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面紗讀後感2篇 揭開面紗:看透人性與社會現實的真相

其他文案 閱讀(3.17W)

《面紗》是一部講述女性命運的小說,作者塔哈·侯賽尼憑藉真實而深刻的筆觸,描繪了阿富汗女子瑪麗姆的傳奇故事。小說探討了女性在極端宗教和父權制社會中的處境,呈現了她們所面臨的暴力和壓迫,也展現出了女性力量和勇氣。《面紗》在全球擁有衆多讀者,被譽爲一部具有現實意義和文學價值的代表作。

面紗讀後感2篇 揭開面紗:看透人性與社會現實的真相

第1篇

在生活的舞臺,每個人戴着面紗,它彷彿帷幕,裏面上演着這衆生或執着於面紗,或渴望掀開面紗,或困死於面紗的劇幕。

第一幕在觥籌交錯,輕歌曼舞中緩緩拉開。十九世紀英國貴族舞會上,女主角凱蒂戴着華麗面紗徐徐登場,她美麗面容動人,她燦燦星眸尋覓着進入上層貴族的鑰匙。她自信於自己的幽默談吐和翩然舞姿,因爲這是其母,一個野心勃勃,善於經營的女人,一個戴着冰冷強勢面紗的女人的十幾年苦苦訓練投資的結果。然,底層貴族的身份使凱蒂虛榮的心沒能得到滿足,她姣好面容並沒有使她覓得心儀歸宿。當二十五歲的凱蒂面對要成爲十八歲妹妹的女儐相,而感到分外羞恥苦惱時,男主角費恩,一個缺乏魅力,極度靦腆的細菌學家,戴着自我禁錮的面紗,出現在舞臺上。一往情深的費恩成功牽手凱蒂走向婚姻殿堂,從此開始了凱蒂枯燥的.生活第二幕在紙醉金迷,頹唐炫目中緩緩拉開。費恩夫婦來到了英殖民地香港,香港輔政司助理戴着面紗,掩蓋着自己追求官亨,自私自利驕傲自大的本質,他用他精心保養的挺拔身姿和健談的品質成功吸引並安慰了孤寂中的凱蒂。然,當事情敗露,戴着面紗生活的他們在命運的羅網中苦苦掙扎。

第三幕在恐怖殘酷,瘟疫橫行中緩緩拉開。費恩強迫凱蒂和他一起前往梅潭府,在這裏費恩一心報復凱蒂卻自錮於面紗無法掙脫,凱蒂面對中國這個異域城市,面對可愛無私的修女,威嚴的院長嬤嬤,還有妖孽橫行的瘟疫,以及幽靈般籠罩着的死亡氣息,她極力掙脫面紗尋找自由。

她意識到生活本身就戴着面紗,所以舞臺上的沒個人都沒能豁免。院長嬤嬤與她隔着上帝的信仰,那種無意識地揹負十字架的狂熱贖罪心理帶給凱蒂疏離。凱蒂的母親從出生便爲她戴上了那華麗面紗,這虛榮的面紗阻隔了她看向更廣闊世界的目光,也阻隔了外界認識欣賞她的目光。這面紗使她愚蠢,使她毫無保留地愛上自私的查理,這面紗使她被丈夫看低,被他人稱作二流貨色。當她踏進瘟疫地,日日噩夢,日日流淚。當她看到城牆上寺廟,當她習慣死亡無處不在,當她主動進入修道院志願服務,她意識到夜空很大,人生很長,她終於獲得了自由。

自由!這便是一直縈繞在她心中的念頭。儘管未來仍舊模糊,這一念頭卻像河上的薄霧,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煥發虹彩。自由!不僅僅是掙脫煩惱的束縛,解除那讓她消沉的伴侶關係的自由。自由!不僅是逃離死亡威脅的自由,更是逃離讓她降低人格的愛情,逃脫所有精神束縛的自由,一種抽離出肉體的精神的自由。與自由相伴的,還有勇氣,以及無論發生什麼都毫不在乎的堅強氣質。

她掙脫了面紗。而,費恩,卻極度地自我禁錮,他對她的妻子隱藏起真實的自己,他用他的面紗隔絕他人的世界,在面對虛幻破裂時,他更加躲避真實,他報復她的妻子,也厭惡自己,他自我剋制不泄露感情,卻不得不歇斯底里地投入奪命的實驗以平衡心理。終於,他走向死亡,留下謎一樣的遺言:死的那個是狗。這句話出自英國作家奧利弗·哥德史密斯發表於1766年的一首詩《一隻瘋狗之死的輓歌》,費恩的遺言不僅是自嘲,更像是幽憤的控訴。這表明了他的死亡也沒能使他解脫。

在其母賈斯汀太太身上,那庸常的面紗如膚包裹着疲憊不堪的她,使她對此毫無意識,那面紗嘲弄般讓她臨死時擺着令她無法忍受的柔順姿態。

面紗讀後感2篇 揭開面紗:看透人性與社會現實的真相 第2張

第2篇

最開始想看這本書是因爲之前看過同名的電影。細節已經有些遺忘了,但依稀還記得:電影裏面說的是出軌的妻子在被丈夫帶到中國的霍亂地區後,找到自我,當夫妻倆在這場災難中逐漸原諒對方的時候,丈夫卻死於瘟疫的悲情故事。本以爲電影和書的內容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看完書之後,如果說電影給人的感覺是感動的話,那麼書中的故事只能用震撼來形容了。

文學的魅力在於真實,同時,文學的可怕也在於它的真實。虛構的故事對於真實的揭露可能就體現在細節給予讀者的共鳴。在這本書中,有太多虛構的真實。電影裏面,凱蒂與瓦爾特最終原諒了彼此,重歸於好,儘管瓦爾特最後死了,可是畢竟凱蒂愛上他了不是嗎?迷途知返的happyending可謂是衆望所歸,儘管男主死去了,但是兩個人相愛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啊,這也算是對於觀衆的一種安慰吧。我們希望生活處處皆喜劇,但是,別忘了,只有悲劇纔是永恆。

書裏在結尾處並明顯沒有顧及讀者的感受。凱蒂在照顧霍亂病人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精神的歸宿,她如我們所望的忘卻了渣男唐生,但是可她最終也沒能愛上瓦爾特。也許有人會爲此感到遺憾,也有人會因此痛罵女主不懂得珍惜,可是我想說的是,不管真相多麼醜陋,可是那就是真相。有的人因爲長相愛上一個人,有的人因爲學識愛上一個人,有的人因爲錢愛上一個人,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有千萬種理由,我從未覺得哪一種理由會比另一種理由更高貴,但是,在聽過的那些理由中,始終沒有辦法接受的是因爲他愛我所以我愛他。想必凱蒂也是如此吧,瓦爾特愛她,愛她愛到了塵埃裏,凱蒂欣賞他,讚揚他,可是就是沒有辦法因爲他愛她就愛上他。

在凱蒂回到香港之後,儘管已經不愛唐生,但卻依然貪戀他的懷抱與安慰。看到這裏的時候,對於凱蒂,真的是有一點怒其不爭的感覺。可是轉念想想,如果是自己,又會怎麼樣。

印象裏,書中兩次提到"死的是狗",尤其是在瓦爾特死的時候,只是直直的'說了一句"死的是狗"。想了很久,還是沒能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的人說,瓦爾特將凱蒂帶到湄潭府是爲了報復,而在凱蒂和他的婚姻中,凱蒂扮演的是那個收留了狗的好心人,而瓦爾特自嘲是那個在報復中咬傷了人的狗。可我並不這麼覺得,儘管書中沒有直接說明,但是我們隱約可以確定瓦爾特的死是自殺。我認爲瓦爾特在將凱蒂帶走的時候從沒有想過要報復她,反而他認爲,這是兩個人重新開始的機會,因爲如果凱蒂留在香港,她永遠沒辦法認清楚唐生的嘴臉,她會不顧一切和唐生糾纏在一起,會成爲衆矢之的。相反,只有離開那裏,凱蒂纔有可能忘記唐生。

有人將他們來到湄潭府之後,瓦爾特的冷漠作爲其報復凱蒂的論據,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雖然瓦爾特富有智慧,聰明過人,可是同時他可不善溝通,在如此情景下,他的冷漠只不過是因爲他不知道如何面對凱蒂,如何面對自己。同時,我覺得凱蒂懷孕纔是瓦爾特自殺的導火索。

他愛凱蒂,儘管他知道凱蒂愚蠢,虛榮,只是個二流貨色,但他絲毫不在乎,他問凱蒂孩子是誰的,以他對凱蒂的瞭解,他覺得凱蒂會撒謊說孩子是他的,但是凱蒂沒有,他不知道此時的凱蒂已經變了,變得堅強,變得不在依靠誰,也變得不愛唐生了。我認爲,此時的瓦爾特誤會凱蒂還愛着唐生,因此,爲了凱蒂和她的孩子,他選擇離開,但是不能選擇離婚的方式,只能選擇死來成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