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經典江西景點導遊詞精選

其他文案 閱讀(2.93W)

你知道嗎?江西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景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精心整理的江西導遊詞,歡迎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江西景點導遊詞精選

江西景點導遊詞1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峯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樑畫棟的方型樓臺,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遊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着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不一會兒,一望無涯的鄱陽湖上,拉開了紅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萬道,紫霞升騰。輕揚天際的密密雲層,在霞光的映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疊疊的金色魚鱗。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遠山、近嶺。遠眺鄱陽湖,水天一色,漁帆點點;近看漢陽峯巍峨壯麗,犁頭峯耕雲播霧,氣象萬千,尤爲壯觀。

含鄱嶺上,有石牌坊、含鄱亭、望鄱臺,點綴得更爲秀麗,毛澤東同志曾在石牌坊側旁的石條凳上歇息。

登含鄱臺眺望五老峯,以藍天爲背景,五老峯呈現人民領袖毛澤東的頭像剪影,猶如偉人朝天安臥,因此五老峯今又稱偉人峯。此爲近年發現的新景觀。的山川又披上了一層嫵媚的“面紗”……;真乃瞬息萬變,神奇莫測,無怪乎古人讚道:“廬山之奇莫若雲”。

江西景點導遊詞2

去過廬山的人很多,但去過太乙村的人卻很少。其實太乙村實在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傳說當年有十八位粵籍將軍厭倦於塵世,決定退出江湖,隱居深山。經過一番策劃,他們在廬山的太乙峯下修建了十八棟別墅,這就是今天的太乙村。因爲有了這樣有趣的故事,太乙村就格外令我向往。爲了給湖北美術出版社寫一本《到廬山看老別墅》的書,今年春天,我專程跑了一趟太乙村。

太乙村在廬山山南太乙峯下。因地質的變化和溪水長年的切割,廬山山南山高谷深、層巒疊翠,到處可見兀立千仞的絕壁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風景比之山北要漂亮得多。所以,廬山一直都有一個說法:廬山美景在山南。但風景如果只是自然風景,沒有人氣的注入,沒有這十八個將軍隱居的傳說,沒有充滿人性色彩的別墅建築羣組,沒有太乙村暗殺蔣介石的驚天祕聞,太乙村也就沒有多少的吸引力。正因爲傳說的存在,建築的存在,祕聞的存在,同時,又因爲這所有的存在都置放在太乙峯下空寂清幽、禪意深濃的風景裏,那麼,太乙村留給我們的印象就全然不同於普通的風景了。

走進太乙村,沿着竹林一幢幢別墅看過,覺得太乙村真是一處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它避開了公路,躲開了人羣,單獨成村落,獨自成風景。村中每一幢別墅都倚勢借景,或利用岩石,或背靠山崖,或瀕臨小溪,或深藏竹林。有一股山泉從山間宛轉流出,繞行於每一幢別墅,然後流走;起伏於樹間的石級小徑,有如串珠一樣,將十八幢別墅一線串連,很有“曲徑通幽”以及“小橋流水”的中國之風。

太乙村最居高臨下的一幢房子雅號叫“晚庵”。別墅的主人是原粵軍第八師師長曾晚歸。最初在廬山隱居的動議似乎就是他提出來的。曾經當過湖北省代主席的嚴重的別墅位於柳莊,因別墅門前有兩棵松樹緊緊地相依相伴,因此這幢別墅又叫同鬆別墅。嚴重在此隱居了十年,他是最像隱者的一個人。三柳巢別墅的主人是蔡廷鍇,這是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它的門口有三棵漂亮的柳杉,別墅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吳氏院是曾經做過江防司令的吳奇偉的,站在院子裏擡頭上望,太乙峯有如一個睡美人躺在天邊。鬆莊別墅是陳誠的,這幢別墅與蔣介石的桂莊別墅相比,就顯得沒什麼看相了。老蔣的別墅房屋一側有汩汩泉水,因而又被叫作“月泉別墅”。這幢別墅前有宋美齡親植的桂花樹兩株,“桂莊”一名正是由此而來。1975年蔣介石在臺灣去世之時,桂樹突然死去一株,剩下的一株仍然花枝繁茂。太乙村最初的住戶倒是隱士,不過,大多的人隱了沒幾年,又都出山做官了。到後來,一些並非隱士的人也住進了村裏。比方蔣介石,他住在太乙村當然不是爲了隱居整個別墅羣坐北朝南,雖是山中,陽光卻是十分充足。明鏡似的鄱陽湖盡鋪眼前。站在每一家別墅的陽臺上,都可以看到廣闊的鄱陽湖面和層疊的山巒。村裏有游泳池,有練武場。最有意思的是,爲防不測,村頭村尾還修有碉堡,這碉堡一下子就把文人和武人的做派區別開來。文人沒有防範之心,他們是斷斷不會想到隱居生活還需要這些玩藝。1937年,日本人打過來了,多少防線都沒能擋住鬼子,太乙村的兩個碉堡自然也抵擋不住,自此太乙村人去樓空。

今天,將軍們的身姿早已不在,但太乙村卻依然保持着當年的格局。人們修復了一半以上的別墅,又新闢了登山公路,把這裏變成了旅遊度假村。旅遊旺季時,紛至沓來的遊客以他們特別的喧鬧,打碎太乙的寧靜,時尚的服飾和流行音樂,使隱居的氣息蕩然無存。只是在淡季,遊人離去,太乙村立即就回復到它舊日的情調,清冷而幽靜。有幾縷炊煙,有幾句低吟。夜風起來時,村裏飄着淡淡的幽香,歷史的餘味便夾在這幽幽的香氣裏,在山間飄浮。

江西景點導遊詞3

各位朋友:

(車上的導遊歡迎詞)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下.我是江西九江_旅行社的地接導遊員,我姓朱名軍!和<<藝術人生>>的主持人同名!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家感覺應該怎麼稱呼我?(給考官一個懸念,增強對自己的印象)小朱?呵呵,這個朋友講的不好!特別是把朱字拉的那麼長!叫朱導?這個也不可以,這樣稱呼我在無形中把我和您的距離拉遠了!您是遊客我是導遊!看大家這樣的着急,那我可以提示下!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爲大家拉!如果您認爲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爲表弟,如果認爲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爲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爲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遊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爲您解決!最後祝大家在江西旅遊愉快!

(下車以後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爲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爲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築的目的就是爲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爲滕閣,故這個建築就被命爲滕王閣!它的高度爲57.5米,由於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於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啓超的兒子樑思成所繪製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並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隻展翅?傻拇笈?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爲什麼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爲什麼我們這裏被稱爲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築下面有象徵古城牆的兩層,高度爲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裏的建築是在這兩層上建築,所以就被稱爲閣了!這兩層的臺階有89個,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江澤民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裏參觀時,在這裏久久觀賞,並和我們的導遊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築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衆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爲"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傑廳”!這裏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爲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着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係。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後,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雲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並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餘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淨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複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爲師。和陳蕃關係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爲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爲“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後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爲”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裏?(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年之久,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_之一。爲什麼他的畫象在這裏?主要是我們這裏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衝邃閒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爲迥出”的文學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