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爬山教案設計8篇 征服高峯:完美爬山教案設計

其他文案 閱讀(9.53K)

本文以“爬山教案設計”爲主題,旨在探討如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爬山技能,讓他們更加健康、自信地面對生活和挑戰。

爬山教案設計8篇 征服高峯:完美爬山教案設計

第1篇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3、讀懂第一部分,瞭解爬山虎的生長位置及它的葉子。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5、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並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1、這節課我學會了:均勻、重疊等詞語,明白了均勻、痕跡、牢固、休想等詞語的意思。

這篇文章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生1:從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歡在牆上生長。

生2:從"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和順序。這兩句話概括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綠、整齊。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的變化:剛開始是嫩紅的,後來變成嫩綠的。

生4:我知道"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是靜態描寫;"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是動態描寫。

作者是通過細心觀察的,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寫植物葉子的文章。

爬山虎的葉子爲什麼一順兒朝下?爲什麼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1、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牆上爬的?我們就帶着問題來學習第3--5自然段。

(1) 把課文通順,瞭解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講了些什麼?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如:葉柄、觸角、痕跡等)

這三個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最後講爬山虎的腳與牆的關係,巴住牆的不同結果。

生1: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裏,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以蝸牛的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

生2: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咬龍的爪子。(作者準確地用上“觸、變、巴、拉、貼、爬”這六個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牆的細節,爬得那樣科學合理,那樣姿勢優美,那樣柔韌有力。

生3: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着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着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這兩句話是用對比的方法,寫出爬山虎與牆的關係:它的腳要是沒觸着牆就會枯萎,碰着牆便茂盛地生長。)

生4:我知道爬山虎往上爬的動作有:變、巴、彎、拉、貼等。(師板書)

爬山教案設計8篇 征服高峯:完美爬山教案設計 第2張

第2篇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爲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具體瞭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緻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爲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爲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最好。(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爲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麼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麼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出另一隻腳,再巴住牆,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聖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纔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麼樣呢?

(沒觸着牆的腳萎了,觸着牆的牢固,腳與牆有密切關係。)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係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2、你要向葉聖陶爺爺學習什麼?(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說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第3篇

1.瞭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與牆的關係。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爬山虎的葉子,那麼今天我們來繼續深入學習爬山虎的腳。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4、5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打算從哪幾方面去了解爬山虎的腳【3個方面,(1)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2)它是如何爬的;(3)它與牆的關係。】

第一部分由老師引導完成,第二部分由同學之間討論完成,第三部分由同學自學完成,學習方法十分簡單,找出關鍵句用﹏﹏畫出來,再找出關鍵詞用▲▲標出來。

1.學生自由讀,找出寫爬山虎的腳的關鍵句子,讀一讀。

2.請在這3個關鍵句中找出寫位置.形狀.顏色的關鍵詞,用這些關鍵詞幫助老師完成板書:

①細絲是什麼樣的呢?全班齊讀。(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誰見過蝸牛的觸角?(蝸牛的觸角很細,而且頭上還有小圓點。)

②屏幕顯示:蝸牛的觸角與爬山虎腳的細絲的對比圖。瞧,爬山虎的'腳的細絲與蝸牛的觸角都非常細,而且頭上還有小圓點,所以在這兒作者的比喻用的非常準確。

3.小結:同學們一塊兒把這三個關鍵句連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出特點。

1.組成4人學習小組,也用剛纔找關鍵句的辦法學習爬山虎是怎麼往上爬的。

關鍵句、詞: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

6.剛纔我們講的是一個腳怎麼爬,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它是如何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小結:爬山虎的腳不像動物的腳交替爬行,而是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一隻腳再巴住牆,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1.學生自由讀,找出關鍵詞.句提示:從觸着與沒觸着入手。

2.請一位同學上臺把兩個關鍵詞寫到板書中。(萎.牢固)全班齊讀關鍵句。

3.請一生朗讀,你打算怎麼讀?(萎了讀的輕些,表示生命的完結,牢固讀得強烈些,展示頑強的生命力。)

5.小結:你們瞧,爬山虎的根扎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麼頑強,讓我們再來細細觀賞這一牆爬山虎,體會它頑強的生命力。(錄像展示)

1.默讀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一是細心觀察,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才能發現爬山虎的腳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及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二是連續觀察,所以纔會發現原先是直的細絲,後來變彎了;沒觸着牆的腳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纔會發現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2.讓學生找出體現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語句多讀幾遍,藉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今天我們學習了《爬山虎的腳》,瞭解到大千世界,萬物百態,大自然的神奇。老師希望同學們做有心人,留心周圍的事物,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世界,用手中的筆去描繪美好的世界。

2.讀寫遷移:認真觀察一種自己感興趣的植物,仿照課文的觀察方法.表達方法抓住特點寫一篇小練筆。

第4篇

文本解讀: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爲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生長經歷,表示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4. 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重點:葉老給“我”批改作文

瞭解課文大意。課文寫了哪幾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五.放聲朗讀“修改作文”和“做客”的內容。

二. 細讀課文,突出重點,引導理解“修改作文”的內容。

(2)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什麼?(葉老修改多·修改細。態度認真)

(3)“愣住”何意?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生想象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4)指讀寫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體會修改作文的方法。

(5)從葉老的修改中你學到哪些方法?(逐句閱讀體會,要求結合自身的作文實際來體會)

(6)齊讀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結合實際談自身的習作體會。

(7)看到葉老爲”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樣的體會呢?(指讀相關句子)

(9)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作者此刻的心情嗎?(生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1)葉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的?(生找出讀)

(2)齊讀葉先生的評語。葉先生的評語中交給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嗎?(作文事實具體。親切)結合自身作文實際談談。

(3)作者看了評語之後,是怎樣的感受呢?(讀最後一句)

(4)此刻,作者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三. 自讀3—5自然段,複述修改作文的方法。

四. 感情朗讀“修改作文”的內容。深化同學認識。你想說點什麼?

一. 談話引入:這節課學習作者去葉老家裏“做客”的內容。

(1)課文在寫做客的內容中幾次寫到了爬山虎?請把它們找出來。

三. 細讀課文,突破難點,引導理解感悟作者去葉老家裏“做客”的內容。

(2)引導體會:這裏爲什麼要寫爬山虎?(寫景抒情)

(3)“迷離”何意?爲什麼“像溫柔的小精靈”?(興奮、緊張、期待)

(4)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種心情嗎?(生想象表述)

(3)引導比較句子一、二中的比喻句,體會心情。爲什麼此時的爬山虎“像一片濃濃的湖水”呢?(心情平靜,興奮,充溢信心,期待)(4)讀句子。用自身的話表述此刻的心情。(生想象表述心情)

3. 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三):讀句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爬山虎?

(2)讀第一句。“堪稱楷模”何意?從中體會到什麼?(作者很慶幸)體會讀句子。再聯繫第6自然段朗讀體會驚喜意外之情。(3)指讀第二句話。理解詞語:懂得、模模糊糊。既然“懂得“了,又爲什麼還”模模糊糊“呢?(作者很年幼)“作家就是這樣做的”,“這樣”是哪樣?(結合8—9自然段相關內容)“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這麼”是哪樣?(結合修改作文內容理解)

(4)到葉老家做客後,作者又怎樣的的感受?(讀最後一句)

(5)這裏寫的是爬山虎,實際上是寫自身的內心世界。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嗎?(6)請結合上文用自身的話說說作者的內心世界。

2. 討論課文的命題。課文是寫事的,請你重新給它擬題。

3. 教師小結:一個人一生中能夠遇到良師益友,那是三生有幸!葉老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刻骨銘心。一天又一天,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一年又一年,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4. 師引讀,凸顯課題,昇華認識。春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夏天,在我的眼前,總有-------;秋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冬天,在我的眼前,總有-------。

5. 教師小結: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從春綠到秋,從下綠到冬,那種刻骨銘心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也成了一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一流的大作家。

第5篇

?爬山虎的腳》這一課是國小語文第七冊裏的一篇觀察描寫植物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葉聖陶在本篇課文中用細緻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牆的,來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細緻地觀察身邊的事物。本篇課文是安排在本冊中的第二單元組中,其目的是在讀懂,理解字、詞、句、段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繼續學習和進一步鞏固怎樣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的知識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具有留心身邊事物的習慣。

2、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與表達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背誦2~3自然段。

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又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本課詞句的理解,進一步來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這是課文的理解難點。

1、 出示實物,你在哪兒見過爬山虎?爬山虎是一種植物,一般的植物都是怎麼組成的?(由根、莖、葉組成,可爬山虎還有腳,覺得奇怪嗎?)

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會明白爬山虎的腳究竟是怎麼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葉聖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世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1、請大家自由郎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找一找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什麼?

2、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3——5寫的是爬山虎的腳)

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什麼呢?(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生長的位置和葉子。)

2、教師小結: 作者這樣寫是以這兩處的爬山虎生長的情況,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麼地方。 其實爬山虎還可以長在岩石上。

3、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兩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麼地方外,你還能從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麼特點?

3、品味語言。隨機理解:新鮮、舒服、均勻、拂過、漾起等詞語。

新鮮指爬山虎的葉子綠得醒目,葉子生長旺盛,充滿生機。

舒服指看上去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看一看爬山虎,會覺得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當你悲傷的時候,看着它心情會舒暢。當你疲憊的時候看到它會覺得神清氣爽。

一牆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這句話寫出了爬山虎的動態美。我們一般描寫植物只會寫植物的靜態,而葉聖陶爺爺把爬山虎的動態也寫得惟妙惟肖,值得我們借鑑。

那些葉子綠得那麼( ),看着非常( )。葉尖( )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 ),沒有( )起來的,也不留( )。一陣風( ),一牆的葉子就( ),好看得很。

7.作者爲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腳的樣子:枝狀的——指六七根細絲構成的樣子,像蝸牛的觸角——指每根細絲的樣子。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莖上添畫葉子和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的語言爲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4、再次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爬山虎的腳,如此細小的腳作者卻描寫得那麼細膩,這都是因爲作者在仔細的觀察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指導寫作方法。我們不瞭解爬山虎的腳,但是看見過蝸牛的觸角,即使沒有看見過蝸牛的觸角,你也能想象得出龍的爪子,所以說採用比喻的寫法能讓我們對描寫的事物瞭解得更加具體、形象。那麼爬山虎的腳有什麼作用呢?它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第6篇

用軟墊製作的“烏龜殼”、山洞、音樂、即時貼、玩具老鼠

烏龜殼累了,咱們把它摘下來放到這條線上休息一下吧

烏龜寶寶們,我是烏龜奇奇,我的本領可大了,我會過小河鑽山洞還會爬山坡呢,今天我要到小河對面去找我的好朋友小老鼠玩,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去?

烏龜寶寶們,快來看這裏有一座小河,(把放到線上的烏龜殼當做小橋),咱們要爬過這條小河,再來走過這條小河。

小老鼠的家還要爬過一座山坡才能到呢,(把“烏龜殼”堆成小山坡),快來看,山坡在這呢,咱們爬過山坡就能找到小烏龜了。

小烏龜的家到了,咱們一起叫他出來玩吧:“小老鼠,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吧。”另一位教師出示小老鼠。

小老鼠說他想和烏龜殼到天上去玩,咱們一起把它們扔到天上去玩吧。引導孩子把“烏龜殼”扔到天上去。

玩得好累呀,咱們背上烏龜殼坐到這裏說一說關於小老鼠的手指歌:“大拇哥,二拇弟,中古樓,四兄弟,五老鼠,爬呀爬呀爬呀爬,嘰裏咕嚕滾下來。”

另一位教師扮演烏龜媽媽說:“烏龜寶寶們,天晚了,該回家吃飯了。”

烏龜媽媽叫咱們回家吃飯了,咱們把小老鼠送回家吧。

1、幼兒主動探索滾球、自拋自接、拍球、傳球等玩球的方法和技能。

圈、皮球、體操墊、小椅子、球架、磁帶、紅黃綠大球若干

情景:皮球廠生產了許多皮球,現在請小朋友幫助他們把皮球運到超市的球架上去,由於球總是亂滾,所以小朋友要想辦法把球行走,放到對面的椅子上,看誰辦法最多? 一、開始部分

導入遊戲:教師邊演示邊對幼兒說:“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滾一滾,到處跑,踢一踢,就前進。”(引發幼兒玩球的願望)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玩球的方法。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多種玩球的方法,並讓幼兒做示範(拍球、滾球、拋接球等)。

2、教師表演花樣玩球,吸引幼兒組織幼兒練習玩球的方法。

3、《奪球遊戲》:三分之二的幼兒有球,要有球的孩子保護好球,沒球的孩子動腦筋把別人的球奪過來。

隔壁王大爺家的`養殖場的小豬跑出去了,他打電話給老師讓咱小朋友去幫忙,我們要助人爲樂,幫王大爺把小豬趕回家。這裏有一羣小豬(紅黃綠若干大球),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參加哪個隊,想各種辦法把小豬趕回家。

(1)集體趕:分三路縱隊進行滾球接力,哪隊先完成爲勝。

(2)個別趕:請幼兒探索多種玩法趕小豬。 三、結束部分

播放音樂做放鬆活動。(教師領幼兒做皮球韻律操) 多元價值分析:

1、通過玩各種遊戲,啓發幼兒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遊戲培養了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有助於幼兒的良好個性發展。

3、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遊戲,使幼兒的肌肉不同層次的得到了發展,幼兒也體驗到了玩球的樂趣。

第7篇

1、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件什麼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學生讀題《那片綠綠爬山虎》)

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嗎?(不是)對,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a、讀課文,讀準字音。b、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 (1)讀後評議 (2)出示填空,討論填空文章主要講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書:改作文做客) (3)課文哪幾個小節寫的是葉老幫作者修改作文?

1、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一段。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出示多媒體課件,打出第一節字幕)這一節講了兩層意思,(打出分層號)請同學們速讀第1節,用簡潔扼要的兩句話來概括層意。(“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老幫“我”改的。)

2、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請同學們速讀2、3、4小節。

3、今天老師帶來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課件),我們來看一看,議一議。看了葉老的修改你有什麼感想?(學生各抒己見)

4、作者當初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有什麼反應呢?(指名讀) 爲什麼會一下子愣住了呢?(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爲寫得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老竟改了那麼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細緻地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舉例來說說呢?

5、文章中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葉老都一絲不苟地進行了修改。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誰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爲什麼?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處呢?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1)“氣候”在字典裏有這樣幾個解釋:氣象情況;比喻動向或情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裏句話裏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 (2)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句話講了兩個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這兩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比第一個方面更進了一步,所以用了“不僅……也……”這樣的表達方法。)(板書:下大力氣一絲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4)指導朗讀。

7、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葉老不僅爲“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板書:改 評),指名讀(“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兒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如果說葉老認真細緻的修改令"我"歎服,讓“我”受益匪淺。那麼,這則短短的評語,則——(學生接讀:"樹立起我寫作的信心。")

8、“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隻只鳥兒抖着翅膀。”(出示課件) (1)你認爲這句話該怎樣讀?爲什麼這樣讀? (“我”根本沒有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地對“我”的作文進行指導,並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十分地驚喜,十分地感動,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許由此產生了當作家的夢想。) (2)指導朗讀。(個別讀、女生讀、男生讀、集體讀)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好,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着重研究的。

第8篇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正確讀出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並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

教學準備:爬山虎的實物、資料、課件(爬山虎觸着牆時,怎樣一腳一腳的向上爬)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腳?(豬腳、狗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第六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並齊讀)

1、集體交流課前佈置蒐集的資料:(1)葉聖陶的資料。(2)爬山虎的資料。

(1)出示爬山虎、均勻、重疊、空隙、莖上、葉柄、觸角、痕跡、逐漸等詞語卡片,指讀,開火車領讀。(生字用紅色標出)

師: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呢?(這篇課文重要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4、小結過渡:孩子們你們的預習非常充分到位,都是會學習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細讀這篇文章,好嗎?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敘述的?(預設:課文先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再介紹爬山虎的腳和它怎麼樣向上爬的)

3、自讀爬山虎的葉子那一段,體會爬山虎的葉子特點,抓重點子理解。

例句: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葉子的特點;綠、整齊均勻;從一順兒沒有也說明作者觀察得認真,語言準確。(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葉子排列)

5、交流彙報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和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1)實物觀察:爬山虎的腳的樣子與文中語言對應。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枝狀、六七根:一個比喻句: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體會語言的生動與準確,也體現出作者觀察的細緻。

(抓住動作詞:觸、變、巴、拉、緊貼一系列詞語清楚地寫出爬山虎爬牆的過程。)和同桌交流交流說一說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集體交流,老師配以圖示(課件出示)

預設:知道(1)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向上爬的;(2)作者觀察細緻;(3)不是一次觀察而是長期觀察。

小結:觀察不但要用心,還得細心和有耐心,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像作者那樣處處留心觀察。

1、文章語言生動優美,請你用心的、美美地讀一讀,體會爬山虎的特點。

3、積累語言並加以運用,使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事物的特點。

2、學法指導: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時要讓學生按照學過的方法進行:

a:先把整篇課文讀一讀,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

b:然後一部分一部分認真地閱讀,瞭解每部分的內容。

c:再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歸納總結,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1、文章語言精煉生動,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並與同桌交流喜歡的原因。留待課後積累在讀書筆記上。

2、指導背誦:在理解課文內容和反覆讀的基礎上,按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如:第2自然段可讓學生找出過渡句,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的葉子,幫助記憶前後的內容,進行背誦。再如:3、4自然段,要指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幫助記憶,然後熟讀背誦。(可自背,同桌或小組合作背誦,檢查)

2、佈置學生觀察一種動物或一種植物,把最有特點的部分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