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一年級糉子的味道作文彙總2篇 初學下廚,一年級的味道

其他文案 閱讀(2.85W)

本文將彙總一年級同學們對糉子味道的描述。糉子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代表美食,它既有着濃厚的文化意義,也是令人垂涎的美味佳餚。在寫作中,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用樸實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糉子的味道,從中傳達着他們對家鄉風味的思念,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一年級寶寶們對糉子獨特的感受吧!

一年級糉子的味道作文彙總2篇 初學下廚,一年級的味道

第1篇

“小懶蟲!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糉子,你怎麼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糉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一年級糉子的味道作文彙總2篇 初學下廚,一年級的味道 第2張

第2篇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舉行包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活動。孫老師決定在班上開展一次包糉子的實踐活動。聽到這個消息,大家興奮不已。

經過了我們小組的討論,我們組決定包紅豆臘肉糉,分工如下:鄧柯桓負責帶臘肉,謝玭鍶負責帶紅豆,陳科宇負責帶工具,我負責帶糯米、糉葉和棉線。

媽媽單位有事不能來了,我好失望,貼心的媽媽後來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學校來幫我們,我欣喜若狂。我們把食材洗乾淨,洗好手,把糯米、紅豆、切成小塊的臘肉放在盆裏攪勻,白的糯米紅的豆,連顏色搭配都有食慾,董阿姨先示範了一次,我們就開始包了。

我拿出兩張糉葉大部分重疊在一起,從底部往上捲成漏斗狀,用勺子把食材舀進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築緊,以減少裏面的空隙。呀!不好,由於用力過猛,糉葉讓我給戳穿了,我尷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包糉子呢,沒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過一張糉葉包在外面。這下好了,終於不漏米了,我拿過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壓緊,董阿姨介紹說,壓緊的餡煮熟後米會硬一些,會更香,而鬆的就沒這麼香了。壓完後,我把伸出的糉葉反折回來蓋住漏斗口,包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後,剪了一段線,把糉子“五花大綁”,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擡頭看到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忙着,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很多同學咧着嘴,似乎口水都快滴到糉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擋糉子的誘惑。孫老師、李書記、高校長都來了,一邊指點一邊欣賞我們包糉子。

最後我們組包了40多個糉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帶回家,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紅豆臘肉糉,心裏那個美呀!似乎聞到了熱氣騰騰的糉子散發出的陣陣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