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哈密10個最值得去的景點

排行榜 閱讀(9.46K)

10、亞爾丹

哈密10個最值得去的景點

哈密亞爾丹風景區位於新疆哈密市五堡鄉支邊農場,旅遊區長80公里,寬40公里,佔地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分爲東、南、西、北四景區,有六灘十六景一古城。哈密市雅丹地貌自然風景旅遊區系全國四大魔鬼城之首,其面積之大、類型之全、造型之妙,都遠勝於甘肅敦煌魔鬼城、新疆克拉瑪依烏爾禾魔鬼城及奇台的卡拉麥裏魔谷。還有兩點更是其他魔鬼城沒有的,一是在哈密市雅爾當地貌自然風景旅遊區內有絲綢之路北道上的一座古代人工修建的古堡城垣,古堡北面還有一古墓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這裏完美結合,相互映襯;二是景區內有一化石灘,灘中有許多古生物化石,將我們帶入神奇的遠古時期,會使您感悟到滄海桑田的鉅變,親身體驗到鬼斧神鵰的奧妙、雄宏壯麗的氣魄。在哈密魔鬼城可以看到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獸等形態各異的景觀,以及混跡巖礫中的五光十色的瑪瑙、硅化木、枝葉清新的植物化石,偶爾還可獲得很像恐龍蛋化石的小圓石頭、海生的魚類化石、鳥類化石。這裏留存着的古城堡建築、古民房遺址――艾斯克霞爾古城堡:離地面約6米的風蝕臺上,長方形的土夯建築高約5米,前面是有門有窗的居住地。這應是人類活動之地--古絲路的驛站或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

9、伊吾縣太陽曆廣場景區

太陽曆廣場位於該縣的葦子峽鄉,2008年,葦子峽鄉被國家天文臺確認爲21世紀中國境內首次“日全食”最佳觀測點之一,同年8月1日,葦子峽鄉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

太陽曆廣場就是爲紀念這一重要的天文奇觀而修建的,該廣場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負責設計,即使是一個對天文知識一無所知的人,在太陽曆廣場走上一圈,也會有所收穫。

太陽曆廣場坐落在葦子峽鄉一片空曠的土地上,遠遠地,就讓人感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氣勢,那是與當地風景不同的一種氣勢,那裏的每一個建築都有着經過時間淘洗而留傳下來的精美和持久。

廣場中央,高低不等、造型各異的九根柱子傲然矗立,柱子底部是刻畫着代表時間的線條、網格、字標和星圖的橢圓平臺,能夠通過太陽產生的日影投像,得出當地的太陽時間和節氣變化。廣場北端還鑲有方向標。

據瞭解,太陽曆廣場的設計受中國古代彝族十月曆之“十杆測影法”的啓發,同時吸收了英國索爾茲伯裏巨石陣的特點,融合了科學性、景觀性、藝術性、趣味性等多種內涵。因太陽曆廣場的天文內容豐富,建設規模宏大,被國家天文臺授予“日全食觀測紀念廣場世界第一”的稱號,被自治區科技廳命名爲自治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批准爲國家3A級旅遊景區。

8、寒氣溝

寒氣溝位於白石頭以東20公里的托木爾提山的北麓腹地。這裏古樹參天,植物繁茂,山泉噴涌。三條山溝水彙集,沿河谷南流,洶涌澎湃。即使盛夏炎熱的季節,其河水依然寒氣逼人,故而得名。 介 紹 寒氣溝海拔2200米,縱深約十多公里。山不高而峻峭,森林蒼翠而恬靜,集天然性與原始性於一地,在這裏一可飽覽-松濤;二可領略高山草甸牧場風光;三可享受冰川地貌景觀。

寒氣溝是國家AAA級景區,天山風景名勝區的景點之一。這裏的氣溫較其他地方低出30度,請注意防寒保暖。

7、伊吾伊水園景區

伊水園景區主要有水上娛樂區、休閒垂釣區、陵園區和功能區。伊水園總面1600畝,交通便利,景區所在地址是伊吾四十天保衛戰南山戰鬥遺址。水上娛樂區有遊艇、水上步行球、水上三輪車、水上雙(三)人自行車等。休閒垂釣區總佔地面積206畝,是集養殖、垂釣、旅遊、運動、休閒爲一體的遊樂場所。陵園區是伊吾四十天保衛戰南山戰鬥遺址。2007年改擴建了四十天保衛戰展廳、紀念碑、烈士墓、登山小徑、遊客接待中心、英雄塔、南山碉堡等。

陵園區是伊吾人民爲了緬懷在伊吾四十天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在伊吾曾經發生了震驚全國、震破敵膽的伊吾四十天保衛戰。奉毛主席向新疆進軍、屯墾戍邊的命令,我解放軍一營二連全體官兵在全國戰鬥英雄胡青山副營長的率領下於1950年3月先後進駐伊吾。

1950年的伊吾僞縣長艾拜都拉與匪首烏斯曼、堯樂搏斯相勾結,企圖以伊吾爲據點發起大規模的武裝叛亂。

解放軍進駐伊吾後,兵分三路,一路由全國勞動模範趙富貴連長帶領進駐淖毛湖,一路進駐下馬崖,還有一路由胡青山副營長駐紮在縣城。解放軍進駐伊吾後叛匪加快了叛亂活動,他們祕密切斷了電話線、破壞了交通、裹脅走了縣城的所有居民,我解放軍一營二連就是在這種內無羣衆支持、外無援軍的情況下,監守山城四十個日日夜夜,終於堅持到大部隊援軍的到來,取得了伊吾四十天保衛戰的全面勝利。因爲此次戰役是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因此震驚了全國。戰鬥勝利後,彭德懷總司令發來慰問電嘉獎二連,並且被解放軍西北軍區第一野戰軍授予“鋼鐵英雄連”的光榮稱號。

1995年烈士陵園被自治區民政廳命名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被自治區團委命名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國家民政部定爲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6、巴里坤哈薩克文化展館

爲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業,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更好地宣傳巴里坤、保護地方民族文化遺產,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哈薩克民族文化展館。該展館是迄今爲止在新疆境內佔地面積較大、內容整合比較完美、美觀大方而又較爲完善的展館之一、它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哈薩克族從古到今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同時還介紹自古以來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巴裏坤縣較爲發達的工農業、遼闊富饒的草原、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從飛鳥到走獸、從野草到森林的各類動植物;介紹教育、衛生等各行各業的大發展。它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實物與模型巧妙結合起來,有語言文字的介紹、有圖片的展示、有原聲的播放,使參觀者在短時間內能夠愉快地瞭解哈薩克民族和巴裏坤草原。

根據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生態型、文化型、旅遊型”現代草原城市的發展思路,2006年8月份,投資140萬資金建立了“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哈薩克文化展館”。主要職責爲保護、挖掘、弘揚哈薩克族傳統的優秀文化藝術,繁榮和發展哈薩克族文化藝術事業。其總建築面積爲1120平方米,分四個展廳和兩個前廳:

1.“文字圖片展廳”裏,通過上牆並擺設文字圖片、出版物、巴里坤地形地貌沙盤和音碟放映等形式,來比較全面地介紹哈薩克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自治縣成立50年來的發展情況;

2.“民風習俗展廳”裏,擺滿了民族樂器、手工藝品、生活用品、生產工具等300多種物品,主要介紹哈薩克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所創造出的燦爛文化和十分發達的工藝美術等;

3.“巴里坤資源產品展廳”裏,擺設了動植物標本、工農業產品、礦物等地下地面資源500餘種,來介紹巴裏坤縣的豐富資源和產品;4.“歷史遺產展廳”裏,擺設了將近200餘種石人像、巖畫等文物和舊時期生活用品、生產工具,來反映哈薩克民族的傳統歷史與文化。

哈薩克文化展覽館建立一年以來,以如繼續地抓好了本館各項工作。同時,以其獨特又魅力和豐富的特點使廣大觀衆感到滿意,吸引了國內外衆多旅遊者和參觀者,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已成爲自治縣發展旅遊事業的一個亮點。自治區,地區領導來本館肯定了本店所取得的成績並給與高度評價。2007年哈薩克展覽館成立爲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文體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同時配合了專職工作人員。巴裏坤縣哈薩克展館黨的優惠政策下,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已經獲取了《國家AA級旅遊景點》,《國家免費開放的愛國教育基地》的稱號。2009年參觀遊客總數達到了7萬多人次。

從此以後我們更努力開展新的旅遊項目、增加內容、形成各項方式,把哈薩克文化展館建成區內旅遊重點之一。

5、東天山景區

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東天山北坡,東起寒氣溝,西至松樹塘,南自天山廟,北接鳴沙山,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約70公里,有省道(即絲路北新道)通往,交通通訊方便。

天山風景名勝區分爲白石頭、鳴沙山、松樹塘、天山廟和寒氣溝五個景點。“一日遊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市區沿哈巴公路到天山風景區的70多公里路程中,可以領略到綠洲、大漠戈壁、草原、森林和雪峯五大自然景觀,沿途的海市蜃樓、烽燧驛站、漢碑唐廟、牧場氈房、鹿羣,可謂融絲路風情於一線、集西域特色於一體。

哈密天山風景名勝區自1995年開始開發建設,1997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評定爲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晉升爲國家AAA級景區。

4、哈密王景區

哈密王景區是2008年4月由哈密王府和哈密王陵合併成立,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佔地面積78畝。由於哈密回王在歷史上對維護新疆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有着重大的影響,因此,哈密王景區又是一處宣揚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基地。

哈密王府曾是新疆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風格最獨特的一座宮廷建築。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哈密一世回王額貝都拉進京朝覲,次年返回時,從北京請來漢族工匠設計重建哈密回城和哈密王府。1706年哈密回城和哈密王府正式落成,歷時7年。肖雄在《西疆雜述詩》中,對哈密回王府是這樣描述的:“王府在城東隅,附牆築臺,高出城牆,出門內,正宅三層,皆在平地。宅之右,即拾級登臺,臺上屋舍迴環,懸窗下瞰,其內院也。宅左,步長廊,更進一門,則園林在焉,亭臺數座,果樹叢雜,名花異草,盆列成行,儼然內地風景。皆老王伯錫爾在京養六年,屢以重價搜求,遠道載歸者。”這段描述給人們最突出的印象,是王府建在高臺之上。所以,當地人都稱哈密王府爲“王爺臺”。光緒八年(1882),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襲位後,對王府又重新翻修擴建,佔地2萬多平方米,房屋800多間,正門樓飛檐起脊,木雕鏤花,琉璃瓦頂,儼然一派漢地風範、東勝氣象。民國20年(1931年)農民-,將哈密王府付之一炬,夷爲平地。2003年對哈密王府進行重新修建。重新修建的哈密王府佔地面積58畝。包括王爺臺(王爺大殿、王爺府、王妃府、清真寺、臺吉辦公室、伯克辦公室以及角亭)、四合院、馬房、牢房、碉堡、軍官休息室、軍事議事廳和點兵臺。王爺臺爲中空,內部爲框架結構,這主要是爲了適應現代旅遊的需要,將來作爲娛樂、餐飲和影視場所。

哈密回王府曾是新疆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風格最獨特的一座宮廷建築,也是哈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封建時代最後的二百多年裏,凡經過哈密的官吏和名人,如發配邊疆的林則徐、平定叛亂的左宗棠、維新大臣張蔭桓、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都曾到達過這裏。

哈密回王是清政府對哈密維吾爾族頭領的俗稱,按照清朝的八旗體制,新疆維吾爾族中,共封四王四公,總稱回疆八部。由於在維護祖國統一大業中功勳卓著,哈密回王被清政府稱之回疆八部之首,是清代以來新疆維吾爾族王公中維持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在新疆歷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

一世回王額貝都拉,因他生俘準格爾叛亂頭目葛爾丹之子並把他獻給清廷有功,被康熙皇帝正式封爲”哈密回部一等軋薩克達爾汗”,從此,他樹起了維護祖國統一的大旗,受到清政府冊封。從京城回來後,他按照故宮的樣式,建起了這座王府。他去時,將種植2000多年的甜瓜進貢給了紫禁城,康熙皇帝吃了後大加讚賞,並賜名爲哈密瓜,由此瓜以地名、地因瓜聞。

二世回王郭帕,額貝都拉長子,在位僅僅兩年,便因病去世。

三世回王額敏,在位28年時間裏,大力發展屯田,籌糧助軍,抗擊外侵,給清政府極大支援,並曾覲見過康熙和雍正兩任皇帝。

四世回王玉素甫,由於積極擁護清政府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0,成績卓著,倍受清政府信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新疆地區爆發大小和卓叛亂,爲積極協助清政府平息叛亂,玉素甫主動請戰,親帥王府軍隊參加鎮壓南疆叛亂,並戰功卓著,乾隆皇帝被他的孝忠所感動,賞給他郡王品級。這是法律意義上的首任“回王”,在故宮紫光閣五十功臣中有五世回王伊薩克和六世回王額爾德錫爾統治時期,均無大的建樹。

七世回王伯錫爾,在位53年,是任期最長的回王,同治六年(1867年),哈密發生了農民起義,關鍵時刻,伯錫爾帶着部隊展開激戰,但終因寡不敵衆,哈密淪陷,伯錫爾被俘,並被起義軍所殺害。清政府認爲他爲國捐軀,追封和碩親王,賞銀十二萬兩,爲其築墓修城。

八世回王默哈莫特,先天癱軟,無力處理政務,他的母親邁裏巴鈕“垂簾聽政”,操控大權,爲哈密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九世回王沙木胡索,對清朝政府可謂是忠心耿耿,1911年底,當時清政府已經是風雨飄零之際,他仍-要求去北京朝見,對他這份忠心,即將滅亡的清廷已是無力接受,只好以道路不暢爲由拒絕所請,轉眼間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他仍進京朝見袁世凱,袁世凱給他一等嘉禾章並給雙份俸祿,想以此來拉攏邊遠地區的王公大臣支持他復辟帝制。民國二十四年,九世回王病故,新疆省政府提出“改土歸流”。回王領地及特權最終被正式取消,統治哈密維吾爾族長達233年的回王制度已退出歷史舞臺。

哈密回王墓

哈密回王墓是清代哈密王及王室成員的墓葬建築羣,維吾爾族人將此地稱爲“阿勒屯勒克”,意爲“黃金之陵”。1990年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爲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新疆維吾爾墓葬文化中,頗具代表性的古墓,就是哈密回王墓,它代表了東疆墓葬文化的最高水平。哈密王墓是哈密歷代回王及王室成員的墓葬建築羣,由七世回王大拱拜、九世回王木質亭式拱拜和清真寺組成。哈密回王是清代哈密維吾爾族的地方封建藩王,歷傳九代,綿延223年。在現存的回王墓葬建築羣中,最爲顯赫、突出的是七世回王伯錫爾的大拱拜。七世回王伯錫爾的拱拜是清朝同治皇帝賞銀12萬兩,專門從北京運來琉璃磚、瓦等建築材料,修建的阿拉伯式風格大拱拜。在伯錫爾大拱拜南面,原有木質亭式墓葬建築5座,現僅存2座,東面一座爲第九代回王沙莫胡索特墓,西面爲臺吉墓。拱拜的外部,分別爲八角攢尖頂的漢族建築風格和園形頭盔式的蒙古族建築風格,外部皆雕樑畫棟、飛檐懸脊,而內部全是伊斯蘭式建築風格的穹窿式建築。正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伊斯蘭建築風格與中原漢族建築風格、蒙古族建築風格的緊密融合、和諧統一,更加彰顯了這兩座陵墓的可貴與精湛。在伯錫爾大拱拜的西邊,是艾提卡爾大清真寺,始建於第一代回王額貝都拉時期,後經第四代、第六代回王的不斷擴建,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宏大,佔地2280平方米的全疆最大的室內清真寺。寺內有104根大紅色的巨大柱子共同支撐起寬闊、恢弘的屋頂。四邊牆壁粉白,-古蘭-,周圍繪有花草來裝飾、襯托,整體風格顯得莊嚴、肅穆。每逢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寺內可容納5000多人進行禮拜。艾提尕爾清真寺現在還在使用,只在庫爾班節和肉孜節使用,到時寺里人數有5000多人,寺外也有4000多人。每年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城鄉伊斯蘭教徒都來此禮拜。寺內可容納5000人之多,其規模之大,居哈密清真寺之首。哈密維吾爾族送給王陵一個極好的稱呼“阿勒同勒克”,意思是“金色的聖地”。

3、伊吾胡楊林生態園景區

導遊原始胡楊林位於距淖毛湖鎮區東10公里處,佔地面積47萬畝。胡楊,又叫梧桐樹,因爲一棵樹上最多可長出五、六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葉子,所以還叫異葉樹,胡楊、紅柳、梭梭併成爲西北地區的三大天然固沙林木。遠看一望無際的胡楊林,會令人心曠神怡,近看棵棵胡楊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有憨態可掬的小飛象、有龜茲舞女、有嗷嗷待哺的小鳥等,每一棵胡楊樹上都深深的刻着歷史的印記,記錄着歲月的痕記,在那裏你可以尋找到歷史的足跡,還可以捕捉到現代的時光,你可以對着一棵胡楊樹展現你無窮無盡的遐想。

胡楊極耐寒、耐旱、耐鹽鹼,這裏的土地看上去很細膩,踩上去卻像水泥板一樣,就是因爲鹽鹼度高的原因。隨便撿起的胡楊斷肢,無論粗細,都是極硬無半點水分。由於生的艱辛,長的苦難,胡楊磨礪出堅強、剛毅的個性: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地址:伊吾縣淖毛湖鎮以東10公里

2、哈密魔鬼城

導遊魔鬼城位於哈密市五堡鄉以南,距五堡鄉20公里,距哈密市約100公里,由於它神祕莫測,不熟悉地形的人若遇風暴,有迷失方向的危險。

哈密雅丹地貌東起煙墩外的駱駝峯,經雅滿蘇鐵礦,大南湖煤礦,到五堡沙爾湖十三間房等長約400公里,寬約5~10公里,在哈密屬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它是經過漫長的風蝕自然而形成的。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獸形態各異的景觀、令人眼花繚亂的陡壁懸崖、以及混跡巖礫中五光十色的瑪瑙、隨處可見的硅化木、枝葉清新的植物化石,偶爾可獲得象恐龍蛋化石的小圓石頭,海生的魚類化石、鳥類化石,當夜幕降臨時有時會聽到鬼哭狼嚎令人髮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們稱之爲“魔鬼城”。

其實這裏還真正存在着古城堡建築、古民房遺址―艾斯克霞爾古城堡:離地面約6米的風蝕臺上的長方形的土夯建築有高約5米,前面有門有窗的居住地,這就是人類活動之地、是古絲路的驛站或是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

據當地人推測,此地西面的沙爾湖(由流沙通向羅布泊)乾涸之前,這裏也有村莊人家,當水源遊移(地殼變化)沙爾湖消失後,林木飛鳥在風沙中,部分變爲化石,而此地居住的人只得背井離鄉,連先祖的遺骨也移走了、至今僅有遺址。門票/開放時間旺季40元,淡季25元

1、巴里坤古城景區

在雄偉壯麗的東天山北麓,有一片神奇美麗、物華天寶的土地,歷史上她是東疆的門戶、絲路重鎮、草原明珠,她就是新疆歷史文化名城--巴里坤。2003年,被國家文化部、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榮譽稱號;2006年至2007年,分別榮獲自治區歷史文化名城和自治區級旅遊強縣榮譽稱號;東黑溝石結構古遺址被評爲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作爲自治區歷史文化名城,巴里坤歷史古蹟衆多,文化厚重,風光旖旎,中原與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在這裏碰撞、交融、匯萃,迸發出燦爛奪目的火花。2007年,巴里坤古城景區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2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400萬元,旅遊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旅遊業已成爲巴里坤古城最具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之一。巴里坤古城景區西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570公里,東南離哈密行署所在地哈密市142公里。城區交通便利,坐客車去烏魯木齊是“朝發夕至”,而去哈密市僅需要兩個小時。出租車、公交車遍佈全景區。

位於東天山腹地的巴里坤古城景區,四面環山,南北山相距五十公里,東、西山相距百餘公里。東、西、北山均爲天山的支脈,原始松樹林覆蓋面積達百分之六十。海拔1650米,雪山晶瑩,松林青翠,草原遼闊,一望無際。冬天一派冰天雪地景象,平地積雪尺餘厚,春、夏、秋季綠草成蔭,五顏六色的草花競相開放,引來大批外界遊人避暑觀光。

巴里坤古城景區由漢、滿兩城組成,漢城建於清雍正9年,滿城建於清乾隆37年,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漢滿兩城首尾銜接,登高俯視,蒼茫草地一碧如海,而兩座城如海中游動的兩條揚子鍔。此景觸動文人詩情,使獲"瀚海鼉城"之美稱。古城景區面積1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萬人。景區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滄桑的古建築、遼闊的草原風光、濃郁的哈薩克風情在這裏地造天設的混爲一體。在衆多景點中,蘭州灣子古遺址風景區、蒲類大觀園、巴里坤大草原、陽光樂園、哈薩克文化展館、西城牆、地藏寺、仙姑廟、大河唐城、哈薩克風情園等景點各具特色,能給遊客不同的文化品味。

位於景區西南方的蘭州灣子古遺址風景區,爲乾隆年間形成的自然村,有森林、草原、田園,景色優美,空氣清新,一派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每年6到7月, 蘭州灣子野玫瑰競相開放,香氣撲鼻,如臨仙境。在這裏你還可以感受到神祕的遺址文化,大月氏王庭遺址是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有3000年的歷史,1990年,被列爲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巴裏坤縣對該景點進行了重點開發,主要策劃建設了體現大月氏古老文化的祭祀臺、半穴式復原遺址、停車場、修建了遊客接待中心、改建了農家小院、補種了玫瑰、增設了標識牌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

位於景區東北方的蒲類大觀園,是今年投資700萬元新建的景點,南界古城牆,北臨大草原。薈萃漢文化、古遊牧文化的大觀園內展現了不同時期碑林碑刻、園林小品和廟宇、八大商戶、四大宅院、縣衙等微縮景觀以及匈奴、烏孫、大月氏遊牧生活景象。大觀園分爲三個文化區,第一塊是是漢文化展示區,第二塊是古代遊牧文化展示區,第三塊是現代哈薩克文化展示區,集中展示了巴里坤的各種文化,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住於景區西邊的地藏寺、仙姑廟是新疆境內保存最大、最爲完整的廟宇羣落。巴里坤廣建廟宇的歷史有近200年,出現了中國不多見,新疆罕見的廟宇羣落。現僅存的地藏寺是甘肅民勤客商捐資於嘉慶二年修建的,也稱民勤會館,過會時間爲每年陰曆五月十六日。地藏寺西鄰仙姑廟;仙姑廟又稱甘州會館,是甘肅張掖客商於嘉慶五年捐資修建,是道觀。東鄰地藏寺,曾是林廕庇日、古樹參天、吊橋流水、花木似春。

位於景區東南方的東黑溝遺址,距古城景區23公里。在東黑溝遺址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面積約8.7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佈有大型石築高臺3座、石圍居住基址140座,墓葬1666座,刻有巖畫的岩石2485塊,其爲一處規模較大、內涵較豐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遊牧文化大型聚落遺址。

位於景區西方的清代糧倉,是1773年清政府撥專銀在巴里坤漢城南街修建的8座收儲屯田糧食的倉廒,爲乾隆年間清政府的一個重要屯田基地。倉爲土木結構,倉頂設通風樓,下鋪木質地板。每倉長6.5丈,寬3.4丈,高1.8丈,倉容6000京石,總倉容48萬京石。該倉隔寒防潮,適宜儲糧,至今已230餘年。今年又投資80萬元恢復了廒神廟。

位於巴里坤湖西北方的怪石山。今年投資50萬元,修建了景點大門,並對景點進行了綠化。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滿山的小石窟,這些大小不等的石洞有圓形,有方形,像佛龕、像蜂窩、像羊肚,近看小石洞並不深,很圓滑,像人工旋磨出的一樣,小洞直徑1米左右,大洞被稱爲"包廂者"可坐十幾個人。幾座山從山頂到山腳都是"千瘡百孔",有的稱"蜂窩崖",有的稱"千佛洞"、"萬佛龕"、"千窟崖"等。在山腰一花崗岩巨石陡壁上有一口朝上水平裂縫長13釐米,寬4釐米,裏面有一窩清涼純淨的小泉水,人的嘴無法對着去喝,只能用芨芨稈去吸,奇怪的是這小石泉水喝不幹,冬天不凍,被稱爲"神泉仙水",視爲吉祥、祛邪、祛災、祈求好運的聖水。

位於景區北方15.5公里處的大河唐城,海撥1644米,是哈密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唐代古城遺址。1957年被列爲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又被列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城內採集到許多遺物,主要爲陶器和銅器,有銅鏡、護身銅佛、錢、銅棒等,建築材料有灰色的蓮花鋪地磚和蓮紋瓦當,均爲典型的唐代遺物。城內散佈着大型陶製廢器和大型石磨盤。這些都向遊人顯示着當時農業生產的盛況,證明此處曾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屯糧基地。

位於景區最北面的哈薩克風情園,座落於大草原之中。有十五個哈薩克氈房組成,佔地面積130畝。風情園設施齊全,集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有民族風味的特色飲食,如手抓肉、清燉肉、烤肉、奶茶、馬0、包爾薩克等供遊客品嚐,還有哈薩克傳統舞蹈《黑走馬》、《走熊舞》、《鴨子舞》、《擠奶舞》供遊客欣賞,在這裏,遊客可以充分體會原汁原味的牧家生活與濃郁的哈薩克族民俗風情。

位於景區西方的哈薩克文化展館,是新疆境內佔地面積較大,內容整合比較完美,美觀大方而又較爲完善的展館之一。該展館分“文字圖片展廳”,“民風習俗展廳”,“巴里坤資源產品展廳”,“歷史文物展廳”,共容納了1000餘種文字圖片、出版物、民族樂器、手工藝品、動植物標本、工農業產品、礦物、石人像、巖畫等文物和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哈薩克族從古到今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同時還介紹自古以來在此繁衍生息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巴裏坤縣較爲發達的工農業,遼闊富饒的草原,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從飛鳥到走獸,從野草到森林的各類植物,全面介紹教育,衛生等各行各業的大發展。展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實物與模型巧妙地結合起來,有語言文字的介紹,有圖片的展示,有原聲的播放,使參觀者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對巴里坤古城景區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

位於景區西方的古民宅,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古民宅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古絲綢之路新北道鼎盛時期開始修建,嘉慶――民國末年之間陸續形成的巴里坤古民宅羣落,與新疆“廟宇冠全疆”的巴里坤是同一時期的文化遺存,在新疆是罕見,是中華漢文化建築藝術在西域的集中體現,也是一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位於景區北側的陽光樂園,總佔地面積52500平方米。分餐飲,運動,演藝,休閒四大功能區域,在設計上全部鋪設木棧道保護草原。陽光樂園共有哈薩克風格氈房5頂,最大氈房118平方米,直徑12米,可容納120人同時用餐。陽光樂園一次接待能力可達到300人。另有新潮現代的陽光房3頂.陽光房設計完全按照哈薩克氈房形狀設計,用中空玻璃建造,冬暖夏涼。遊客在這裏不僅可以品嚐到地道的巴里坤特色餐飲和風味小吃,還可以足不出戶在用餐的同時領略草原風光。

位於景區北方的湖濱生態園,東西長260米,南北長203米,總體佔地面積爲10萬平方米,分廣場區、園林區和人工湖三個區。生態園南臨巍峨的雪山,北靠巴里坤大草原,園內怪石山、胡楊林、瑪瑙灘、硅化木、尖山子和蘭州灣子石結構遺址六處微縮景觀和象徵巴里坤湖的人工湖充分展示了巴里坤深厚的草原文化、古絲路文化,遊牧文化及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湖濱生態園中心廣場的總佔地面積爲1.8萬平方米。中心廣場是巴裏坤縣舉辦重大文體活動的地方,每年的“草原之夏”、“金秋之夜”、“草原歡歌”百日文化廣場活動主要在這裏舉行,集觀賞、休閒、娛樂爲一體。

古城景區有一家準四星酒店、兩家二星級賓館、各類大、中型招待所、旅館、家庭旅遊接點48家,接待牀位達到2161個;餐飲網點150多家。同時可接待遊客7000人。