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大理導遊詞8篇 探尋大理古城的歷史文化——一場難忘的導遊之旅

其他文案 閱讀(2.88W)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裏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還保留着白族的古老傳統文化,是旅遊勝地之一。本文將爲大家介紹大理古城內的各大景點和歷史文化遺蹟。

大理導遊詞8篇 探尋大理古城的歷史文化——一場難忘的導遊之旅

第1篇

大理三塔,位於大理城約一公里處。爲大理勝景之一。被稱爲大理古文化的象徵。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爲方形16層密檐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層,下層邊長爲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國公沐英後裔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照壁後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記》。塔身的第一層,高13.45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一級。東塔門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門倒在近6米處。塔牆厚達3.3米。第2至15層結構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層爲塔頂。崇聖寺三塔相傳建於南詔保和時期,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餘件。南、北二小塔,位於主塔之後,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爲八斛形檐式空心磚,共10級,各高43米

大理導遊詞8篇 探尋大理古城的歷史文化——一場難忘的導遊之旅 第2張

第2篇

文獻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於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爲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

五華樓最早是南詔王的國賓館,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時,曾經駐兵樓前。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亂中被燒燬。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時,在五華樓舊址上修了鐘鼓樓,其規模格局已遠不如南詔的五華樓。[

南城樓稱雙鶴樓又稱承恩樓。南城門是古城四門之首,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爲古城最古老雄偉的建築,是大理古城的象徵和標誌。古城牆四面各長約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城門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遊覽大理時親筆所提,“大理”是國號,意爲“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

北城樓,又稱“安遠樓”。北城門又稱“安遠門”、“三塔門”,始建於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門之一。城樓的屋頂採用了中國宮室建築中較高等級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時的建築風格。

第3篇

蒼山主體由蒼山變質岩系組成,蒼山核部和東坡爲經過強烈變形改造的中深變質岩系;西坡及南緣爲中生代淺變質岩所圍繞;北部雲弄峯一帶爲古生代沉積岩和花崗岩侵入體所佔據,亦有蒼山變質岩羣出露,但岩石一般已經歷過不同程度變質變形改造。洱海以東爲古生代沉積岩出露,但奧陶系卻有輕微變質現象。

組成蒼山的岩石有變質岩、岩漿岩和沉積岩,變質岩佔全部岩石的60%。是變質岩博物館造山運動和後期地殼板塊相碰撞時,岩石就象手風琴的折褶壓縮在一起,直到形成山脈。蓄積在岩石上的壓力和其間的熱量足以使岩石晶體重構,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原來的岩石發生了變化,變成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岩石,這種岩石叫變質岩,這種再結晶的過程叫區域變質作用。如花崗岩在受壓遇熱之後變成片麻岩,頁岩在低溫低壓下變成板岩,石灰岩、白雲岩在低級至高級的接觸性變質作用或區域性變質作用下變成大理岩等等,這種變化常常需要漫長的過程。

蒼山變質岩中,以大理岩最爲奇特。是大理岩的命名地。大理岩是由富含鈣鎂質的碳酸鹽巖類如石灰岩、雲灰巖及白雲岩等受到強烈的地殼運動應力場和熱力場的複雜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石的魅力來自變幻的色彩與自然流變的紋飾,成爲大自然傑出的藝術創造。這些色彩與紋飾就演自高溫高壓下礦物的重新組合與固態下的流變作用及變質分異作用在岩石中形成褶皺、流變褶皺的結果。“彩花”和“水花”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礦物成分不同所致。含銅、橄攬石或蛇紋石的大理岩爲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緻密的白色細粒大理岩,又稱“漢白玉”。

蒼山經歷了大規模陸內造山運動的強烈擠壓,蒼山的強烈快速隆生,洱海的相對下沉及漾濞江的下切,使得蒼山兩側各條溪澗有巨大的落差,在山頂至山腳間,存在着高達2千米的高差,沿溪流朔源而上,由於岩石抗侵蝕能力的差別,形成了多級懸崖式河牀,當溪流流經懸崖式河牀傾瀉而下時,就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疊水和瀑布。流水攜帶着砂石,不斷地衝擊、磨蝕崖腳,在瀑布之下則形成潭穴。

第4篇

說到雙廊,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所在地吧!之前我也是沒聽說過,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那兩位愛玩的父母。它位於雲南省大理洱源縣的東南和洱海的東岸,它是一個比大理古城還要美麗,還要清淨,還要鳥語花香的一個古鎮。它的地理位置也特別好:有蒼山在旁,洱海在側,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的美譽。可以擔當起——人間仙境這四個字吧!

早晨7:00鐘的時候,窗外傳來陣陣鳥鳴聲。暖暖的陽光照進房間,本來很貪睡的我,竟然一下子就醒來了。

我悄悄地走出了房間,天哪!我立刻就被震撼啦!煙波無際的洱海就這樣呈現在我的眼前,我走到樓下的海邊棧道旁,倚欄繼續欣賞,這時的洱海風平浪靜,好像一個乖巧、動人的娃娃。一陣微風習習吹過,海面上便泛起一道道動人的漣漪。在陽光的照耀下,海面上金光閃閃,十分的動人。

雙廊的中午,古樸而熱鬧。我們一家三口騎車去了附近的挖色鎮買東西。挖色鎮的東西可真多呀!有賣菜的,有賣小飾品的,有賣圍巾的,有賣水果的……商品多得好像永遠看不完,集市大得好像永遠走不完。我才走了幾步就看見了好幾件讓我心動的民族手工藝品,繡的花看上去彷彿能聞到香味,繡的小動物們也都栩栩如生,有的做得小巧精緻,有的做得明快鮮豔,每一樣商品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物美價廉,十分便宜。

一轉眼便到了傍晚了,傍晚的雙廊也別有一番風味。黃昏的太陽照耀着洱海,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起了白光,一羣漂亮的白族姐妹唱着特有的民族風,黃昏的洱海已經沒有了人們的嘈雜,顯得格外安靜,讓人們感到心曠神怡。我們來到了一家緊靠海邊的燒烤檔,要了許多美味,我還親手烤了條那裏特有的一種小白魚,哈哈,別提味道有多鮮美……

在雙廊,洱海傳來的風會吹走一切不開心的回憶;蒼山的雪會融化所用不開心的往事……

第5篇

歡迎來到雲南大理古城,我是你們的導遊。下面就讓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雲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爲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爲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着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唐宋時期,大理相繼建立過南詔、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詔國選做其都城。太和城分爲外城和內城。外城築有南北兩道城牆,兩道城牆的西端在金剛山頂相連接,南城牆長約3350米向東延伸;北城牆長約3225米。

唐貞元四年(779年),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大理舊城。

唐天覆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南詔天應元年(927年),楊幹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爲王,建“大義寧國”。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爲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大理爲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第6篇

蒼山主峯位於臨沭縣東北4公里處,海拔394.7米,是全縣最高點,面積5平方公里。古人云“山攀見東海,海與天交融,山無邊,謂蒼山”。

蒼山依次與馬山、曹珊、關山、嚴武相連,綿延數十里,形成蒼山地區。所以說“倉馬草冠,五山通一線”。蒼山北側高大、筆直、陡峭,巖壁陡峭。遠遠望去,有一種“柱子觸天”的景象。山上的岩石。石色藍白色,山谷鬱鬱蔥蔥,山谷清澈,鳥語花香,景色迷人。每天早晚霧都是滿滿的,詩意的,更壯麗的。特別是陰雨天氣,有云有霧,青山白雲,相互隱藏,天氣很多。古人有“蒼山疊翠”之稱。《益州府志》將“蒼山疊翠”列爲益州八景之冠。歷代文人墨客,登山客,遊客,經常寫詩讚美。明代翻譯家舒香寫過讚美蒼山的詩:“在好的山面上剝芙蓉更有力量。幾座堆積的山峯青綠長戟,幾層清晰的屏障甚至空無一人。遙望淮陰小,忽地高聯泰嶽衝。日落時,百葉窗看起來明亮美麗,天空充滿了美好的空氣和雨水。

蒼山地區有很多名勝古蹟。倉山有牛口峪,馬山有康金寨,關山有鳳洞,嚴武山有三清亭和銀杏樹。牛口峪位於蒼山東麓,其間還有竇相公廟、竇王墳等遺蹟。竇相公研究什麼世代不祥。馬山抗金寨,破壁至今。它有3英尺高,幾十英尺長。據考,宋紹興三十一年,建寨長滕然,抵禦遊牧民,十萬人避蒼山。寨主向海州的宋將軍求救,宋救得其所,內外夾擊,金兵未等倉山之圍解決就撤退了。後人作詩讚曰:“三峯絕壁難削,名山造天救衆生。老少互助,丹將挺身而出,與白雲璽一戰。一心修千層郭,羣石可稱十萬兵。藏詩的妖氣已經一掃而空,凌鋼通過讚美和推廣來勾搭”。鳳山洞位於關山頂峯的北部。因爲關山也叫鳳山,所以叫鳳山洞;洞口朝東北,又稱朝陽洞。古志上說“上下如閣的二洞,體積不超過方丈,中間有天然石牀、石椅,上洞有石奶,滴不盡”。洞穴的右側是“鳳山洞”的碑文。洞的北面有“三清亭”。院子裏有2棵銀杏樹,其中一棵是40年代砍伐的,現存的一棵樹幹周長5米。亭西有大金八年石碑,記載此樹爲徐澤、殷所植,洞內有兩個隱士居住。這棵樹的年齡在一千多年前。

第7篇

這是個以蝴蝶爲主角的一個個愛情故事,說蝴蝶泉是愛情的聖泉,是美好生活的幸福泉也許再恰當不過。因此,不管你是來自異國他鄉的遊子,或是來自天南地北的戀人,蝴蝶泉之遊,註定會成爲您人生中准以忘懷的一段記憶,因爲親身感受蝴蝶與愛的心靈洗禮和親身體驗過蝴蝶泉水聖潔的人,他們的情也將是天長地久的,他們的愛也將是甜蜜的。當然,如果團友中哪一位還沒有涉足愛河的話,那麼我們在下面就要遊覽的“蝴蝶大世界”裏,你可以盡情地與那一隻只五彩斑斕的蝴蝶地去追逐、嬉戲吧,相信那一隻只五彩斑斕的蝴蝶會帶給您愛的祝福和希冀。

進了石牌坊正門,只見用花崗石條鋪砌的一百多米長的墓道,筆直伸向陵墓。墓道兩側對稱排列着神態各異的石羊、石馬、石獅、石龜和石人。原來的石壽龜背上鐫刻着一副對聯,曰:孰雲公無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雲公無孫?天下之人皆公孫。可惜這隻石壽龜在革命中被砸毀了,但對聯所表達的對傳說沒有後代的海瑞的無比愛戴,卻世代相傳。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節,海瑞墓前人山人海。衆多濱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還請來劇團在墓前公演三個晚上,幾百年來很少間斷。

第8篇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裏,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盪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裏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爲“洋人街”。這裏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着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裏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