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電影郭明義觀後感3篇 "震撼心靈的電影體驗:郭明義引領觀衆走進深思的劇場"

其他文案 閱讀(2.46W)

電影郭明義觀後感,是關於中國著名導演郭明義作品的審美體驗和個人感受的文章。從人物刻畫、情節發展到影片的藝術形式,文章將以觀衆的獨特視角解讀郭明義電影的深意,並探索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思考。無論是喜劇還是劇情片,這些觀後感都將爲讀者帶來一段別樣的電影人生體驗。

電影郭明義觀後感3篇

第1篇

昨日觀看了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題材的電影《郭明義》,看後自我深受觸動。

影片中講述了郭明義的幾個典型事蹟,一個是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國小,讓在那裏上學的孩子能夠看到電視,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夠看到自我的偶像。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把家裏的電視捐出去了。另一個是爲救治兩名白血病人而四處奔走,能夠醫治白血病的方法就是找到相配型的骨髓進行移植,郭明義就是爲了幫忙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辭辛苦,堅持不懈找了三年最終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時挽救了那名白血病的生命。

在影片中,郭明義的女兒問他一句話“爸爸,你怎樣總能發現比我們更困難的人”。郭明義回答是:“只要你用心就會發現”。是啊,在我們的身邊你可能也會發現需要你來幫忙的人,但你會去做嗎在郭明義的眼睛裏,總能看到比自我更困難的人。然而,他送給與自我生活了二十多的妻子的節日禮物,卻是一枚價值二十八元的戒指。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郭明義的事蹟給我們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獻出一點“愛心”,多奉獻一些“公德”。在當今追求禮貌的世界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社會的財富才能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的禮貌纔會得到發展,我們這個世界纔會變成禮貌的天空,和諧完美的人間。

有一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是啊!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像郭明義一樣,這個社會將會更加溫暖!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雷鋒精神還在,我們都需要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向郭明義同志學習,爭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電影郭明義觀後感3篇

第2篇

今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郭明義》,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欣賞,都有很多感人的畫面語言,電影郭明義觀後感。郭明義真正詮釋了毛主席所說的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郭明義只是鞍鋼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採場的一名公路管理員,但他的先進事蹟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他始終懷着一腔真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方設法幫助別人。面對外國企業優厚待遇的誘惑,仍保留着對自己崗位的那一份忠誠;面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伸出了無私幫助的雙手,還費盡千辛萬苦的幫助她體驗了一次空姐夢,完成了她的遺願……這些都在於這個有着金子般品德的人可敬、可親、可學,他普通得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一樣毫不起眼,但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他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深深感染和打動了億萬人民,觀後感《電影郭明義觀後感》。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行色匆匆,無暇顧及其它。

現實中的我們總是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計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常常感到身心疲憊……

看完這次電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把“感恩”貫穿工作及生活之中,同時更加相信社會的美好。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應用行動散發出內心的愛,以對生活的熱愛關心家人、服務百姓,以對社會的熱愛爲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願社會有更多的郭明義們,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傳播下去,讓一代代人收穫、讓一代代人繼承,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進步

第3篇

看完電影《郭明義》,人們會覺得,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電影裏缺失了的精神和靈魂,最終回來了。

以郭明義爲人物原型,在真實生活及經歷的基礎上再創作,拍攝一部電影,其實是很困難的。應對這樣的題材,創作者們以郭明義捐款助學、幫忙孤寡老人、56張“精神存摺”等一系列故事爲敘事線索,又設置了一條主線,就是他幫忙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尋找配型,圍繞糾結其中的金錢、生命、家庭等種種矛盾,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深刻展現了郭明義豐富而美善的內心世界和堅定的人生信仰,真實地藝術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價值觀、幸福觀,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懷。

扮演郭明義的演員侯勇說,他們是要用郭明義的幸福觀打動電影觀衆。“幫忙別人時他很歡樂,那是一種十分單純的幸福感。現代社會人們忙着賺錢,幸福指數很低了,可是郭明義沒錢,卻活得很幸福。”有報道說,鞍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們有幸先睹爲快,很多人看完片子,已是淚流滿面。

有媒體說,《郭明義》感人是因爲它真實。就像導演陳國星說的:“這是真人真事兒,沒有宏大敘事,卻帶給觀衆更多的感動和更大的震撼。”真實,是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對於電影美學品格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更高的要求是在“真”的基礎上怎樣凝練和表現出“美”與“善”來。

要想到達這樣的藝術境界,必須要精心塑造人物。電影藝術是人的藝術,在一部電影裏,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比人性的真善美能夠更加震撼人的思想,感染人的心靈了。而塑造人物的藝術功力,則全在於是不是能夠塑造出“這一個”來。所謂藝術典型的“這一個”,是黑格爾美學思想裏關於藝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理論的一個重要發現和規範,要義是,“這是一個人!高貴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這個人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

郭明義毫無疑問是一位當代“英模”。可是,影片中的這個郭明義又是一個“英模”藝術典型的“這一個”。電影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的成功描述,使得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郭明義這個“英模”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他們將人物命運與時代相結合,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現出蘊含在“英模”身上的世俗與偉大來,塑造出來郭明義這個“英模”的藝術典型的“這一個”。比如,在外面,郭明義一身光輝,在家裏,他同樣有真摯感人的夫妻情愛和父女親情,同時也還有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事。

近日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題材的電影《郭明義》,觀後自己深受觸動。

影片中講述了郭明義的幾個典型事蹟,一個是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國小,讓在那裏上學的孩子能夠看到電視,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夠看到自己的偶像。而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把家裏的電視捐出去了。另一是爲救治兩名白血病人而四處奔走,能夠醫治白血病的方法就是找到相配型的骨髓進行移植,郭明義就是爲了幫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辭辛苦,堅持不懈根據得到的一點點線索,找了三年終於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時挽救了那名白血病的生命,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郭明義是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郭明義的精神實質就是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的寫照。在郭敬明眼裏總能看到比自己困難的人,並且能夠有實際行到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也許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隻要能給那些困難的人帶來一點生活或者處境上的改善,那也足夠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郭明義的事蹟給我們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獻出一點“愛心”,多奉獻一些“公德”。只有獻出“愛心”,爲社會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感,換來人生的愉悅,獲得生活的.幸福,得到社會的尊重。只有尊敬與愛戴別人,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這就是“我爲人人”,“人人”才能“爲我”的道理。在追求文明的世界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社會的財富才能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的文明纔會得到發展,我們這個世界纔會變成文明的天空,和諧美好的人間。

也許我們可以從郭明義的語錄,來體會對他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理解:“30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確:一個共產黨員,要爲黨、爲國家、爲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接觸不同的社會羣體,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經常接觸孤兒院的孤兒、上不起學的孩子、生活困難的職工,和他們相比,我就感覺自己非常富足,我就非常想去幫助他們。”“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讓愛自然地流淌,它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上海這片紅色的熱土上。” ——— 郭明義

郭明義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和意義,堪稱共產黨員的行爲標準,雖然我可能無法達到他那種幾乎完全的無私奉獻,捨己爲人的境界,但我也會以助人爲樂當成一直的行爲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