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中班科學教案蝌蚪變青蛙6篇 從蝌蚪到青蛙:中班科學課教案分享

其他文案 閱讀(1.53W)

本期教案主題爲“蝌蚪變青蛙”,適用於中班科學教學。教案圍繞着青蛙的生命週期及其變化過程展開,通過圖像輔助以及實物觀察,引導幼兒瞭解蝌蚪的變化過程,同時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蝌蚪變青蛙6篇 從蝌蚪到青蛙:中班科學課教案分享

第1篇

3、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掌握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帶着小蝌蚪到小河裏來游泳了。小朋友請看,小河裏是什麼?

師:對,是小蝌蚪,小朋友請看,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幼兒觀察放在活動室裏的蝌蚪,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小蝌蚪長着黑黑的大腦袋,細長的尾巴,圓圓的身體,生活在水中,吃水藻、水中的浮游生物、麪包屑等。

青蛙媽媽長得什麼樣子?ppt3,頭上有什麼?披着什麼顏色的衣服?露出什麼顏色的肚皮?

小蝌蚪與青蛙有什麼不同呢?(顏色、尾巴、腿、生活方式、游泳姿勢)

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邊放ppt邊講述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卵ppt3 ——蝌蚪ppt4———長後退ppt5 ——長出前腿ppt6——尾巴變短消失——青蛙ppt7。

象青蛙這樣,及生活在水裏,也生活在陸地上的小動物叫兩棲動物。

老師準備了一些圖片,逐一出示,師打亂順序,請幼兒貼在背景圖上。

孩子們都排對了,看青蛙媽媽產下的卵——變成蝌蚪——先長出後退——再長出前腿——尾巴變短——成蛙(青蛙)——欣賞(變化過程ppt)

三、觀看視頻,模擬遊戲,鞏固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的認識。

玩法:師拿圖片,幼兒做相應的動作。卵(幼兒蹲下,雙手抱腿,頭低下,做圓圈狀)蝌蚪(幼兒做蝌蚪游泳狀)長出後退(幼兒伸一伸後退,蹬一蹬),長出前腿(伸出胳膊作游泳狀),青蛙(雙手叉開,做青蛙跳)。

四、探討青蛙的本領,激起幼兒保護青蛙和愛護小蝌蚪的美好情感。

師小結: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捉害蟲,保護莊稼,所以我們不要捉小蝌蚪和青蛙,不讓壞人傷害它。我們今天捉到的小蝌蚪也要送到小河裏,讓它長大變成青蛙。

變成青蛙幫農民伯伯捉害蟲。(聽音樂《小青蛙找家》出活動室)。

中班科學教案蝌蚪變青蛙6篇 從蝌蚪到青蛙:中班科學課教案分享 第2張

第2篇

(頭頂上有兩隻眼睛、披着綠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條腿)

二、教師引導幼兒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並分發小蝌蚪變青蛙的步驟卡片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青蛙,在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後教師把操作卡分發給每位幼兒。

(2)幼兒分步驟操作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教師巡迴指導。

三、與幼兒一起欣賞小蝌蚪變青蛙的視頻,加深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我們保護莊稼,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能傷害小青蛙。

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青蛙。

一、成功之處:幼兒的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活動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無暇分神,樂此不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並且進行了反覆練習。在活動過程前,我還擔心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但在活動過程中因爲是第一次用多媒體教學,並且掌握住了幼兒年齡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

二、不足之處通過這節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提高,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幼兒的操作時間較短暫,雖然有動手操作可是操作過程中幼兒的協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如果讓我在重新上這節課我想在活動中幼兒操作的環節可以讓幼兒一整組進行分步驟的操作,加強幼兒協作能力的培養;在活動完成後可和幼兒進行小青蛙保護莊稼的故事創編,並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

第3篇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5、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①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是誰的寶貝?是從誰的肚子裏生出來的'?媽媽對你們好不好?你們和媽媽在一起開不開心?如果長時間不見媽媽想不想她呀?

今天老師也給我們的小朋友帶來兩位小夥伴。其中有一位小夥伴它也非常愛自己的媽媽,但卻找不到它。還有位名叫達達的小男孩。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你們想不想知道蝌蚪寶寶和我們的達達小朋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那老師今天就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名叫—《我給蝌蚪當媽媽》。

2、請小朋友觀看故事相關圖片(6張)並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這幅圖要表達的意思。

3、師完整講述故事,給幼兒提出問題後講述,以便使其認真聽故事(圖文並茂)。

7、師引導幼兒共同作畫(蝌蚪變爲青蛙的過程圖)。加深幼兒對青蛙生長髮育過程的印象。

②鼓勵幼兒課後多收集關於蝌蚪、青蛙的資料,進一步瞭解。

第4篇

硬紙板、塑料吸管(或小棍)、環形磁鐵、青蛙圖片、蚱蜢圖片、膠棒。

把紙板畫成池塘背景圖,把吸管從池塘背景圖的中心穿過。

將一塊環形磁鐵粘貼在青蛙圖背後,再與青蛙圖一起穿到池塘背景圖正面的吸管上。

把另一塊環形磁鐵從池塘背景圖背面的吸管下端穿入,與已穿人的青蛙圖片上的磁鐵同極相對。

讓幼兒上下移動池塘下面的環形磁鐵,池塘裏的.小青蛙就會不斷地跳起來捉蚱蜢。

可以將兩塊環形磁鐵同極相對先後套到同一根塑料吸管上,慢慢鬆開手,會看到,後放進去的環形磁鐵懸浮於第一塊磁鐵的上方。再往塑料吸管上放幾塊環形磁鐵,和幼兒一起玩“跳躍的磁鐵”遊戲,進一步讓幼兒感受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

讓幼兒觀看磁懸浮列車的錄像,瞭解磁懸浮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可提供磁懸浮地球儀,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磁鐵特性的探索興趣。

利用磁鐵同極相斥的原理,向上移動池塘背景圖下面的磁鐵,就會讓貼有磁鐵的青蛙也向上移動,這樣它就能吃到吸管頂部的蚱蜢了。另外,由於磁性具有穿透力,所以即使隔着池塘背景圖,照樣也可以讓青蛙跳起來。磁懸浮列車就是利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讓磁鐵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車體懸浮在距離軌道約1釐米處騰空行駛,創造了幾乎零摩擦的高速行馱速度,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第5篇

1. 梳理幼兒已有經驗,並通過觀察進行驗證,豐富相應的詞。

2. 通過觀察,初步瞭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

2.剛小朋友說了很多很多,現在就請你去看一看吧,看看小蝌蚪長什麼樣?

2. 你還發現了什麼新的祕密?(幼兒說,教師畫)明確身體各部位。

小蝌蚪生活在哪裏呀?我們也學着小蝌蚪去水裏遊一遊吧。

第6篇

3幼兒大膽地表演,動作幅度大,有美感。活動準備:花樹葉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並大方地講述出來。

中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境都非常感興趣,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對生活周圍的小動物,有着強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長得是怎麼樣的,它是怎麼樣奇蹟般地變成了小青蛙的?游來游去在幹什麼?孩子很想弄個明白,通過“有趣的蝌蚪”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蝌蚪的認識,也增進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觀察、講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結合《綱要》精神,更加註重調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幼兒對蝌蚪觀察、瞭解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接納幼兒的觀點,運用激發、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多媒體教學聲形並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在此活動中通過運用能直觀形象生動地將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將抽象變爲生動,將靜態變爲動態,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1、老師:春天來了,池塘裏又多了誰?(小蝌蚪)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着什麼樣?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着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後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隻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評析:這裏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後讓幼兒再來說說小蝌蚪----青蛙的過程。

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麼變的?尾巴又有什麼變化呢?幼兒可能答:先長後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1、集體製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製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印象。

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