉其中,後面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教師的範讀、引讀也爲學生的朗讀樹立了榜樣,學生的感情也就自然流露。

這麼美麗迷人的威尼斯,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怎麼去?(乘飛機到意大利再到威尼斯就坐小艇)說着說着,小艇就來了。(出示圖片)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小艇的外形。

必研: 1、威尼斯的小艇有哪幾個特點?2、作者運用了哪些表達手法,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溫馨提示:a、自主研讀;b、小組交流:c、彙報展示。)

意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本次自主學習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理解小艇的特點,真正將課堂交給了學生,他們思維的火花迸射,相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假如你就是船伕,你該如何吸引遊客坐上你的小艇呢?

演一演:我是金牌小船伕。(可以結合小艇特點、坐在裏面的感覺、威尼斯的風光、你的技術、是否安全、你的優惠措施等等。)

意圖:這是個語文的練點,讓根據內容進行表演,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招攬顧客表現出來,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情真意切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再次體會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也可以通過表演把自己對其他內容的理解落實在實踐中,真正做到了語文實踐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這篇課文圍繞小艇講了三方面內容,讓我們領略了威尼斯奇特的風光,感受到了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感悟到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

意圖:通過教師激情的語言,再次使學生的閱讀體驗得以昇華,使學生更深層次的感悟課文的主題,內化語言。

2、對比閱讀《威尼斯之夜》,比較它與本文在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意圖:作業的設計師對課內的延伸,使學生將課內外的結合真正地落到實處,使課堂學到的知識在課外得以訓練,內化爲學生的能力,同時鍛鍊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

第4篇

3.能解釋詩句中個別詞和詩句的意思,並能想象出《望天門山》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導語: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第一單元,同學們一起走進了一個奇幻美妙的童話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單元,一起去感受現實生活中大自然山水風光的別樣魅力!(一起閱讀單元導讀) 進入新課學習: 現在,我們將要學習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第一首就很了不得了,它是唐朝大詩人詩仙李白寫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描繪天門山美麗風光的《望天門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着深遠的影響。它是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也是我國文學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複雜,及時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建有遊俠、隱士、道士等人的思想氣質。儒家、道家、遊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李白留給後世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也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報復,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

1、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

2、展開想像與聯想,會把文字信息轉化爲畫面,初步進入意境,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注:"斷,開,回,出,來""聯繫實際,展開想象"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天門山被長江撞斷,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3、教師指導學生想象——"天門中斷楚江開"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着洶涌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爲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彷彿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衝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

4、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這樣"扶"着學生,其目的是爲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1、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啓發想象,訓練"回"這個教學難點。

3、指導學生開拓想象——"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長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洶涌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一個"回"字,翻滾拋擲,變化無窮境界全出。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3、再一次提示學生展開聯想——"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遠望天門兩山所見的雄姿,下句則點明"望"的立腳點和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是"日邊來"的"一片孤帆".一個"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

當孤舟順流而下,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舟行過程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詩人的喜悅之感。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遠客自當更加興味十足。"孤帆一片日邊來"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望天門山》一句一個畫面。在詩人筆下,山,靈秀;水,矯健;帆,瀟灑,無須刻意修飾,全天然巧成。這種白描的手法使這首詩清新,明麗。更令人稱奇的是此詩題爲"望天門山",而在詩中卻無一個"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細細體味,就會發現每句詩中都隱含"望"的神韻。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 (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畫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門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你有什麼感想 (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 (範讀—arr;齊讀—arr;個別讀—arr;小組讀—arr;背誦)

1、古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arr;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第5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線索。

3.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繫時代背景,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過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線索。

3.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麼地方出現?

第6篇

1. 瞭解近年“仿寫句子”題的命題思路、題型特點。

2. 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寫出“形似意通”的句子來。

3. 訓練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流暢性,提高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並自覺靈活地遷移到作文實踐中。

“仿寫句子”是近年大學聯考的必考內容之一。能力層級屬d,即應用層級,題型常在第二卷中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大。能否迅速準確地組織語言,寫出“形似意通”的句子來,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強弱的一種反映,也是體現學生思維嚴密性和流暢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教師要指導好學生系統掌握這方面的知識,認真研究題型與解題思路,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

學生雖然對“仿寫句子”略知一二,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由於還未進行過系統的複習和歸納,未掌握仿句的方法,對該題的應試能力往往不盡人意,常寫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來,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藉助學生仿寫中常出現的毛病,引導學生掌握仿寫的基本步驟,從而寫出“形似意通”的句子來。

重點:掌握仿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驟,尤其是底一步審題。

藉助powerpoint出示94年,99年的大學聯考題,讓學生明白仿句命題有什麼特點,考查的是哪些知識點,仿寫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94全國)請在下面的橫線上緊接上文再寫一個句子。

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都曾做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因而在事業

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如果沒有李時珍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蒐集整理、筆耕不息,哪會有藥學著作《本草綱目》的問世!

(1) 如果沒有媽媽的十月懷胎,沒有爸爸的精心養育,哪會有我的今天!

(2)如果沒有司馬遷的忍辱負重,發憤寫作,就不可能有《史記》的問世!

(3) 雖舉了一個例子,但與原句“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這一大前提不符,另外,句式也不符合要求。形未似,意未通

(4) 雖以“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司馬遷爲例子,但句式上與畫線句子不同,沒達到仿寫要求。形未似。

2. 學生根據以上要點,相互討論,試做仿寫,教師巡堂。

a.如果沒有愛迪生夜以繼日、潛心研究,沒有他含辛茹苦、反覆試驗,哪會有白熾燈的及早發明!

b.如果沒有陳景潤嘔心瀝血、備受艱辛,沒有他十幾年如一日的運算推理、鑽研不止,哪會有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

(99全國大學聯考題)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句子,組成前後呼應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國迎來了她五十年誕辰,五十年像一條長河,有急流也有緩流;五十年像一幅畫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詩,有痛苦也有歡樂。長河永遠奔流,畫卷剛剛展開, ,史詩還在續寫。我們的共和國正邁着堅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時代。

(1) 五十年真的好漫長,有歡樂也有痛苦……再苦也還得過。

(2) 五十年像一部電影,有聲有色……電影非常好看。

(3) 五十年像兩條腿,有長也有短……雙腿正在邁進。

b. 句式:第二空缺處爲“有……也有……”的形式,且前後形成相 對相反的意思。

c. 內容:寫我國建國五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其間經歷過磨難、曲折、

e. 連貫:與上下文連成一個整體,組成兩個排比句。

4.學生根據以上要點,相互討論,試做仿寫,教師巡堂。

五十年像一首樂曲,有低音也有高音;樂曲漸漸趨向高潮。

1.94、99年的全國大學聯考題富有代表性,涉及到仿寫常常考查的基本知識點,以它們爲教學示例,是爲了使教學科學、規範、具有可操作性。

2.讓學生從對當年考生錯誤的答案判斷分析入手,再分析題目考查的要點,最後用正確的答案對照比較,便於讓學生初步感知仿寫的命題特點、解題步驟。

從以上考題的分析中,我們可看出:題目難度有所增加,絕非單純的考造句,而是既包括了對語法結構、句式、修辭、語境、語意連貫等知識點的考查,也包括了對語言的分析、運用、遷移、思維、表達等能力的考查,更好地體現了語文是一門嚴密的科學體系,絕非是互相割裂的拼湊體。

審題例:即句式的特點,仿用的關鍵詞、修辭(積極、消極)、上下文內容的一致等方面。

(2002年北京大學聯考)仿寫。請選擇某一事物,通過情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

2.請學生根據以上分析,試做仿句,教師巡視,然後選擇錯誤明顯的句子和推薦優秀句子,通過實物投影來交流,從而更進一步明確該怎樣做和不該怎樣做。

[設計說明]課堂反饋,使學生初步將方法內化成能力。

(八)從易到難精選反饋訓練題,分層次佈置作業:

本教學設計的重點主要是針對學生平時常寫出“形不似,意不通”或“形似意不通”的句子的毛病,藉助一些正反面例子,引導學生掌握仿寫的基本步驟,從而寫出“形似意通”的句子來。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所舉的例子主要來源於學生的練習中,學生比較感興趣,較容易掌握。從學生課後的反饋練習來看,發現大部分學生掌握得較好,但也有一些學生,由於思維不夠活躍,語言表達功夫差,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這就提醒我:要想學生真正掌握仿寫的要領,不是靠一兩節課就能應付的,必須在平時不斷地加強訓練,並引導他們跟寫作聯繫起來。

1.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正直”開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

真誠是心靈的翅膀,它能讓我們的生命飛翔,獲得精神上的安逸。

2. 仿照下面兩個比喻句的句式,分別以“快樂”和“悲傷”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

例句:成功是你夢寐以求的那朵紅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圍的針刺。

3. 根據畫線語句的格式,仿造三句話,一起組成排比句,要求與前面意思相銜接。

單純決不是幼稚的同義語。幼稚是童氣未脫的胎跡,單純是童年留下的財富。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生活的誠信,少一些人情的圓滑世故;

4.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5.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非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

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也是人生一筆 的儲蓄。這儲蓄,

6.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後呼應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追尋到的光明,是永遠不會暗淡的, , ;在貧瘠中創造出的豐饒,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7.仿照下面的句式,以“腐爛“爲話題再寫一個句子。

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我們選擇燃燒,因爲燃燒意味着給予,且在給予 之時,會讓自己發光。

8.(2000年全國大學聯考):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僞”。前一句直接表達,言簡意賅;後一句連續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勇敢 ”、“友誼”、“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

遺忘是心的縫隙,漏掉了多少珍貴的昨天?(比喻+疑問)

10.(2002年全國大學聯考題)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意思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相同)

1. 正直是存在於血液中的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因子,它能使你周身充滿浩然之氣,給你一種抵抗世態炎涼的力量。(此題要求比喻恰當、句式相仿、內容合理)

2. 快樂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支千年靈芝,悲傷正是那遍及周圍的冰雪。

或:快樂是你夢寐以求的那塊藍寶石,悲傷正是那遍及周圍的礦渣

3. 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與人的友善,少一些心靈的冷漠麻木;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樂,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憊。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奮進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紅塵。(符合要求即可)

4. 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感到震撼;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灣。

或:愛心是一把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愛心是一

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使滿目陰霾的人見到世界的美麗。(此題應用比喻、排比兩種修辭方法,還要注意第二分句的解釋應緊扣第一分句。

5. 讀書,(也是人生一筆)獲利豐厚(的儲蓄。這儲蓄,)是發現未知的鑰匙,是追求真理的階梯,是超越前賢的基礎,是參與競爭的實力。

7. 間好比縷縷清風,它能幫我們驅散心中的愁雲;時間如同涓涓細流,它能幫我們盪滌心靈的雜質。

(要求兩個比喻是並列關係,後一句對前一句從功能及作用上做出合理解釋。)

懦弱造就失敗者,自負造就狂妄者,勇敢造就成功者

(此題修辭上要求前一句直接表述,後一句比喻,語意上要求連續類比,從具體到抽象)

(此題要用四個合理貼切的比喻,它們之間應構成一個整體關係,而不是相互關係,且第一個比喻句引出下面三個比喻句。)

第7篇

(放《敖包相會》的樂曲,教師解說)一個十五月圓之夜,月華如水,微風輕拂,蟲兒低吟,草原上一片寧靜。一位小夥子徘徊在敖包周圍,引頸企盼,美麗的姑娘啊,你爲什麼還不到來?……

明確:這首民歌描寫青年男子與心愛的姑娘的一次約會。

明確:全詩採用第一人稱“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來寫的一次約會——相俟、相見、相贈、相悅的全過程。

討論:找出細節描寫,並說說細節描寫在本詩中的妙處。

明確:精心選擇了“搔首踟躕”,“愛而不見”兩個細節。“搔首踟躕”,描繪出男青年抓耳撓腮、焦灼不安的情態,刻畫了他憨厚朴實的性格,表現出他對姑娘的深摯情義和迷戀程度。“愛而不見”描繪出姑娘調皮逗樂的行爲,突出她活潑聰慧的性格,表現出她的多情率真。這兩個細節不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構成頗具戲劇性的情節,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

1.導引:能想像得出小夥子急得心神不定時,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動和動作嗎?

提示:她或許躲在附近的草叢裏,正輕輕地撥開茅草,悄悄向外窺視。見小夥子焦急的樣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裏,喜在心中。

2.導引:課文提示中說前四句描寫現實情景,後八句描寫男子的回憶。這是對情節的一種解讀,還有更好的解讀方式嗎?提示:第一種解讀,第二、三章寫姑娘不忍心讓他久等,終於露面了。先送彤管給男子,問他是否喜歡,男子連聲讚歎。接着姑娘把從野外採來的荑草遞給男子,問他更喜歡哪件禮物,男子心領神會,愛人及物,驚歎小草美得出奇,因爲是“美人之貽”。一問一答中傳達出真摯的心聲。第二種解讀,第二章寫男子回憶往日的約會。他一面繼續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贈送彤管的情景,於是,順手從懷中取出彤管詠贊道:“彤管有煒,說懌女美。”並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寫兩人會面贈送信物。悠揚的笛聲打動了姑娘,她終於走出來,並把從野外採來的荑草(作爲信物)送給他。男子驚喜不已,連聲稱讚小草美得出奇。

3.小結:通過以上不同的解讀,逼真地再現了這對情人歡樂、熱烈、有趣的約會場面。余光中說過:“一切創作之中,最耐讀的恐怕是詩了。……奇怪的是,詩最短,應該一覽無餘,卻時常一覽不盡。”好的詩歌總是給人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讓讀者盡情馳騁,不斷去補充、去豐富、去創新,從而加深理解。可以說缺乏了聯想、想像,就難以進行詩歌的藝術鑑賞。

提問:你如何看待小夥子對姑娘所贈的兩件禮物的讚美?在小夥子心中,彤管與荑草哪個更重要?

明確:①這是借物詠人,因人贊物。小夥子對禮物的讚美,實際上是讚美姑娘,表達的是小夥子對姑娘的真摯戀情。②照常理,彤管應比荑草貴重,但在小夥子心中夷草更貴重,這從小夥子的讚美可以看出來。小夥子對彤管只稱贊它外表色澤鮮豔,對荑草則大加讚歎“洵美且異”。“洵”即誠然、實在,“異”即特別、異常。顯然他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是另有所感。荑草雖極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親自從野外採來作爲信物給小夥子的,寄託了姑娘的一顆真摯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爲小夥子眼中“洵美且異”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傳情,小夥子接受贈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可見他們彼此真誠相愛,心心相映,並且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重情輕利的基礎上的。所以他們的愛情也會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樣,在愛的雨露滋潤下繁茂起來,可以想見他們的愛情將會永遠甜蜜幸福。

〔註釋〕①衿——衣領。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②嗣——傳送,給予。③挑、達——形容走來走去的情狀。④闕——古代城門上的樓。

不同點:①角度不同:《邶風·靜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寫的。《鄭風·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寫的。

②情節不同:《邶風·靜女》寫青年男女的一次約會。《鄭風·子衿》寫少女在城樓上盼望情人。

③基調不同:《邶風·靜女》歡樂幽默,充滿情趣。《鄭風·子衿》纏綿悱惻,哀婉動人。

④寫法不同:《邶風·靜女》主要通過細節刻畫人物。《鄭風·子衿》主要通過內心獨白刻畫人物。

同中有異:兩首詩都寫了主人公等待時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別的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細節。《邶風·靜女》中“搔首踟躕”寫出男子的憨厚,《鄭風·子衿》中“挑兮達兮”寫出女子的纏綿。

共同點:①對愛情的追求都大膽率真,絕不忸怩作態,表現出勞動人民純樸的本色。

②風格樸實、清新。採用重章復唱,在一唱三嘆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盡情地抒發。

第8篇

1、知識與技能:瞭解有關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情感、態度、價值觀: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爲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爲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鍵時刻應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

欲:想得到的 亦:也子 得兼:該詞位置前後顛倒,應作兼得,譯作同時得到。 舍:捨棄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語錄,以魚和熊掌設喻,說明捨生取義的道理。

第9篇

2、能結合教師的講解和課文的注註釋理解文意。能通過舉例子的方式把義的說清楚。

義是什麼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義項。請根據下面的一項選擇。

具有這個意思的詞語還有很多: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無反顧、

義正詞嚴、義憤填膺、義薄雲天、俠肝義膽。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

3.檢查反饋:課文有幾句話,指名學生讀,糾正字音。注意斷句,不讀破句子。

3. 思考:爲什麼要舍魚而取熊掌呢?爲什麼要捨生而取義呢?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4. 同學們,捨生取義捨生就意味着犧牲生命啊。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難道孟子真的不重視生命麼,很看輕生命麼?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講解兼字,出示圖片。拓展詞語:德才兼備、兼容幷包、兼容幷蓄、兼聽則明。】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幾千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追隨着取義之路,把捨生取義奉爲行爲準則。

?同學們,孟子是主張性善的。他認爲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種本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由此產生。爲了說明這一點】

1. 對於一個有骨氣、有正氣的人,面對嗟來之食該怎麼做?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讀句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孟子,聆聽了他意味深長的教誨,從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偉岸,思想的深邃。讓我們再一次誦讀《捨生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