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鄭州15個最聞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排行榜 閱讀(3.08W)

15、柏石崖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後方醫院舊址

柏石崖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後方醫院舊址,位於鄭州市登封市徐莊鎮南部柏石崖村。柏石崖村是革命老區,是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核心腹地之一,是八路軍後方醫院所在地。爲第七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登封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

登封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位於登封市大金店鎮袁橋村,原爲民國區長袁強齋家,現爲顧景貴住宅,上房坐北面南,東與袁進蘭宅院近鄰,南爲顧顏明住宅,北爲袁橋村街東西路,西爲袁布袋宅院。現爲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

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位於鞏義市南30公里的涉村鎮上莊村。這裏有丁、田、李三姓祠堂,均座北向南,面闊三間,丁家祠堂居中,李家祠堂居東,田家祠堂居西,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院內原有青磚小瓦房20間,現存14間,新翻修的大門上刻着“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的字樣,祠堂內豎着一座紀念碑,忠實守望着這片紅色的土地。1944年,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開闢嵩山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就設在上莊村祠堂內。丁氏祠堂爲司令部辦公室,李氏祠堂爲司令員皮定均作戰指揮室,田氏祠堂爲政委徐子榮、副司令員方升普和副政委郭林祥住室。

12、吉鴻昌墓

吉鴻昌墓位於鄭州市西郊烈士陵園內。吉鴻昌是著名的抗日英雄,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就義。距墓冢90米處建有紀念碑和紀念亭。紀念碑上鐫刻胡耀邦題寫的“吉鴻昌烈士紀念碑”八個大字。墓冢四周松柏翠綠,令人有莊嚴肅穆之感。吉鴻昌墓原在河南省扶溝易1964年遷葬鄭州市烈士陵園。墓永白水泥砌成,長方形,長3.2米,寬1.4米,高0.6米.前有漢白玉墓碑呈方形,長0.95米。寬0.23米,高1.6米。正面中間鑲嵌烈士照片,背面陰刻烈出生平簡介並附烈士就義前的詩作。

11、董天知將軍故居

董天知將軍故居位於滎陽市老城南街,南距鄭上公路92米,東距滎陽市政府3公里。1999年6月25日,由滎陽市政府公佈爲滎陽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7月,滎陽市政府撥專款對該故居進行重修,2005年9月對外開放。修繕之後的將軍故居,坐東向西,爲三進院落。現有房屋4所,磚木結構,硬山式,青磚藍瓦。前院南北圍牆鑲嵌着中央領導人給董天知等英雄的題詞,過廳房亦爲三房,南側有進道,屋內已闢爲展廳。給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一棵古槐,旁立一石碑。

10、山頭灣夜校農民協會舊址

山頭灣夜校農民協會舊址,位於新密市東南大隗鎮進化村(原名山頭灣村),1924年春,密縣早期著名革命人士張書印在此創辦平民夜校,使密縣的平民教育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1925年張書印、樊百全在山頭灣村首先成立密縣東南區第一個農民協會。1926年張書印在密縣地下黨的支持下又成立農民自衛軍,隊員達100餘人。舊址現存房14間,爲磚瓦結構的農村四合院建築。其南屋4間,爲農民協會舊址;西屋3間,爲平民夜校;東屋4間爲電話處;北屋3間,爲農民自衛軍住所。

9、登封抗日縣政府舊址

登封縣抗日縣政府舊址,位於登封市白坪鄉東白坪村李文正家西側,是座西面東的土窯洞,一九四四年十月登封縣抗日政府就駐紮在小院的窯洞裏。窯洞西側爲耕地,北現爲李文正後代住宅,東爲民房,南爲空曠地及建築牆基。登封縣抗日縣政府舊址是豫西抗日戰爭時期登封縣政府政治指揮中心,是新舊歷史發展的實物見證,雖爲土窯洞,但它傳載和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皮司令、徐政委領導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全體成員在浴血奮戰中同登封縣委縣政府領導一道在此不怕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最後決定性的勝利。

8、孝義兵工廠舊址

在鞏義市孝義街道辦事處西北部,坐落着是民國時期全國四大兵工廠(瀋陽、漢陽、鞏縣、上海)之一――孝義兵工廠,洛水從其西北穿過,隴海鐵路貫穿東西,連霍高速從附近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隨着歷史的變遷,目前僅留孝義兵工廠舊址。孝義兵工廠,是河南省較早引進外資興建的大型軍工生產企業。1914年開始籌建,1915年8月開工,1922年冬正式建成,它從籌建到投入生產,工期短、時間快,在國際國內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是我國近現代軍工生產興起的重要標誌之一。

7、登封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河南登封市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登封市區中嶽大街西段的萬羊崗上,該館於1979年動工興建,1991年落成開館,是登封市中國小生德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及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詮釋着老一輩共產黨人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嵩山精神。紀念館坐西向東南側立有紀念創立豫西抗日根據地英勇獻身的先烈們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長形紀念碑。三進高臺兩側分別建有兩層八角正檐彩亭各一座。北亭爲記載登封人民革命鬥爭紀念碑,南亭爲皮定均司令員、徐子榮政委紀念碑。四進高臺爲烈士紀念廳、革命史陳列室。五至九進高臺是羣衆悼念革命先烈聚會的地方。十進臺爲高13.6米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碑後兩側爲皮定均、徐子榮二人墓碑,記述生平事績。

6、劉堂廟革命舊址

劉堂廟革命舊址位於新密市白寨鄉劉堂村。因舊址在村東劉堂廟,故名。劉堂廟坐東向西,有廟宇30餘間,東屋6間,南屋3間,北屋3間,均爲硬山灰瓦頂。1925年12月在此建立密縣第一個農民協會。接着建立密縣第一個黨小組―中共劉堂黨小組。1927年黨組織遭到破壞後重新建立農會,發展黨員,組建支部開展黨的工作。1938年,豫西黨委書記劉之久來此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籌建了中共密縣黨支部。同年6月,由支部升爲“中共密縣委員會”,尚寅賓任書記,後又派關憲州接任澤區委書記。

5、皮定均工作舊址

皮定鈞工作舊址位於新密市西北17公里尖山風景區田種灣村。1944年12月,皮定均率領八路軍豫西抗日光譴支隊,進駐尖山地區,在此開闢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司令部就設在田種灣村王滿、王戰魁、王平安三家的宅院五條石·窯洞裏。豫西抗日先譴支隊司令員皮定均同志曾工作和居住於此,現舊址保存完好。皮定鈞工作舊址,是豫西革命抗日根據地的司令部,是密縣的民主抗日活動指揮部,對密縣發動抗日活動起着決定性作用,爲中國革命史增添光榮的一頁。

4、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目前國內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戰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是河南省及鄭州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先後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鄭州市委宣傳部授予“鄭州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鄭州團市委授予“鄭州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集宣教、收藏、研究、旅遊多功能於一體。本館坐落於革命老區---鞏義市新中鎮柏茂莊園內,這裏曾是八路軍豫西一支隊與日軍浴血戰鬥的地方。

3、中牟烈士陵園

中牟縣烈士陵園位於青年路西段路南,始建於1958年9月,佔地面積100畝,屬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省民政廳評爲文物管理單位,1999年10月被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命名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至2002年連續四年被評爲縣民政系統單位。園內建有雄偉壯觀的革命烈士紀念塔,高30米,廣場3200平方米。每到清明節全縣各界羣衆,在此進行集體悼念活動。

2、鄭州烈士陵園

鄭州15個最聞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鄭州烈士陵園始建於一九五五年,位於鄭州西南方向南三環與嵩山南路交匯處,佔地面積194、824平方米(約合293畝),建築面積9391平方米。陵園內安葬烈士134名,其中有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日本籍鬆井實烈士和蘇聯專家巴、阿、切明尼諾夫以及解放鄭州而犧牲的烈士等,存放132位烈士骨灰。在省市委、政府和領導以及有關部門的關懷下,先後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事蹟陳列館,烈士骨灰堂,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吳煥先四將軍的紀念碑亭,解放鄭州烈士紀念碑亭和墓區等。

1、二七紀念堂

鄭州二七紀念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鄭州市錢塘路中段82號,是爲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人在鄭州普樂園(今二七紀念堂),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這場鬥爭中,共產黨員、工人領袖林祥謙、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殺,300多人負傷,激起了全國工人大罷工的革命怒潮。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罷工。2017年1月,二七紀念堂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